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5157发布日期:2021-08-13 16: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整流模块a1,驱动控制单元cu,电机逆变模块b,矫直传动电机c及增值编码器s,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电源整流模块a1的一端通过断路器接入电网,所述电源整流模块a1的另一端连接电机逆变模块b;

所述电机逆变模块b分别连接矫直传动电机c和增值编码器s,所述矫直传动电机c通过减速机连接至负载,所述矫直传动电机c直连增值编码器s;

所述驱动控制单元cu用于控制电源整流模块ai、电机逆变模块b、矫直传动电机c和增值编码器s;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profinet通讯方式与驱动控制单元cu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整流模块a1包括第一电源整流模块和第二电源整流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整流模块和第二电源整流模块并联连接至直流母排上,用于驱动矫直传动电机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cu包括第一驱动控制单元、第二驱动控制单元、第三驱动控制单元和第四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矫直传动电机包括5个矫直主电机、5个矫直上压下调整电机和10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

所述电机逆变模块b包括5个矫直主电机逆变模块、5个矫直上压下调整电机逆变模块和5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逆变模块;

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电源整流模块、第二电源整流模块和5个矫直主电机逆变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控制单元连接5个矫直上压下调整电机逆变模块,所述第三驱动控制单元连接其中3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逆变模块,所述第四驱动控制单元连接其中2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逆变模块;

5个矫直主电机逆变模块输出端分别通过电缆连接至矫直机的5个矫直主电机,5个矫直上压下调整电机逆变模块输出端通过电缆分别连接至矫直机的5个矫直上压下调整电机,5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逆变模块输出端通过电缆分别连接至矫直机的10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矫直主电机均通过减速机连接有矫直辊,每个矫直主电机的尾端直连一个增值编码器s,每个矫直上压下调整电机均通过减速机连接有压下丝杠,每个减速机低速轴直连一个增值编码器s,每个矫直轴向调整电机均通过减速机连接有调整丝杆,每个减速机低速轴连接一个增值编码器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整流模块ai与断路器之间还连接有电抗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臂式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整流模块A1,驱动控制单元CU,电机逆变模块B,矫直传动电机C及增值编码器S,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电源整流模块A1的一端通过进线柜断路器接入电网,所述电源整流模块A1的另一端连接电机逆变模块B;所述电机逆变模块B分别连接矫直传动电机C和增值编码器S,所述矫直传动电机C通过减速机连接至负载,所述矫直传动电机C直连增值编码器S;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与驱动控制单元CU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优化和新增了控制工艺与检测方式,使得矫直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