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连接辨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15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对象连接辨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包含一主装置及一从装置,而主装置还具有一光源及一光侦测器,光源用以产生光线,光侦测器用以侦测光线,从装置连接主装置,且具有一光传导件,光传导件具有一受光部及一被侦测部,受光部位于光源的光线范围内,被侦测部则位于光侦测器的侦测范围,且当光源的光线自受光部射入光传导件,其中一部分光线被传导至被侦测部,主装置依据光侦测器是否测得光线,而辨识与主装置连接的从装置的连接状态。
【专利说明】对象连接辨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辨识系统,特别是指一种以光侦测方式,判断对象连接状态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电子机台在设计组装时,通常会有许多附属的电子组件(下称从装置)装设于主机(下称主装置)上,但该从装置装设于该主装置上后,组装人员尚须于该主装置上输入对应数据进行人工设定,该主装置才能知悉所装设的从装置为何。
[0003]以网络服务器为例,由于其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热气若无法适当排散,将有过热而导致机台当机或其他意外发生的疑虑。因此,网络服务器于组装时,需于网络服务器主机上装置有复数个散热风扇,并通过其内部的处理器控制运转,而可视不同发热情况选择控制适当的散热风扇运转以将废热排散、或是将外部冷空气抽入来达到散热或冷却的效果,进而使于网络服务器主机不会因过热而导致意外发生。
[0004]然而,由于散热风扇的流向是依据整体网络服务器主机中各电子组件的规划位置及散热需求设定风流向信息,以使处理器可依据风流向信息,控制散热风扇的正反转向,以产生排风或是抽风效果,以达散热或冷却网络服务器主机中各电子组件的目的。
[0005]因此,若组装人员在组装过程中不慎将散热风扇为反向安装,抑或是流向设定错误时,势必造成后续处理器在控制散热风扇运转时,所产生气流路径不同于默认气流路径,导致无法有效地达到散热或冷却的目的,反而使得网络服务器主机容易有过热当机的情形产生,更甚者,更有可能导致网络服务器主机温度再次提升,而使得网络服务器主机烧毁或是产生使用上的危险。
[0006]目前公知技术为解决散热风扇误装的问题,多采用双边的连接方式,以避免有装设错误的发生,然而此举导致散热风扇的生产成本大增,因此如何在兼顾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散热风扇错误安装,抑或是流向设定错误的问题,实为业界刻不容缓的待解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可使得从装置装设于主装置上时,主装置即可自动地辨识出从装置的连接状态,而不会有误植信息或误装的情形发生。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象辨识系统包含一主装置及一从装置,主装置包含一光源及一光侦测器,光侦测器设于一基板上,且用以侦测光线者,而光源设于基板上,且用以产生光线,从装置与主装置连接,且从装置具有一光传导件,光传导件具有一受光部以及一被侦测部,当光线自受光部射入光传导件时,部分光线被传导至被侦测部?’另外,受光部位于光源的光线范围内,被侦测部则位于光侦测器的侦测范围中。
[0009]其中该被侦测部呈可透光的状态。
[0010]其中该被侦测部呈不透光的状态。
[0011]其中该光传导件还具有一出光部;当光线自该受光部射入该光传导件时,另一部分光线被传导至该出光部射出。
[0012]其中该出光部及该被侦测部分别位于该光传导件相反的两端。
[0013]其中该主装置还具有一电性插槽,用以输出一电讯号;该从装置具有一电子组件,而该电子组件与该电性插槽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电讯号而运转。
[0014]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依据光侦测器是否测得光线,而可自动地辨识从装置的连接状态,以此避免因错装或是数据误植而导致意外发生的可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从装置的分解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从装置的分解图。
[0019]图5是一立体图,用以揭示第一从装置与基板连接的示意图。
[0020]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1]10对象连接辨识系统,12主装置,121机壳,122基板,122a电性插槽,123开口,124光侦测器,126处理器,128光源,14第一从装置,142第一光传导件,144第一电子组件,142a第一受光部,142b第一被侦测部,142c第一出光部,146电性端口,16第二从装置,162第二光传导件,164第二电子组件,162a第二受光部,162b第二被侦测部,164c第二出光部,166电性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23]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对象连接辨识系统10包含一主装置12、复数个第一从装置14以及复数个第二从装置16。
[0024]于本实施例中,主装置12为网络服务器,且具有一机壳121,以及设置于机壳121中的一基板122、一处理器126、复数个光侦测器124、以及复数个光源128。机壳121的一侧上具有数个开口 123。基板122具有复数个电性插槽122a,且电性插槽122a分别正对开Π 123。
[0025]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装置12不以网络服务器为限,且第一从装置14以及第二从装置16亦不以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为限,各类电子装置及电子组件皆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概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性插槽122a、开口 123、光侦测器124及光源128等的数量皆对应第一从装置14及第二从装置16的数量而可自行增减,不在此赘述。
[0026]承前,处理器126位于基板122上,且电性连接该电性插槽122a,并可分别控制电性插槽122a供电与否,处理器126并储存有第一从装置14与第二从装置16对应的信息。光侦测器124各位于基板122对应各电性插槽122a的位置上,且皆与处理器126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各光侦测器124为一可侦测光线的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0C),用以依据是否测得光线而对应产生一电讯号。光源128皆设于基板122上,且分别位于光侦测器124附近,并电性连接处理器126,并可受处理器126控制而发光或熄灭,而本实施例的光源为灯泡、LED或是其他足以产生光线的发光体皆可作为本实施例的光源。[0027]请参考图3与图4,第一从装置14包含一第一光传导件142及一第一电子组件144,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传导件142为可透光并传输光线的一光导管,光传导件142包含有一第一受光部142a、一第一被侦测部142b及一第一出光部142c,且第一被侦测部142b及第一出光部142c分别位于光传导件142的两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被侦测部142b呈现可透光的状态,而第一受光部142a则位于第一被侦测部142b及一第一出光部142c之间,且通过第一受光部142a的切面设计,当光线由第一受光部142a射入至第一光传导件142时,其中一部份的光线将传导至第一被侦测部142b,而另外一部份的光线将被传导至第一出光部142c。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组件144为散热风扇,且具有一电性端口 146,用以自电性端口 146接收电力而运转。
[0028]请参考图4,第二从装置16同样包含一第二光传导件162及一第二电子组件164,而第二受光部162a与第二出光部164c与前述的第一从装置14的第一受光部142a以及第一出光部142c相类似,于此不再赘述。惟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被侦测部162b呈现不可透光的状态,而第二电子组件164则为一与第一电子组件144风向相反的散热风扇,且同样具有一电性端口 166。
[0029]如此一来,复参阅图1与图2,当组装人员进行组装而将第一从装置14自主装置12的开口 123装设至主装置12时,第一电子组件144通过电性端口 146与基板122上的电性插槽122a电性连接而供电,且第一受光部142a位于光源128所产生的光线的光照范围内,第一被侦测部142b则伸至于光侦测器124中,而位于其侦测范围内(如图5),以此,由于第一被侦测部142b呈可透光的状态,而使得当光源射入至第一光传导件142的部分光线将自第一被侦测部142b射出,进而使得光侦测器124测得光线而产生一对应的电讯号。
[0030]反之,当组装人员进行组装而将第二从装置16自主装置12的开口 123装设至主装置12中时,第二电子组件164通过电性端口 166与基板122上的电性插槽电性122a连接而供电,且第二受光部162a同样位于光源128所产生的光线的光照范围内,第二被侦测部162b则同样伸至于光侦测器124中,而位于其侦测范围内,且因第二被侦测部162b呈不可透光的设计,将使光源128射入至第二光传导件162的部份光线被遮蔽,进而使得光侦测器124无法测得光线。
[0031]如此一来,处理器126便可通过光侦测器124测得光线与否,知悉主装置12对应的位置上所链接的从装置为第一从装置14或第二从装置16。
[0032]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对象连接辨识系统10的设计,处理器126可直接依据光侦测器124是否测得光线,自动地判断与主装置12连接的从装置14、16,进而避免数据误植而导致意外发生的可能。
[0033]另外,由于第一从装置14与第二从装置16的外观极为相似,为避免组装人员错装,组装人员便可通过目视所欲组装的从装置14、16的被侦测部142b、162b呈现可透光或是不可透光而知悉所拿取的从装置14、16为第一从装置14还是第二从装置16,进而避免组装人员误装的可能。
[0034]再者,当从装置14、16组装于主装置12上后,用户(或组装人员)亦可通过观看传导至第一出光部142c或第二出光部142c的部分光线知悉从装置14、16正常运转与否,同时,处理器126亦可直接依据光侦测器124是否测得光线,自动地判断与主装置12连接的从装置14、16的连接状态是否与处理器126默认的信息相符合,如有误装,处理器126可发出提示讯息警告用户(或组装人员),以避免误装,等于具有多重防护,大幅减少出错的机率。
[0035]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以造价低廉的光传导件及光侦测器,即能够避免从装置的错误安装,抑或是设定错误的问题,相较于公知技术的高成本,显然更为实惠且精准。
[0036]本实用新型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不限于服务器主机及散热风扇,任何电子装置及其内部组件的连接皆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的概念。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一主装置,包含有: 一用以产生光线的光源; 一用以侦测光线的光侦测器; 一从装置,与该主装置连接,且具有一光传导件,该光传导件具有一受光部及一被侦测部,该受光部位于该光源的光线范围内,该被侦测部则位于该光侦测器的侦测范围,且当光源的光线自该受光部射入该光传导件,其中一部分光线被传导至该被侦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被侦测部呈可透光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被侦测部呈不透光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光传导件具有一出光部;当光线自该受光部射入该光传导件时,另一部分光线被传导至该出光部射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出光部及该被侦测部分别位于该光传导件相反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连接辨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主装置具有一用以输出一电讯号的电性插槽;该从装置具有一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与该电性插槽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电讯号而运转。
【文档编号】G06F3/00GK203733068SQ20142000861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黄建道, 范盛棠, 吴林锦 申请人: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