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提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636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提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提取系统,尤其涉及获得文件图像的图像提取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的图像提取装置多用以拍摄照片或者视频等用途。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文件档案的电子化越来越普及,一般的文件档案是通过扫描装置将文件档案扫描并将其储存为电子档(一般储存为PDF档案)。一般而言,扫描装置是公司行号的必备电脑周边装置,但就一般使用者而言,扫描装置并非必要,因此,利用扫描装置来进行文件档案的电子化无法普及至单一使用者。然而,对于仅具有单面数据的文件或者名片等较单纯的文件,则具有不需通过扫描装置而可进行文件电子化的方法,也即,使用者可使用电脑周边的图像提取装置将文件的图像提取下来并储存为例如JPEG等图像文件。另一方面,光学文字辨识技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的发展日趋成熟,让使用者操作图像提取装置所获得的图像可通过光学文字辨识技术对文件的图像档案进行分析,且也可将图像档案内所包含的文字以及符号转换为文字档案并编辑。因此, 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选择使用图像提取装置来取得文件的电子图像文件。然而,使用图像提取装置对文件拍摄而获得文件图像会遇到实施上的困难,例如文件的架设就是一门学问。由于一般市面上设置于电脑上的网络摄影机(图像提取装置) 的对焦焦距约为60厘米,即适用于拍摄使用者的脸部表情,而非用以拍摄文件,于如此情况下,当使用者欲使用图像提取装置来提取一张文件上的一篇文章,且使用者以手持着该文件时,使用者必须将文件移动至图像提取装置可对焦的位置(也即最佳拍摄位置)才可进行拍摄,且图像提取装置容易得到因手晃动而模糊不清的文件图像。鉴此,为了不需每次拍摄都必须移动文件位置且避免手晃动而造成图像模糊,使用者将文件放置于静态的文件架上,以便获得不晃动的文件图像。当然,该文件架的设置位置配合图像提取装置的对焦焦距。但文件架带来了新的问题,也就是文件架仅可用于固定的场所,若需要携带文件架移动,对使用者来说是相当大的负担。为了方便起见,使用者舍弃文件架而直接将文件放置于工作面(一般为桌面)上, 并采用设置有图像提取装置的笔记本电脑来进行拍摄。文件被放置于工作面上后,旋转笔记本电脑的上盖,使设置于上盖的图像提取装置接近于工作面上的文件并进行拍摄,以获得文件的图像。但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图像提取装置对放置于工作面上的文件进行拍摄时, 会产生图像歪斜的问题。由于图像提取装置拍摄范围不够,因此仅单独拍摄一次会获得不完整的图像,故必须分两次拍摄再将拍摄所获得的两张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而当使用者利用图像提取装置拍摄文件的上半部后,必须移动文件使图像提取装置的镜头对准文件的下半部以便拍摄,但在移动文件的途中,文件没有可靠的参考器具或参考点,使文件在移动后很容易会歪斜而无法与移动前的文件平行或位于相同的水平位置上, 如此文件下半部的图像会产生歪斜而无法与文件上半部的图像结合,而必须重拍。因此,需要一种不需利用文件架并可判断文件是否位于最佳拍摄位置的图像提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不需利用文件架的图像提取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判断文件是否位于最佳拍摄位置的图像提取系统。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提取系统,用以拍摄被手持的一文件而获得一文件图像,包括一屏幕,用以显示一预览界面,且该预览界面包括一预览视窗,用以显示对应于该文件的一预拍文件图像;以及一定位标记,位于该预览视窗中,该定位标记包括一第一边线,且该第一边线具有一第一长度;一图像提取装置,用以对该文件进行拍摄;以及一定位模块,用以判断该预拍文件图像是否对准于该定位标记;其中当该预拍文件图像显示于该预览视窗中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进入视窗信息;当该预拍文件图像与该定位标记接触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接近信息;而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且该第一图像边缘的一第一图像边缘长度等于该第一长度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对准信息,且该图像提取装置被启动而拍摄该文件以获得该文件图像。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定位标记还包括一第二边线以及一第三边线,该第二边线位于该第一边线的一端且垂直于该第一边线,用以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时,对准于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二图像边缘,而该第三边线位于该第一边线的一另一端且垂直于该第一边线,用以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时,对准于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三图像边缘。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文件尺寸视窗,用以提供一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以及一第二尺寸文件模块;当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且该第一图像边缘的该第一图像边缘长度等于该第一长度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一焦距,而当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且该第一图像边缘的该第一图像边缘长度等于该第一长度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二焦距。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为一名片模块,而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为一 A4文件模块,且该第一焦距小于该第二焦距。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拍摄切换模块,用以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一自动拍摄模式变更为一手动拍摄模式,或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该手动拍摄模式变更为该自动拍摄模式。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图像提取系统,用以拍摄被手持的一文件而获得一文件图像,包括一屏幕,用以显示一预览界面,且该预览界面包括一预览视窗, 用以显示对应于该文件的一预拍文件图像;以及一定位标记,位于该预览视窗中,该定位标记包括一第一边线、一第二边线以及一第三边线,该第一边线垂直于该第二边线,且该第一边线平行于该第三边线;一图像提取装置,用以对该文件进行拍摄;以及一定位模块,用以判断该预拍文件图像是否对准于该定位标记;其中当该预拍文件图像显示于该预览视窗中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进入视窗信息;当该预拍文件图像与该定位标记接触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接近信息;而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二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二边线且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三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三边线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对准信息,且该图像提取装置被启动而拍摄该文件以获得该文件图像。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边线与该第一边线相交,而不与该第三边线相交,且该第一边线与该第三边线间的距离等于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二图像边缘的长度。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文件尺寸视窗,用以提供一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以及一第二尺寸文件模块;当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二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二边线且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三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三边线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一焦距,而当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二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二边线且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三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三边线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二焦距。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为一名片模块,而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为一 A4文件模块,且该第一焦距小于该第二焦距。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拍摄切换模块,用以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一自动拍摄模式变更为一手动拍摄模式,或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该手动拍摄模式变更为该自动拍摄模式。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通过预览界面的定位标记作为参考点以提示使用者应如何移动文件,使文件得以位于最佳拍摄位置而获得最清晰的文件图像。另外,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提供的定位标记于预览视窗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小而不阻碍使用者的视线,以便于使预拍文件图像对准于定位标记,甚至以一直线的定位标记即可提供定位功能。综言之,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可提供使用者移动文件的参考依据,并可于文件到达最佳拍摄位置时自动拍摄而获得最清晰的文件图像。


图1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系统侧视图。图4A、图4B以及图4C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二文件的系统侧视图。图6A、图6B以及图6C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二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图像提取系统
10 屏幕11 图像提取装置12 定位模块101、201、301 预览界面1011、2011、3011 预览视窗1012、1012,、2012、3012 定位标记1013,2013,3013 文件尺寸视窗1014、2014、3014 拍摄切换模块2015 状态显示栏3015 接近状态条1013A 第一尺寸文件模块1013B 第二尺寸文件模块B、D 文件E1、E2、E3、E4、E1,、E2,、E3,图像边缘F1、F2 焦距II、12 预拍文件图像Ll、Lr、Ll”、L2”、L3”、Ll*、L2*、L3* 边线P1、P2 最佳拍摄位置WUffl'长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系统示意图。图像提取系统1用以拍摄被使用者手持的一第一文件B而获得一文件图像,图像提取系统1包括一屏幕10、一图像提取装置11以及一定位模块12。屏幕10用以显示一预览界面101,图像提取装置11用以对第一文件B进行拍摄,而定位模块12用以判断第一文件B是否位于最佳拍摄位置,并于第一文件B位于最佳拍摄位置时启动图像提取装置11而使图像提取装置 11进行自动拍摄。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图像提取系统1为一笔记本电脑,图像提取装置11 为设置于笔记本电脑上的一网络摄影机,且第一文件B为一名片。接下来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预览界面示意图。预览界面101包括一预览视窗1011、一定位标记1012、一文件尺寸视窗1013以及一拍摄切换模块1014,预览视窗1011用以显示对应于第一文件B的一第一预拍文件图像 11(请参照图4々、图48)。定位标记1012位于预览视窗1011中,用以令使用者以定位标记 1012为移动依据而移动第一文件B,使第一文件B得以被移动至一第一最佳拍摄位置(请参照图3)。定位标记1012包括一第一边线Li,且第一边线Ll具有一第一长度Wl。图2中,文件尺寸视窗1013用以提供一第一尺寸文件模块1013A以及一第二尺寸文件模块1013B。当第一尺寸文件模块1013A被选择时,图像提取装置11的对焦焦距被设定为一第一焦距F1,而当第二尺寸文件模块101 被选择时,图像提取装置11的对焦焦距则被设定为一第二焦距F2。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尺寸文件模块1013A为一名片模块,而第二尺寸文件模块1013B为一 A4文件模块,且第一焦距Fl小于第二焦距F2。拍摄切换模块1014用以切换图像提取装置11的拍摄模式,也即使图像提取装置11由一自动拍摄模式变更为一手动拍摄模式,或使图像提取装置11由手动拍摄模式变更为自动拍摄模式,以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需求而进行拍摄。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拍摄第一文件的运作情形。当使用者欲利用图像提取系统1对第一文件B进行拍摄时,启动图像提取装置11而使其开始预摄,且预览界面 101显示于屏幕10上。文件尺寸视窗1013中,使用者选择对应于第一文件B的第一尺寸文件模块1013A,使图像提取装置11的对焦焦距被设定为第一焦距F1,且定位标记1012符合对应于第一文件B的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I,其预览界面101如图2所示。接下来请同时参阅图3、图4A、图4B以及图4C,图3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系统侧视图,而图4A、图4B以及图4C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3中,使用者手持第一文件B并将第一文件B移动至图像提取装置11的前方,使对应于第一文件B的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 显示于预览视窗1011中,且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具有一第一图像边缘E1。此时,定位模块 12判断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已进入预览视窗1011中,而使预览界面101显示一进入视窗信息,进入视窗信息可以颜色、声音或显示栏等各种不同信息形式来表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进入视窗信息以颜色来表示。当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未被显示于预览视窗1011中时, 定位标记1012以透明无色显示。当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显示于预览视窗1011中时,定位标记1012以一第一颜色(例如一蓝色)显示,如图4A所示。接下来使用者希望将第一文件B移动至第一最佳拍摄位置P1,因此使用者根据定位标记1012于预览视窗1011中的所在位置而移动第一文件B,使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往定位标记1012的所在位置移动,且当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与定位标记1012接触时,定位模块12判断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与定位标记1012接触而使预览界面101显示一接近信息,同样地,接近信息可以颜色、声音或显示字型等各种不同信息形式来表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接近信息以颜色来表示。当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与定位标记1012接触时,定位标记1012由原本的第一颜色转变为一第二颜色(例如一绿色),如图4B所示。当使用者移动第一文件B而使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一图像边缘El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的第一边线Li,且第一图像边缘El的长度等于第一边线Ll的第一长度Wl时, 定位模块12判断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而使预览界面101显示一对准信息,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对准信息以颜色来表示。当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一图像边缘El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的第一边线Li,且第一图像边缘El的长度等于第一边线Ll 的第一长度Wl时,定位标记1012由原本的第二颜色转变为一第三颜色(例如一红色),如图4C所示。且当预览界面101显示对准信息时,定位模块12启动图像提取装置11而拍摄第一文件B以获得第一文件图像。此时,第一文件B与图像提取装置11间的距离为第一焦距Fl,也就是说,图像提取装置11进行拍摄时,第一文件B位于第一最佳拍摄位置Pl上,因此图像提取装置11可获得最清晰的第一文件图像。请再次参阅图2,当使用者欲利用图像提取系统1对第二文件D进行拍摄时,使用者于显示于屏幕10的预览界面101上选择对应于第二文件D的第二尺寸文件模块1013B, 使图像提取装置11的对焦焦距被设定为第二焦距F2,且定位标记1012’符合对应于第二文件D的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 (请参照图6A),定位标记1012’包括一第一边线Li’,且第一边线Li,具有一第一长度Wl,(请参照图6A)。接下来请同时参阅图5、图6A、图6B以及图6C,图5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二文件的系统侧视图,而图6A、图6B以及图6C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二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5中,使用者手持第二文件D并将第二文件D移动至图像提取装置11的前方,使对应于第二文件D的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 显示于预览视窗1011中,且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具有一第一图像边缘E1’。此时,定位模块12判断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已进入预览视窗1011中,而使预览界面101显示一进入视窗信息,当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显示于预览视窗1011中时,定位标记1012’由原本的透明无色转变为第一颜色(也即蓝色)显示,如图6A所示。接下来使用者希望将第二文件D移动至第二最佳拍摄位置P2,因此使用者根据定位标记1012’于预览视窗1011中的所在位置而移动第二文件D,使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往定位标记1012’的所在位置移动,且当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与定位标记1012’接触时,定位模块12判断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与定位标记1012’接触,使预览界面101显示一接近信息。当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与定位标记1012’接触时,定位标记1012’由原本的第一颜色转变为第二颜色(也即绿色),如图6B所示。当使用者移动第二文件D而使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的第一图像边缘ΕΓ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的第一边线Li’,且第一图像边缘ΕΓ的长度等于第一边线Li,的第一长度W1’时,定位模块12判断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而使预览界面101 显示一对准信息。当第二预拍文件图像12的第一图像边缘ΕΓ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的第一边线Li’,且第一图像边缘ΕΓ的长度等于第一边线Li’的第一长度W1’时,定位标记 1012’由原本的第二颜色转变为第三颜色(也即红色),如图6C所示。且当预览界面101显示对准信息时,定位模块12启动图像提取装置11而拍摄第二文件D以获得第二文件图像。 此时,第二文件D与图像提取装置11间的距离为第二焦距F2,也就是说,图像提取装置11 进行拍摄时,第二文件D位于第二最佳拍摄位置P2上,因此图像提取装置11可获得最清晰的第二文件图像。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1通过预览界面101的定位标记1012、1012’, 令使用者可以依据定位标记1012、1012’来移动文件B、D而使其位于最佳拍摄位置以便进行拍摄。当然,文件尺寸视窗1013中不仅可提供于对应于第一文件B (名片)以及第二文件D(A4文件)的第一以及第二文件尺寸模块1013A以及1013B,更可提供其他尺寸的文件, 例如A3文件或Letter文件等等。需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点,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1的定位模块12通过光学文字辨识技术等图像辨识技术来辨识预拍文件图像11、12是否确实对准于定位标记1012、1012’, 因此定位模块12得以判断文件B、D是否位于最佳拍摄位置。第二点,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 1预设图像提取装置11处于自动拍摄模式,也即当预览界面101显示对准信息时,图像提取装置11被设定为自动对文件B、D进行拍摄而获得文件图像。至于当图像提取装置11处于手动拍摄模式时,使用者可通过输入指令予图像提取系统1(例如触压笔记本电脑上的 ENTER键)而启动图像提取装置11,使其进行拍摄而获得使用者需要的文件图像。当然,当图像提取装置11处于手动拍摄模式时,即使预览界面101显示对准信息,图像提取装置11 也不对文件B、D进行拍摄。
此外,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更提供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中,图像提取系统包括一屏幕、一图像提取装置以及一定位模块。屏幕、图像提取装置以及定位模块的功能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而不再赘述,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显示于屏幕上的预览界面201不同,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7中,预览界面201包括一预览视窗2011、一定位标记2012、 一文件尺寸视窗2013、一拍摄切换模块2014以及一状态显示栏2015,预览视窗2011用以显示对应于第一文件B(请参照图幻的一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I。定位标记2012位于预览视窗2011中,且定位标记2012包括一第一边线Li”、一第二边线L2”以及一第三边线L3”, 且第一边线Li”具有一第一长度Wl”,而第二边线L2”位于第一边线Li”的一端且垂直于第一边线Li”,第三边线L3”位于第一边线Li”的另一端且垂直于第一边线Li”,也即第三边线L3”与第二边线L2”互相平行。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文件尺寸视窗2013以及拍摄切换模块2014的功能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而不再赘述。状态显示栏2015用以显示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与定位标记 2012的关系,也即显示进入视窗信息、接近信息以及对准信息。图7中,使用者移动第一文件B而使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对准于定位标记2012,其中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一图像边缘El对准于定位标记2012的第一边线Li”,且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二图像边缘 E2对准于第二边线L2”,而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三图像边缘E3对准于第三边线L3”, 且状态显示栏2015显示一对准信息表示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已与定位标记2012对准,而定位模块启动图像提取装置对第一文件B拍摄以获得第一文件图像。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比较可知,两较佳实施例差异仅在于定位标记 2012以及状态显示栏2015,定位标记2012更具有第二边线L2”以及第三边线L3”,有助于使用者对准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以及定位标记2012。而当状态显示栏2015显示接近信息时,接近信息更可额外包括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应该往哪一方向移动的方向提示信息,而方向提示信息也被显示于状态显示栏2015上。另外,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更提供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中,图像提取系统包括一屏幕、一图像提取装置以及一定位模块。屏幕、图像提取装置以及定位模块的功能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而不再赘述,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显示于屏幕上的预览界面301不同,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拍摄第一文件的预览界面示意图。图8中,预览界面301包括一预览视窗3011、一定位标记3012、 一文件尺寸视窗3013、一拍摄切换模块3014以及一接近状态条3015,预览视窗3011用以显示对应于第一文件B (请参照图幻的一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I。定位标记3012位于预览视窗3011中,且定位标记3012包括一第一边线Li*、一第二边线L2*以及一第三边线L3*, 第二边线L2*垂直于第一边线L1*,且第三边线L3*平行于第一边线L1*,其中第二边线L2* 与第一边线Li*相交,而不与第三边线L3*相交。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文件尺寸视窗3013以及拍摄切换模块3014的功能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而不再赘述,而接近状态条3015用以显示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与定位标记 3012的接近程度。图8中,使用者移动第一文件B而使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对准于定位标记3012,其中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一图像边缘El对准于定位标记3012的第一边线L1*,且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二图像边缘E2对准于第二边线L2*,第一预拍文件图像11的一第四图像边缘E4对准于第三边线L3*,而第一边线Li*与第三边线L3*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的第二图像边缘E2的长度。预览界面301通过接近状态条3015 显示对准信息,以表示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已与定位标记3012对准,而定位模块启动图像提取装置对第一文件B拍摄以获得第一文件图像。需特别说明的是,预览界面301所显示的进入视窗信息、接近信息以及对准信息以接近状态条3015被填满的百分比来提示使用者。举例说明,进入视窗信息以填满接近状态条3015的百分之十来显示,接近信息则以填满接近状态条3015的百分之二十至九十来显示(根据第一预拍文件图像Il与定位标记3012的接近程度而决定),而对准信息以百分之百填满的接近状态条3015来显示,如图8所示。根据上述各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通过预览界面的定位标记作为参考点以提示使用者应如何移动文件,使文件得以位于最佳拍摄位置而获得最清晰的文件图像。另外,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提供的定位标记于预览视窗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小而不阻碍使用者的视线,以便于使预拍文件图像对准于定位标记,甚至以一直线的定位标记即可提供定位功能,如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而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定位标记虽然具有三条边线,但该三条边线的长度都相当短而不阻碍使用者的视线。综言之,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可提供使用者移动文件的参考依据,并可于文件到达最佳拍摄位置时自动拍摄而获得最清晰的文件图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提取系统,用以拍摄被手持的一文件而获得一文件图像,包括一屏幕,用以显示一预览界面,且该预览界面包括一预览视窗,用以显示对应于该文件的一预拍文件图像;以及一定位标记,位于该预览视窗中,该定位标记包括一第一边线,且该第一边线具有一第一长度;一图像提取装置,用以对该文件进行拍摄;以及一定位模块,用以判断该预拍文件图像是否对准于该定位标记;其中当该预拍文件图像显示于该预览视窗中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进入视窗信息;当该预拍文件图像与该定位标记接触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接近信息;而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且该第一图像边缘的一第一图像边缘长度等于该第一长度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对准信息,且该图像提取装置被启动而拍摄该文件以获得该文件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定位标记还包括一第二边线以及一第三边线,该第二边线位于该第一边线的一端且垂直于该第一边线,用以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时,对准于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二图像边缘,而该第三边线位于该第一边线的一另一端且垂直于该第一边线,用以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时,对准于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三图像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文件尺寸视窗,用以提供一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以及一第二尺寸文件模块;当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且该第一图像边缘的该第一图像边缘长度等于该第一长度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一焦距,而当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且该第一图像边缘的该第一图像边缘长度等于该第一长度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二焦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为一名片模块,而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为一 A4文件模块,且该第一焦距小于该第二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拍摄切换模块,用以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一自动拍摄模式变更为一手动拍摄模式,或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该手动拍摄模式变更为该自动拍摄模式。
6.一种图像提取系统,用以拍摄被手持的一文件而获得一文件图像,包括一屏幕,用以显示一预览界面,且该预览界面包括一预览视窗,用以显示对应于该文件的一预拍文件图像;以及一定位标记,位于该预览视窗中,该定位标记包括一第一边线、一第二边线以及一第三边线,该第一边线垂直于该第二边线,且该第一边线平行于该第三边线;一图像提取装置,用以对该文件进行拍摄;以及一定位模块,用以判断该预拍文件图像是否对准于该定位标记;其中当该预拍文件图像显示于该预览视窗中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进入视窗信息;当该预拍文件图像与该定位标记接触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接近信息;而当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二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二边线且该预拍文件图像的一第三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三边线时,该预览界面显示一对准信息,且该图像提取装置被启动而拍摄该文件以获得该文件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第二边线与该第一边线相交,而不与该第三边线相交,且该第一边线与该第三边线间的距离等于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二图像边缘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文件尺寸视窗,用以提供一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以及一第二尺寸文件模块;当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二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二边线且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三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三边线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一焦距,而当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被选择,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一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一边线,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二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二边线且该预拍文件图像的该第三图像边缘对准于该第三边线时,该文件与该图像提取装置间的距离为一第二焦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第一尺寸文件模块为一名片模块,而该第二尺寸文件模块为一 A4文件模块,且该第一焦距小于该第二焦距。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提取系统,其中该预览界面还包括一拍摄切换模块,用以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一自动拍摄模式变更为一手动拍摄模式,或将该图像提取装置由该手动拍摄模式变更为该自动拍摄模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提取系统,包括一屏幕、一图像提取装置以及一定位模块。图像提取装置用以拍摄一文件而屏幕则用以显示一定位标记。当该文件被移动且其图像对准于定位标记时,定位模块启动图像提取装置而对文件进行拍摄以获得文件图像。本发明图像提取系统可提供使用者移动文件的参考依据,并可于文件到达最佳拍摄位置时自动拍摄而获得最清晰的文件图像。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339092SQ20101023345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王圣斌, 白东玄, 郑子泓, 黄圣霖, 黄英杰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