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421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机箱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电磁屏蔽处理,以抑制机箱内部的电子元件的电磁辐射。目前的计算机机箱一般都带有一个软驱口,它和计算机机箱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安装缝隙,而正是因为这个安装缝隙造成大量的电磁泄漏,从而严重影响了机箱的电磁屏蔽性能。
目前出厂的一部分计算机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防止由于软驱口的缝隙造成的电磁泄漏,从而使系统的电磁辐射很容易超过规定标准。如果要尽量避免电磁辐射超标,则需要对计算机内的诸如主板的其他部件提高电磁兼容设计水平,从而给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麻烦。
目前也有一部分计算机在出厂时采用加金属弹片的方式来减小软驱和机箱之间的缝隙,从而降低通过软驱口缝隙造成的电磁泄漏。但是这种方法具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如果弹片的弹性不适当,则容易导致软驱等设备的工作不正常,特别是目前大多数软驱的上方金属材料都非常薄、软,在没有加外力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向下的,而如果有来自弹片的外力,则更容易导致软驱不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软驱口缝隙的电磁泄漏并且能保证软驱工作正常的计算机机箱,以有效解决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的电磁辐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1,该机箱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软驱口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和软驱口接触的部分具有用于包围软驱缝隙部分的齿形部分2,齿形部分2具有平行于机箱前端面延伸到超出软驱缝隙的延伸部分和垂直于延伸部分向机箱内部凹折的前齿部分4。
在上述计算机机箱1中,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可以具有间隔排列的大于2个的短齿形部分2,也可以具有间隔排列的两个长齿形部分2。
在上述计算机机箱1中,可以有两个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它们分别位于软驱口的上下两侧。
在上述计算机机箱1中,软驱屏蔽结构3可以是计算机机箱1内的硬盘屏蔽盒,该硬盘屏蔽盒具有用于包围软驱缝隙部分的齿形部分2。
在上述计算机机箱1中,软驱屏蔽结构3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安装部分13,软驱屏蔽结构3通过安装部分13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上。其中,安装部分13可以是包括两个对称排列的安装孔14的突出部分,软驱屏蔽结构3通过穿过安装孔14的螺钉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上。
在上述计算机机箱1中,软驱屏蔽结构3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上。
在上述计算机机箱1中,软驱屏蔽结构3的前齿部分4的长度可以是2毫米。
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计算机机箱1上临近软驱口的位置形成一个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而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具有向软驱内部凹折的齿形部分2,从而将软驱缝隙包围在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中。这样通过软驱缝隙的电磁波将会被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多次反射和吸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机箱的屏蔽性能,有效地解决了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的电磁辐射问题。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齿形部分2深入软驱内部的长度有所限制,因此不会对软驱的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相比于容易造成软驱工作不正常的采用弹片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软驱缝隙屏蔽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软驱缝隙屏蔽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处于工作状态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软驱缝隙屏蔽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软驱缝隙屏蔽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减小计算机内部电子元件通过软驱缝隙形成的电磁泄漏,在计算机机箱的软驱口位置进一步形成一个软驱缝隙屏蔽结构。图1示意性地描述了该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及其在计算机机箱1中的位置。通过图1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位于软驱口附近。关于软驱缝隙屏蔽结构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参见图2。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出,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大体为一个薄长方体或者单独的片状结构,它的一个端面和机箱前壳体的内表面平齐。在和机箱前壳体内表面平齐的端面上和软驱口邻接的位置,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短齿形部分2。这些齿形部分2从端面垂直向下延伸,直到超过软驱缝隙大小,形成延伸部分,然后向机箱1内部凹折,形成前齿部分4,从而形成一个大体的U形结构。
图3示出了图2的软驱屏蔽结构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从图3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下端的齿形部分2的排列。并且图3中进一步示出了用于将软驱屏蔽结构3安装到计算机机箱1上的安装部分13,安装部分13为左右对称结构,在两端各自具有一个安装孔14,使用两个螺钉分别通过两端的安装孔14即可将软驱屏蔽结构3安装到计算机机箱1上。
当然,除了使用安装孔14来安装软驱屏蔽结构3以外,也可以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软驱屏蔽结构3焊接到计算机机箱1上。或者,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机箱1包含的硬盘屏蔽盒,在硬盘屏蔽盒靠近软驱口的部分进一步形成图3所示的齿形部分2,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图4示出了软驱缝隙屏蔽结构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在计算机中安装了软驱20之后,软驱20的金属壳体21的上端即可通过U形结构的开口伸到齿形部分2的U形结构内。这样齿形部分2完全包围了软驱20和机箱1之间的缝隙,通过这个缝隙的电磁波将会经过齿形部分2被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多次反射和吸收,从而大大削弱了电磁泄漏的强度,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机箱1的电磁屏蔽效果。同时,齿形部分2向内凹折部分的长度一般为2毫米左右,这样不会影响软驱内软盘的使用,也就是不会影响软驱的正常工作。
除了图2所示的结构之外,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形状,也就是将图2所示的多个短齿部分2合并为两个长齿部分2,形成两个长折边,同样伸入软驱口上方的两个长方形孔内,可以更好地防止软驱口的电磁泄漏。
为了更好地解决软驱口的缝隙的电磁泄漏问题,可以如图6所示在软驱口上方和下方同时形成一个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上方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的齿形部分2向下延伸,下方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的齿形部分2向上延伸,这样软驱20的金属壳体2 1的下端也可通过U形结构的开口伸到齿形部分2的U形结构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软驱口的电磁泄漏,提高了计算机机箱1的电磁屏蔽性能。
上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展示,而不是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邻接所述软驱口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所述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和软驱口接触的部分具有用于包围软驱缝隙部分的齿形部分(2),所述齿形部分(2)具有平行于机箱前端面延伸到超出软驱缝隙的延伸部分和垂直于延伸部分向机箱内部凹折的前齿部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具有间隔排列的大于2个的短齿形部分(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具有间隔排列的两个长齿形部分(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个邻接所述软驱口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软驱口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软驱屏蔽结构(3)为计算机机箱(1)内的硬盘屏蔽盒,所述硬盘屏蔽盒具有用于包围软驱缝隙部分的齿形部分(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软驱屏蔽结构(3)进一步包括一个安装部分(13),所述软驱屏蔽结构(3)通过所述安装部分(1 3)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部分(13)为包括两个对称排列的安装孔(14)的突出部分,所述软驱屏蔽结构(3)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14)的螺钉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软驱屏蔽结构(3)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1),其特征是,所述软驱屏蔽结构(3)的前齿部分(4)的长度为2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1),该机箱(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软驱口的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软驱缝隙屏蔽结构(3)和软驱口接触的部分具有用于包围软驱缝隙部分的齿形部分(2),齿形部分(2)具有平行于机箱前端面延伸到超出软驱缝隙的延伸部分和垂直于延伸部分向机箱内部凹折的前齿部分(4)。本实用新型既有效解决了带有软驱口的计算机机箱的电磁辐射问题,同时又克服了常规的EMC接触弹片的压力对软驱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文档编号G06F1/16GK2629098SQ0325692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5日
发明者任胜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