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479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通信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配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现在的移动终端通常都配置一块触控屏,用户通过在触控屏进行按压、滑动等操作来控制移动终端。触控屏通常都配置在移动终端正面,用户通过单手拇指上下、左右滑动触控屏来使屏幕内容上下、左右移动变化。这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屏通常和显示屏配置在面朝使用者的正面。这种配置存在以下问题1、在单手操作移动终端时,主要利用大拇指在正面进行操作,长时间操作容易引发拇指劳损及拇指关节损伤;2、双手操作时,主要也是利用双手拇指在触控屏正面操作,对于人体非常灵活的食指和中指无法得到有效利用;3、在游戏应用时,正面触控屏的操作会妨碍用户的视线;4、正面触控屏操控方法使得 需要多点同时操控的游戏应用受到限制;5、在移动终端屏幕越来越大的趋势下,拇指除了操控触控屏,还需要握紧移动终端,以免摔落,这会使拇指操作的灵活性受到限制,用户体验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33385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设备,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包括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内的第一触控器件;以及设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二区域内的第二触控器件,所述第二区域处在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不同的位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018547公开一种手机的双区触控屏。手机的字符键和按键由触控屏显示,在手机背部设置背面按键;在触控屏上设置触控选择区,在触控选择区以外的字符键或者按键上面有一个非直接触控标记。操作时触控屏上能弹出一个触控选择区,手指在触控选择区中触控移动时能选择触控选择区以外的字符键和按键。本实用新型的显着特点和有益效果是单手操作手机时触控屏内容不被遮挡,手指活功范围缩小,操作舒适而快捷。上述专利对移动终端其它区域配置触控区提出了一些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技术方案中对于非主触控区的操控方法以及非主触控区与主触控区的协同操控能力没有提供明确定义和具体内容。有鉴于此,业界亟需为一种移动终端,能提高操控性能和灵活度,以实现高水平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控区中;第二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控区中,所述第二触控区处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触控区不同的位置;以及触摸屏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能够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用于检测手指的滑动动作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固定触控点,用于检测手指的按压动作以操控的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固定应用或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多个固定触控点,分别设置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其中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其中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开关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菜单,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中,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固定按键,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开关模块包括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操作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包括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进行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包括用户通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任一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快捷键应用,其包括删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或再按一次本键或预订按键执行删除操作;以及发送/提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完成信息输入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游戏应用,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所述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游戏应用包括加速或变形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4个固定触控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中,以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以及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I、在所述移动终端生成第一触控区;S2、在所述移动终端生成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处在不同位置的第二触控区,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和固定触控点;以及S3、通过触摸屏控制器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滑动触控区检测手指的滑动动作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固定触控点检测手指的按压动作以操控的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固定应用或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固定触控点分别设置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其中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其中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开关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中的菜单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固定按键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通过操作模式选择模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步骤包括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进行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步骤包括用户通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任一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快捷键应用,其包括删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或再按一次本键或预订按键执行删除操作;以及发送/提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完成信息输入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游戏应用,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所述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游戏应用包括加速或变形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中设置四个固定触控点,以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以及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能提高操控性能和灵活度,以实现高水平的用户体验。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方法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是现有终端的触控屏操作模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框图;图3a、b是移动终端第一触控屏和第二触控屏外观示意图;图4a、b是单手操作模式示意图;图5a、b是双手操作模式示意图;图6a、b是利用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示意图;图7a、b是利用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等操作示意图;图8a、b是第二触控区固定触控点作为删除快捷键示意图;图9a、b是第二触控区固定触控点作为删除快捷键示意图;图10a、b是右手用户竖屏时单手增强型应用示意图;图11a、b是右手用户横屏时单手增强型应用示意图;图12a、b是左手用户竖屏时单手增强型应用示意图;图13a、b是左手用户横屏时单手增强型应用示意图;图14a、b是双手操作竖屏时增强型应用示意图;图15a、b是双手操作横屏时增强型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现在参照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认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方法;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法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彻底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思想、观念、目的、构思、参考方案和保护范围。附图中示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法的详细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附图中,相同标号指代相同要素。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既包括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可以组合语音和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和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 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是PDA、MID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等。这里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还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所述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是使用包括触控屏显示器的便携式多功能设备作为示例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某些用户界面和相关联的处理方法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他设备,诸如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用户界面的设备,如物理点击按键、物理按键、物理轨迹轮、物理触控感应区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等。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如提到显示区域,是指一种窗口的形式。窗口是这样一种显示区域其可以不具有边界,并可以是显示器的整个显示区域或范围。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窗口和/或至少一个视图(例如网页、文本或图像内容)。窗口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视图。所公开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可以实现为具有显示区域、窗口和/或视图。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具有多个视图或窗口。每个窗口可以具有包括主视图(superview)和子视图(subview)在内的多个视图。如果需要判断哪个窗口、视图、主视图或子视图被鼠标抬起、鼠标按下或拖动等形式的用户输入所接触时,可以通过API设定用于进行这种判断的各种模式。在一种实施例中,“总是通过”模式(passalways mode)向最接近的子视图发送鼠标按下、鼠标抬起和拖动输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拖动时截获”模式(intercept on drag mode)在鼠标抬起或按下的输入被发送到子视图的同时向主视图发送拖动输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总是截获”模式(intercept alwaysmode)向主视图发送全部的拖动、鼠标抬起和按下输入。主视图可以是作为视图软件的子集(subclass)而工作的滚动器(scroller)软件。子视图可以是作为用户接口软件的子集而工作的视图软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的显示器可以两个或更多个点的形式接收用户输入。装置的多点触控驱动器接收该用户输入并将该事件包装成事件对象。窗口服务器接收该事件对象并判定该事件对象是否是手势事件对象。如果窗口服务器接收该事件对象并判定该事件对象是否是手势事件对象。如果窗口服务器确定已经接收了手势事件对象,用户接口软件向与视图相关的软件应用发起或传送该处理手势调用。该软件应用确认已经接收到手势事件并将处理手势调用传递给用户接口软件的库。窗口服务器还将该手势事件对象与接收了该用户输入的视图相关联。库通过响应于处理手势事件调用来传送手势变化调用,从而做出响应。手势可以包括对视图、窗口或显示器的缩放、旋转或其他变化。掩码(mask)可以只允许特定的改变而限制或不允许其他的改变。所有类型的事件都通过图形构架进入该应用。这些事件被查询、分解(在必要时)、分派(dispatch)。如果这些事件是系统级事件(例如,应用应当被挂起、装置方向已发生改变等等),则它们被引导至具有用户接口软件的类的实例的应用。如果这些事件是基于用户输入的手事件,则这些事件被引导至发生它们的窗口。窗口然后通过对实例的鼠标和手势方法进行调用,来将这些事件引导至合适的控制部分。接收了鼠标按下或鼠标输入函数的控制部分将继续得到将来的全部调用,直到手被 抬起。如果检测到第二个手指,则引起手势方法或函数。这些函数可以包括开始、改变和结束手势调用。将来的全部改变手势调用将被发送到接收了开始手势的控制部分,直到该手势结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移动终端其它区域(非正面)增加第二触控区以及在第二触控区通过滑动触控和固定触控点来操控移动终端的方法。用户可根据移动终端操控需求,设置是否启用第二触控区以及启动第二触控区之后把第二触控区设置为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作模式。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选择性的包括以下部分中的任一个或几个1、在移动终端其它区域配置第二触控区;2、移动终端第二触控区同时包括滑动触控部分和固定触控点;3、移动终端第二触控区仅包括滑动触控区;4、移动终端第二触控区仅包括固定触摸区;5、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的方法;6、打开第二触控区时,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模式;7、打开第二触控区时,双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模式。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要求在移动终端的背面或其他部位(非正面)全部或部分安装触控模块。这样的移动终端至少有两个触控区,一个是第一触控区(正面),另一个是第二触控区(背面或其他部位)。这两个触控区全都连接到移动终端的触控屏控制器,移动终端触控屏控制器可以同时处理两个触控屏的输入信号,用户可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操控移动终端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器、I/o子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耦合的无线通信单元、存储单元和电源单元。所述I/o子系统包括触摸屏控制器和其他输入控制器。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分别与触摸屏控制器耦合的主触摸屏(又称为“第一触控模块”)和副触摸屏(又称为“第二触控模块”)。其他输入控制器连接其他输入设备或控制设备。第二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和固定触控点或二者选其一进行单独设置。当第二触控区仅包括滑动触控区时,手指在滑动触控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发生相应移动,当然所述手指滑动不限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而是可以向任意方向进行滑动;当第二触控区仅包括固定触控区时,手指按压固定触控点可以对应移动终端操控的某种固定应用或对应屏幕显示内容的上下左右移动。为了考虑移动终端横屏和竖屏时的不同应用及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在第二触控区可以配置4个固定触控点。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上下固定触控点对应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如图3a和3b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触控模块101和第二触控模块102。第一触控模块101设置在第一触控区I中;第二触控模块102设置在第二触控区中。第二触控区包括滑动区2、四个固定触控点3、4、5、6以及摄像头7。四个固定触控点3、4、5、6分别设置在第二触控区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触摸屏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能够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
如图4a、4b、5a和5b所示,第二触控模块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开关状态。第二触控模块包括操作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当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可以根据操控需求设置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方法为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如图4a和4b所示,单手操作模式对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为I)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及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2)如果第二触控区仅包括滑动区,则该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a)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的上下、左右移动,如图6a、b ;b)用户通过在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等操作。这些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长按、有逻辑顺序的滑动等,如图7a、b ;3)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这些增强型应用包括a)作为快捷键-删除键比如在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某个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如图8a、b所示。再按一次本键或其它键执行删除,如图9a、b所示;-发送/提交键比如在显示屏完成短信、邮件、微博等信息输入后,按某个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b)游戏应用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应用,比如加速、变形等操作;第二触控区配置4个固定触控点,用户可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如图10a、b所示;-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如图11a、b所示;-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如图12a、b所示;-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如图13a、b所示。如图5a和5b所示,双手操作模式对移动终端的操控方法为I)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及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2)如果第二触控区仅包括滑动区,则该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
a)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的上下、左右移动;b)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等操作。3)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这些增强型应用包括;a)作为快捷键-删除键比如在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某个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如图8a、b所示。再按一次本键或其它键执行删除,如图9a、b所示;-发送/提交键比如在显示屏完成短信、邮件、微博等信息输入后,按某个固定触 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b)游戏扩展应用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应用,比如加速、变形等操作;第二触控区配置4个固定触控点,用户可根据屏幕位置灵活选择。-当移动终端竖屏时选择左右两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如图14a、b所示;-当移动终端横屏时选择上下两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如图15a、b所示。I)本发明定义了在移动终端其它区域配置第二触控区,并在第二触控区配置滑动触控部分和固定触控点;2)移动终端支持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功能。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a)在移动终端第一触控区通过菜单方法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b)通过其它固定按键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c)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3)本发明定义了当第二触控区打开时,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模式a)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及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b)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c)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这些增强型应用包括-作为快捷键使用;-作为游戏扩展应用;4)打开第二触控区时,双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模式a)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及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b)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c)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这些增强型应用包括-作为快捷键使用;-作为游戏扩展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控区中;第二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控区中,所述第二触控区处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触控区不同的位置;以及触摸屏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能够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用于检测手指的滑动动作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固定触控点,用于检测手指的按压动作以操控的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固定应用或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多个固定触控点,分别设置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其中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其中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 触控区的开关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菜单,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中,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固定按键,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开关模块包括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操作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包括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进行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包括用户通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任一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快捷键应用,其包括删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或再按一次本键或预订按键执行删除操作;以及发送/提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完成信息输入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游戏应用,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所述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游戏应用包括加速或变形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4个固定触控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中,以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以及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I、在所述移动终端生成第一触控区;S2、在所述移动终端生成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处在不同位置的第二触控区,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和固定触控点;以及S3、通过触摸屏控制器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滑动触控区检测手指的滑动动作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固定触控点检测手指的按压动作以操控的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固定应用或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固定触控点分别设置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其中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其中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开关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中的菜单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固定按键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通过操作模式选择模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步骤包括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进行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步骤包括用户通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任一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快捷键应用,其包括删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或再按一次本键或预订按键执行删除操作;以及发送/提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完成信息输入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游戏应用,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所述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游戏应用包括加速或变形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中设置四个固定触控点,以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法,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以及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能提高操控性能和灵活度,以实现高水平的用户体验。通过在第二触控区定义滑动区和固定触控点,可以让用户通过其他手指(如食指)操作移动终端,避免长时间操作引起拇指僵硬;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和固定触控点可使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控更加灵活,对于单手操作模式,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放置方法;通过在第二触控区引入多点输入,使用户操作移动终端更方便,也能为移动终端用户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具体实施方法的某些部分可以是通过算法、程序、或软件模块的形式展现的,这些展现形式包括对于计算机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进行的操作。这些展现形式大体上是由完成所需结果的操作的指令化序列组成。这些操作需要或涉及到物理操控或物理量。通常,但不是必然,这些量采取电信号或磁信号的形式,这些信号能够被存储、传输、合并、比较和以其他方法受到操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有时(主要是为了通常使用的原因),将这些信号称为位、值、元素、符合、字符、项、数等等表达方法。但应理解的是,这些以及类似术语是与适当的物理量相关联的,并且仅仅是应用于这些量的方便的标号。除非下文中明显地以其他形式另外说明外,整改说明书中使用诸如“处理”、“计算”、“判定”、或“显示”等术语所进行的说明可以指数据处理系统或类似电子装置进行的动作和处理,所述动作和处理操作计算机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以物理(例如,电子)量表示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该系统的存储器、寄存器、或其他类似这些信息存储、传输、或显示的装置内类似地以物理量的形式表示的其他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实施为方法、电路或通信系统。因此,本发明可以采用整体硬件实施方法、整体软件实施方法或组合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方法的形式,这里将所有这些形式统称为“电路”。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即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公知的任意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法或方法所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方法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法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操作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所述通用计算机有存储在其内的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随即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ROM (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EEPR0M)、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由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构。例如,可读介质包括随即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闪存装置、以电的、光的、声的或其他的形式传播的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述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是其他类型数据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数据处理系统例如是娱乐系统或个人数字助理(PDA)、通用计算机系统、专业计算机系统、嵌入其他装置中的嵌入装置、不包含媒体播放器的蜂窝电话、多点触控平板装置、其他多点触控装置、或者将这些装置的各方面或功能相结合的装置。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诸如,丨ava iS Smalltalk或C++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的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或诸如汇编语言和/或微代码的低级代码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作为独立的软件包整体地在单个处理器上执行和/或作为另一个软件包的一部分在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参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法的方法、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生成机器,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的指令创建了用于实现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法。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指引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以特定方法运行,从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生成这样的制品,所述制品包括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指令方法。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中,使得能够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上执行一些列操作步骤,以生成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上执行的指令提供了用于实现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而言,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而言,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法。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一般以及描述的意义,而并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控区中; 第二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控区中,所述第二触控区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处在不同的位置;以及 触摸屏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能够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用于检测手指的滑动动作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还包括固定触控点,用于检测手指的按压动作以操控的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固定应用或控制显示屏的内 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 多个固定触控点,分别设置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 其中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 其中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开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菜单,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中,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固定按键,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操作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其包括 所述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 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以及 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包括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进行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包括用户通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任一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快捷键应用,其包括 删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或再按一次本键或预订按键执行删除操作;以及 发送/提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完成信息输入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游戏应用,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所述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应用包括加速或变形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4个固定触控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中,以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 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以及 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18.—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在所述移动终端生成第一触控区; 52、在所述移动终端生成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处在不同位置的第二触控区,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区包括滑动触控区和固定触控点;以及 53、通过触摸屏控制器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滑动触控区检测手指的滑动动作以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固定触控点检测手指的按压动作以操控的所述移动终端内安装的固定应用或控制显示屏的内容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将多个固定触控点分别设置在左、右、上、下四个方向; 其中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竖屏时的操作; 其中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触控点对应所述移动终端横屏时的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开关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中的菜单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固定按键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触控区。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检测第二触控区的特殊操作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二触控区。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第二触控区打开时,用户根据操控需求通过操作模式选择模块设置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操控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单手操作模式或双手操控模式,其包括 所述第一触控区负责信息输入、应用程序控制或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移动; 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的内容;以及 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可实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增强型应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步骤包括用户利用任一手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上、下、左、右滑动,可以使正面显示屏的内容相应在上、下、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进行移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滑动区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屏幕内容的步骤包括用户通过在所述第二触控区滑动区的操作可实现对显示内容的选定、去选定、放大、缩小操作中的任一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快捷键应用,其包括 删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选定待删除内容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弹出删除提示或再按一次本键或预订按键执行删除操作;以及 发送/提交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完成信息输入后,按预设固定触控点完成发送或提交。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游戏应用,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固定触控点配合所述第一触控区完成游戏所需的增强型操作。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应用包括加速或变形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中设置四个固定触控点,以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及屏幕位置灵活选择。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型应用包括 右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右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右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上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左手用户可在竖屏时选择左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以及 左手用户可在横屏时选择下侧固定触控点作为增强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控区中;第二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控区中,所述第二触控区处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一触控区不同的位置;以及触摸屏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触控模块和第二触控模块,并且能够同时处理两个触控模块的输入信号,以便通过任意一个触控区或两个触控区协同操控所述移动终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能提高操控性能和灵活度,以实现高水平的用户体验。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830926SQ20121028534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彬, 赵涛 申请人: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