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1128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笔。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屏幕在手机、平板电脑,一体机等科技产品中应用的增加,触控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占据主角的地位。触控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流方式,有着生动直观的操作界面且符合人体的使用习惯。触控科技的日趋进步,也衍生了各类其辅助产品,触控笔的优势也日趋明显。触控笔的笔杆一般只有手指的三分之一宽度,不会遮盖太多显示画面,保证了操作的速度及准确性;触控笔避免了由于人们不同的体质及环境因素而对产品使用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同时触控笔还能避免由于手指的汗渍、油污而对触控板产生的影响,保持触控版面的清洁。随着触控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使用触控笔时对粗细往往有不同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触控笔通常只提供一种宽度,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供多种宽度的触控笔。一种触控笔,包括笔杆和安装在所述笔杆上的笔头,所述触控笔还包括顶杆,所述笔杆与所述笔头均为导电材料,彼此电连接,且所述笔杆为软质导电材料,所述笔杆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所述笔杆上开设一开口,并与所述笔杆内部相通;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二区段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沿所述笔头方向分布;所述顶杆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上开设一与所述开口匹配的凹槽;所述顶杆的所述横杆穿过所述开口,其所述凹槽与所述开口的边沿扣合并抵接,所述纵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笔杆的轴线。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均与所述笔杆的轴线垂直。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区段。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杆的轴线与所述笔杆的轴线重合。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相对端的末端为圆弧状。上述触控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不同需要调节笔头的粗细,改善了以往触控笔无法调整笔头宽度以适应不同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10的结构示意图。触控笔10包括:笔杆100、安装在笔杆100上的笔头200和顶杆300。笔杆100与笔头200均为导电材料,且彼此电连接。笔杆200同时还为软质导电材料。笔杆100为中空管状结构,笔杆100上开设一开口110,并与所述笔杆100内部相通。开口110包括:第一区段111、第二区段112和第三区段113。第二区段112连接并连通第一区段111和第三区段113。第一区段111和第三区段113沿笔头方向分布,且均与笔杆100的轴线垂直,第二区112段垂直于第一区段111。顶杆300包括横杆310和纵杆320,横杆310上开设一与开口110匹配的凹槽311。顶杆300的横杆310穿过开口110,其凹槽311与开口110的边沿扣合并抵接。横杆310和纵杆320相互垂直,且纵杆320的轴线与笔杆100的轴线重合。纵杆320与横杆310连接的相对端的末端为圆弧状。当触控笔10为图1状态时,若要改变笔头200的宽度,将横杆310沿开口110,从第一区段111移动到第三区段113,横杆310带动纵杆320垂直运动,纵杆320将笔头顶端顶出使其变细。若要恢复笔头200的宽度,只需将横杆310沿开口110,从第三区段113移动到第一区段111即可。上述触控笔1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不同需要调节笔头200的粗细,改善了以往触控笔无法调整笔头宽度以适应不同要求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