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扣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95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箱扣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扣合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无螺丝固定机箱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个人电脑的机箱大都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安装。在批量生产时,这种使用螺钉固定的方式,需要对机箱的待固定部位进行钻孔攻丝,然后将螺钉旋进该待固定部位,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使用锁螺丝工具,费工费时,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同时,漏检的螺钉掉落机箱还可能会引起短路。另外,在修理维护时,这种步骤繁琐的固定方式也常常引起操作上的麻烦。
鉴于上述原因,确有必要改进现有电脑机箱的固定方式以克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螺丝就能将机箱稳固扣合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包括与机箱配合的第一扣合元件和第二扣合元件,第一扣合元件与第二扣合元件之间设有沿两扣合元件对接方向弹性扣合的开口和扣勾,其中第二扣合元件与机箱之间设有抵压于机箱的弹性回复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机箱扣合固定装置采用两个相互扣合的扣合元件固定机箱,无需使用螺丝,整机制造过程及使用中操作简便,且能节省成本,两扣合元件对接方向弹性扣合的扣勾和开口能防止两扣合元件松脱,而弹性回复片的弹性回复力使得第二扣合元件自动翻转,从而实现分离,操作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箱扣合固定装置的卡扣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箱扣合固定装置的卡扣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箱扣合固定装置中配合卡扣装置的弹性回复元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箱扣合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机箱上盖无螺丝固定结构利用一卡扣装置1与机箱上盖2相互卡扣以实现无螺丝固定。
卡扣装置1包括第一扣合元件10和第二扣合元件11。第一扣合元件10呈平板状,其包括一对凸块101分别自两侧外表面向外突出。第二扣合元件11包括一平板状顶壁及侧壁,该两侧壁尾部向后延伸形成一对较长的卡扣臂111,一对耳轴112从该两侧壁尾部表面侧向相向延伸。该平板状顶壁靠近尾部一端挖空形成矩形开口113,并以该矩形开口113为底边向该平板状首部延伸形成半圆形凹陷部114。
第一扣合元件10下表面通过螺钉与一弹性扣持元件12固定。该弹性扣持元件12设有与第一扣合元件10固定的扣持片固定部121。扣持片固定部121向前延伸形成连接部122,在连接部122的末端形成可与第二扣合元件2之矩形开口113扣合的扣勾124。在弹性扣持元件12的连接部122的中部自扣持片固定部121向前向下冲压形成末端水平的弯曲弹性臂123。
第二扣合元件11下表面通过螺钉与一弹性回复元件13固定。该弹性回复元件13设有与第二扣合元件10固定的回复元件固定部131,回复元件固定部131设有一对用于与第二扣合元件11螺钉配合的螺孔(未标号)。回复元件固定部131向前并向下空回转延伸形成回复片132。
机箱上盖2侧边及机箱3侧边均设有第一狭缝21对应第一扣合元件10的凸块101,凸块101可在第一狭缝21内左右滑动。机箱3设有第二狭缝22对应卡扣臂111以及对应耳轴112的收容孔(未图示)。
安装时,机箱上盖2与机箱3相互配合,使两者侧边的第一狭缝21及第二狭缝22分别对应重合。弹性扣持元件12及弹性回复元件13分别与第一、第二扣合元件10、11固定。第二扣合元件11的卡扣臂111插入第二狭缝22,耳轴112与收容孔配合。弹性回复元件13抵压机箱3表面,使第二扣合元件11绕耳轴112抬起。凸块101通过第一扣合元件10的弹性形变卡扣于第一狭缝21内,此时弹性扣持元件12的弯曲弹性臂123垂直地抵压机箱3。推动第一扣合元件10向第二扣合元件11移动,并按压第二扣合元件11至与机箱3贴合,使弹性扣持元件12的扣勾124与第二扣合元件11的矩形开口113扣合,使卡扣装置1将机箱上盖2固定于机箱3上。此时,弹性臂123在第一扣合元件10移动方向上产生弹性形变,回复片132在第二扣合元件11的按压方向上产生弹性形变。
拆卸时,向下按动弹性扣持元件12的扣勾124使其自第二扣合元件11的矩形开口113内脱离,此时由于弹性臂123的弹性回复力,弹性扣持元件12自动向后顶开第一扣合元件10,而弹性回复元件13的弹性回复力使得第二扣合元件11自动翻转,从而实现分离,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机箱上盖无螺丝固定结构使用卡扣装置1固定机箱上盖2,不仅可提高电脑生产组装的效率,减少出错的机率,还给电脑的修理维护带来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包括与机箱配合的第一扣合元件和第二扣合元件,第一扣合元件与第二扣合元件之间设有沿两扣合元件对接方向弹性扣合的开口和扣勾,其特征在于第二扣合元件与机箱之间设有抵压于机箱的弹性回复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扣合元件包括一对分别自两侧外表面向外突出的凸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扣合元件包括一平板状顶壁及侧壁,该两侧壁尾部向后延伸形成一对较长的卡扣臂,一对耳轴从该两侧壁尾部表面侧向相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扣合元件靠近尾部一端挖空形成矩形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扣合元件包括与其固定的弹性扣持片,所述扣勾形成于弹性扣持片的末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扣合元件设有一弹性回复元件,该弹性回复元件在其延伸末端形成弹性回复片,可提供第二扣合元件弹性翻转的回复力。
专利摘要一种机箱扣合固定装置,其包括与机箱配合的第一扣合元件和第二扣合元件,第一扣合元件与第二扣合元件之间设有沿两扣合元件对接方向弹性扣合的开口和扣勾,其中第二扣合元件与机箱之间设有抵压于机箱的弹性回复片。本实用新型机箱扣合固定装置采用两个相互扣合的扣合元件固定机箱,无需使用螺丝,整机制造过程及使用中操作简便,且能节省成本,两扣合元件对接方向弹性扣合的扣勾和开口能防止两扣合元件松脱,而弹性回复片的弹性回复力使得第二扣合元件自动翻转,从而实现分离,操作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G06F1/18GK2831224SQ200520045720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8日
发明者林锋 申请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