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37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是有关一种可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的支撑结构。(2)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目前携带型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普及率已较以往大幅提升,就携带使用上而言,携带型电脑已不再只是具有单纯的键盘输入功能。因此,另有一种平板式携带型电脑(tabletportablecomputer)提供了手写辨识输入(tabletfunction)的功能。至于手写辨识输入的运作,则是以一手写输入笔(styluspen)在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上来进行处理,换句话说,使用者可以拿着手写输入笔在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上点触或书写。然而,由于目前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皆是以枢纽(hinge)连接于其主机,以使液晶屏幕可以对主机进行相对转动,但当使用者以手写输入笔在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上点触或书写时,往往会因为下压的力量过大,使得其液晶屏幕因无法支撑而产生倾斜或转动,进而无法让使用者以手写输入笔顺利地点触或书写。(3)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其可以任意角度来稳固地支撑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于一支承面上,让使用者以手写输入笔顺利地点触或书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于一支承面上,其包括一主体,设置于该液晶屏幕之上,并且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其中,该连接部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液晶屏幕,该支撑部是连接于该连接部,用以接触于该支承面。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该主体还具有一收纳部,是成形于该连接部之上,用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主体还具有一收纳部,是成形于该支撑部之上,用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收纳部是为一凹槽。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撑部是涂覆以一摩擦材料。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摩擦材料是为橡胶。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主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一磁铁,以及该液晶屏幕还具有至少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的位置是对应于第二磁铁的位置。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磁铁是设置于该主体的该支撑部之上。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撑部是以相对伸缩的方式连接于该连接部。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主体的该连接部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液晶屏幕的背面。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主体的该连接部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液晶屏幕的侧面。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4)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图1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配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0是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1的液晶屏幕11于一支承面上,而此支承面可以是一桌面。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平板式携带型电脑1的主机16与液晶屏幕11之间仅可以做上下翻转,而无法具有左右旋转的功能。如图1所示,支撑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主体110,主体110是设置于液晶屏幕11的背面上,同时,主体110具有一连接部111以及一支撑部112,连接部111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液晶屏幕11的背面,更详细说,液晶屏幕11的背面具有二个枢纽12,连接部111是以枢接的方式而设置于二个枢纽12的中,因此,主体110的连接部111可以对液晶屏幕11的背面进行相对转动。至于支撑部112则是连接于连接部111,其可用来与支承面接触。此外,仍如图1所示,在主体110的连接部111上还成形有一收纳部113,此收纳部113可以是一凹槽,并且是用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13。另外,在主体110的支撑部112上还涂覆有一层摩擦材料114(如斜线区域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摩擦材料114可以是一种橡胶材料。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主体110的支撑部112上还具有二个第一磁铁115,同时,在液晶屏幕11的背面上还具有二个第二磁铁14,而二个第一磁铁115的位置是分别对应于二个第二磁铁14的位置。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0的操作方式。首先,请参阅图3,将主体110的支撑部112由上往下(如箭头A所示的方向)翻转分离于液晶屏幕11的背面。接着,如图4及图5所示,使用者可依个人习惯来调整支撑结构100与液晶屏幕11之间的角度θ,以便使用者以手写输入笔13在液晶屏幕11的正面上舒适地点触或书写。特别是,由于在主体10的支撑部112上涂覆有一层摩擦材料114(未显示于图4及图5中),故当支撑部112与支承面15接触时,支撑部112上的摩擦材料114可以提供一适当的摩擦力于支承面15,因此,支撑部112便不会在支承面15上发生滑动的情形。此外,在使用者翻转支撑部112的同时,支撑部112上的摩擦材料114亦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持。此外,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做大量的书写工作而必须将液晶屏幕11完全摊平时,支撑部112亦可以做为液晶屏幕11与支承面15之间的支撑点,而不至于使液晶屏幕11因过大的书写力量而被压坏。当使用完毕而欲将支撑结构100收叠时,仅需将支撑结构100的主体110翻转回去即可,此时,位于支撑部112上的二个第一磁铁115会与液晶屏幕11背面上的二个第二磁铁14相互吸引,使得支撑结构100可与液晶屏幕11的背面完全贴合,同时,手写输入笔13也可以放回至连接部111上的收纳部113中。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0是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2的液晶屏幕21于一支承面上,特别是,此支承面可以是一桌面或平板式携带型电脑2的主机22。此外,液晶屏幕21是同时以上下转动及左右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主机22。另外,在主机22之上还设置有一键盘23。如图7所示,支撑结构200包括有一主体210,主体210是设置于液晶屏幕21的侧面上,同时,主体210具有一连接部211以及一支撑部212,连接部211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液晶屏幕21的侧面,因此,主体210的连接部211可以对液晶屏幕21进行相对转动。至于支撑部212则是连接于连接部211,可用来与支承面接触。此外,仍如图7所示,在主体210的支撑部212上还成形有一收纳部213,此收纳部213可以是一凹槽,并且是用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未显示)。另外,在主体210的支撑部212上还涂覆有一层摩擦材料214(如斜线区域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摩擦材料214可以是一种橡胶材料。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12可以是与连接部211相互套接,换言之,支撑部212可以对连接部211做相对伸长及缩短的移动。此外,如图7及图9所示,在主体210的支撑部212上还具有二个第一磁铁215,同时,在液晶屏幕21的背面21a上还具有二个第二磁铁(未显示),特别是,二个第一磁铁215的位置是分别对应于二个第二磁铁的位置。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0的操作方式。首先,请参阅图7及图8,将平板式携带型电脑2的液晶屏幕21依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180度。接着,如图9所示,将主体210的支撑部212由上往下(如箭头C所示的方向)翻转分离于液晶屏幕21的背面21a。然后,如图10所示,由于支撑部212可以对连接部211做相对伸长及缩短的移动,故使用者可依个人习惯来调整液晶屏幕21与主机22之间的角度θ’,以便使用者以手写输入笔在液晶屏幕21的正面21b上舒适地点触或书写。在此需注意的是,平板式携带型电脑2的主机22是作为与支撑部212所接触的支承面,同时,在支撑部212支撑于主机22之上时,支撑部212不会压触到键盘23,换言之,支承面所涵盖的范围是不包含键盘23。特别是,由于在主体210的支撑部212上涂覆有一层摩擦材料214,故当支撑部212与支承面(主机22)接触时,支撑部212上的摩擦材料214可以提供一适当的摩擦力于支承面(主机22),因此,支撑部212便不会在支承面(主机22)上发生滑动的情形。此外,在使用者翻转支撑部212的同时,支撑部212上的摩擦材料214亦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持。当使用完毕而欲将支撑结构200收叠时,仅需将支撑结构200的主体210翻转回去即可,此时,位于支撑部212上的二个第一磁铁215会与液晶屏幕21的背面21a上的二个第二磁铁相互吸引,使得支撑结构200可与液晶屏幕21的背面21a完全贴合,同时,手写输入笔也可以放回至支撑部212上的收纳部213中,并再将液晶屏幕21旋转回原来的位置。此外,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200并不局限于以平板式携带型电脑2的主机22为支承面来使用,也就是说,平板式携带型电脑2的液晶屏幕21可以不必旋转,支撑结构200可直接以桌面做为支承面来使用。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300是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3的液晶屏幕31于一支承面35上,而此支承面35可以是一桌面。同时,在本实施例的中,平板式携带型电脑3的主机32与液晶屏幕31之间仅可以做上下翻转,而无法具有左右旋转的功能。如图11所示,支撑结构300包括有一主体310,主体310是设置于液晶屏幕31的侧面上,同时,主体310具有一连接部311以及一支撑部312,连接部311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液晶屏幕31的侧面,因此,主体310的连接部311可以对液晶屏幕31进行相对转动。至于支撑部312则是连接于连接部311,可用来与支承面35接触。此外,仍如图11所示,在主体310的支撑部312上还成形有一收纳部(未显示),此收纳部可以是一凹槽,并且是用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未显示)。另外,在主体310的支撑部312上还涂覆有一层摩擦材料314(如斜线区域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摩擦材料314可以是一种橡胶材料。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300的操作方式。首先,将主体310的支撑部312由上往下翻转分离于液晶屏幕31的背面。接着,使用者可依个人习惯来调整支撑结构300与液晶屏幕31之间的角度θ”,以便使用者以手写输入笔在液晶屏幕31的正面上舒适地点触或书写。特别是,由于在主体310的支撑部312上涂覆有一层摩擦材料314,故当支撑部312与支承面35接触时,支撑部312上的摩擦材料314可以提供一适当的摩擦力于支承面35,因此,支撑部312便不会在支承面35上发生滑动的情形。此外,在使用者翻转支撑部312的同时,支撑部312上的摩擦材料314亦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持。当使用完毕而欲将支撑结构300收叠时,仅需将支撑结构300的主体310翻转回去即可,同时,手写输入笔也可以放回至支撑部312上的收纳部中。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于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种种等效的更动与替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支撑结构,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于一支承面上,包括一主体,设置于该液晶屏幕的背面上,并且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其中,该连接部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液晶屏幕的背面,该支撑部是连接于该连接部,用以接触于该支承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还具有一收纳部,是成形于该连接部之上,用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收纳部是为一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是涂覆以一摩擦材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摩擦材料是为橡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的该支撑部还具有至少一第一磁铁,以及该液晶屏幕的背面还具有至少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的位置是对应于第二磁铁的位置。7.一种支撑结构,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于一支承面上,包括一主体,设置于该液晶屏幕的侧面上,并且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其中该连接部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液晶屏幕的侧面,该支撑部是连接于该连接部,用以接触于该支承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还具有一收纳部,是成形于该支撑部之上,用以收纳一手写输入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收纳部是为一凹槽。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是涂覆以一摩擦材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摩擦材料是为橡胶。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的该支撑部还具有至少一第一磁铁,以及该液晶屏幕的背面还具有至少一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的位置是对应于第二磁铁的位置。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是以相对伸缩的方式连接于该连接部。专利摘要一种支撑结构,适用于支撑一平板式携带型电脑的液晶屏幕于一支承面上。该支撑结构包括一主体,该主体是设置于该液晶屏幕的背面上,并且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该连接部是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液晶屏幕的背面,该支撑部是连接于该连接部,用以接触于该支承面。文档编号G06F1/16GK2630918SQ03264979公开日2004年8月4日申请日期2003年6月18日优先权日2003年6月18日发明者张景旭,黄金洞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