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远程监控平台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741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性能刀片式服务器、共享式磁盘阵列构建服务器集群,并配合VMware软件部署虚拟化计算平台,以满足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可靠性要求。其主要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0038]I)刀片式服务器的集成密度能达到14块刀片(一块刀片服务器等同于一台机架服务器),所能提供的业务服务种类可成倍增长,且部署空间不会有任何增加;
[0039]2)刀片式服务器可同时集成1GE网络接口、8GB FC或6GB SAS存储接口,通过高速连接磁盘整列,数据存储容量几乎可达到无限,且存储效率会显著提高;
[0040]3)刀片式服务器与磁盘阵列的组合设计,将使汇总数据的转存、备份等任务在磁盘阵列内直接完成,无需占用后端网络带宽资源或刀片式服务器的CPU资源;
[0041]4)刀片式服务器与磁盘阵列的组合有助于构建虚拟化的计算环境,虚拟机之间可实现任务迀移、双机容错、故障切换等高级功能,有益于业务应用的可靠性设计。
[0042]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将测发控系统各个分系统之间的通讯数据和各个分系统内部各设备之间的通讯数据存储在存储模块中进行备份;
[0043]远程监控模块通过交换网络模块登录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各个分系统内部的各设备,向各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并对各设备的数据进行显示。
[0044]在现有测发控监控平台的设计中,测发控监控平台提供本地测试数据实时浏览、历史数据浏览服务。现有的测试数据浏览模式在后端网络中会产生较大的组播流量,不易于实现远程异地的数据传输。为了更好的满足今后对本地和异地同时数据浏览的需求,在新一代基于虚拟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的设计中,在保留现有组播模式并进行优化的前提下,利用刀片式服务器、磁盘阵列和虚拟化技术的综合优势,通过“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技术,同时提供本地和远程异地的数据浏览与判读。
[0045]VDI是针对“云计算”环境中终端接入开发的通用技术,常用的标准协议有PCoIP、RDP两种,均采用“位图流”协议实现,即应用程序在远程主机上运行,然后通过单播协议传输位图至本地终端。两种VDI协议的主要技术区别如下:
[0046]RDP (Remote Desktop Protocol)传输所有的桌面位图流,使用远程主机GPU执行所有的编码,对CPU资源的消耗较少。典型应用例如Microsoft的VDI解决方案。
[0047]PCoIP (PC over IP)仅传输桌面变化的位图流,使用远程主机CPU执行所有的编码,对CPU资源的消耗较大。典型应用例如VMware的VDI解决方案。
[0048]以上两种VDI技术对终端接入设备的硬件需求都很低,均可以采用瘦客户机、平板电脑甚至手机显示桌面位图流。PC0IP和RDP共有的技术特点包括:
[0049]网络访问的数据流量明显减少,单台标清显示界面的带宽占用通常在10K左右;协议内嵌完整的认证、加密、压缩技术,同时支持数据通信领域的高级加密方式;
[0050]远程主机均支持动态的资源分配、断点续显等功能,能保证接入设备的连续显示。
[0051]本发明中使用的协议为RDP,传统的远程监控平台终端监控设备的要求为:双核CPU,内存4G以上,而采用RDP协议的远程监控平台终端监控设备只需要瘦客户机、平板电脑、手机即可,对终端监控设备的要求大大的降低了,提高了测发控监控平台的便捷性。
[0052]在新一代测发控监控平台的设计中,采用磁盘阵列冗余设计保障数据的可靠、高效、安全存储,实现多块硬盘同时故障下(非同一 RAID-1组中)数据不会丢失;任何数据存取操作均有安全日志记录;存储容量几乎可以无限扩展等功能。磁盘阵列的冗余设计可以显著提高存储系统应对硬盘故障的能力,实现任何故障状态下的数据高效存取。其主要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0053]I)使用磁盘阵列提供全部数据的统一存储,提高硬盘存储效率并提供集中安全管控能力;
[0054]2)配置RAID-10+SPARE硬盘控制冗余技术,提供更高的存储可靠性和数据访问性會K ;
[0055]采用高性能刀片式服务器、共享式磁盘阵列构建服务器集群。针对现有网络平台中总体网配置的多台服务器,可以通过“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集成于刀片式服务器中,并将“实时数据库应用”、“历史数据库应用”、“浏览应用”、“终端应用”、“备份应用”等全部业务整合到三/四块刀片服务器中;
[0056]配合VMware软件部署虚拟化计算平台。采用VMware公司的vCenter作为虚拟计算环境的主要监控和管理工具。同时监控物理机和虚拟机的实时运行状态(CPU、内存、磁盘、网络资源等),配置并调度虚拟机的高可用性功能(High Availability、FaultTolerance、vMot1n 等)。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交换网络模块、远程监控模块、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采集测发控系统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并通过交换网络模块传输给虚拟化服务器模块,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开关指令和加电指令; 所述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对测发控系统的控制分系统、测量分系统、动力分系统、发射支持分系统和总控网分系统各设备进行虚拟化,虚拟化后的各个分系统接收远程监控模块发送的操作指令对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采集的测发控系统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进行处理; 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将测发控系统各个分系统之间的通讯数据和各个分系统内部各设备之间的通讯数据存储在存储模块中进行备份; 远程监控模块通过交换网络模块登录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各个分系统内部的各设备,向各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并对各设备的数据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虚拟化服务器,所述两个虚拟化服务器为第一虚拟化服务器和第二虚拟化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化后的测发控系统各个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和各个分系统内部各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均在第一虚拟化服务器和第二虚拟化服务器内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化服务器和第二虚拟化服务器分别对测发控系统的控制分系统、测量分系统、动力分系统、发射支持分系统和总控网分系统各设备中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虚拟化,第一虚拟化服务器和第二虚拟化服务器共同完成对所有分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虚拟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化后的测发控系统各个分系统和各个分系统内部各设备在第一虚拟化服务器和第二虚拟化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通过交换网络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化服务器和第二虚拟化服务器均采用刀片式服务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模块通过虚拟桌面基础架构,即VDI技术登录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各个分系统内部的各设备,向各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并对各设备的数据进行显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DI技术采用RDP协议。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远程监控平台,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交换网络模块、远程监控模块、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和存储模块;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采集测发控系统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并通过交换网络模块传输给虚拟化服务器模块,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对测发控分系统各设备进行虚拟化,各个分系统对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进行处理;存储模块对数据进行备份;远程监控模块向各虚拟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并显示数据。本发明可实现测发控系统对各分系统的运算资源一体化管理,具有获得信息安全性好、动态调度运算资源、数据交互可靠性高、实时进行远程监控等优势,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监控平台的要求。
【IPC分类】G05B19/042
【公开号】CN104991483
【申请号】CN201510257467
【发明人】李云鹏, 赵心欣, 白冰, 吕明, 刘巧珍, 张学英, 施清平, 李婧, 刘苑伊, 夏伟强, 宋鸿儒
【申请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