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介面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173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介面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介面卡,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仲裁器(arbitrator)以辨识由上述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configuration access)的多功能介面卡。
背景技术
传统上对于那些已知技术的电力管理规格(power managementspecifications)而言,在可携带式的笔记型电脑中,周边元件连接(PCI)元件支持以下的电力状态(1)电力开启状态;(2)电力关闭状态;(3)由关闭内在计时(internal clock)信号所完成的低电力(或休眠)状态;(4)由关闭大部分系统电力的中止(suspended)状态。然而,上述方法具有许多的限制。举例而言,一具有内在计时(例如内在PLL产生计时)的元件可以延长时间而在该元件可以被存取之前,使得后续的上述计时(clock back on)被带至一产生动力的状态(powered state)。
在研发/量产/操作等阶段的期间,于执行个人电脑的失效分析的例子中,一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分析器或运作器通常被用于检视一(原始的)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上的处理情况,上述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是用来作为上述个人电脑的系统总线以探究一失效模式。
再者,在目前半导体系统中,一般的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或卡式总线(Card Bus)个人电脑卡是用于各电路之间的一个介面。一般而言,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是用来作为高速传递资料的一个介面,而由于传统的个人电脑存储卡国际相关的(PCMCIA)卡在传输频宽上的限制,使得卡式总线(CardBus)个人电脑卡作为采用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结构的一个介面。
大部分的周边元件连接卡(PCI cards)或卡式总线(Card Bus)个人电脑卡不用一中央处理单元(CPU),而是简单地利用一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处理资料。由于需要更高速与更有效率地管理所处理的资料,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系统整合晶片(SOC)型态的系统已经持续地在研发。
在一周边元件连接(PCI)系统的例子中,复数个周边元件连接(PCI)卡连接一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一主机/周边元件连接(HOST/PCI)的桥接是安装于主机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与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bus)之间,并且复数个周边元件连接(PCI)卡可以连接到一周边元件连接总线(PCI bus)。一卡式总线(CardBus)个人电脑卡系统可以具有一类似上述周边元件连接(PCI)系统的连接结构。
一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系统整合晶片(SOC)型态的周边元件连接(PCI)介面晶片可以用于一周边元件连接(PCI)卡之中。在上述周边元件连接(PCI)卡之中,一周边元件连接(PCI)介面单元的组态暂存器(configuration register)必须初始化(initialized)至一预定状态。上述周边元件连接(PCI)卡的组态暂存器(configurationregister)也必须初始化(initialized)至一预定状态。此外,由Yoda,Hideaki,Suganuma以及Shigemitsu等人所发明并让渡给FujitsuLimited的美国第6,256,692号专利,其揭露了一卡式总线(CardBus)介面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卡式总线(CardBus)个人电脑。
在传统的卡式总线(CardBus)介面当中,一具有复数个引脚(pins)130的单一功能的介面卡100仅仅需要一个具有单一功能集成电路(IC)120的单一控制器110,如图1所示。这种型态的介面卡仅仅可以执行一个功能,因此其功效是受到限制的。请参考图2,一具有复数个引脚(pins)240的多功能介面卡200包括一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或控制器220,其是嵌入于上述多功能介面卡200之中以整合某些控制器网际网路通讯协定(IP),使得上述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220可以执行多功能。上述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220包括一第一功能集成电路210与一另一功能集成电路230。在这个例子中,上述第一功能集成电路210可以执行一功能为“0”的功能指示,类似地,上述另一功能集成电路230可以执行一功能不同于第一功能集成电路210的功能的“1”功能指示。此外,在已知技术的周边元件连接(PCI)-周边元件连接(PCI)桥接(PCI-to-PCI bridge)的型态中,周边元件连接(PCI)-周边元件连接(PCI)的桥接(PCI-to-PCI bridge)与复数个单一功能控制器是配置于介面卡之上。
如上所述,多功能介面卡需要植入一个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于上述多功能介面卡的上,其中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的制造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的制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上述第一功能集成电路210与另一功能集成电路230的其中一个失效,则没有办法只更换其中失效的一个。而必须更换整个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或控制器。因此,传统的多功能介面卡将实质上提高了成本以及制造周期。再者,传统的多功能介面卡也无法提供更换失效的一个而非整个更换控制器的好处。
因此,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晶片形成于介面卡上的多功能介面卡,以降低上述多功能介面卡的制造成本与制造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模组,该多功能介面卡具有一仲裁器(arbitrator)以用来辨识辨识由上述仲裁器(arbitrator)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
本发明揭露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仲裁器,固定在一基底上;以及复数个控制器,每一个该复数个控制器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其中该仲裁器可以辨识由该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并且决定传递资料流至哪一个该复数个控制器以执行一功能。
其中该仲裁器包括一决定电路。
其中还包括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其中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复数个控制器之一相对应之一,其中该复数个开关的数目至少二个,其中该复数个控制器的数目至少二个。
其中还包括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决定电路,其中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复数个控制器的一相对应之一。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介面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仲裁器,形成于一基底上与该多功能介面卡之中;一介面,耦接该仲裁器以作为输入/输出来交换信号;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复数个功能控制器,每一个该复数个功能控制器分别耦接该复数个开关之一相对应之一;其中该仲裁器可以辨识由该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并且决定哪一个该复数个开关打开,以使得相对应的功能控制器来反应资料存取。
其中该仲裁器还包括一决定电路,耦接该复数个开关;以及一开关,耦接该决定电路与该介面。
其中该复数个开关的数目至少二个,其中该复数个控制器的数目至少二个。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仲裁器固定于该多功能介面卡之中;提供复数个功能控制器,每一个该复数个功能控制器分别耦接该仲裁器;辨识一由该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以及允许一相对应的控制器来反应一由该仲裁器所辨识的资料存取。
其中还包括提供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并且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复数个控制器的一相对应之一。
其中还包括决定哪一个该复数个控制器被驱动的步骤。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从该多功能介面卡的输入接口的信号;决定驱动哪一个控制器;以及读取该信号的一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如果该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可以辨识,则迫使一控制器被驱动。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从该多功能介面卡的输入接口的信号;决定驱动一第一功能控制器或第二功能控制器,如果该决定是驱动该第一功能控制器,则关闭该第一功能控制器的一开关,然后驱动该第一功能控制器,之后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如果该决定是驱动该第二功能控制器,则关闭该第二功能控制器的一开关,然后驱动该第二功能控制器;以及读取该信号的一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如果该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可以辨识,则迫使该第二控制器被驱动,之后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如果该周边元件连接组态无法辨识,则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
其中还包括于该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的步骤的后关闭所有开关并且回到该接收信号的步骤。
本发明的特征与诸多优点可以由以下详细的实施例的描述结合所附图示而清楚地被了解。


由以下详细的描述结合所附图示,将可轻易的了解上述内容及此项发明的诸多优点,其中图1为根据已知技术的单一功能介面卡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已知技术的多功能介面卡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单一功能介面卡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介面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的具体的详细说明以提供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完整的了解。然而,对于一个熟知已知技术的人而言都可以实施本发明,而不需要一个或更多个具体的详细说明,或者是有其他方法、构成要素、材料等。在其它例子中,熟知的结构或运作不加以显示或详细描述以避免模糊了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观点。
在本实施例中,一可以辨识组态存取(configuration access)的控制器加入于介面卡之中,上述控制器可以使得资料流至一指定控制器。在熟悉已知技术的人所知悉的介面卡中,一中央处理器(未图示)可以附著于一基底之上,而一沟通模组(未图示)可以耦接上述中央处理器。由于上述并非本发明的观点,因此描述方面予以省略。本发明的应用包含但不限于是网路卡、音效卡、输入/输出卡、周边元件连接(PCI)介面卡或卡式总线(CardBus)介面卡。
如图3所示,上述多功能介面卡300包括一复数个引脚(pins)或端点(terminals)380附著于上述介面卡300的一端以利于一电脑系统与一已知技术所知的周边元件之间的信号传递。一仲裁器(arbitrator)350形成于上述多功能介面卡300的一基底(未图示)上。上述可以辨识组态存取(configuration access)的仲裁器350是加入于介面卡之中,以使得指定资料流至一指定控制器。上述仲裁器350可以决定驱动(active)上述多功能介面卡300中的一控制器。上述仲裁器350包括一决定电路360,其透过一连接线360d而耦接至少一信号输入接口(port)或端点(terminal),例如接口380a。一第一开关330置于上述多功能介面卡300之中,并且透过连接线360a而耦接上述决定电路360。类似地,一第二开关340置于上述多功能介面卡300之中,并且透过连接线360b而耦接上述决定电路360。上述决定电路360将决定上述开关330或340是根据透过上述复数个引脚(pins)380所传递的信号,特别地是信号输入接口(port)380a与380b,而开启或关闭。上述第一开关330的一端是透过一第一节点(node)390而连接信号输入接口(port)380b。同样地,上述第一开关340是透过上述第一节点(node)390而连接信号输入接口(port)380b。上述输入信号是从信号输入接口(port)380a透过第二节点400而送至上述决定电路360。
举例而言,一第一功能控制器310是控制一功能为“0”的功能指示,其是透过连接线330a耦接上述第一开关330。一第二功能控制器320是透过连接线340a耦接上述第二开关340。较佳地是,第二功能控制器320是控制一功能为“1”的功能指示。一连接线310a是透过节点400而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功能控制器310至上述信号输入接口(port)380a。上述第二功能控制器320连接一连接线320a并透过节点400而耦接上述信号输入接口(port)380a。一开关370置于上述仲裁器350之中,并且透过连接线360c而耦接上述决定电路360。上述决定电路360将控制上述开关370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上述开关370的另一端透过一连接线370a而耦接上述复数个引脚(pins)380的一输出接口380c。
请参考图4,本系统是有关于输入信号至上述仲裁器(arbitrator)350的决定电路360。在传递信号过程中,一指示符号(index)或指令可以使得上述决定电路360决定透过上述多功能介面卡300中的一相对应的开关来驱动哪一个功能控制器。换言的,上述决定电路360将决定传递信号至哪一个控制器。如果上述指示或指令是驱动功能“1”控制器,则上述开关340开启(turned on),并且其他所有功能开关均关闭(turned off),结果允许信号从接口(port)380a与380b馈入上述功能控制器320。如果上述指示是驱动功能“0”控制器,则上述开关330开启(turned on),并且其他所有功能开关均关闭(turned off)。同样地,透过接口(port)380a与380b的输入信号将馈入上述功能控制器320。上述开关330开启(turnedon)的后,上述仲裁器350,亦即上述决定电路360,读取周边元件连接(PCI)组态(configuration)的信号。如果上述组态周期(confi guration cycle)是存取第十四个比特组(byte),则上述系统迫使(force)AD 23定义为“1”,然后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否则直接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接下来,开启所有的开关并回到初始状态。上述AD 23是为引脚(pins)380上的位址/资料(address/data)信号。
上述决定电路360经由连接线370a而透过上述输出接口380c而与上述介面卡系统之中央处理器沟通。
综合以上叙述,本发明具有底下的优点一可以辨识组态存取(configuration access)的仲裁器是加入于介面卡之中,如此的仲裁器可以使得指定的资料流至一指定控制器。因此,本发明可以由植入具有辨识组态存取(configuration access)功能的控制器,而增加具有多功能的单一介面卡的效能与功能。
本发明的功能数(function number)与组态数(configurationnumber)与周边元件连接(PCI)-周边元件(PCI)的桥接(PCI-to-PCIbridge)型态不相同。本发明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
如果使用者想要更换具有另一功能的控制器,其只要更换单独的一个而不会影响到另外一个。上述成本的降低是由于本发明的系统只要由目前已经存在的集成电路(IC)就可以运作,而不需要研发更进一步的其他集成电路(IC)。从本发明的观点,消费者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多功能介面卡以取代其它个别的卡。
对熟悉此领域技术者,本发明虽以一较佳实例阐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精神。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修改与类似的安排,均应包含在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内,这样的范围应该与覆盖在所有修改与类似结构的最宽广的诠释一致。因此,阐明如上的本发明一较佳实例,可用来监别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仲裁器,固定在一基底上;以及复数个控制器,每一个该复数个控制器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其中该仲裁器可以辨识由该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并且决定传递资料流至哪一个该复数个控制器以执行一功能。
2.如权利要求1的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仲裁器包括一决定电路。
3.如权利要求1的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其中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复数个控制器之一相对应之一,其中该复数个开关的数目至少二个,其中该复数个控制器的数目至少二个。
4.如权利要求2的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决定电路,其中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复数个控制器的一相对应之一。
5.一种多功能介面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仲裁器,形成于一基底上与该多功能介面卡之中;一介面,耦接该仲裁器以作为输入/输出来交换信号;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复数个功能控制器,每一个该复数个功能控制器分别耦接该复数个开关之一相对应之一;其中该仲裁器可以辨识由该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并且决定哪一个该复数个开关打开,以使得相对应的功能控制器来反应资料存取。
6.如权利要求5的多功能介面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仲裁器还包括一决定电路,耦接该复数个开关;以及一开关,耦接该决定电路与该介面。
7.如权利要求6的多功能介面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数个开关的数目至少二个,其中该复数个控制器的数目至少二个。
8.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仲裁器固定于该多功能介面卡之中;提供复数个功能控制器,每一个该复数个功能控制器分别耦接该仲裁器;辨识一由该仲裁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以及允许一相对应的控制器来反应一由该仲裁器所辨识的资料存取。
9.如权利要求8的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提供复数个开关,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仲裁器,并且每一个该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该复数个控制器的一相对应之一。
10.如权利要求8的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决定哪一个该复数个控制器被驱动的步骤。
11.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从该多功能介面卡的输入接口的信号;决定驱动哪一个控制器;以及读取该信号的一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如果该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可以辨识,则迫使一控制器被驱动。
12.一种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从该多功能介面卡的输入接口的信号;决定驱动一第一功能控制器或第二功能控制器,如果该决定是驱动该第一功能控制器,则关闭该第一功能控制器的一开关,然后驱动该第一功能控制器,之后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如果该决定是驱动该第二功能控制器,则关闭该第二功能控制器的一开关,然后驱动该第二功能控制器;以及读取该信号的一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如果该周边元件连接组态可以辨识,则迫使该第二控制器被驱动,之后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如果该周边元件连接组态无法辨识,则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
13.如权利要求12的多功能介面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于该等待直到所有资料传递的步骤的后关闭所有开关并且回到该接收信号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多功能介面卡。上述多功能介面卡包括一中央处理器附著于一印刷电路板之上。一通讯模组耦接上述中央处理器。一仲裁器(arbitrator)耦接上述中央处理器。一介面耦接上述仲裁器(arbitrator)与控制器以作为输入/输出,以交换上述多功能介面卡与一外部装置之间的信号。上述多功能介面卡亦包括复数个开关与复数个控制器,其中上述每一个复数个开关分别耦接仲裁器(arbitrator),并且上述每一个复数个控制器分别耦接相对应的复数个开关之一。上述仲裁器(arbitrator)可以辨识由该仲裁器(arbitrator)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组态存取,并且决定哪一个复数个开关打开(turned off),以使得相对应的功能控制器来反应资料存取。
文档编号G06F13/38GK1804824SQ20051000421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蔡文浚, 杨为栋, 柯永钦, 翁可芸 申请人:友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