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30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触控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笔,特别是一种具有可相对枢转的二笔体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目前随身可携式的电子产品已逐渐普及,例如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等,进一步加上触控面板(touch panel)相关技术的进步,使得使用者对于此等电子产品的控制接口与方式,已经逐渐由传统的键盘与按键,逐渐改由直接对触控面板进行触碰而加以控制。以触控面板进行操控的优点是可以节省传统键盘或按键的结构与空间,使得电子产品的体积与重量可以进一步精简,进一步加上触控的操作需要而逐渐提升的屏幕尺寸,间接的也满足了使用者在多媒体或视讯的各式需求。

而触控技术的提升,也让触控屏幕的技术发展出不同的技术,例如电阻式(Resistive)触控屏幕、电容式(Capacitive)触控屏幕,其它则甚至有音波式(SurfaceAcoustic Wave)及光学式(Optics)等结构。电容式触控产品因为具防尘、防火、防刮、强固耐用及具有高分辨率等优点,目前则逐渐受到欢迎;触碰控制的技术也由早期的单点触控,进一步发展到目前可以进行多点触控的技术。为了辅助使用者进行触控的需求,例如书写等功能,进一步有触控笔的装置被发展出来,但是目前的触控笔仍维持传统的笔形结构,只能适用于单点触控的应用,若是使用者要进行多点控制的应用时,则必须再利用其它装置或直接用手指加以控制,如此使用上即有不便。加上现在普及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排列的透明电极与人体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流流动与电容变化,从所产生的静电电流来检测其坐标,因此一般的触控笔并无法支持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应用,必须通过手指等介电性物质方得产生静电电流,但是在许多的应用上,例如书写文字,又不是手指得以轻易完成,加上有些时候,例如戴上手套时,手指也无法进行触控,因此在使用上也发生许多困难与限制。

发明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笔,以解决习知技术是通过一般触控笔或手指的触控而无法方便有效的进行触控时面临的困难与不便等问题,并同时兼顾单点与多点的完善操作性的优点。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适用于一触控面板,触控笔包括一第一笔体以及一第二笔体,其中第一笔体的一端为一第一触控端,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而第二笔体的一端为一第二触控端,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第二笔体以第二连接端枢接于第一连接端。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可相对枢转至一多点触控位置,其中,当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间隔一距离,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多点触控模式;或者是,当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可相对枢转至一单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相连结,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单点触控模式。
本发明的触控笔,其中第一连接端具有一枢轴,第二连接端具有一枢孔并穿设于枢孔,使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相互枢接。本发明的触控笔,第一触控端进一步具有一第一介电部,第二触控端进一步具有一第二介电部,第一介电部与第二介电部的材质为介电材料,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分别以第一介电部及第二介电部与触控面板相接触。本发明的触控笔,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指套与一第二指套,第一指套设置于第一笔体上,且第二指套设置于第二笔体上。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笔,进一步包含一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间,且弹性组件的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使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常态保持于所述多点触控位置。本发明的触控笔,其中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一扭力弹簧或是一泡棉。本发明的触控笔,进一步包含一固定组,具有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当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结合,使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常态保持于所述单点触控位置。本发明的触控笔,其中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为一磁铁,且两磁铁的正极端与负极端相对设置。本发明的触控笔,其中第一固定件为一活动槽座,第二固定件为一卡勾,当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卡勾嵌入活动槽座而相互结合。本发明的触 控笔,其中第一固定件为一凹槽,第二固定件为一旋转卡勾,当第一笔体与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所述单点触控位置,旋转卡勾嵌入凹槽并转动而相互结合。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可相对枢转而改变操作位置的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使得本发明的触控笔兼具单点与多点的触控模式,提升使用者不同应用时的便利性,并且更通过指套的设计,更佳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另外,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还可以是介电材料,令本发明的触控笔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以适用于电阻式触控屏幕,也可以通过介电材料所产生的静电电流变化而适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多点触控模式的侧视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单点触控模式的侧视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1d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枢接结构的第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枢接结构的第二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枢接结构的第三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4c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5a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图5c为为本发明的活动槽座与卡勾的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剖面侧视图。图5d为本发明的活动槽座与卡勾的的第二实施态样的剖面侧视图。图5e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图5f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透视示意图与剖面侧视图。图5g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透视示意图与剖面侧视图。图6a为本发明的触控笔的单点触控模式的应用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的触控笔的多点触控模式的应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第一笔体200第二笔体110第一触控端 120第一连接端210第二触控端 220第二连接端d距离111第一介电部211第二介电部 121枢轴221枢孔123铰链130第一指套230第二指套310压缩弹簧320扭力弹簧330泡棉411磁铁的正极端421磁铁的负极端 412活动槽座422 卡勾4121、4221、4124、4126 斜面结构4122弹性装置4123凸出4125 按钮413 凹槽423旋转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a与图1b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适用于一触控面板,触控笔包括一第一笔体100以及一第二笔体200。第一笔体100的一端为一第一触控端110,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120。第二笔体200的一端为一第二触控端210,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220,第二笔体200以第二连接端220枢接于第一笔体100的第一连接端120。其中,当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一多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间隔一距离d,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多点触控模式,如图1a所示。且当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一单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相连结,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单点触控模式,如图1b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的结构形状可以是一半圆柱状的笔体结构,或者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的结构形状也可以是一方柱体状的笔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的形状可以是一半圆形的形状,令本发明的触控笔于单点触控模式时,可以形成一圆形的单一触控端,或者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触控端Iio与第二触控端210的形状也可以是一方形的形状,令本发明的触控笔于单点触控模式时,可以形成一方形的单一触控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请参照图1c与图1d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近,所不同者,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第一触控端Iio进一步具有一第一介电部111,第二触控端210进一步具有一第二介电部211,第一介电部111与第二介电部211的材质为介电材料,例如为导电橡胶或是导电泡棉,令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分别以第一介电部111以及第二介电部211与电容式触控面板相接触。当然,具有第一介电部111及第二介电部211的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亦可针对电阻式触控面板进行操控,并不因此受到影响。本发明的第一介电部111与第二介电部211上的介电材料可以是直接设置在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例如是通过镀设或涂层(coating)的结构,令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一介电部111,以及第二触控端210与第二介电部211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如图1c所示。或者是,本发明的第一介电部111与第二介电部211也可以是在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以外的独立结构,再连接设置到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上,如图1d所示。请参照图2a至图2b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的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二连接端220枢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连接端120具有一枢轴121,第二连接端220具有一枢孔221,而枢轴121则穿设于枢孔221,令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互枢接。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连接端120的枢轴121可以是两端的结构,以对应第二连接端220的枢孔221,第一连接端120则被夹设在第二连接端220中,如图2a所示。或者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连接端120的枢轴121也可以是单端的结构,以对应第二连接端220的枢孔221,第一连接端120则嵌设在第二连接端220中,如图2b所示。此外,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连接端120枢接于第二连接端220的结构还可以是通过一铰链123连结,如图2c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连接端120枢接于第二连接端22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请参照图3a与图3b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示意图与侧视示意图。本发明的触控笔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指套130与一第二指套230,且第一指套130设置于第一笔体100上,且第二指套230设置于第二笔体200上。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一指套130与第二指套230可以是可弯折结构,如图3a与图3b所示,第一指套130与第一笔体100间,以及第二指套230与第二笔体200间形成一接近三角形的指套结构,供使用者的手指可以放置于此以便利操作。或者是,本发明的第一指套130与一第二指套230也可以是弹性曲折结构,而分别与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间呈现一接近圆弧状的指套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指套130与第二指套23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的结构进一步包含一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间,且弹性组件的二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利用弹性组件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的特性,使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通过弹性组件维持原状的弹力而张开,常态保持于多点触控位置。请参照图4a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弹性组件可以是一压缩弹簧310,压缩弹簧310是承受正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当受到外力时弹簧会收缩变形,储存变形能量,当外力释放后则释放变形能量而回复原状,通过压缩弹簧310分别连接设置于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上,使得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通过压缩弹簧310的弹力而张开,常态保持于多点触控位置,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施加力量于触控笔上,以决定多点触控模式中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间隔的距离d,以方便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的压缩弹簧310的材料截面可以是圆形,或者也可以是矩形。本实施例的310可以是等节距,使压缩弹簧310的圈与圈间有一定的间隙,或者也可以是不等节距。本实施例的压缩弹簧31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者是圆锥形、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圆形等不同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压缩弹簧310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请参照图4b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六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弹性组件可以是一扭力弹簧320,扭力弹簧是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对弹性材料的扭曲或旋转,使扭力弹簧扭曲或旋转而储存变形能量,当外力释放后则释放变形能量而回复原状,通过扭力弹簧320分别连接设置于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间,使得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通过扭力弹簧320的弹力而张开,常态保持于多点触控位置,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施加力量于触控笔上,以决定多点触控模式中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间隔的距离d,以方便使用者使用。请参照图4c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七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弹性组件可以是一泡棉330,泡棉330会因外力压迫而排出内部空气以缩小其体积,但是当外力释放后,又会重新吸入空气而回复其体积,通过泡棉330分别连接设置于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间,使得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通过泡棉330的弹力而张开,常态保持于多点触控位置,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施加力量于触控笔上,以决定多点触控模式中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间隔的距离d,以方便使用者使用。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弹性组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进一步包含一固定组,具有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结合,使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常态保持于单点触控位置。请参照图5a所示,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近,所不同者,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为一磁铁,其正极端411设置于朝向第二固定件的方向,且第二固定件亦为一磁铁,其负极端421相对正极端411设置。或者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为一磁铁,且第二固定件为一铁磁性物质,例如铁,令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得依磁力相互吸附以达固定的效果即可;或者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进一步可以是一铁磁性物质,例如铁,且第二固定件为一磁铁。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得依磁力相互吸附以达固定的效果,而当使用者有需要解除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的固定结合时,可以直接施力以分开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请参照图5b所示,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触控笔的侧视示意图。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近,所不同者,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为一活动槽座412,且第二固定件为一卡勾422,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卡勾422嵌入活动槽座412而相互结合。请参照图5c,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触控笔的活动槽座412与卡勾422的一实施态样的结构剖视图。于图5c中,活动槽座412具有一斜面结构4121、一弹性装置4122与一凸出4123,且卡勾422具有另一对应的斜面结构4221。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时,即卡勾422嵌入活动槽座412时,卡勾422的斜面结构4221可以推动活动槽座412的斜面结构4121,令活动槽座412移位以供卡勾422嵌入,且卡勾422嵌入后,活动槽座412会因弹性装置4122的弹力而回复原位,将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通过卡勾422与活动槽座412的嵌合而
相互结合。当使用者有需要解除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的固定结合时,可以推动活动槽座412的凸出4123,以推动活动槽座412移位,此时本发明的弹性组件300即会使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分隔而常态保持于多点触控位置。请参照图5d,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触控笔的活动槽座412与卡勾422的另一实施态样的结构剖视图。于图5d中,活动槽座412具有一斜面结构4121与4124、一弹性装置4122、一按钮4125,且按钮4125上亦设有一斜面结构4126,与活动槽座412的斜面结构4124相互对应,而卡勾422具有另一斜面结构4221,斜面结构4221与斜面结构4121相互对应。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时,即卡勾422嵌入活动槽座412时,卡勾422的斜面结构4221可以推动活动槽座412的斜面结构4121,令活动槽座412移位以供卡勾422嵌入,且卡勾422嵌入后,活动槽座412会因弹性装置4122的弹力而回复原位,将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通过卡勾422与活动槽座412的嵌合而
相互结合。当使用者有需要解除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的固定结合时,可以按压活动槽座412的按钮4125,按钮4125的斜面结构4126可以推动活动槽座412的斜面结构4124,令活动槽座412移位,此时本发明的弹性组件300即会使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分隔而常态保持于多点触控位置。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弹性装置4122,可以是一压缩弹簧;或者是,本实施例的弹性装置4122,也可以是一泡棉,而且本实施例的活动槽座412可以被使用者通过活动槽座412上的凸出4123直接推动;或者是,本实施例的活动槽座412也可以被使用者进一步通过一按钮4125推动。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活动槽座412与卡勾42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值得说明的是,在于本实施例的固定组的第一固定件也可以是一槽座412,且第二固定件也可以是为活动卡勾422,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卡勾422嵌入活动槽座412而相互结合,其活动而可结合与分离的原理,则与上述内容相近,而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触控笔的固定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请参照图5e所示,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透视示意图。本发明所揭露的第十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近,所不同者,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为一凹槽413,且第二固定件为一旋转卡勾423。当第一笔体100与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单点触控位置,旋转卡勾423嵌入凹槽413并转动而相互结合。请参照图5f所示的立体透视示意图与剖视图,以及请参照图5g所示的立体透视示意图与剖视图。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旋转卡勾423与凹槽413接合部位的形状可以是一 L形的弯曲形状,如图5e至图5g所示;或者是,本实施例的旋转卡勾423与凹槽413接合部位的形状也可以是一 T形的形状;或者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笔体100也可以是一中空结构,且凹槽413为第一笔体100上的一开口,当旋转卡勾423插入凹槽413并转动而相互结合与分离。请参照图6a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的应用示意图,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一单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相连结,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单点触控模式,单点触控模式可以做出选择或是书写等触碰控制,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6b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的应用示意图,第一笔体100及第二笔体200相对枢转至一多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110与第二触控端210间隔一距离,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多点触控模式,多点触控模式可以进行对象移动或是图形缩放等功能,但并不以此为限。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通过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的枢转设计,使得本发明的触控笔兼顾单点与多点的触控模式,提升使用者不同应用时的便利性,并通过指套的设计,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另外,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还可以是为介电材料,令本发明的触控笔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以适用于电阻式触控屏幕,也可以通过介电物质所产生的静电电流变化而适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与收纳,本发明的触控笔还提供多种态样设计的固定组件,方便使用者可以将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结合而收纳或是操作单点触控模式,并且在需要操作多点触控模式时,也可以便利的解除固定而开展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笔,适用于一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包括: 一第一笔体,其一端为一第一触控端,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以及 一第二笔体,其一端为一第二触控端,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笔体以所述第二连接端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 其中,当所述第一笔体及所述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一多点触控位置,所述第一触控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端间隔一距离,以对所述触控面板执行一多点触控模式;且当所述第一笔体及所述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一单点触控位置,所述第一触控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端相连结,以对所述触控面板执行一单点触控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一枢轴,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一枢孔,所述枢轴穿设于所述枢孔,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相互枢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指套与一第二指套,所述第一指套设置于所述第一笔体上,且所述第二指套设置于所述第二笔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使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常态保持于所述多点触控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一扭力弹簧或是一泡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固定组,具有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笔体及所述第二笔体,当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所述单点触控位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结合,使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常态保持于所述单点触控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为一磁铁,且所述两磁铁的正极端与负极端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一活动槽座,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卡勾,当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所述单点触控位置,所述卡勾嵌入所述活动槽座而相互结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旋转卡勾,当所述第一笔体与所述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所述单点触控位置,所述旋转卡勾嵌入所述凹槽并转动而相互结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端进一步具有一第一介电部,所述第二触控端进一步具有一第二介电部,所述第一介电部与所述第二介电部的材质为介电材料,所述第一触控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端分别以所述第一介电部以及所述第二介电部与所述触控面板相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适用于一触控面板,触控笔包括一第一笔体以及一第二笔体。第一笔体的一端为一第一触控端,另一端为一第一连接端,而第二笔体的一端为一第二触控端,另一端为一第二连接端。第二笔体以第二连接端枢接于第一连接端,因此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可相对枢转至一多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间隔一距离,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多点触控模式。或者是,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相对枢转至一单点触控位置,第一触控端与第二触控端相连结,以对触控面板执行一单点触控模式。本发明所揭露的触控笔通过第一笔体及第二笔体的枢转设计,使得本发明的触控笔兼顾单点与多点的触控模式,提升使用者不同应用时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G06F3/0354GK103176626SQ20111043910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黄顺治, 毛黛娟 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