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和物品认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654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和物品认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和物品认证系统。
背景技术
高档商品经常被制假者仿造并投放到流通渠道。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辨别真假的专业知识。所以需要一个适合的系统来帮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检验其真实性。过去几年中,人们已经提出或实现了多种带有电子芯片的装置来对抗假冒产品。 这种方法是由生产厂家将产品的信息编排并存入一个电子集成电路中,并在卖给消费方时用一个识读器和一个中央系统把该信息取出来检验。现有技术一描述了一种包含有一个带有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标签的瓶盖和一个装有棘齿的瓶塞的装置。瓶内所装物的真实性信息被存储在RFID标签中,而该RFID标签将在开瓶盖时毁坏。现有技术二描述了数种带有一个RFID标签的容器。该RFID标签包含有一块集成电路和一个天线。存储在集成电路里的有关容器所含物的信息可由一个识读器查询而用来辨别容器所含物的身份。令所用RFID标签丧失功能是通过断开集成电路和天线间的连线而实现的。集成电路仍然保有其功能。这就为制假者提供了机会修复所说的容器并将其用于假冒产品。现有技术三描述了一种带有RFID标签的瓶盖。该瓶盖包括一个内盖和一个外盖。 该RFID标签在内盖和外盖相对转动时得以毁坏。但是,其内盖与外盖和瓶身的啮合方式造成该方案在实践上行不通。现有技术四描述了一种带有RFID标签的瓶盖。一个RFID标签被放置在一个防儿童瓶盖的内外层中间。该瓶盖局限于使用塑料材料且只能用于有螺纹的瓶子。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使用RFID标签来防伪有很大的局限。首先,目前共存的不同标准就有五个之多。 这为检测系统带来技术上的困难和成本上的负担。另外,RFID技术有它的物理局限性,由于RFID标签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识别,因而譬如穿透金属或液体的能力不足。这些局限降低了它的效能并限制了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尽管许多发明者宣称他们专利包含有一个识读装置,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设计方案。事实上现有的RFID识读器都造价不菲并需要一个复杂的网络与远端的数据库交换信息。因此,使用RFID标签对抗假冒产品需要一种经济适用的识读器和一个合适的网络来交换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和物品认证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所述装置包含一个接触式智能卡和一个外罩;所述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底板,一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识读器接口组成,所述集成电路和识读器接口装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识读器接口与识读器连接;所述外罩由一个面板和一个腔穴组成,所述外罩的腔穴用来容纳所述接触式智能卡。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接触式智能卡,一个夹子;所述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底板,一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识读器接口组成,所述集成电路和识读器接口装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识读器接口与识读器连接;所述夹子包括第一杠杆臂,第二杠杆臂和一个转轴,第一杠杆臂和第二杠杆臂围绕转轴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转动,第一杠杆臂包括一个夹颚和一个手把部分,手把部分具有一个顶板和一个裙摆,并由此形成一个容纳接触式智能卡的腔穴,第二杠杆臂包括一个夹颚和一个手把部分,第一杠杆臂的夹颚和第二杠杆臂的夹颚之间有一个空间用来接纳该装置所要标识的物品。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接触式智能卡和一个盖体;所述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底板,一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识读器接口组成,所述集成电路和识读器接口装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识读器接口与识读器连接;所述盖体包括一个内罩和一个外罩,外罩和内罩相互咬合并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相对运动,内罩包括一个盖顶和一个裙摆以及由此形成的用于盖住瓶子口的腔穴,内罩的裙摆上有一组纵向槽,内罩的裙摆下部延伸到外罩之外以方便开盖的操作,外罩包括一个盖顶和一个裙摆以及由此形成的腔穴,所述腔穴用于接纳内罩和接触式智能卡。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所述识读器包括一个外罩,一个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一个用户接口,一个主电路板和一个便携式通讯设备接 Π ;所述外罩包括一个底板和一个盖子,所述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包括一组提供与电子化标识装置物理连接的电磁元件,用户接口包括一个光学部件和一个扬声器用于指示识读器的工作状态,主电路板具有一组装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用于向电子化标识装置提供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并且完成电子化标识装置和外部设备间的通讯协议转换,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包括一组与便携式通讯设备物理连接的电磁元件。还提供了一种物品认证系统,所述系统包含电子化标识装置,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便携式通讯设备和远端计算机;所述电子化标识装置如上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所述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如上述的识读器;其中的便携式通讯设备在所述识读器和所述远端计算机之间建立通讯链路,其中的远端计算机读取所述电子化标识装置上的接触式智能卡所存信息以及对其进行甄别并将检验结果以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发送到所述便携式通讯设备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接触式智能卡来存储产品的真实信息,从而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保护方式的同时,将电子防伪的应用延伸至包含有金属和液体的产品上,进而扩大了电子防伪的应用范围;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读器通过利用公共电讯网络和一个远端计算机来检验接触式智能卡上所存的真实信息,不仅经济适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可更好地保护所标识的物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认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标识耐用品的电子标牌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子标签外罩的透视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子标签所含的接触式智能卡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标识耐用品的电子标牌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子标签的外罩透视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标识所绑缚物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带扣的部分剖面的透视图;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带扣的外罩透视图;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锁紧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带扣的剖面透视图;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松开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带扣的剖面透视图;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标识所绑缚物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带扣的透视图;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带扣的部分剖面的透视图;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标识分盖式包装盒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部分剖面的透视图;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锁紧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剖面透视图;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外罩透视图;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松开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剖面透视图;图1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中解锁机制的失效机构透视图;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标识翻盖式包装盒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部分剖面的透视图;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松开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透视图2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外罩透视图;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接触式智能卡转接器透视图;图2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的解锁机制透视图;图2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标识所附物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夹具的透视图;图M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夹具部分剖面的分解透视图;图2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松开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夹具的剖面图;图沈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夹具部分剖面的分解透视图;图2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标识颈部带有凹槽瓶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的部分剖面的分解透视图;图观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所含的接触式智能卡的分解透视图;图四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沿着I-I方向的剖面图;图3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锁紧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沿着 II-II方向的剖面图;图3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松开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沿着
II-II方向的剖面图;图3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标识颈部带有突起瓶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的部分剖面的分解透视图;图3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锁紧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沿着
III-III方向的剖面图;图3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锁紧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的剖面图;图3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处于松开状态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的剖面图;图3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带锁扣的识读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识读器的锁扣透视图;图3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识读器的从下仰视的分解透视图;图3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带插头的识读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识读器的插头透视图;图4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识读器的电气原理图。其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电子标牌5000,5005 ;接触式智能卡 5100、3400、2300、4500、1300 ;方形开口 1136 ;腔穴5002、5004、3108、2104、4214、1113、1133 ;面板 5001,5006 ;集成电路 1302 ;细长开口1137,2006 ;底板 1301、3401、2301、7110、4501 ;电接点 1303 ;带扣3000,3005 ;外罩 3100,3600,2100,1130 ;锁紧机构 3200,2200,1200 ;插槽5003、3107、2105、4220、1402、1135 ;舌头 3003 ;失效机构 3240,2410 ;解锁机构3300,2400 ;顶板 3101,2101,4210 ;凸坎 3109 ;侧壁 3103,3104,2102 ;弹簧腿3231,3232 ;弯曲 3233 ;V 型肘 32;34 ;倒角 3301 ;凸轮 3222,2401 ;挂钩3235、2202、2207、7233 ;内凹 3302 ;手把 3223 ;转轴 3221、2403、4001、7211 ;基板3241、2331、2411 ;刀刃 3242,2412 ;边沿 3245、3246、2413、2414、2415、2416 ;斜面3243、1213 ;转接器2330 ;导线2332 ;焊点2333 ;接点2335 ;电接点1303 ;锁具2000,2005 ;盖子 2001,7120 ;底壳 2002 ;短把 2009、2204、2205、2206 ;方孑L2109,2306 ;凸缘 2106 ;圆孔 2307 ;锁闩 2201,4100 ;弹簧 2024 ;杆身 2406 ;凸耳2020、2030、4313、1212、7113 ;钥匙 2405 ;握把 2407 ;长方形的孔 2417 ;钥匙眼2418 ;把手 2402 ;夹具 4000,4005 ;杠杆臂 4200,4300 ;空间 4700 ;手把部分4215,4310 ;夹颚 4216,4320 ;裙摆 4211、1112、1132、7130 ;孔 4322 ;开孔4213、4212 ;保险插销 4400 ;尖叉 4312、1115 ;腿 4321 ;瓶盖 1000、1007 ;槽4311、1117、1146、7344 ;凸起 4326、1116、1006、7343 ;带法兰的头 4402 ;栓1401、4401 ;插孔4323 ;开尾销43 ;内罩1110 ;凹槽1001、1202 ;保险机构 1400 ;盖顶1111,1131 ;纵向槽 1201 ;边 1118、1119、1120、1121、1140、1141、1142、1143 ;隆起的下部1114 ;台阶1122 ;凸柱1134 ;圆孔2307 ;弹性腿1211,1145 ;坎1147 ;识读器7000、7005 ;缺口 7111,1403 ;方形孔 7112、7122 ;顶 7121 ;小孔 7124 ;隆脊7131 ;适配器7310 ;印刷电路板7300 ;中央运算单元7350 ;旋钮7210 ;锁紧位置7501 ;松开位置7502 ;轴杆7232 ;传动机构7220 ;锁销7230 ;轴承7231 ;主动齿轮7221 ;从动齿轮7223 ;导电片7222 ;弹簧接点7330、7321、7341 ;音频插座7370 ;蓝牙模块7400 ;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 7320 ;插头7322 ;肘弯 7323 ;细长槽7325 ;开口 7345 ;爪7324 ;空隙7346 ;固定接点7342。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可以对物品进行电子标识并对其真实性进行检验的物品认证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利用接触式智能卡对物品进行标识的电子化标识装置,一个检验物品真实性的识读器,一个便携式通讯设备和一个远端计算机组成。电子化标识装置可以有不同的外观,如钮扣,标牌,带扣,锁具,夹具或瓶盖等,本实施例不对电子化标识装置的具体外观进行限定。识读器能够把电子化标识装置上的接触式智能卡与一个如手机或无绳电话一类的便携式通讯设备联在一起。便携式通讯设备再通过公共网络与远端的计算机相连。这样一来,远端的计算机对接触式智能卡所存内容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以语音或文字方式发送到便携式通讯设备上。远端的计算机带有一个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FSK(Frequency-Shift Keying,频移键控)调制解调器和短消息发送设备。调制解调器和短消息发送设备可以是连接在远端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也可以是远端计算机的内置设备或软件程序。关于电子化标识装置及识读器的结构,详见如下举例说明的内容描述图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镶嵌在一个物品上的电子标牌500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标牌5000具有一个接触式智能卡5100和一个外罩,该外罩由开在侧面的腔穴5002和面板5001构成。面板5001上有一个用来接受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的方形开口 1136和多个用于搭挂识读器锁扣的细长开口 1137。接触式智能卡5100安装在腔穴5002内,并使其电接点对准方形开口 1136以便和识读器连接。外罩可以通过缝,焊或铆的方式镶嵌在有关物品上。接触式智能卡5100包括一个底板13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 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集成电路1302和电接点1303装在底板1301的同一侧从而形成一个薄而扁的卡。集成电路1302存储由生产厂家投放供随后查验的信息。电接点1303提供和识读器的电气连接来接受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并实现与识读器的数据交换。底板1301 上的几个圆形孔是用来为识读器上的锁扣提供空间。其中,识读器接口也可以是一个天线, 从而构成一个非接触卡用在没有大件金属物的场合。图1,图5和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牌5005。电子标牌5005的外罩由腔穴5004,面板5006和一个开在侧面的插槽5003构成。插槽5003用于承接识读器上的插头,这将在识读器实施例部分进一步解释。图1和图7-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扣3000,该带扣3000用于标识一个由带子系住的物品。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带扣3000由外罩3100,锁紧机构3200,接触式智能卡3400,失效机构3240和解锁机构3300组成。带扣3000被装在带子的一端,而带子的另一端装有一个舌头3003。带扣3000通过其锁紧机构3200与舌头3003相扣。从带扣3000中释放舌头3003将导致失效机构3240损毁接触式智能卡3400。外罩3100由顶板3101和一个腔穴3108用于接纳舌头3003和接触式智能卡3400。 腔穴3108具有一对侧壁3103,3104。每个侧壁上都开有一个插槽用于接纳解锁机构3300。 每个侧壁的内表面上还有一个凸坎3109来咬合锁紧机构3200。外罩3100还包括有一个插槽3107用于接纳识读器的插头。锁紧机构3200包括一个U型弹簧做成的锁闩。该U型弹簧包括有弹簧腿3231和弹簧腿3232。弹簧腿3231上有一个用于和凸坎3109咬合的弯曲3233,从而阻碍其与相对于外罩3100间的纵向运动。在弹簧腿3232上有一个向外的V型肘3234,其作用是承接来自失效机构3240的作用力。弹簧腿3232上还有一个处在末端的挂钩3235,该挂钩3235在弹簧的作用下与舌头3003咬合在一起从而使带子系住了物品。舌头3003由一块带有一对倒角3301和一对内凹3302的板构成,内凹3302的作用是与锁闩的挂钩3235咬合。解锁机构3300包含有一对杠杆供操作用。每个杠杆由一个凸轮3222和一个手把 3223组成并呈L形。手把3223的端头上有一个倒角起到方便揭起的作用。凸轮3222装在一个转轴3221上并绕着转轴3221从图9示意的锁紧位置到图10示意的松开位置转动。失效机构3240包含一个基板3241和一个刀刃3242。基板3241有一对相对的边沿3245, 3246和一对斜面3243。刀刃3242从基板3421的表面上垂直伸出并且其锋利的一面朝向接触式智能卡;3400。在图9示意的锁紧位置,基板3421的两个相对的边沿3245,3246处在 U型弹簧的弹簧腿3232的平直部分从而弹簧的作用使挂钩3235与舌头3003咬合在一起。 打开锁紧机构3200时,需要把杠杆的手把3223拉到松开位置从而使得凸轮3222将失效机构3240推向U型弹簧的V型肘3234。当基板3421的两个相对的边沿3245,3246接触到弹簧腿3232上的V型肘3234时,挂钩3235被推向互相远离而松开舌头3003。接触式智能卡3400包括一个底板34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参见图4)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接触式智能卡3400还包括一个转接器2330对准外罩3100上的插槽3107用来连接电接点1303和识读器的插头。现在参考图21对转接器 2330做说明。转接器2330包括一个基板2331,一组导线2332,一组焊点2333和一组接点 2335。焊点2333连着固有的电接点1303。接点2335则为识读器的插头提供接口。焊点 2333和接点2335通过导线2332相联。接触式智能卡3400可以通过粘或铆的方式固定在外罩3100的内壁上。图1和图11-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扣3005,该带扣3005用于标识一个由带子系住的物品。所述的带扣3005由外罩3600,锁紧机构3200(参见图7),接触式智能卡3400,解锁机构3300 (参见图7)和失效机构3240 (参见图7)组成。带扣3005被装在带子的一端,而带子的另一端装有一个舌头3003(参见图7)。带扣3005通过其锁紧机构3200与舌头3003相扣。从带扣3005中释放舌头3003将导致失效机构3240损毁接触式智能卡;3400。在带扣3005中,外罩3600上有一个方形开口 1136和一组细长开口 1137用来承接识读器上的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卡)卡适配器和锁紧机构。接触式智能卡;3400包括一个底板34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参见图4)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 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接触式智能卡3400固定在外罩3600的内壁上,其电接点1303对准方形开口 1136以便和识读器连接。图1和图13-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2000,该电子锁具2000用于标识一个盒子里的物品。所说的盒子包括一个盖子2001和一个底壳2002。 所述的锁具2000由外罩2100,锁紧机构2200,接触式智能卡2300,失效机构MlO和解锁机构MOO构成。所述的锁具2000通过锁紧机构2200与短把2009的咬合来锁住盒子。从锁紧机构2200释放短把2009将导致接触式智能卡2300的损毁。外罩2100由一个顶板2101和一个腔穴2104构成。顶板2101上有一个用来接受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的方形开口 1136和多个用于搭挂识读器锁扣的细长开口 1137。顶板 2101上还有一个用来接受解锁机构MOO的方孔2109。外罩2100装在盖子2001上的一个开口中。外罩2100上的凸缘2106起到方便外罩2100接合盖子2001的作用。腔穴2104 用于接纳锁紧机构2200和接触式智能卡2300。腔穴2104包括一对侧壁2102。接触式智能卡2300包括一个底板23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参见图4)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接触式智能卡2300固定在外罩2100的内壁上,其电接点1303对准方形开口 1136以便和识读器连接。底板2301上开有一个方孔2306,其尺寸和位置与外罩2100上的方孔2109相当,用于接纳解锁机构MOO。底板2301上还开有一组圆孔2307为识读器的锁紧装置提供转动的空间。接触式智能卡2300可以通过粘或铆的方式固定在外罩2100的内壁上。锁紧机构2200包括一个弹簧20M和一个锁闩2201。弹簧20M呈U形,其作用是常态下顶着锁闩2201以锁住盒子。锁闩2201由一个扁杆以及设在其各个端头的挂钩2202 组成。扁杆的一侧分布有一组短把2204,扁杆的另一侧则分布有另一组短把2205。锁紧机构2200还包括分布在盖子2001内壁上的一对凸耳2020和另一对凸耳2030。凸耳2020接合短把2204而凸耳2030则接合短把2205。如此一来,锁闩2201被凸耳2020和凸耳2030 套住但可以相对于盒的盖子2001做平面移动。锁紧机构2200还包括分布底壳2002的内壁上的一个短把2009与锁闩2201的挂钩2202咬合。锁闩2201的扁杆的中部还有一个短把2206用来与解锁机构MOO相接,从而使挂钩2202受到外力从短把2009上脱开。解锁机构MOO包含一个钥匙M05做为操动机构。钥匙M05具有一个杆身M06 和一个握把对07。杆身M06由从握把M07伸出的扁轴构成。失效机构MlO包含一个基板Mll和一个刀刃M12。刀刃M12从基板Mll的表面上垂直伸出并且其锋利的一面朝向接触式智能卡2300的集成电路1302(参见图4)。基板Mll呈长方形有一对相对的边沿2413,2414和另一对相对的边沿2415,2416。边沿2415,2416间的距离稍小于外罩2100 的腔穴2104与侧壁2102间的距离,从而基板Mll可以沿侧壁2102滑动。基板Mll上还开有一个长方形的孔对17,其尺寸与外罩2100上的方孔2109、接触式智能卡2300上的方孔2306相当并且处于与后两者部分相叠的位置上从而形成一个钥匙眼M18。钥匙的杆身 M06穿入钥匙眼M18并相对于外罩2100从图14示意的锁紧位置转动到图16示意的松开位置。随之,钥匙的杆身M06会驱使基板Mll从图9示意的第一个位置移动到图10示意的第二个位置。在第二个位置上,接触式智能卡2300被失效机构MlO的刀刃M12损毁, 存在卡上的信息也随之被销毁。同时,锁紧机构2200的挂钩2202也被失效机构MlO的外力下离开短把2009。这样,盒的盖子2001就可以从底壳2002上移走了。图1和图18-图2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即开即废式电子锁具2005,该锁具 2005较好地适用于标识一个带折叶的盒子。所述的锁具2005由外罩2100,锁紧机构2200, 接触式智能卡2300和解锁机构MOO组成。所述的锁具2005通过锁紧机构2200与短把 2009的咬合来锁住盒子。从锁紧机构2200释放短把2009将导致接触式智能卡2300的损毁。在锁具2005中,外罩2100的侧面开有一个插槽2105。在盒盖的侧面也相应开有一个细长开口 2006。外罩2100安装在盒盖的内壁上,其插槽2105与盒盖的细长开口 2006 对齐用来接纳识读器的插头。锁闩2201 (参见图14)由一个U形扁杆以及设在其各个端头的挂钩2207组成, 挂钩2207用来咬合底壳2002上的短把2009。U形扁杆具有一组短把2205与盒盖上的凸耳2030咬合。U形扁杆的两臂则和盒盖上的凸耳2020咬合。如此一来,锁闩2201被凸耳 2020和凸耳2030套住但可以相对于盒的盖子2001做平面移动。锁闩2201的扁杆的中部还有一个短把2206用来与解锁机构2400相接。参见图观,接触式智能卡2300包括一个底板45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接触式智能卡2300还包括一个转接器2330对准外罩2100上的插槽2105用来连接电接点1303和识读器的插头。
解锁机构MOO的操动部分由一个凸轮M01,一个把手对02和一个转轴M03所取代。凸轮MOl和把手M02分别装在转轴M03的两个端头。把手M02从外罩2100上伸出。凸轮MOl则紧贴失效机构MlO的边沿M13。转轴M03相对于外罩2100从图18示意的锁紧位置到图19示意的松开位置转动。操作中,当把手M02被从锁紧位置转动到松开位置时,凸轮MOl驱动失效机构MlO破坏接触式智能卡2300。图1和图23-图2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夹具4000,该夹具4000用于锁定所夹的一个物品。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夹具4000包括一个转轴4001 和围绕着转轴4001从锁紧位置到松开位置转动的杠杆臂4200(即第一杠杆臂)和杠杆臂 4300 (即第二杠杆臂)。在杠杆臂4200和杠杆臂4300的夹颚之间形成一个空间4700用于接纳要锁定的物品。夹具4000还包括一个锁闩4100,一个保险插销4400和一个接触式智能卡4500。夹具4000通过锁闩4100被锁在物品上。从锁定的物品上释放夹具4000将导致接触式智能卡4500的损毁。杠杆臂4200包括手把部分4215和夹颚4216。手把部分4215具有一个顶板4210 和一个裙摆4211,并籍此形成一个腔穴4214。裙摆4211上有一个开孔4213用于接纳保险插销4400和一个插槽4220用于接纳识读器的插头。裙摆4211上另有一对相对而开的孔用于安装转轴4001。杠杆臂4200的夹颚4216上有一个朝着杠杆臂4300而开的开孔4212。参见图观,接触式智能卡4500包括一个底板45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接触式智能卡4500被固定在杠杆臂4200的腔穴4214 中。电接点1303可以通过插槽4220和识读器的插头接通,以接受识读器提供的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以及与识读器交换数据。杠杆臂4300包括手把部分4310,夹颚4320和一对凸耳4313用于接纳转轴4001。 手把部分4310具有一个尖叉4312伸向接触式智能卡4500的集成电路1302。夹颚4320在与杠杆臂4300上的开孔4212对应的位置有一个洞穿的孔4322。锁闩4100可以被推至孔 4322中并与开孔4212相接合。锁闩4100的尺寸应正好使其卡在孔4322中。这样一来,在锁闩4100,夹颚4320以及杠杆臂4200的夹颚4216之间形成了一个闭路。手把部分4310 还具有一个槽4311,而夹颚4320则有一个从侧面伸向手把部分4310的腿4321。腿4321插入槽4311中构成一个伸缩机制。腿4321的端头上有一个凸起43 用于防止夹颚4320从手把部分4310完全分离。当要从物品上拿掉夹具时,就需要在其手把部分加上外力使夹颚间的缝隙变宽。随之而来,锁闩4100的末端将从开孔4212中移出,而原来形成的闭路也会断开。夹颚4320将可以从手把部分4310向外滑动,这将更利于把夹具从物品上移开。同样的操作也会使得尖叉4312刺破接触式智能卡4500的集成电路1302。保险插销4400包括一个栓4401和一个带法兰的头4402。在锁定物品时,栓4401 插入杠杆臂4200的开孔4213并顶住杠杆臂4300,从而防止杠杆臂4200和杠杆臂4300间的意外移动。带法兰的头4402是用于方便对保险插销4400的操作。图1和图沈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即开即废式电子夹具4005。所述的夹具4005包括一个转轴4001和围绕着转轴4001从锁紧位置到松开位置转动的一对杠杆臂 4200 (第一杠杆臂)和杠杆臂(第二杠杆臂)4300。夹具4005还包括一个锁闩4100,一个保险插销4400和一个接触式智能卡4500。夹具4005通过锁闩4100被锁在物品上。从所锁物品上释放夹具4005将导致接触式智能卡4500的损毁。
杠杆臂4200上有一个方形开口 1136和一组细长开口 1137用来承接识读器上的 SIM卡适配器和锁紧机构。接触式智能卡4500固定在杠杆臂4200的内壁上,其电接点对准方形开口 1136以便和识读器连接。杠杆臂4300的夹颚4320还包括一个开在侧面的插孔 4323和一个开尾销43M。插孔4323与孔4322相交。开尾销43M紧插在插孔4323中并顶住锁闩4100防止其沿轴向移动。图1和图27-图3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1000,该瓶盖 1000用于标识一个瓶子里的物品。所说的瓶盖1000适用于颈部有凹槽或凸起的瓶子。以下用颈部有凹槽1001的瓶子为例说明。所述的瓶盖1000由盖体,锁紧机构1200,接触式智能卡1300和保险机构1400。瓶盖1000通过锁紧机构1200与凹槽1001的咬合来锁住瓶子。开启瓶盖1000将导致接触式智能卡1300的损毁。瓶盖1000的盖体包括一个内罩1110和一个外罩1130。内罩1110具有盖顶1111, 裙摆1112和腔穴1113。腔穴1113用于对瓶口实施封闭。裙摆1112上具有一组纵向槽1201 用于接纳锁紧机构1200。裙摆1112上还具有另一组沿圆周开的槽1117用于咬合盖体的外罩1130。每个槽1117都有一组对边1118,1119和另一组对边1120,1121。裙摆1112上还具有一个隆起的下部1114以及由此而在其外表面形成的一个台阶1122,它们的作用是方便开盖。内罩1110的盖顶1111上有一个向外的扁形凸起1116形成一个失效机构。凸起 1116的长边紧抵接触式智能卡1300的集成电路。外罩1130具有盖顶1131,裙摆1132和腔穴1133。腔穴1133被用于接纳内罩1110并为接触式智能卡1300和锁紧机构1200提供防护。裙摆1132的内壁上具有一组凸柱1134用于咬合内罩1110上的槽1117,从而使得外罩1130可以相对于内罩1110转动。在开启瓶盖时,凸柱1134从图30示意的锁紧位置到图31示意的松开位置沿着槽1117的边1120,1121从边1118移动至边1119。裙摆1132 的内壁上还开有一组纵向凹槽1202为锁紧机构1200提供向外活动的空间,对此下面会有进一步的叙述。外罩1130的盖顶1131上有一个用来接受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的方形开口 1136和多个用于搭挂识读器锁扣的细长开口 1137。接触式智能卡1300包括一个底板4501,一个集成电路1302和一个由一组电接点 1303构成的识读器接口。电接点接受识读器提供的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以及与识读器交换数据。接触式智能卡1300固定在外罩1130的内壁上,其电接点1303对准方形开口 1136 以便和识读器连接。底板4501上还开有一组圆孔2307为识读器的锁紧装置提供转动的空间。接触式智能卡1300可以通过粘或铆的方式固定在外罩1130的内壁上。锁紧机构1200包括一个锁闩,该锁闩由一个弹性腿1211和一个处于弹性腿1211 端头侧面的凸耳1212构成。弹性腿1211的另一端头与瓶盖的内罩1110相接,从而使得凸耳1212可以相对于内罩1110做径向运动。凸耳1212在弹性腿1211的作用下与瓶上的凹槽1001咬合,处在锁紧位置时这个咬合状态被外罩1130的内壁保持。凸耳1212有一个面向凹槽1001的斜面1213以方便松开两者的咬合。但是,两者的咬合会由在锁紧位置上外罩的内壁保持着。开启瓶盖时,需要握住内罩1110的下部并向前述的开启方向旋转外罩1130,致使弹性腿1211到达外罩1130内侧的凹槽1202。在这个开启位置上,上提瓶盖 1000会导致弹性腿1211在凸耳1212的斜面1213和凹槽1001的相互作用下向外弯曲,从而使得凸耳1212解除与凹槽1001的咬合。外罩1130和内罩1110的相互转动也会使得凸起1116挤坏接触式智能卡1300的集成电路1302,存储其中的信息就会永久性地销毁。
保险机构1400具有一个栓1401(即保险插销)和一个粗头。在内罩1110的台阶 1122处有一个插槽1402,并且在外罩1130的裙摆1132的边缘上有一个缺口 1403。保险机构1400的栓1401插入内罩1110的插槽1402内。外罩1130的缺口 1403再与保险机构 1400的栓1401咬合。外罩1130和内罩1110间的意外转动因此得以阻止。图1和图32-35阐述了一个变通的即开即废式电子瓶盖1007用于标识一个瓶子里的物品。所说的瓶盖1007适用于颈部有凹槽或凸起的瓶子。以下用颈部有凸起1006的瓶子为例说明。所述的瓶盖1007由盖体,锁紧机构1200,接触式智能卡1300和保险机构 1400。瓶盖1007通过锁紧机构1200与凸起1006的咬合来锁住瓶子。开启瓶盖1007将导致接触式智能卡1300的损毁。盖体的内罩1110的外表面上有弹性腿1145自上向下向外伸展。外罩1130的内表面上有竖槽1146与内罩1110上的弹性腿1145接合,从而外罩1130可以相对内罩1110 做轴向运动。每个槽1146都有一组对边1140,1141和另一组对边1142,1143。在开启瓶盖1007时,弹性腿1145的末端沿着槽1146的边1140,1141从图34示意的锁紧位置移动到图35示意的松开位置。在槽1146的中间有一个坎1147用于挡住弹性腿1145的末端使瓶盖1007保持在开启的位置上。开启瓶盖1007时,需要下压外罩1130,致使弹性腿1211 到达外罩1130内侧的凹槽1202。在这个开启位置上,上提瓶盖1007会导致弹性腿1211在凸耳1212的斜面1213和凸起1006的相互作用下向外弯曲,从而使得凸耳1212解除与凸起1006的咬合。内罩1110的顶盖上具有一个尖叉1115来取代扁形凸起1116作为接触式智能卡 1300的失效机构。外罩1130和内罩1110的相互轴向运动会使得尖叉1115刺破接触式智能卡1300的集成电路1302,存储其中的信息就会永久性地销毁。外罩1130上开有一个插槽1135。插槽1135用于承接识读器上的插头。外罩1130和内罩1110间的意外转动被保险机构1400阻止。图1,图36-图38和图4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验前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7000。识读器7000由一个外罩,一个主电路板,一个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 一个用户接口和一个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外罩包括一个底板7110和一个盖子7120。底板7110在边沿开有一组缺口 7111 并在纵轴上另开有一个方形孔7112用来为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提供通道。底板7110上还有一组凸耳7113用于安装主电路板。盖子7120具有一个顶7121和一个裙摆7130。顶 7121上开有一个方形孔7122和一组小孔71 用于安装用户接口。裙摆7130的内表面上分布着一组竖向的隆脊7131。隆脊7131的截面呈T形用于安装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的锁紧机构。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包括一组提供与接触式智能卡物理连接的电磁元件,即一个 SIM卡适配器7310,该适配器在电路原理图中被示作CONl。参见图39,适配器7310安装在一个印刷电路板7300的下面并从底板7110上的方形孔7112穿出。适配器7310的电接点伸出底板7110的表面,从而方便其与接触式智能卡上相应的接点连接。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的作用就是为识读器和接触式智能卡提供一个电磁通道。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会意识到该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也可以包括一个射频收发模块用于RFID做电子标识的应用。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还有一个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包括一个旋钮7210,一个传动机构7220和一组锁销7230。旋钮7210安装在一个转轴7211上,并且伸出外罩以方便对它的操作。旋钮7210将在锁紧位置7501和松开位置7502间转动。每个锁销7230都具有一个轴承7231和一个末端带挂钩7233的轴杆7232组成。轴承7231带有一个T形通槽用于咬合外罩上的隆脊7131,从而托住轴杆7232。挂钩7233的作用是咬住前述电子化标识装置的外罩。传动机构7220用于把旋钮7210的转动传递到锁销7230上。传动机构7220 具有一个主动齿轮7221和一组从动齿轮7223。主动齿轮7221的下表面上有一个导电片 7222用来控制识读器的电源,对此下面将进一步介绍。主动齿轮7221安装在转轴7211上, 以达到随旋钮7210 —起转动。从动齿轮7223安装在轴杆7232上,以达到让挂钩7233 — 起转动。操作时,旋转旋钮7210处于松开位置,挂钩7233伸进电子化标识装置外罩上的细长开口 1137。然后,旋转旋钮7210到锁紧位置,挂钩7233将转至和细长开口 1137呈一个角度的位置而咬住外罩的内壁。需要松开识读器时,旋转旋钮7210使之会到松开位置,挂钩7233将回到和细长开口 1137对齐的位置。识读器7000的主电路板包括一个印刷电路板7300,一个中央运算单元7350,一组电池和一对弹簧接点7330。如图41所示,中央运算单元7350和电池间的连接由一个开关 Sff来控制,而该开关由一对弹簧接点7330和锁紧机构主动齿轮7221上的导电片7222构成。在锁紧位置,两个弹簧接点7330都搭上导电片7222,电池因而被连通。在松开位置,弹簧接点对7330中至少有一个离开导电片7222,电池因而被切断。中央运算单元7350包括一个微处理器IC1,如图41所示,通过灌入其中的程序来对接触式智能卡和便携式通讯设备间的数据通讯进行调制和解调。中央运算单元7350也负责向接触式智能卡提供时钟和控制信号。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包括一组与便携式通讯设备物理连接的电磁元件,即一个音频插座7370和蓝牙模块7400,在图41中被分别示为CONl和IC2。音频插座7370是一个多极的插座用于接纳一个相应的插头,该插头通过电缆连到另一个插头,再与带有耳机插孔的手机或无绳电话等便携式通讯设备相连。蓝牙模块IC2用于将识读器与有蓝牙连接的手机等便携式通讯设备连接,并在两者间用音频编码方式传递数据。当相应的插头插到插座CONl时,蓝牙模块IC2将被从电路中断开。如图41所示,用户接口包括一个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板(即光学部件)和一个扬声器SP。LCD显示板负责以视觉的方式向用户提供验证结果, 而一个扬声器SP则以声音提供验证结果。图1,图39-图41为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7005。 识读器7005由一个外罩,一个主电路板,一个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一个用户接口和一个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 7320包括一组弹簧接点7321,一个插头7322和一个开关即图41中的SW。每个弹簧接点7321都有一个肘弯7323用于搭接接触式智能卡上的电接点。该插头7322为一个从识读器外罩上伸出且沿外罩的一个面平行延伸的薄片。开关SW 包括一个与电池相连的U形的弹簧接点7341以及一个与电路的其他部分相连的固定接点 7342。弹簧接点7341的一个腿被固定在插头7322,而另一个腿能够相对于插头7322做平面运动。可以活动的那个弹簧腿上有一个向外的带斜坡的凸起7343。插头7322上有一组细长槽7325为弹簧接点7321提供间隔,则弹簧接点7321分布于插头7322和识读器外罩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弹簧接点7321的横向运动因此得以防止。插头7322在靠近一侧的位置还有一个相对较宽的槽7344来容留开关SW。在槽7344和插头7322的侧面之间有一个开口 7345。U形弹簧接点7341上的凸起7343处于开口 7345中并伸到插头7322之外。在常态时,U形弹簧接点7341的活动腿被弹簧推离固定接点7342,因此电池被从电路中断开。 当插头7322插进电子化标识装置时,相应电子化标识装置的外罩会向内压带斜坡的凸起 7343使U形弹簧接点7341上的活动腿接触固定接点7342从而在电池和电路的其他部分只见形成一个电气回路。插头7322还有一个爪73M以方便其在识读器外罩上的安装,并在识读器外罩和插头7322之间形成一个空隙734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及物品认证系统,通过使用各种接触式智能卡来存储产品的真实信息,在电子化标识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使所标识的物品不可被使用并且能提供产品的真实信息,当所标识的物品从该电子化标识装置上释放时, 通过失效机构损毁接触式智能卡,使所存的真实信息被销毁,从而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保护方式的同时,将电子防伪的应用延伸至包含有金属和液体的产品上,进而扩大了电子防伪的应用范围;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读器通过利用公共电讯网络和一个远端计算机来检验接触式智能卡上所存的真实信息,不仅经济适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可更好地保护所标识的物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一个接触式智能卡和一个外罩;所述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底板,一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识读器接口组成,所述集成电路和识读器接口装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识读器接口与识读器连接;所述外罩由一个面板和一个腔穴组成,所述外罩的腔穴用来容纳所述接触式智能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接触式智能卡的识读器接口具有一组电接点,所述电接点接受识读器提供的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以及与识读器交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具有一个接纳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的开口和一组接受识读器的锁紧机构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具有一个用于接纳识读器插头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接触式智能卡还具有一个转接器,该转接器具有一个基板,一组用于连接接触式智能卡上的电接点的焊点,一组用于接受识读器的接点和一组连接焊点和接点的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具有一个锁紧机构,一个失效机构和一个解锁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一个装在外罩里的U形弹簧和一个可滑动的舌头,该弹簧的弹簧腿可活动并带有挂钩和V型肘,该舌头有一个带缺口的底板,挂钩在弹簧的作用下咬住舌头从而限制其滑动;失效机构具有一个基板和一个与基板相垂直的刀刃,且其锋利的一面指向接触式智能卡的集成电路;解锁机构具有一个手把和一个凸轮组成的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相对于所述外罩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转动,旋转该操作部件带动失效机构从第一个位置平移到第二个位置,在第二个位置上失效机构挤压锁紧机构的挂钩使其从舌头上脱开, 同时失效机构的刀刃损毁接触式智能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具有一个锁紧机构,一个失效机构和一个解锁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一个锁闩,一个弹簧和一个装在物品的活动部件上的凸耳,锁闩在弹簧的作用下咬住凸耳以限制其滑动;失效机构具有一个底板和一个与底板相垂直的刀刃且其锋利的一面指向接触式智能卡的集成电路;解锁机构具有一个把手和一个凸轮组成的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相对于所述外罩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转动,旋转该操作部件会带动失效机构从第一个位置平移到第二个位置,在第二个位置上失效机构挤压锁紧机构的锁闩使其从凸耳上脱开,失效机构的刀刃则使接触式智能卡损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上还具有一个钥匙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失效机构具有一个基板,一个与基板相垂直的刀刃和一个钥匙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解锁机构具有一个钥匙,该钥匙具有一个握把和一个杆身,该钥匙插入外罩和失效机构上的钥匙眼中并相对于外罩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转动,旋转钥匙会带动失效机构从第一个位置平移到第二个位置,在第二个位置上失效机构挤压锁紧机构的锁闩使其从凸耳上脱开,同时失效机构的刀刃损毁接触式智能卡。
11.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接触式智能卡和一个夹子;所述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底板,一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识读器接口组成,所述集成电路和识读器接口装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识读器接口与识读器连接;所述夹子包括第一杠杆臂,第二杠杆臂和一个转轴,第一杠杆臂和第二杠杆臂围绕转轴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转动,第一杠杆臂包括一个夹颚和一个手把部分,手把部分具有一个顶板和一个裙摆,并由此形成一个容纳接触式智能卡的腔穴,第二杠杆臂包括一个夹颚和一个手把部分,第一杠杆臂的夹颚和第二杠杆臂的夹颚之间有一个空间用来接纳该装置所要标识的物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和一个失效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一个位于第一杠杆臂夹颚上的一个开孔,位于第二杠杆臂夹颚上的一个洞穿的孔以及一个锁闩,第一杠杆臂夹颚上的开孔和第二杠杆臂夹颚上的洞穿的孔对齐, 锁闩则穿过第二杠杆臂夹颚上的洞穿的孔并进入第一杠杆臂夹颚上的开孔;失效机构具有一个尖叉从第二杠杆臂的手把部分伸出且指向接触式智能卡的集成电路,接触式智能卡存储所述物品的信息,在锁紧位置上锁紧机构的锁闩锁住所述物品,第一杠杆臂相对于第二杠杆臂运动到松开位置时锁紧机构的锁闩松开所述物品,同时失效机构损毁接触式智能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接触式智能卡的识读器接口具有一组电接点,所述电接点接受识读器提供的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以及与识读器交换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夹子的第一杠杆臂的手把部分还具有一个用于接纳识读器的插头的插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夹子的第一杠杆臂上还具有一个接纳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的方形开口和一组接受识读器的锁紧机构的细长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夹子的第二杠杆臂的夹颚具有一个伸出的腿,第二杠杆臂的手把部分具有一个槽来接纳从夹颚伸出的腿,该第二杠杆臂的夹颚相对于手把部分可伸缩。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锁紧机构还具有一个开尾销和一个开在第二杠杆臂夹颚侧面上的开孔,该开孔与所述洞穿的孔相交,开尾销插入该开孔顶住锁紧机构的锁闩以限制锁闩的轴向位移。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具有一个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个保险插销和一个位于第一杠杆臂的手把部分上的开孔,保险插销插入开孔并顶住第二杠杆臂以阻止第一杠杆臂和第二杠杆臂之间的相对运动。
19.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接触式智能卡和一个盖体;所述接触式智能卡由一个底板,一个集成电路和一个识读器接口组成,所述集成电路和识读器接口装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识读器接口与识读器连接;所述盖体包括一个内罩和一个外罩,外罩和内罩相互咬合并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相对运动,内罩包括一个盖顶和一个裙摆以及由此形成的用于盖住瓶子口的腔穴,内罩的裙摆上有一组纵向槽,内罩的裙摆下部延伸到外罩之外以方便开盖的操作,外罩包括一个盖顶和一个裙摆以及由此形成的腔穴,所述腔穴用于接纳内罩和接触式智能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和一个失效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内罩上的锁闩,锁闩的活动端有一个隆起的凸耳通过内罩裙摆上的凹槽与瓶颈上的凸起或凹槽相咬合,在锁紧位置上时凸耳向外的运动被外罩的内壁挡住,在松开位置上时由于锁闩处于外罩内壁上的凹槽所在位置因而凸耳向外的运动得以进行,凸耳具有一个斜面用于解开和瓶子的咬合,外罩的腔穴还用于接纳锁紧机构,外罩的裙摆内壁上开有一组纵向凹槽用于松开锁紧机构;失效机构具有一个位于内罩外表面上并紧邻接触式智能卡集成电路的凸起,在锁紧位置上锁紧机构的锁闩锁住所述瓶口,外罩和内罩运动到松开位置时锁紧机构的锁闩松开所述瓶口,同时失效机构损毁接触式智能卡。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接触式智能卡的识读器接口具有一组电接点,所述电接点接受识读器提供的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以及与识读器交换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上还具有一个插槽用于接纳识读器插头。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上还具有一个接纳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的方形开口和一组接受识读器的锁紧机构的细长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具有一个保险机构,该保险机构包括一个保险插销,一个位于外罩的裙摆边缘上的缺口和一个位于内罩裙摆上的插槽,保险插销插入内罩裙摆上的插槽并与外罩上的缺口咬合以阻止外罩和内罩之间的相对运动。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的裙摆内壁上还具有一组凸柱,内罩的裙摆上还具有一组沿圆周开的槽用于咬合外罩的裙摆内壁上的凸柱,以使外罩可相对于内罩转动。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的内表面上还具有一组槽,内罩的外表面上还具有一组向外伸展的弹性腿,其活动端咬合外罩内表面上的槽以使外罩可相对于内罩运动。
27.一种用于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读器包括一个外罩, 一个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一个用户接口,一个主电路板和一个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 ;所述外罩包括一个底板和一个盖子,所述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包括一组提供与电子化标识装置物理连接的电磁元件,用户接口包括一个光学部件和一个扬声器用于指示识读器的工作状态,主电路板具有一组装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用于向电子化标识装置提供电源,时钟和控制信号并且完成电子化标识装置和外部设备间的通讯协议转换,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包括一组与便携式通讯设备物理连接的电磁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识读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罩上开有一个孔,其中的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具有一个从该孔穿出的接触式智能卡适配器,该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还具有一个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包括一个旋钮,一组锁销和一个传动机构,旋钮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间转动,传动机构把旋钮的转动传递到锁销上,锁销则把识读器锁在相应的电子化标识装置上,该锁紧机构还具有一个连动开关实现当识读器在锁紧位置上接通中央运算单元的电源而在松开位置上断开电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识读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具有一个插头,一个开关和一组弹簧接点,该插头为一个从识读器外罩上伸出且沿该外罩的一个面平行延伸的薄片,该开关具有一个固定接点和一个弹簧驱动的弹簧接点,该弹簧接点可活动的腿上有一个带斜坡的凸起,带斜坡的凸起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子化标识装置的插槽时被电子化标识装置的外罩压制从而开关的弹簧接点上的活动腿得以接通固定接点,所述的一组弹簧接点中的每个弹簧接点都有一个肘弯以搭接接触式智能卡上的电接点,该组弹簧接点分布于所述插头和识读器外罩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识读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包括一个音频插座,所述音频插座用于接纳一个相应的插头,该插头通过电缆连到另一个插头,再与带有耳机插孔的便携式通讯设备相连。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识读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包括一个蓝牙模块,用于连接一个带有蓝牙连接的便携式通讯设备。
32.一种物品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电子化标识装置,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便携式通讯设备和远端计算机;所述电子化标识装置如所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化标识装置;所述检验电子化标识装置的识读器如所述权利要求27至权利要求3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识读器;其中的便携式通讯设备在所述识读器和所述远端计算机之间建立通讯链路,其中的远端计算机读取所述电子化标识装置上的接触式智能卡所存信息以及对其进行甄别并将检验结果以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发送到所述便携式通讯设备上。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远端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服务器,一个双音多频 DTMF/频移键控FSK调制解调器和一个短消息发送设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和物品认证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电子化标识装置包含接触式智能卡和外罩;识读器包括外罩,电子化标识装置接口,用户接口,主电路板和便携式通讯设备接口;系统包含电子化标识装置,识读器,便携式通讯设备和远端计算机。通过接触式智能卡存储产品的真实信息,在电子化标识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使所标识的物品不可被使用且提供产品的真实信息,当所标识的物品从电子化标识装置释放时,通过失效机构损毁接触式智能卡,使真实信息被销毁,不仅安全可靠,还可扩大电子防伪的应用范围;识读器能够利用公共通讯网络和远端计算机检验接触式智能卡所存的真实信息,不仅经济适用,还可更好地保护所标识的物品。
文档编号G06K19/077GK102376009SQ20111016396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刘建民 申请人:刘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