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068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数据管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及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执行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SMT)设备中使用的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管理及复原的数据管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SMT)是将能够直接贴装到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的配件贴附到电路的技术的总称。

具体地讲,SMT工艺是指这样的一种技术: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印刷焊膏,并利用贴装机设备将各种表面贴装部件(Surface Mounting Device:SMD)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之后,通过回流焊炉来接合PCB和表面贴装部件的引线之间。

如上所述的SMT线(line)可被称为生产基于多个设备的系统的组合来完成的PCB的技术,可根据作业环境来具备包含多个设备的至少一个以上的SMT线。

通常,用户在SMT线中通过作为离线程序的OLP来生成作业数据。作为运行方案程序的OLP为用于运营申请人的SMT线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整合编程软件。

图1是现有的用于生成作业数据的CAD数据生成的流程图。

参照图1,为了修改CAD数据来生成作业数据,执行CAD程序(S10),并打开数据文件来生成CAD文件(S20),并且在添加/修改所需的数据(例如,部件的角度等;S30),然后存储数据(S40)。

如上所述,对包含于作业数据中的数据的修改可通过离线程序来修改,还可通过用于安装表面贴装部件的SMT设备的程序来执行。

换句话说,可通过多个设备来修改作业数据,由此最初生成的一个作业 数据可作为具有彼此不同的数据的多个修改版本而存在。

这些修改版本难以确认哪个部分被修改,因此在通过SMT设备执行作业时可能会发生问题。

因此,需求出现能够简便地确认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的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执行在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设备中使用的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管理及复原。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目的,通过以下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从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线接收针对标准作业文件的修改文件;数据修改部,在构成所述标准作业文件的至少一个作业数据中修改相关的作业数据以对应于所接收到的修改文件,与此同时修改所述标准作业文件以标记发送所述修改文件的出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从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线接收针对标准作业文件的修改文件;在构成所述标准作业文件的至少一个作业数据中修改相关的作业数据以对应于所接收到的修改文件,与此同时修改所述标准作业文件以标记发送所述修改文件的出处。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括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数据管理装置及方法,执行在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设备中使用的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管理及复原,由此用户可更加简便地确认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并进行复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生成作业数据的CAD数据生成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部的细部构成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业界面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业表的图。

图7至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业数据得到复原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信息界面的图。

符号说明

310:接收部 320:存储部

330:控制部 340:数据管理部

350:界面生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就会明白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实现这些所用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可以由彼此不同的多种形态实现,实施例只是为了完整地公开本发明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说明给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而提供的,本发明只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定义。贯穿整个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的构成要素。

如果没有其他定义,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方面的术语)可使用为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所能够共同理解的含义。并且,对于通常使用的定义于词典中的术语而言,只要没有明确地特别定义,则不会理想化或过度地解释。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图,数据管理系统200被构成为包括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管理服务器220、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及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设备241、242、243、244。

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执行生成在SMT线的SMT设备241、242、243、244中使用的作业文件的作用。

SMT工艺包括利用贴装机设备将各种表面贴装部件(Surface Mounting Device:SMD)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的操作,本发明中作业文件可被理解为包括表面贴装部件的安装所需的诸如CAD数据或者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数据的安装序列数据。

例如,作业文件可包含诸如部件索引(reference)、X值、Y值、Z值、R值、部件名、供料机(feeder)、管嘴(nozzle)、信头(header)号、遗漏 (skip)信息及优先顺序(level)等作业数据。

在由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生成作业文件时可利用离线程序(Off-Line Program:OLP),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管理服务器220执行存储并分配由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生成的作业文件的作用。

虽然图2示出一个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及一个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但管理服务器220可管理由多个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生成的作业文件,并且可将存储的作业文件提供给多个作业文件分配装置。

或者,也可以由多个管理服务器来管理作业文件,并将适当的作业文件供应到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

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执行将由管理服务器220提供的作业文件发送到各个SMT设备241、242、243、244的作用。

在分配作业文件时,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可将相同的作业文件分配给所有的SMT设备241、242、243、244,还可分门别类地分配作业文件。例如,由管理服务器220提供的作业文件1(未示出)被分配给SMT设备一241及SMT设备三243,由管理服务器220提供的作业文件2(未示出)被分配给SMT设备二242,并且可不给SMT设备四244分配作业文件。

SMT设备241、242、243、244可利用从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接收到的作业文件来执行SMT工艺作业。在本发明中,SMT设备241、242、243、244可在相同的时间点接收相同的作业文件,由此执行统一的SMT工艺作业,并且也可在彼此不同的时间点接收彼此不同的作业文件,由此执行各自有别的SMT工艺作业。

此外,作业文件可由各个装置来修改。例如,用户可利用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来修改生成的作业文件,或者可利用管理服务器220来修改作业文件,或者可利用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来修改作业文件,或者可利用SMT设备241、242、243、244来修改作业文件。

此外,各种装置210、220、230、241~244可包括能够修改作业文件的一个以上的程序,以下将用于修改作业文件的各个装置或者各个程序称为修改主体。

如上所述,在由多个修改主体来修改作业文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对应于最初生成的作业文件的彼此不同的复制本,为了防止这样的混乱,根据本 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200可包括用于管理经修改的作业文件的专门的数据管理装置300。

在由预定主体来发送修改文件的情况下,该修改文件被传递到数据管理装置300,对此数据管理装置300可根据接收到的修改文件来修改作业文件,并且可根据用户的复原命令将经修改的作业文件复原为原样。从而,经修改或者复原的作业文件被传递到管理服务器220,于是可以只让反映出针对由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生成的作业文件累积的修改事项的一个标准作业文件存在。

本发明中,数据管理装置300可包含于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管理服务器220、作业文件分配装置230及SMT设备241、242、243、244中的一个而构成,还可作为独立的装置来实现。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装置的框图,数据管理装置300被构成为包括接收部310、存储部320、控制部330、数据管理部340及界面生成部350。

接收部310执行从SMT线接收针对标准作业文件的修改文件的作用。本发明中,修改文件是指包含用于修改构成标准作业文件的作业数据的信息的文件。

随着一个修改文件被接收,既可以使对应的一个作业数据得到修改,也可以使对应的多个作业数据得到修改。以下,将以通过一个修改文件来修改一个作业数据的情况为主进行说明。

此外,接收部310执行接收标准作业文件的复原命令的作用。本发明中,标准作业文件的复原命令是指在构成标准作业文件的作业数据中将修改的作业数据复原为原样或者复原为以前修改的预定值的命令。

基于一个复原命令被接收,对应的一个作业数据可被复原,对应的多个作业数据也可被复原。以下,以通过一个复原命令来修改一个作业数据的情况为主进行说明。

针对标准作业文件的修改文件或者复原命令可通过数据管理装置300直接被输入或者从其他装置接收,对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收部310可被构成为包括直接被输入修改文件或者复原命令的输入部311及从其他装置接收修改文件或者复原命令的通信部312。

输入部311可具备按钮、手轮(wheel)、梭轮(jog shuttle)等而从用户 接收命令。此外,数据管理装置300具备显示部(未示出),在显示部提供触摸屏功能的情况下,显示部还可执行输入部311的作用。

这里,输入部311仅凭本身就可以是一个装置,例如,无线遥控器可执行输入部311的作用。即,用户可利用设置于无线遥控器的按钮及手轮等来输入命令,在无线遥控器具有惯性传感器的情况下,用户还可通过对无线遥控器施加运动来输入与相关运动轨迹对应的命令。

通信部312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与其他装置通信。通信部312可通过以太网(Ethernet)、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蓝牙(Bluetooth)、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或无线宽带(WiBro;Wireless Broadband)等通信方式与其他装置通信。

数据管理部340执行根据通过接收部310接收到的修改文件或者复原命令来修改或者复原标准作业文件的作用。为此,数据管理部340可被构成为包括数据修改部341及数据复原部342,图4中示出了这些。

数据修改部341执行如下作用:在构成标准作业文件的至少一个作业数据中修改相关的作业数据以对应于接收到的修改文件,与此同时修改标准作业文件以标记发送修改文件的出处。

例如,用户可利用SMT设备一241将预定部件索引的Y值从64.000修改为63.970,在接收到这种内容的修改文件时,数据修改部341将包含于标准作业文件的作业数据中的相关部件索引的Y值从64.000修改为63.970,并且修改标准作业文件以反映出发送上述修改文件的装置为SMT设备一241。

本发明中发送修改文件的装置可包括如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在SMT线执行表面贴装作业的SMT设备241、242、243、244、以及通过网络(未示出)来访问标准作业文件的专门的装置。

为了标记发送修改文件的修改主体,数据修改部341可按发送修改文件的装置或者修改文件的出处而分别以彼此不同的颜色或者形态修改与修改文件对应的作业数据。

例如,数据修改部341在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发送修改文件的情况下用蓝色来修改作业数据,在SMT设备241、242、243、244发送修改文件的情况 下用红色来修改作业数据,在SMT设备241、242、243、244为多个的情况下可按各个SMT设备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修改作业数据。

此外,标准作业文件可被实现为由多个单元格(cell)构成的表格的形态,数据修改部341可用与发送修改文件的装置或者出处对应的颜色来标记明示有经修改的数据的单元格。

数据复原部342执行复原经修改的作业数据的作用。可通过接收部310来接收复原命令,数据复原部342可对应于复原命令来复原作业数据。

在本发明中,作业数据可被修改一次或者被修改多次,对此数据复原部342可将经修改的作业数据复原为原样,或者复原为以前修改的预定值。这里,复原为原样是指复原为由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生成的时间点上的作业数据。

再次参照图3,界面生成部350执行用于生成根据修改文件来反映出修改的信息的修改信息界面的作用。

修改信息界面包括:第一修改信息界面,包含针对预定部件索引的各个项目的修改数据;第二修改信息界面,包含针对预定部件索引的预定项目的修改历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界面生成部350可分别按明示在经修改的标准作业文件的部件索引来生成第一修改信息界面,或者可分别按明示在标准作业文件的部件索引的项目来生成第二修改信息界面。

第一修改信息界面可包含有发送修改文件的修改主体、项目、修改前的作业数据、当前的作业数据及复原命令输入图标。这里,项目可包含X值、Y值、Z值、R值、部件名、供料机(feeder)、管嘴(nozzle)、信头(header)号、遗漏(skip)信息及优先顺序(level)等。

此外,第二修改信息界面可包含有发送修改文件的修改主体、经修改的作业数据及复原命令图标。

针对第一修改信息界面及第二修改信息界面的详细的说明,将在后面通过图7至图9及图11来进行。

此外,界面生成部350可生成用于让用户确认作业数据并修改该数据的作业界面,将在后面通过图5来进行针对作业界面的详细的说明。

存储部320执行存储标准作业文件或者经修改的标准作业文件的作用。此外,存储部320可存储根据接收到的修改文件或者复原命令的各个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数据复原部342可参照存储于存储部320的修改历史将作业数据复 原为原样或者复原为预定值。

控制部330执行针对接收部310、存储部320、数据管理部340及界面生成部350的整体的控制。

此外,虽然未在图3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装置300可包括用于显示由界面生成部350生成的多种界面的显示部(未示出),在数据管理装置300不包括显示部的情况下,可通过诸如监视器的显示单元来显示界面。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业界面的图,在本发明中作业界面500可让用户能够确认作业数据,并且是指可用于修改或者复原预定作业数据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

作业界面500被构成为包括部件配置图510及作业表520。部件配置图510表示以构成作业文件的作业数据为基础布置的各种部件。由于部件配置图510按与实际部件的大小及部件之间的间隔对应的比例来示出部件,因此用过可通过此来确认自己想要修改或者复原的部件。

作业表520表示构成作业文件的作业数据。部件配置图510和作业表520可相互联动而操作,例如在选择部件配置图510的预定部件的情况下,与相关部件对应的作业表520的相关区域可高亮化,在选择作业表520的预定作业数据的情况下,对应的部件可在部件配置图510上高亮化。

如上所述,在作业表520表示的作业数据可以是关于在部件配置图510表示的部件的作业数据,但本发明的作业界面500不限于此。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业表的图,其示出由用户修改的作业数据与其他作业数据相比表示为不同的作业表600。

如图所示,部件索引CN501_UBA的R项目、部件索引CN405的R项目、部件索引IC8的Y项目、部件索引IC601的X、Y项目与其他作业数据相比可表示为更粗,用户可通过此来确认哪些作业数据被修改。

特别是,修改的作业数据的颜色可根据修改作业数据的修改主体而不同,例如由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修改的作业数据可表示为蓝色,由SMT设备241、242、243、244修改的作业数据可表示为红色。

图7至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的图。

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为显示预定作业数据的修改现状的界面,例如在作业表的作业数据中经修改的作业数据被选择的情况下,明示相 关作业数据的修改现状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可被显示在画面。

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可通过与作业表独立的窗(例如,弹出窗)实现而显示,但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为包含针对预定部件索引的各个项目的修改数据的界面,并且构成为包括修改主体字段710、810、910、项目字段720、820、920、以前数据字段730、830、930、当前数据字段740、840、940及复原字段750、850、950。

在修改主体字段710、810、910中显示发送修改文件的修改主体,在项目字段720、820、920中显示作为修改对象的项目,在以前数据字段730、830、930中显示相关项目的以前作业数据、在当前数据字段740、840、940中显示针对相关项目进行修改的作业数据,在复原字段750、850、950中显示复原命令输入图标751、851、951、952、953、954。

此外,在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可显示相关部件索引760、860、960。

结果,用户可通过图7示出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来确认:部件索引IC8的Y项目的作业数据被作为SMT设备241、242、243、244的程序的MMI所修改,其值从64.000修改为63.970。

此外,用户可通过图8示出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800来确认:部件索引CN405的R项目的作业数据被作为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的程序的OLP所修改,其值从90.000修改为0.000。

在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中包含复原命令输入图标751、851、951~954,用户可通过此来复原作业数据。

即,在用户通过图7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来选择复原命令输入图标751的情况下,相关项目的作业数据从63.970复原为64.000,在用户通过图8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800来选择复原命令输入图标851的情况下,相关项目的作业数据从0.000复原为90.000。

作业数据的复原由数据复原部342来执行,在复原命令输入图标751、851、951~954通过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被选择的情况下,数据复原部342将当前的作业数据复原为修改前的作业数据。

图10示出通过图7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将相关项目的作业数据从63.970复原为64.000的情形。如果选择复原命令输入图标751,则如图10所 示,作业数据复原并且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随之从画面消失。

在作业数据复原的情况下,相关复原信息可被反映在作业表及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

虽然图7及图8示出显示关于一个项目的作业数据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700、800、900,但是如图9所示,关于多个项目的作业数据也可被显示在第一修改信息界面900。

图9是示出包含关于多个项目的作业数据的修改现状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的图。

通过图9所示的第一修改信息界面900,用户可确认每一项目各自的作业数据的修改现状,还可按各个项目分别执行复原。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信息界面的图。

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为显示关于预定部件索引的预定项目的修改历史的界面,例如在作业表的作业数据中经修改的作业数据被选择的情况下,明示相关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的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可被显示在画面。

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可通过与作业表独立的窗(例如,弹出窗)实现而显示,但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为包含针对预定部件索引的预定项目的修改历史的界面,并且构成为包括修改主体字段1110、修改日时字段1120、数据字段1130及复原字段1140。

在修改主体字段1100中显示发送修改文件的修改主体,在修改日时字段1120中显示作业数据被修改的日期及时间,在数据字段1130中显示作业数据的修改历史、在复原字段1140中显示复原命令输入图标1141、1142、1143、1144、1145、1146。

此外,在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可显示相关部件索引1160及项目1150。

结果,用户可通过图11所示的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来确认:部件索引CN2102的X项目的作业数据被作业文件生成装置210的程序及SMT设备241、242、243、244的程序所修改,其值按4.689—>4.480—>4.520—>4.779—>4.689—>4.500的时间顺序被修改。

这里,位于最后一行的4.500与当前的作业数据相关,用户可通过从修改历史中选择一个而将作业数据复原为相关值。

作业数据的复原由数据复原部342来执行,在复原命令输入图标 1141~1146通过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被选择的情况下,数据复原部342将当前的作业数据复原为经修改的作业数据中与复原命令输入图标1141~1146对应的作业数据。

例如,在用户选择第二行的复原命令输入图标1142的情况下,数据复原部342将作业数据从4.500复原为4.480。

在作业数据被复原的情况下,相关复原历史可反映在作业表及第二修改信息界面1100。

虽然参照以上内容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改变其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的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为其他具体的形态。因此,以上记载的实施例应被理解为在所有方面都为示例性而不是限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