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及其电容屏,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制作透明的导电基板;S20、在第一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一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S30、制作透明的导电薄膜;S40、在第二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二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引线;S50、将步骤S20所得的半成品与步骤S40所得的半成品通过透明的粘合剂进行粘合,且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S60、将步骤S50制得的半成品依预定尺寸分割为若干小块,并在每个小块上连接柔性线路板,且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且良率较高。
【专利说明】一种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人数字助理、手机、车用导航系统、平板计算机等具有触摸输入功能的电子产品已日趋广泛,而这些产品的显示屏幕上一般是设置有触摸面板,以供使用者利用指头或触摸笔输入信息,且触摸面板具有多种触摸技术。其中,电容屏以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电阻屏。电容屏即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是由透明导电物质形成XY轴双层的导电线路矩阵。当手指触摸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各轴电容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特别是可以侦测多点触摸位置。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屏,尤其是带有双层导电线路的电容屏,其通常是在强化玻璃上设置一导电层,并在PET膜上形成一导电层,进而将强化玻璃及PET膜贴合形成双层的导电线路。但是,由于大块的强化玻璃分割为小块时很容易将玻璃损坏,以致玻璃报废而提高了电容屏的制作成本,同时,切割强化玻璃容易在强化玻璃的周围形成微裂纹,以致玻璃需要二次强化而增加了工序和成本,且玻璃的强度下降也易出现不良品。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的刚性,切割玻璃通常采用刀轮将其切割为小片,再进行CNC切割,而PET膜通常采用镭射切割或冲切,故制作电容屏时需要将玻璃及PET膜分开制作导电层及切割为小块后,再将小块的玻璃与小片的基材单片的贴合,由于贴合工艺要求比较高、故贴合时工序复杂且耗时,而一个个小片的贴合的工艺更是复杂耗时,进而大大降低了电容屏的制作效率,且小片的更容易形成不良品。故现有技术制作电容屏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易出现不良品。
[0004]可以理解的是,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所谓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制作电容屏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良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制作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且良率较高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制作透明的导电基板:在塑料板的一面上设置第一导电层,并将第一导电层制作为第一电路图形;S20、在第一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一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S30、制作透明的导电薄膜:在塑料薄膜的一面上设置第二导电层,并将第二导电层制作为第二电路图形;S40、在第二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二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引线;S50、将步骤S20所得的半成品与步骤S40所得的半成品通过透明的粘合剂进行粘合,且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与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S60、将步骤S50制得的半成品依预定尺寸分割为若干小块,并在每个小块上连接柔性线路板,且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电连接。
[0007]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在步骤S50与S60之间或在步骤S40中在设置完第二电极引线后将导电薄膜中与塑料薄膜相对的一面全部贴合保护层。
[0008]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在步骤S50与S60之间且在设置完保护层后在塑料板上贴合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一面的边缘设置有装饰层,且将隔离层中装饰层所在面与塑料板贴合。
[0009]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装饰层通过在隔离层上印刷油墨层形成。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电路图形通过片材蚀刻形成,所述第二电路图形通过片材蚀刻形成,且带有装饰层的隔离层通过卷材印刷形成。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及第二电极引线均为印刷的银浆。
[0010]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分割通过CNC —体切割。
[0011]在上述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粘合剂为压敏胶。
[0012]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电容屏,其包括通过透明的粘合剂粘合的导电基板、第一电极引线、导电薄膜、第二电极引线及柔性线路板;导电基板包括塑料板及位于塑料板的一面上的第一电路图形,第一电路图形上电连接第一电极引线;导电薄膜包括塑料薄膜及位于塑料薄膜的一面上的第二电路图形,第二电路图形上电连接第二电极引线;其中,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且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
[0013]在所述电容屏中,还包括将导电薄膜中与塑料薄膜相对的一面全部覆盖的保护层。
[0014]在所述电容屏中,还包括设置于塑料板上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一面的边缘设置有装饰层,且隔离层中装饰层所在面与塑料板贴合。
[0015]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先在塑料板上制作第一电路图形以形成导电基板,且在第一电路图形上制作第一电极引线,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制作第二电路图形以形成导电薄膜,且在第二电路图形上制作第二电极引线,再将导电基板及导电薄膜粘合在一起,且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最后将其一体分割为若干小块,并在每个小块上连接柔性线路板,而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所以,其可以将导电基板和导电薄膜整体大片的贴合后再一体的切割为小块,故其避免了小片的贴合的繁琐及不良率,而且,塑料板形成的导电基板可以大片的板材式的制作电路图形,塑料薄膜形成的导电薄膜可通过大片的片材的制作电路图形,故其可整体大片的制作电容屏的功能区的导电线路,因此大片蚀刻-大片印刷-大片贴合-大片切割的片对片制程,大大提高了电容屏的制作效率及良率,也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的一实施例中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电容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电容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7]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9]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主要如下:
S10、制作透明的导电基板:在塑料板11的一面上设置第一导电层12,并将第一导电层12制作为第一电路图形。塑料板11的另一面即电容屏的用户操作面。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塑料板11的一面上可以通过沉积或其它方式形成第一导电层12。在第一导电层12上制作出电容屏的功能区(即感应区)的第一电路图形,其可以通过常规的曝光、显影及蚀刻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形成第一电路图形。制作电路图形的方法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当然,也可采用现成已制作好的以塑料板11为基板的导电基板。塑料板11可以呈片材状,从而可以大片的对塑料板11加工形成导电基板,以提高整体的制作效率。
[0020]S20、在第一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一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13。与第一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13通常一部分位于第一电路图形上,一部分从第一电路图形上向外延伸以连接外界,或者第一电极引线13全部位于第一电路图形上。
[0021]S30、制作透明的导电薄膜:在塑料薄膜21的一面上设置第二导电层22,并将第二导电层22制作为第二电路图形。塑料薄膜21可以为各种材料的绝缘材料。导电薄膜也可以采用现成的导电膜,例如ITO导电膜,其制作第二电路图形的方法与第一电路图形的方法相同。塑料薄膜21的材料可以与导电基板中塑料板的材料相同。优选地,塑料薄膜为PET基材。
[0022]S40、在第二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二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引线23。
[0023]S50、将步骤S20所得的半成品与步骤S40所得的半成品通过透明的粘合剂4进行粘合,且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即将导电基板中导电的一面与导电薄膜中不导电的一面结合在一起。透明的粘合剂4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例如可采用压敏胶,其粘合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导电基板的基材选择较厚的板材,导电薄膜的基材选择较薄的薄膜,这样软对硬贴合易于加工。且塑料板所在面作为用户操作区时,其更耐用。
[0024]S60、将步骤S50制得的半成品依预定尺寸分割为若干小块,并在每个小块上连接柔性线路板24,且柔性线路板24与第一电极引线13和第二电极引线23均电连接。柔性线路板24用于将电容屏上的电路与外界电路电连接,例如将手机的触摸屏上的电路与手机内的PCB板电连接。柔性线路板24通常一部分位于第二电路图形上,一部分从第二电路图形上向外延伸出去以连接外界。柔性线路板可以为贴合或绑定等方式设置在第一电路图形上且其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此处,通过整体的切割粘合后的半成品,可大大提高贴合及切割的效率。制作完柔性线路板24即可形成所需形状的电容屏。通过导电基板及导电薄膜即可形成带有双层电路的电容屏,进而可实现多点触摸。[0025]塑料板11采用具有一定的厚度及强度的板材即可,塑料板11通常选用厚度为
0.5_ — 2_。塑料板11通常比导电薄膜中塑料薄膜厚,以便于用户操作区不易受损。塑料板11形成的导电基板便于整个过程的加工,也不会产生微裂纹等影响产品良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可以将导电基板和导电薄膜整体大片的贴合后再一体的切割为小块,故其避免了小块的贴合的繁琐及不良率。而且,塑料板11形成的导电基板可以大片的板材式的制作第一电路图形及第一电极引线13,塑料薄膜形成的导电薄膜可通过片材的制作电路图形,故其可整体大片的制作导电基板和导电薄膜。因此大片蚀刻-大片印刷-大片贴合-大片切割的片对片制程,大大提高了电容屏的制作效率及良率,也降低了成本。
[0026]为了保护电容屏中外露的导电部分,还包括在步骤S50与S60之间或者在步骤S40中在设置完第二电极引线后将导电薄膜中与塑料薄膜相对的一面全部贴合保护层3,以将导电薄膜中导电部分遮盖保护起来,减少电容屏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可靠性。优选地,还包括在步骤S50与S60之间且在设置完保护层后贴合隔离层5,或者不制作保护层时在S50与S60之间在塑料板上贴合隔离层。隔离层5的一面的边缘设置有装饰层51,且隔离层5中装饰层51所在面与塑料板11贴合。即在第一导电膜中不导电的一面设置带有装饰层51的隔离层5。可以采用黑色边框及LOGO等标识作为装饰层51来遮挡电容屏边缘的部件,进而让用户看到的为电容屏的可视区,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感及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优选地,装饰层51通过在隔离层5上印刷油墨层形成,以进一步降低制作电容屏的成本。隔离层5中与装饰层51相对的一面即为用户操作面。
[0027]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图形通过片材蚀刻形成,第二电路图形通过片材蚀刻形成,且带有装饰层51的隔离层5可通过卷材印刷形成。这样可以实现批量的自动化加工,进而提高电容屏的制作效率。第一电极引线13及第二电极引线23优选为印刷的银浆,其附着能力强且成本较低。保护层3及隔离层5均主要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其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赘述。粘合剂4通常为透明光学胶,其优选为压敏胶,其粘合性更好且成本较低。第一导电膜及第二导电膜种的导电材料优选采用纳米银。纳米银可以直接使用,其不需要烘烤结晶的制程,且纳米银形成的导电膜的抗弯折能力更强,其适宜应用于卷材制程,其在制作过程中不易受损,可进一步提高电容屏的良率。步骤S60中优选将步骤S50制得的半成品一体的通过CNC切割实现分割为若干小块,以提高其分割效率。
[00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屏,其包括通过透明的粘合剂粘合的导电基板、第一电极引线、导电薄膜、第二电极引线及柔性线路板;导电基板包括:塑料板11及位于塑料板11的一面上的第一电路图形,第一电路图形上电连接第一电极引线13。导电薄膜包括:塑料薄膜及位于塑料薄膜21的一面上的第二电路图形,第二电路图形上电连接第二电极引线23 ;其中,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且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第一电极引线13可以部分或全部的位于第一电路图形上。第一电路图形形成导电基板的功能区的电路。第二电极引线23可以部分或全部的位于第二电路图形上,柔性线路板24通常从第二电路图形上向外延伸出一部分以更好的连接外界。第二电路图形形成导电薄膜的功能区的电路。从而形成双层的导电膜的电容屏,进而实现多点触摸。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还包括将导电薄膜中与塑料薄膜相对的面全部覆盖的保护层3。进一步优选地,电容屏还包括设置于塑料板11上的隔离层5,隔离层5的一面的边缘设置有装饰层51,且隔离层5中装饰层51所在面与塑料板11贴合。隔离层5的另一面即形成电容屏的用户操作面。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及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即可,例如,可将柔性线路板部分位于第一电路图形上与第一电极引线电连接,部分从电容屏的侧壁延伸至第二电路图形上第二电极引线电连接,且其部分从第二电路图形上向外延伸。使三者电连接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0029]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可以将两层的导电基板和导电薄膜整体大片的贴合后再一体的切割为小块,其避免了小块的贴合的繁琐及不良率,进而大大提高了电容屏的制作效率及良率,也降低了成本。而且,塑料板形成的导电基板可以大片的板材式的制作电路图形,塑料薄膜形成的导电薄膜可通过片材的制作电路图形,故其可整体大块的制作导电膜,进而也提高了电容屏的制作效率。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屏的成本较低、制作效率较高且其良率也相应的较高。
[00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制作透明的导电基板:在塑料板的一面上设置第一导电层,并将第一导电层制作为第一电路图形; S20、在第一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一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 S30、制作透明的导电薄膜:在塑料薄膜的一面上设置第二导电层,并将第二导电层制作为第二电路图形; S40、在第二电路图形上设置与第二电路图形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引线; S50、将步骤S20所得的半成品与步骤S40所得的半成品通过透明的粘合剂进行粘合,且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 S60、将步骤S50制得的半成品依预定尺寸分割为若干小块,并在每个小块上连接柔性线路板,且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S50与S60之间或在步骤S40中在设置完第二电极引线后将导电薄膜中与塑料薄膜相对的一面全部贴合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S50与S60之间且在设置完保护层后在塑料板上贴合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一面的边缘设置有装饰层,且将隔离层中装饰层所在面与塑料板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通过在隔离层上印刷油墨层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图形及第二电路图形均通过片材蚀刻形成,且带有装饰层的隔离层通过卷材印刷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及第二电极引线均为印刷的银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通过CNC—体切割。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压敏胶。
9.一种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透明的粘合剂粘合的导电基板、第一电极引线、导电薄膜、第二电极引线及柔性线路板; 导电基板包括塑料板及位于塑料板的一面上的第一电路图形,第一电路图形上电连接有第一电极引线; 导电薄膜包括塑料薄膜及位于塑料薄膜的一面上的第二电路图形,第二电路图形上电连接有第二电极引线; 其中,导电基板中与塑料板相对的一面同导电薄膜中与第二电路图形相对的一面粘合在一起,且柔性线路板与第一电极弓I线和第二电极弓I线均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导电薄膜中与塑料薄膜相对的一面全部覆盖的保护层。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塑料板上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一面的边缘设置有装饰层,且隔离层中装饰层所在面与塑料板贴合。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3853395SQ201210499497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赖金洪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