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849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操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逐渐普及的时代,人们经常需要在各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比如把电脑中的数据复制到移动硬盘或是手机上,或是通过电脑把移动硬盘中的数据删除等。但由于某些原因,用户经常会忘记携带某个设备,随着用户拥有的设备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比如用户想把电脑中的某一首歌拷贝到手机上,但却忘了带手机或者电脑没有在旁边。还有的时候,用户忽然间想把电脑中的数据拷贝到MP3中,但发现只带了手机。在这些时候,用户都不能及时的进行数据的拷贝,但等用户能进行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现有技术通过在所要操作的设备中预先设置操作任务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iTunes技术,当用户在电脑中安装了 iTunes软件时,可以预先设置拷贝任务,比如任务是拷贝最新的数据到另一设备中。那么当电脑中下载了新的数据时,在一移动设备如手机与电脑相连时,会自动将新的数据在手机上更新。或者当用户通过iTunes登录到云端时,可以从云端下载新的数据到手机上。但这一技术并没有完全解决之前所讲的问题。比如当用户想把电脑中某一数据拷贝到MP3上,但两个设备都没带,若用户之后登录到云端,也只能将预先设置的任务拷贝过去,对于用户突然想起的某一不在预先设置的任务中的数据,这一技术并不能实现自动的拷贝。即iTunes技术在用户忘记携带所要操作的所有设备,不能随时设定所述设备间的数据操作任务。进一步的,也就不能在所述操作设备相连时,自动进行数据操作。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在用户忘记携带所要操作的所有设备时,随时设定所述设备间的数据操作任务,进一步的,在所述设备连接时对数据进行自动操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操作方法,包括:第三设备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第三设备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相连时进行。优选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名,且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所述根据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为:所述第一设备搜索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及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优选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所属设备ID和文件名;所述根据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为:根据所述所属设备ID和所述文件名,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备包含多个子设备,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 ;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为: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优选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还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存储路径;所述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为: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和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存储路径,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优选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还包含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文件HASH值、文件大小、文件类型、文件存储路径、文件操作方式、文件操作时间和文件操作历史。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数据操作报告;当所述报告显示数据操作完成时,删除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保存所述数据操作报告。优选的,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接收用户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取消或继续所述数据操作任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设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上传单元,用于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包括设定单元和上传单元;所述设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所述上传单元,用于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
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用于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扫描单元和数据操作单元;所述扫描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时,扫描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优选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名,且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搜索单元,用于搜索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及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所述数据操作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备包含多个子设备,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 ;所述数据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操作报告;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报告显示数据操作任务完成时,删除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优选的,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后,所述系统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控制单元,用于接受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取消或继续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第三设备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置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数据操作任务,并上传到云端,使得在用户忘记携带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时,还能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数据任务随时进行设定,以便在两个设备连接时能自动进行数据操作,避免因用户遗忘而不能进行数据操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三中数据操作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四中数据操作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五中数据操作流程图6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六中数据操作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七流程图;图8是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一结构图;图9是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一结构图;图10是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二中第一设备结构图;图11是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三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操作的方法,应用在第三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三设备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S2:第三设备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三设备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数据操作任务,并上传到云端,实现了在用户忘记携带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时,还能对两个设备间的数据操作进行设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而在忘记携带两个设备时,无法随时设定任务的问题。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还包括以下步骤:S3:所述第二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S4: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S5: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通过网络与云端相连。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从云端下载数据列表,并根据所述数据列表中的任务自动进行数据操作,实现了用户在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连接在一起时,自动按设定的数据任务进行数据操作。因为数据操作必须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相连时进行,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下载了第一数据列表后,若未连接另一设备,不能进行数据操作,会造成第一数据列表占用设备存储空间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在相连时,才从云端下载所述的第一数据列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所述的数据操作任务包括文件名,而且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参见图3,步骤S5具体包括:S51:所述第一设备搜索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及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S52: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因为在数据任务中未设定数据内容是从哪个设备复制到哪个设备,因此需要搜索出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并默认将该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设备外的设备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所属设备ID和文件名,当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参见图4,步骤S5具体包括:S53:根据所述所属设备ID和所述文件名,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S54: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中,当所述的第二设备为多个子设备,所述的数据操作任务中,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时,参见图5,步骤S5包括S55: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当然,所述的数据操作任务还可以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存储路径,在实施例六中,参见图6,此时步骤S55包含步骤S551: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和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存储路径,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另外,所述的数据任务还可以包含文件HASH值、文件大小、文件类型、文件存储路径、文件操作方式、文件操作时间、文件操作历史中的一项或多项。参见图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七中,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6:接收数据操作报告;S7:为避免占用存储空间,当所述报告显示数据操作完成时,删除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当然,为方便以后查询,还可以保存所述数据操作记录。因为用户常常在设定任务一段时间后才将设备连接,此时,用户可能改变主意,不想在进行数据操作。为此,可以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后,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接收用户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取消或继续所述数据操作。总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用户忘记携带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时,对两个设备间的数据操作任务进行设定,并存储到云端。进一步的,通过从云端下载该数据任务,可以实现两个设备自动进行数据操作。避免了用户再忘记携带两个设备时,无法及时的对两个设备间的数据操作进行设定。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一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操作装置,参见图8,该装置包括:设定单元101,用于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上传单元102,用于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与本发明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一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操作系统,参见图9。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1、第二设备12和第三设备13 ;所述第三设备包括设定单元131和上传单元132 ;所述设定单元131,用于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11和第二设备12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所述上传单元132,用于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所述第一设备11和或所述第二设备12用于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
所述第一设备11包括扫描单元111和数据操作单元112 ;所述扫描单元111,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11与所述第二设备12连接时,扫描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12进行数据操作。参见图10,在系统实施例二中,当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名,且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与系统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设备11还包括:搜索单元113,用于搜索所述第一设备11和所述第二设备12,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及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所述数据操作单元112,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用户有时可能要对多个设备进行操作,因此所述第二设备12包含多个子设备,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所述数据操作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12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参见图11,与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三还包括:接收单元14,用于接收数据操作报告;删除单元15,用于在所述报告显示数据操作任务完成时,删除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满足用户日后查询的需要,与系统实施例四与所述系统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系统还包括: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与系统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在本发明系统的实施例五中,系统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控制单元,用于接受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取消或继续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装置与系统与本发明的方法相对应,因此对装置和系统不再详述,相关部分参见方法实施例即可。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三设备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 第三设备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 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时,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相连时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名,且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所述根据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包括: 搜索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及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 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所属设备ID和文件名,所述根据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所属设备ID和所述文件名,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 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ID对应的设备外的设备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含多个子设备,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 ; 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为: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操作任务还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存储路径; 所述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和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存储路径,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操作任务还包含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 文件HASH值、文件大小、文件类型、文件存储路径、文件操作方式、文件操作时间和文件操作历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数据操作报告; 当所述报告显示数据操作完成时,删除所述数据操作任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存所述数据操作报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 接收用户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取消或继续所述数据操作任务。
12.—种数据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设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 上传单元,用于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
13.一种数据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包括设定单元和上传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 所述上传单元,用于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 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用于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第一数据列表; 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扫描单元和数据操作单元; 所述扫描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时,扫描所述第一数据列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 所述数据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数据操作任务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名,且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复制时,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搜索单元,用于搜索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查找所述文件名对应的数据内容及所述数据内容的所属设备; 所述数据操作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复制到所述所属设备外的设备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含多个子设备,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包含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 ; 所述数据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文件操作目标设备ID,与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子设备进行数据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操作报告; 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报告显示数据操作任务完成时,删除所述数据操作任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数据操作任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所述数据操作任务后,所述系统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 控制单元,用于接受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取消或继续所述数据操作任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三设备在第一数据列表中设定数据操作任务;所述数据操作任务为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进行数据操作的任务;第三设备上传所述第一数据列表至云端。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在忘记携带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时,通过第三设备随时对第一和第二设备间的数据任务进行设定,避免了用户因忘记携带第一、第二设备,而无法设定两者间的数据操作任务。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3106223SQ20111036235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阳光, 杨锦平, 李琦, 陈柯, 邵翔, 尚可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