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抽象模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097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事件元组中的其他字段 保持不变。
[0100] 例如,假设机房Room对象A与机房环境RoomEnv设备B进行了映射。当设备接入 程序产生了 B的1号通道告警事件,其元组示例为:机房环境RoomEnv设备B、1号通道、过 高、一般级别、告警产生、2014-1-113:30等。由于A的实时温度get_temp属性与B的1号 通道建立了属性监控关系,则B的1号通道的事件,可以自动映射到A的实时温度g et_temp 属性上。因此,经过模型转换,得到被监控对象的事件,其元组为:机房Room对象A、实时温 度属性、过高、一般级别、告警产生、2014-1-113:30等。
[0101]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0102] 假设现需要对一个机房进行监控,包括使用机房环境设备对温度进行采集和控 制,使用视频设备进行视频的采集和控制。
[0103] 当使用传统的监控方法时,对于告警列表,由于动环设备与视频设备的差异性,其 告警列表的呈现形式可能为两部分,示例如下:
[0104] 动环设备告警列表:
[0105]
[0106] 视频设备告警列表:
[0108] 其中,Cameral为对应摄像头设备的名称。
[0109] 这造成的问题是:多种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被接入系统,差异性较大,难以进行统 一的呈现。
[0110] 同时,监控软件一般会提供较为直观的图形化监控页面,如组态页面。在图形化页 面中,一般使用一张图片代表机房,使用温度计控件代表其当前温度,当发生温度告警时, 其温度计会产生告警冒泡提示。因此,在组态页面中,一般面向的是具体的被监控事物,而 并非监控设备。这造成的问题是:图形化监控页面与非图形化监控页面(如告警列表)所 面向的数据模型不一致,容易使得用户迷惑。
[0111] 当使用本发明时,首先抽象出被监控对象模型为机房对象,例如称为机房A,抽象 出监控设备为机房环境设备B,视频编码器设备C。其中,机房环境设备B的虚拟通道为物 理通道,假设其1号通道为温度采集通道,视频编码器设备C的虚拟通道为视频通道,假设 其1号通道为对应的机房的摄像头。
[0112] 通过创建被监控对象、监控设备,在被监控对象模板、监控设备模板、映射规则文 件的作用下,监控设备能够被彻底屏蔽,应用程序只对被监控对象可见,这样就屏蔽了不同 类型的监控设备的差异性。
[0113] 使用本发明时,告警列表的呈现示例如下:
[0116] 在这种方式下,图形化界面与非图形化界面所面向的数据模型都是被监控对象, 因此描述是一致的,可以使得用户容易理解。
[0117] 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抽象模型的监控装置,包括:
[0118]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被监控对象模型和监控设备模型;
[0119] 模板构建模块,用于提供用于对所述被监控对象模型和监控设备模型分别进行特 征描述的被监控对象模板和监控设备模板;
[0120] 监控关系构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被监控对象模板和监控设备模板创建被监控对 象与监控设备;
[0121] 映射模块,用于提供配置有被监控对象属性与监控设备属性之间映射关系的映射 规则文件;以及
[0122] 监控模块,用于将获取的监控设备事件依据所述映射规则文件转换为被监控对象 事件并展不。
[0123] 1、对于模型构建模块构建被监控对象模型:
[0124] 在本实施例中,将用户关心的真实世界中的事物称为被监控对象,例如楼宇、机 房、门。所述被监控对象模型由如下被监控对象属性所组成的元组进行定义:属性信息、空 间信息、扩展信息、以及子被监控对象信息;其中,属性分为复合属性、原子属性。每个原子 属性可能是采集属性或控制属性中的一种,每个复合属性由若干个原子属性构成。例如,实 时温度是机房对象的一个可采集的原子属性,视频属性是机房对象的一个复合属性,具体 包括转动视频、设置预置位等多个可控制的原子属性。每个原子属性由属性名称标识符、输 入参数类型、输出参数类型等信息构成。
[0125] 2、对于模型构建模块构建监控设备模型:
[0126] 将用于实现监控目的而部署的硬件设备或系统称为监控设备,例如视频编码器、 门禁控制器、动环设备等。所述监控设备模型由如下监控设备属性所组成的元组进行定义: 通讯参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及与所述虚拟通道相对应的功能属性信息。例如,对于视频编 码器,虚拟通道即视频通道;对于门禁控制器,虚拟通道即门号;对于动环设备,虚拟通道 即物理通道。每个虚拟通道提供一个或一组功能。例如,对于视频编码器,每个虚拟通道对 应一组功能,如转动摄像头、设置预置位等;对于动环设备,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功能,如 获取温度等。每个功能由功能名称标识符、输入参数类型、输出参数类型等信息构成。
[0127] 3、对于模板构建模块使用模板文件描述被监控对象和监控设备:
[0128] 使用被监控对象模板和监控设备模板分别定义被监控对象和监控设备的类型,两 种模板都使用XML文件的形式。被监控对象模板描述了某一个类型的被监控对象需要具备 的特征,包括属性等元数据。监控设备模板定义了某一个类型的监控设备需要具备的特征, 包括通讯参数、虚拟通道及对应功能的详细信息等元数据。
[0129] 4、对于监控关系构建模块创建被监控对象和监控设备:
[0130] 当模板文件导入到系统中后,系统即可识别对应的被监控对象类型或监控设备类 型。被监控对象需要根据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况手工创建,且一般具有父子层次关系,例如, 园区-楼宇-楼层-机房-门的树形结构。被监控对象创建完成后,其包含的属性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监控设备有手工与自动两种创建方式:手工方式需要人工指定该监 控设备的通讯参数,如IP、端口;自动方式则可自动发现监控设备并动态获得其通讯参数, 然后将信息呈现到界面,由用户决定是否创建。
[0131] 5、对于监控关系构建模块使用映射规则文件描述监控关系:
[0132] 本实施例中,被监控对象与监控设备是可以建立关系的,这种关系在本文中被称 为监控关系。在没有任何优化的情况下,建立监控关系,需要将被监控对象的原子属性和监 控设备的功能进行逐一手工映射,包括输入输出参数。这一过程显然很繁琐,且容易出错。 为了简化工作量,使用映射规则文件,对被监控对象的属性与监控设备的虚拟通道的映射 关系进行规则描述。映射规则文件使用XML文件的形式,描述了某种被监控对象的各个属 性允许映射到何种监控设备的何种虚拟通道上,并规定了输入输出参数应如何映射。
[0133] 在本实施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配置监控关系,具体地:
[0134] (1)配置属性的监控关系
[0135] 在映射规则文件的作用下,能够在被监控对象的原子属性或复合属性与监控设备 的虚拟通道之间直接建立监控关系。当被监控对象属性有唯一符合映射条件的监控设备虚 拟通道时,则直接建立映射关系;当被监控对象属性有多种符合映射条件的监控设备虚拟 通道时,则在界面中呈现符合映射条件的虚拟通道,由人工决定如何映射。在配置属性的监 控关系时,支持一种特殊情况,即一个被监控对象属性与另一个被监控对象属性进行映射。
[0136] (2)配置事件的监控关系
[0137] 事件映射包括两种方式:1、自动建立事件监控关系。即当被监控对象属性与监控 设备虚拟通道建立监控关系后,关于该监控设备虚拟通道的所有事件均可自动映射成对应 该被监控对象属性的事件。2、手工建立事件监控关系。即先在监控设备与被监控对象之间 建立映射,之后将该监控设备的所有事件均映射成该被监控对象的事件,这种方式主要用 于监控设备没有虚拟通道、或监控设备本身可能产生事件的情况。
[0138] 6、对于监控模块将监控设备的事件转换成被监控对象的事件:
[0139] 在监控关系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对于监控设备的事件,可以转换为被监控对象的 事件。事件包括告警事件和一般事件,分别使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