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及其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238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终端及其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及其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应用需求的提高,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针对各类机型,用 户大多注重整机性能的体验,配置通常较高,从而使得整机功率也不断的提升;即,整机运 行发热较高。基于上述问题,CPU、硬盘、主板及显卡等关键部件的散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显 然,在电脑的性能优化设计过程中,必须兼顾系统散热的问题。对于CPU而言,通过散热器 有效地解决了其自身散热的问题,组装时散热器通过背板固定在主板上。现有技术中,能够单独固定在主板上的散热器背板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实现方 案a.通过胶带粘在主板上。此种方式组装较为简便,但是,由于胶带在低温环境下的 粘度降低,故存在低温可靠性差的缺陷;同时,拆卸下来的背板不能重复使用,维护成本较 尚;b.通过螺钉、支架的方式固定在主板上。此种方式在拆装过程较中需要工具配合 操作,可操作性较差。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散热器的背板连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有效解决现有 技术所存在的低温可靠性低、维护成本较高、可操作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构件,以改善散热 器与主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 型还提供了 一种应用该连接构件的终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散热器与主板,所述散热器置于所述主板 的一侧,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置于所述主板的另一侧,用 于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其中,所述 第二背板靠近所述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钩、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 卡钩;所述主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 二卡钩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便实现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第一背板之间的 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背板具体由左侧板、右侧板及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 弹性连接体构成;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可相向位移至第一工作位置并压缩所述弹性连 接体产生弹性变形,且可在弹性连接体的作用下回位至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 置,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分离,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 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扣合。[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背板的弹性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背板相适配的第二卡 钩;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钩,且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三卡钩 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的向前或后侧延展,且,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三卡 钩的钩头内侧表面与第三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一、二 工作位置均保持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与第三卡槽的卡合面扣合。本实用新型一种终端,包括壳体、主板、发热部件、散热器和连接构件;所述主板设 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热部件设置 在所述主板的同一侧,用于对所述发热部件散热;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主板 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其中,所述第一背板置于所述主板的 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其 中,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钩,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板面上设 置有第二卡钩;所述主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 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便实现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第一背 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背板具体由左侧板、右侧板及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 弹性连接体构成;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可相向位移至第一工作位置并压缩所述弹性连 接体产生弹性变形,且可在弹性连接体的作用下回位至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 置,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分离,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 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扣合。优选地,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 上;且设置在所述左侧板上的第一卡钩的钩头向左侧延展、设置在所述右侧板上的第一卡 钩的钩头向右侧延展;所述第一卡钩的钩头相对侧的钩体与相应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卡钩的钩头与第一卡槽的卡合面分离,在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 卡钩的钩头与第一卡槽的卡合面扣合。优选地,所述第二背板的弹性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背板相适配的第二卡 钩;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钩,且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三卡钩 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向前或后侧延展,且,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三卡钩 的钩头内侧表面与第三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一、二工 作位置均保持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与第三卡槽的卡合面扣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具体为四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角处;所 述弹性连接体具体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绝缘垫片,置于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背板的 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相对侧的板面具有中部凸起,且所述第一背板的 中部凸起经所述第二背板的通孔穿出后与所述绝缘垫片固接。优选地,还包括紧固螺钉和压缩弹簧;所述散热器、主板、绝缘垫片和第二背板上 分别开有同心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通孔同心设置的螺孔;所述紧固螺 钉的螺杆端依次经所述散热器、主板、绝缘垫片和第二背板上的通孔穿出后,与所述第一背 板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装于所述紧固螺钉的螺杆上,且其两端面分别与所 述紧固螺钉的头部和所述散热器相抵。[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构件可适用于需要任意两个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特别 适用于终端主机中的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与现有技 术相比具有下述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背板实现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使用时,先将第二 背板的第二卡钩与第一背板上的第二卡槽卡合组装为一体后,再将第二背板的第一卡钩与 主板上的第一卡槽卡合组装在主板上。由于第二背板与第一背板和主板之间分别通过卡钩 和卡槽组装配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组装完成后,第二背板与主板之间的相对工作位置固 定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同时,易于进行拆装作业,可有效降低 设备的维护成本。其次,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操作者可扳动第二背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相 向位移至第一工作位置,并压缩置于两者之间的弹性连接体产生弹性变形,此状态下,可将 第二背板的第一卡钩从主板上的相应卡槽中脱离,或者将第二背板的第一卡钩插入主板上 的相应卡槽中后,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弹性连接体的作用下滑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即第一卡 钩与相应的卡槽卡合,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操作性。再次,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在第二背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背板卡合的第二 卡钩和第三卡钩,其中,第二卡钩设置在弹性连接体上,第三卡钩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 上。随着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切换,第二卡钩与其卡槽 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第三卡钩相对于其卡槽左右滑动且均保持与相应卡槽的卡合面 卡合;这样,在第二背板与主板之间的拆装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之间 的固定连接关系,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连接构件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连接构件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连接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A向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2中所示B-B局部剖面图(第一工作位置);图6示出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图4中各部件位置关系;图7是图4中所示C-C剖面位置处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图7的D向局部视图。图中连接构件10、第一背板1、第二卡槽11、第三卡槽12、螺钉孔13、第二背板2、左侧 板21、右侧板22、前侧弹性连接体23、后侧弹性连接体24、第一卡钩25、钩头251、钩体252、 第二卡钩26.第三卡钩27、钩头271、扣手28、工艺孔29、绝缘垫片3、工艺孔31、主板4、第 一卡槽41、工艺孔42、通孔5、中部凸起6、CPU7、散热器8、紧固螺钉81、压缩弹簧82、风扇 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连接构件,以改善散热器与主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6和可操作性,并能够有效降低维护成本。下面结构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左、右是以图中所示连接构件的宽度方向为基准定义的, 方位词前、后是以图中所示连接构件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左、右、前、 后等方位词的使用并不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本实施方式所述终端(图中未示出)包括壳体、主板、发热部件、散热器和连接构 件;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散热器与所 述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的同一侧,用于对所述发热部件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壳体、主 板、发热部件和散热器等功能部件与现有技术相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 完全可以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下文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用于连接散热 器和主板的连接构件。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构件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2 是该连接构件的外形示意图。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CPU为例说明所述连接构件应用状态。如图1所示, CPU7及其散热器8、风扇9置于主板4的一侧;连接构件10置于主板4的另一侧,且分别与 散热器8和主板4连接。结合图2所示,该连接构件10包括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其中,第一背板1用 于与散热器8固定连接,第二背板2置于第一背板1和主板4之间。为避免主板与散热器 之间出现短路故障,在第二背板2和主板之间增设绝缘垫片3为最佳方案。本方案中,第二背板2的两侧板面分别设置有卡钩;第一背板1和主板的与第二背 板2相对侧的板面上分别开有卡槽,且分别与第二背板2的两侧板上的卡钩相适配,在三者 之间形成稳定的相对工作位置,易于进行拆装作业实现可拆卸连接。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其中,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的A向爆炸示意图。左侧板21、右侧板22、前侧弹性连接体23和后侧弹性连接体24四个部分构成第 二背板2,即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内。其中,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左右对称设置,前侧弹性连 接体23和后侧弹性连接体24前后对称设置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之间,这样,当操作者 施压扳动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相向位移至第一工作位置的过程中,前侧弹性连接体23和 后侧弹性连接体24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当操作者停止施压后,两个弹性连接体释放的弹性 变形作用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并使其回位原始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第二背板2上与主板4相适配的第一卡钩25为四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左侧板21 和右侧板22上;并且,设置在左侧板21上的第一卡钩25的钩头251向左侧延展、设置在右 侧板22上的第一卡钩25的钩头251向右侧延展。相应地,主板4上开有与每个第一卡钩25相适配的第一卡槽41,且每个第一卡钩 25的钩头251相对侧的钩体252与第一卡槽41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当操作者施压扳 动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卡钩25的钩头251与相应第一卡槽41 的卡合面分离,具体请参见图5,该图示出了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卡钩25与相应第一卡槽 41之间的配合关系;而当操作者停止施压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 第一卡钩25的钩头251与相应第一卡槽41的卡合面扣合,具体请参见图6,该图示出了第 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卡钩25与相应第一卡槽41之间的配合关系。[0044]实际上,该第一卡钩25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它复数个,而不局限于图中 所示的对称设置的四个。此外,前述弹性连接体也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对称设置的两个,只 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可。另外,在前侧弹性连接体23和后侧弹性连接体24上均设置有第二卡钩26,相应 地,第一背板1上开有与第二卡钩26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1,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4所示,第二卡槽11的横截面呈圆形,与其相适配的第二卡钩26由两个具有间隙的圆 弧状钩头构成。随着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切换, 第二卡钩26与其相应的第二卡槽1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请一并参见图7和图8,其中,图7是图4中所示C-C剖面位置处第一背板与第二 背板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图7的D向局部视图。在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钩27,且第一背板1上开有与第三 卡钩27相适配的第三卡槽12,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每个第三卡钩27的 钩头271可向前或后侧延展;且沿左右方向,每个第三卡钩27的钩头271内侧表面(S卩,左 侧板21上钩头271的左侧表面,右侧板22上钩头271的右侧表面)与相应的第三卡槽12 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在第一、二工作位置均保持第三卡钩27 的钩头271与相应的第三卡槽12的卡合面扣合。也就是说,随着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在 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的切换,第三卡钩27的钩头271相对于第三卡槽12的 卡合面左右滑动,始终保持卡合状态。同样,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卡钩27亦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对称设置的四个。优选地,第一背板1选用金属材料,以利于其与散热器之间的可靠连接,确保背板 的整体连接强度;第二背板2选用塑胶材料,在制造工艺上,左侧板21、右侧板22、前侧弹性 连接体23及后侧弹性连接体24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形,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有效控制 加工成本。为进一步提高本连接构件的可操作性,可在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上分别设置 有扣手28。同时,对于前侧弹性连接体23及后侧弹性连接体24而言,其具有一定的曲度即可 满足储备弹性变形能的需要;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设计,即前侧弹性连接体23和后侧弹 性连接体24具体为压缩弹簧,通过注塑工艺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固为一体。应当理解, 只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背板1、第二背板2、绝缘垫片3和主板4可根据实际应用 情境进行工艺性的设计。如图1所示,散热器8与连接构件10之间通过紧固螺钉81固定 连接,具体地,紧固螺钉81的螺杆经主板4、绝缘垫片3和第二背板2穿出后与第一背板1 的螺孔13螺纹连接;且,主板4、绝缘垫片3和第二背板2上开有同心设置的通孔,如第二 背板2上的装配工艺孔29,以用于穿装紧固螺钉81。优选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紧固螺钉81设置于第一卡钩25处,这样,主板4上 的第一卡槽41和绝缘垫片3上的第一卡钩25穿装工艺孔31可以兼用于穿装紧固螺钉81。 且,在紧固螺钉81的头部和散热器8之间的紧固螺钉81的螺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82,压缩 弹簧82的两端面分别与紧固螺钉81的头部和散热器8相抵,以进一步压紧CPU,提高CPU 的工作稳定性。由于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各部件之间必然存在配合间隙,影响相互之间的工作稳定性;因此,为固定绝缘垫片3与第一背板1之间相对工作位置,本方案在第二背板2的中 部开有通孔5,在第一背板1与第二背板2相对侧的板面具有中部凸起6,且第一背板1的 中部凸起6经第二背板2的通孔5穿出后与绝缘垫片3固接,优选粘接。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背板实现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组装完成后,散热 器与主板之间的相对工作位置固定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此外, 易于进行拆装作业,可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散热器与主板,所述散热器置于所述主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背板,置于所述主板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和第二背板,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钩、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主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便实现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第一背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具体由左侧板、右侧板 及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弹性连接体构成;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可相向位移 至第一工作位置并压缩所述弹性连接体产生弹性变形,且可在弹性连接体的作用下回位至 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 槽分离,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弹性连接体上设置 有与所述第一背板相适配的第二卡钩;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钩,且所 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三卡钩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的向前或后侧 延展,且,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内侧表面与第三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 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一、二工作位置均保持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与第三卡槽的卡合 面扣合。
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壳体;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一侧;散热器,与所述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的同一侧,用于对所述发热部件散热;连接构件,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主板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背板,置于所述主板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和第二背板,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钩,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板 面上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主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背板 上开有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便实现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 第一背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具体由左侧板、右侧板及连 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弹性连接体构成;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可相向位移至第 一工作位置并压缩所述弹性连接体产生弹性变形,且可在弹性连接体的作用下回位至第二 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分 离,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卡槽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上的第一卡钩至少为两个, 且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且设置在所述左侧板上的第一卡钩的钩头向左侧延展、 设置在所述右侧板上的第一卡钩的钩头向右侧延展;所述第一卡钩的钩头相对侧的钩体与相应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卡钩的钩头与第一卡槽的卡合面分 离,在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卡钩的钩头与第一卡槽的卡合面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的弹性连接体上设置 有与所述第一背板相适配的第二卡钩;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钩,且所 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三卡钩相适配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向前或后侧延 展,且,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内侧表面与第三卡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一、二工作位置均保持所述第三卡钩的钩头与第三卡槽的卡合面 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具体为四个,对称设置在所 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角处;所述弹性连接体具体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 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片,置于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背板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相对侧的板面具有中部凸 起,且所述第一背板的中部凸起经所述第二背板的通孔穿出后与所述绝缘垫片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钉和压缩弹簧;所述散热 器、主板、绝缘垫片和第二背板上分别开有同心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通 孔同心设置的螺孔;所述紧固螺钉的螺杆端依次经所述散热器、主板、绝缘垫片和第二背板 上的通孔穿出后,与所述第一背板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装于所述紧固螺钉 的螺杆上,且其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紧固螺钉的头部和所述散热器相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散热器与主板,所述散热器置于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置于所述主板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主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背板靠近所述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钩、靠近所述第一背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主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卡钩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背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便实现所述第二背板分别与所述主板和所述第一背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改善散热器与主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连接构件的终端。
文档编号G06F1/20GK201654659SQ20102013442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那志刚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