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7906发布日期:2022-07-13 0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光耦、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均与电源的脉宽调制单元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参考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负载端电压反馈取样点连接;所述负载端电压反馈取样点为输出线材与负载的节点;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输出电压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用于根据所述负载端电压反馈取样点的电压变化调整所述光耦的电流;所述光耦用于根据电流变化控制所述脉宽调制单元,以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动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所述负载端电压反馈取样点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电源端电压反馈取样点连接;所述电源端电压反馈取样点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端连接;当所述负载需要稳压时,所述动端与所述第一不动端连接;当所述负载不需要稳压时,所述动端与所述第二不动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光敏三极管对应设置;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光敏三极管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根据电流变化调整发光量;所述光敏三极管用于根据所述发光量调整开关频率;所述开关频率用于控制所述脉宽调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入端及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有极性电容;所述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端连接;所述有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出二极管;所述输出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的隔离变压器次级端连接;所述输出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型号
为tl43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的型号为tlp521或pc817。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6kω;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3k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电源稳压反馈系统,涉及电源输出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光耦、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与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光耦的第一输出端和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均与电源的脉宽调制单元连接;稳压二极管的参考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均接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负载端电压反馈取样点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输出电压端连接,其中,负载端电压反馈取样点为输出线材与负载的节点。本发明能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反馈调节,实现对负载端电压的稳定控制。实现对负载端电压的稳定控制。实现对负载端电压的稳定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2
技术公布日:2022/7/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