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751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0),具有环形侧壁(11),环形侧壁(11)的上设置有螺钉穿设通孔(12);第二壳体(20),具有伸入环形侧壁(11)所围成的空间的连接部(21),连接部(21)具有螺纹孔(22),移动终端的外壳还包括:无头螺钉(30),具有相对设置的伸入端(31)和旋拧端(32)以及伸入螺纹孔(22)且与该螺纹孔(22)相配合的伸入部(33),旋拧端(32)位于螺钉穿设通孔(12)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专利说明】移动终端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外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手机作为一种方便人们通信的工具,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手机造型已经成为用户首先关注的要素,随着手机电池内置的流行,目前结构中目前传统的卡扣和螺钉的方式越来越成为制约造型设计的一个因素,因为后壳上如果表面有螺钉对造型是个极大的破坏,没有螺钉如果只有卡扣,那么卡扣就要做的很强,影响维修,而且也不能阻止用户自己拆机出现危险,针对这种各家也在采用各种方法来解决。
[0003]当前市面上出售的内置电池手机前后壳的固定方案有以下几种大类,I)方式一类似HTC ONE系列、IPAD系列完全用卡扣,维修性比较差,很容易拆坏;2)方式二类似iphone系列,在外观的侧面打两个螺钉,尽量把螺钉处理美观并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减少对造型的影响;3)类似HTC的M8、ZTE的grand s系列产品,螺钉隐藏在装饰片或镜片下面;上面的各种方法以第三种最好,对造型影响最小也最可靠,但是,针对上述第二种方式,由于螺钉带有螺钉头,螺钉头的尺寸较大,影响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此外,针对上述第三种方式,由于螺钉头的尺寸较大,导致塞子的宽度比较宽,同样影响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具有环形侧壁,环形侧壁的上设置有螺钉穿设通孔;第二壳体,具有伸入环形侧壁所围成的空间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螺纹孔,移动终端的外壳还包括:无头螺钉,具有相对设置的伸入端和旋拧端以及伸入螺纹孔且与该螺纹孔相配合的伸入部,旋拧端位于螺钉穿设通孔内。
[0006]进一步地,环形侧壁的外侧设置有容纳槽,螺钉穿设通孔形成在容纳槽上,移动终端的外壳还包括:封堵件,具有容纳槽的封堵状态和敞开容纳槽的敞开状态。
[0007]进一步地,螺钉穿设通孔为阶梯孔,螺钉穿设通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截面积大于第二孔段的截面积,第二孔段位于第一孔段和螺纹孔之间。
[0008]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卡接结构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旋拧端具有旋拧凹槽,旋拧凹槽具有受力切面。
[0010]进一步地,旋拧凹槽为沿垂直于无头螺钉的轴向的方向延伸的通槽。
[0011]进一步地,伸入部具有导向段,导向段的截面积在旋拧端至伸入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导向段形成伸入端。
[0012]进一步地,容纳槽上设置有sim卡第一穿设通孔,连接部上设置有与Sim卡第一穿设通孔相对应的sim卡第二穿设通孔。
[0013]进一步地,螺纹孔为盲孔。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
[00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无头螺钉具有相对设置的伸入端和旋拧端以及伸入螺纹孔且与该螺纹孔相配合的伸入部,旋拧端位于螺钉穿设通孔内,因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无头螺钉的限位作用下在环形侧壁的轴向上相对固定,无头螺钉能够起到原有的限位作用。由于无头螺钉不具有类似与普通螺钉的螺钉头,因此,使用者不容易从环形侧壁的外侧观察到无头螺钉。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封堵件);
[0018]图2示出了图1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的局部主视剖视示意图(封堵件处于封堵状态);
[0019]图3示出了图2的移动终端的外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1]10、第一壳体;11、环形侧壁;12、螺钉穿设通孔;13、容纳槽;14、第一孔段;15、第二孔段;16、sim卡第一穿设通孔;20、第二壳体;21、连接部;22、螺纹孔;30、无头螺钉;31、伸入端;32、旋拧端;33、伸入部;34、旋拧凹槽;40、封堵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无头螺钉30。第一壳体10具有环形侧壁11,环形侧壁11上设置有螺钉穿设通孔12。第二壳体20具有伸入环形侧壁11所围成的空间的连接部21,连接部21具有螺纹孔22。无头螺钉30具有相对设置的伸入端31和旋拧端32以及伸入螺纹孔22且与该螺纹孔22相配合的伸入部33,旋拧端32位于螺钉穿设通孔12内。
[0024]应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由于无头螺钉30具有相对设置的伸入端31和旋拧端32以及伸入螺纹孔22且与该螺纹孔22相配合的伸入部33,旋拧端32位于螺钉穿设通孔12内,因此,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无头螺钉30的限位作用下在环形侧壁11的轴向上相对固定,无头螺钉30能够起到原有的限位作用。由于无头螺钉30不具有类似与普通螺钉的螺钉头,因此,使用者不容易从环形侧壁11的外侧观察到无头螺钉30。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侧壁11的外侧设置有容纳槽13,螺钉穿设通孔12形成在容纳槽13上,也就是说,容纳槽13上设置有螺钉穿设通孔12。移动终端的外壳还包括封堵件40,封堵件40具有容纳槽13的封堵状态和敞开容纳槽13的敞开状态。当封堵件40处于封堵状态时,封堵件40能够起到遮挡无头螺钉30的作用,由于无头螺钉30不具有类似与普通螺钉的螺钉头,因此,容纳槽13和封堵件40均无需制作成很宽的尺寸,使用者不容易从环形侧壁11的外侧观察到封堵件40,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封堵件40在封堵状态和敞开状态之间转换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式,如卡接或过盈配合等。
[0026]如图3所示,螺钉穿设通孔12为阶梯孔,螺钉穿设通孔12包括第一孔段14和第二孔段15,第一孔段14的截面积大于第二孔段15的截面积,第二孔段15位于第一孔段14和螺纹孔22之间。设置第一孔段14能够起到避让用于操作无头螺钉30的操作工具的作用,避免操作工具在旋拧无头螺钉30时损坏环形侧壁11。
[002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钉穿设通孔12的轴向与环形侧壁11的轴向相垂直。
[00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卡接结构相连接。通过卡接结构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为穿设无头螺钉30做准备。此外,卡接结构能够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环形侧壁11的径向上相对固定。当然,连接部21与第一壳体10相配合,同样能够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环形侧壁11的径向上相对固定。
[002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拧端32具有旋拧凹槽34,旋拧凹槽34具有受力切面。设置旋拧凹槽34便于螺丝刀伸入并进行旋拧。
[003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拧凹槽34为沿垂直于无头螺钉30的轴向的方向延伸的通槽。采用上述结构,无头螺钉30为一字槽无头螺钉。
[0031]在本实施例中,伸入部33具有导向段,导向段的截面积在旋拧端32至伸入端3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导向段形成伸入端31。通过设置导向段,便于伸入部33穿过螺钉穿设通孔12并伸入螺纹孔22内。
[003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3上设置有sim卡第一穿设通孔16,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与sim卡第一穿设通孔16相对应的sim卡第二穿设通孔。由于sim卡第一穿设通孔16形成在容纳槽13上,因此,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观一致性。
[0033]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孔22为盲孔。该盲孔的孔底能够起到止挡无头螺钉30的作用,进而限定无头螺钉30的旋进深度。
[0034]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外壳。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为手机或PAD。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的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10),具有环形侧壁(11),所述环形侧壁(11)的上设置有螺钉穿设通孔(12); 第二壳体(20),具有伸入所述环形侧壁(11)所围成的空间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具有螺纹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还包括: 无头螺钉(30),具有相对设置的伸入端(31)和旋拧端(32)以及伸入所述螺纹孔(22)且与该螺纹孔(22)相配合的伸入部(33),所述旋拧端(32)位于所述螺钉穿设通孔(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11)的外侧设置有容纳槽(13),所述螺钉穿设通孔(12)形成在所述容纳槽(13)上,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还包括: 封堵件(40),具有所述容纳槽(13)的封堵状态和敞开所述容纳槽(13)的敞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穿设通孔(12)为阶梯孔,所述螺钉穿设通孔(12)包括第一孔段(14)和第二孔段(15),所述第一孔段(14)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段(15)的截面积,所述第二孔段(15)位于所述第一孔段(14)和所述螺纹孔(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通过卡接结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端(32)具有旋拧凹槽(34),所述旋拧凹槽(34)具有受力切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凹槽(34)为沿垂直于所述无头螺钉(30)的轴向的方向延伸的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部(33)具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截面积在所述旋拧端(32)至所述伸入端(3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段形成所述伸入端(3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上设置有sim卡第一穿设通孔(16),所述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与所述sim卡第一穿设通孔(16)相对应的sim卡第二穿设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22)为盲孔。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外壳。
【文档编号】G06F1/16GK204131578SQ20142060801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杨振杰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