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587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以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从而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各种显示单元和触控单元的电子设备日益流行。在现有的电子设备中,大部分的电子设备的产品形态为刚性的,例如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都是平板状的,其(触摸)显示单元不能弯曲或折叠。即便目前出现了所谓的柔性屏,也仅是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个表面设置,其产品形态较为单一。同时,传统的电子设备以及配备柔性屏的操控方式也是单一的,最常见的是在电子设备的规定区域设置触摸屏,该触摸屏采集用户的触摸操作而执行相应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以上课题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以及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因此电子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在各种姿态之间切换。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位于连接部分的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输入操作,使得电子设备在各种姿态下都能有效利用空间而对电子设备进行灵活的控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部分,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第二部分,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连接子输入单元,配置来采集输入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 一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部分,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第二部分,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转轴,所述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转动,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连接子输入单元,配置来采集输入操作,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三姿态和第四姿态,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近似成为同一平面,在所述第四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相对,其中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姿态时,依据第三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四姿态时,依据第四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其中,所述第三指令集与所述第四指令集至少部分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在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并且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从而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子设备中,通过位于连接部分的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输入操作,由此子设备在各种姿态下都能有效利用空间而对电子设备进行灵活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姿态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输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5A和图15B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示意图。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8A和图18B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不同姿态下的显示示意图。

图1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20A-图20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1A到21C是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22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23A到23C是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24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25A和图25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示意图。

图26A和图26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7A和图27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9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30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3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的侧视图。

图3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的俯视图。

图3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的侧视图。

图3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的俯视图。

图3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36A至图36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图。

图37A和37B是示意性示出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图。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39A至39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图。

图4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2A到42C是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3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44A到44C是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5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46A和图46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示意图。

图47A到47C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三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8A和48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9A和49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50A示出了当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大时显示内容的示例,图50B示出了当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示例,而图50C示出了当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另一示例。

图5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的电子设备。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以智能手机作为电子设备的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换句话说,电子设备1中除了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外的其他部分为连接部分30。

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连接部分30具有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五端21和第六端22。其中,第一端11至第六端22可以是各个部分的端面,也可以是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发明中,第三端31与第二端12之间连接,由此第一部分10能够与连接部分30连接在一起;第五端21与第四端32之间连接,由此连接部分30能够与第二部分20连接在一起,从而第一部分10、连接部分30以及第二部分20能够连接为一个整体。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以及连接部分30分别具有互为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具体而言,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第二部分20具有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连接部分30具有第一面30-1和第二面30-2。由此,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以及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构成电子设备1的第一外表面(正面);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以及连接部分30的第二面30-2构成电子设备1的第二外表面(背面)。应当注意,在本发明中,由于连接部分30是可形变的,因此第二部分20至少能基于连接部分30相对于第一部分10运动(例如向图2所示的A的方向或者B的方向转动),从而电子设备1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切换。

下面,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连接部分30。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311-31n,所述 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各个自身转动轴311-31n相互平行。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3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3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311转动。在此,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等条件相关。此外,当在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更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302-30n)相应地转动。例如,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为相互啮合的齿轮部件,当一个齿轮部件转动时,将带动所有啮合的其他齿轮部件以相同的线速度(在为相同半径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角速度)联动。可替代地,当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时,可能由于各个转动部件之前的接合方式以及摩擦损耗的不同,导致各个转动部件的转动速度(线速度和/或角速度)并不相同。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不转动,即不是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而是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个姿态。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1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当电子设备1处于第三姿态时,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以及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0近似成为同一平面。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姿态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在第 四姿态下,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与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相对。具体而言,第四姿态可以是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接触的状态,也可以是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的距离小于规定阈值的状态。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各个输入单元。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在连接部分30上包括连接子输入单元230,用于采集用户的输入操作。优选地,在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上也可以分别具有第一子输入单元210和第二子输入单元220。这样,电子设备1的处理单元(未图示)可以根据在各个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操作,执行相应的处理。这些各个子输入单元优选是触摸传感器,但也可以是物理键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输入单元,只要能够采集用户的输入操作即可。典型地,第一子输入单元210、第二子输入单元220以及连接子输入单元23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的同一个外表面上。图8中示出了各子输入单元设置在电子设备1的第一外表面上的例子,即第一子输入单元210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第二子输入单元230设置在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并且连接子输入单元230设置在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情况,至少一个子输入单元也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二面上,例如在连接部分30的第二面设置连接子输入单元230。此外,至少一个子输入单元还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上,例如在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以及第二面20-2分别设置第二子输入单元22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电子设备1的输入单元的优选实施例。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输入单元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还可以在第一外表面上具有第二输入单元200,用于采集整个第一外表面上的输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子输入单元210、连接子输入单元230以及第二子输入单元220分别构成第二输入单元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第一外表面上整体地采集来自用户的输入,从而用户能够在更大空间内输入指令,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在具有采集用户的输入的功能外,还可以同时具有显示功能。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显示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可以包括第一子显示单元310, 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可以包括连接子显示单元330,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也可以包括第二子显示单元320。这样,各个子显示单元可以显示与电子设备1的处理单元执行的处理相关的内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情况,至少一个子显示单元也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二面上,例如在连接部分30的第二面30-2设置连接子显示单元330。此外,至少一个子显示单元还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上,例如在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以及第二面20-2分别设置第二子显示单元320。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也可以仅包括第一子显示单元、连接子显示单元、第二子显示单元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例如,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以不在第二部分的第一面设置第二子显示单元。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一子显示单元310、第二子显示单元320以及连接子显示单元330分别与第一子输入单元210、第二子输入单元220以及连接子输入单元33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从而实现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以及连接部分30的触摸屏的功能。

优选地,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设置可形变的第一显示单元300。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第一子显示单元310、连接子显示单元330以及第二子显示单元320分别构成第一显示单元300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显示单元300也可以仅仅覆盖各个子显示单元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例如第一子显示单元310、连接子显示单元330作为第一显示单元3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第二子显示单元320独立于第一显示单元300。此时,第一显示单元300能够随着连接部分30的发生形变,由此能够适应电子设备1的各种姿态。通过在第一外表面上设置第一显示单元300,能够在电子设备1的第一外表面上大面积地显示相关的内容,例如播放视频等。另外,可以将第一显示单元300与第二输入单元20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整体实现触摸屏的功能。

电子设备1可以在存储单元(未图示)中多种不同的指令集,并且每一种指令集中的指令表示用户输入以及处理单元(未图示)执行的相应的处理内容的映射关系。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的不同姿态,依据不同的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第一子输入单元210、连接子输入单元230以及第二子输入单元220各自所采集的(或者第二输入单元200 整体采集的)输入操作。下面,以第三姿态以及第四姿态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电子设备1的处理单元的动作,这些步骤将构成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当注意,下面以电子设备1的第三姿态以及第四姿态为例进行说明,但事实上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1的其他姿态。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

首先,判断电子设备1正在处于的姿态(步骤S1210)。正如上面所述,由于连接部分30是可形变的,因此第二部分20至少能基于连接部分30相对于第一部分10运动(例如向图2所示的A的方向或者B的方向转动),从而电子设备1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切换。因此,可以在电子设备1的连接部分30上设置传感器,并且根据连接部分30的形变状态判断电子设备1正在处于的姿态。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姿态时,依据第三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步骤S1220)。此时,电子设备1给用户呈现的是整个第一外表面,因此第三指令集可以是使得连接子输入单元与第一子输入单元、第二子输入单元共同作为输入(或者使得第二输入单元作为输入)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从整个第一外表面采集用户的输入,实现各种宽范围的功能。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四姿态时,依据第四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步骤S1230)。第四指令集可以是使得连接子输入单元230独立于第一子输入单元210和第二子输入单元220采集指令。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响应于连接子输入单元230采集的输入控制第一子显示单元310和/或第二子显示单元329的显示。例如,电子设备1在进行视频播放功能时,可以通过对连接子输入单元230的滑动调节音量;在进行图像显示功能时,可以通过对连接子输入单元230的滑动控制图片的缩放;在进行电子书阅读功能时,可以通过对连接子输入单元230的滑动控制翻页等。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的连接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在第四姿态时,连接部分被弯曲,从而面向用户的第一面会形成沿转轴方向的细条区域。此时,连接输入单元230优选包括触摸传感器,并且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判断所述触摸感应单元的输入,当判断结果表明输入为沿转轴方向的滑动输入时,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这样,可以仅识别沿转轴方向 的滑动输入,从而能够避免误操作。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在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并且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从而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子设备中,通过位于连接部分的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输入操作,由此子设备在各种姿态下都能有效利用空间而对电子设备进行灵活的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10,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30,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部分20,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

此外,如图14所示,本发明此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单元40,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在图14中以实线框示出。

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设置在整个第一外表面,也就是说,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这三部分而设置。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设置在第一外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例如,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以及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而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也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跨两个部分或三个部分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包括相应的两块或三块显示屏。各显示屏之间紧密相邻地布置。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仅包括一整块显示屏。

此外,本发明此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姿态,以下分别描述为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在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能被观看者感知。在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三区域能被观看者感知。 所述第三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区域。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未被遮盖部分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也就是说,能被观看者所感知的所述第二区域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此时的外露区域。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未被遮盖。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所述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在此不作限定。作为一示例,所述阈值大于120度。作为又一示例,所述阈值大于150度。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钝角,甚至接近180度,即,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所形成的面近似于平面。此外,所述第一外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区域。同样,能被观看者所感知的所述第三区域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此时的外露区域。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具有第一姿态。在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区域能被观看者感知,并且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未被遮盖部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如下所述的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控制所述第一区域上显示第一界面。

此外,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能够通过保持所述第六端与所述第一面的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方式切换。

此外,如图14所示,本发明此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未示出)。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任何一个中。具体地,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控制所述第三区域上显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至少包括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此外,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控制所述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只包括第三子界面。换言之,与包含至少两个子界面的第三界面不同,所述第二界面仅由单个子界面组成。稍后还将结合具体示例详细描述第二界面和第三界面。

此外,本发明此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未示出)。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感测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以生成相应的触发信号。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包括:感光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发光单元阵列对应设置的光线检测阵列,用于检测所 述光线检测阵列中满足亮度阈值的区域,作为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包括:弯曲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用于检测所述连接部分的弯曲状态作为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

由此,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所生成的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的触发信号而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为所述第三界面,或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三姿态改变为第二姿态的触发信号而将所述第三界面切换为第二界面。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不同应用场景。

在第一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并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聊天应用的聊天界面。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相应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所述聊天应用的与聊天界面不同的另一界面,例如显示地图并进行位置共享的共享界面。所述共享界面可具有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所述第一子界面例如为用于加入共享和退出共享的操作区域。所述第二子界面例如为显示共享内容的共享区域。也就是说,在此第一场景中,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某一应用的第一调用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为所述第三姿态时,显示同一应用的与所述第一调用界面不同的第二调用界面。由此,用户能够方便地在应用的多个界面之间进行切换,充分利用应用的多种功能,改进了用户体验。

在第二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并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聊天应用的聊天界面。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相应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所述聊天应用的另一界面,例如扩展聊天界面。所述扩展聊天界面可具有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所述第一子界面例如对应于所述第二姿态下的聊天界面。所述第二子界面例如为用于进行共享的共享界面。也就是说,在此第一场景中,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某一应用的第一调用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为所述第三姿态时,显示同一应用的第二调用界面,并且所述第二调用界面中的第一子界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调用界面。由此,用户能够方 便地在应用的多个界面之间进行切换,且切换前后的界面之间具有功能上的连续性,改进了用户体验。

在第三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并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聊天应用的聊天界面。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相应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为与所述聊天应用不同的另一应用的界面,例如导航应用的界面。所述导航应用的界面可具有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所述第一子界面例如为实景导航界面。所述第二子界面例如为平面地图导航界面。也就是说,在此第一场景中,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某一应用的第一调用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为所述第三姿态时,显示与此应用不同的另一应用的第二调用界面。由此,用户无需退出应用就能够方便地在多个应用之间进行切换,改进了用户体验。

在第四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并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聊天应用的聊天界面。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相应地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包含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所述第一子界面为与所述聊天应用不同的另一应用的界面,例如导航应用的界面。所述第二子界面为与所述聊天应用不同的又一应用的界面,例如备忘录界面。也就是说,在此第一场景中,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某一应用的第一调用界面。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为所述第三姿态时,显示包含与此应用不同的另外两个应用的应用界面的第二调用界面。由此,用户无需退出应用就能够方便地在多个应用之间进行切换,改进了用户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以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三姿态为例描述了上述几种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场景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从第三姿态切换至第二姿态的情况。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上面描述的各种场景中,可以以各种方式设计各个界面的布局、显示方向和尺寸。

在第一示例中,可以如下设计第一子界面与第二子界面之间的布局。具体地,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单 元可以控制在所述第二姿态所对应的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子界面,并在所述第三区域中除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内显示第二子界面。这对于如上所述的第二场景尤为有利。也就是说,不仅能够使得切换前后的界面之间具有功能上的连续性,而且能够使得切换前后的界面之间具有显示上的连续性,从而进一步改进了用户体验。

在第二示例中,可以参考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而确定显示界面的显示方向。也就是说,即便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诸如重力传感器的传感单元并具有自适应改变显示方向的功能,也可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而确定是否启用此功能。具体地,在此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用于感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运动参数的第二传感单元。所述第二传感单元例如为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的传感器。所述空间运动参数例如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等的参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不响应所述空间运动参数改变所述第二界面的显示方向。另一方面,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姿态下时,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空间运动参数改变所述第三界面的显示方向。也就是说,在此示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被“锁定”,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电子设备根据空间运动参数自适应改变显示方向的功能被禁用。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姿态下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不被“锁定”,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电子设备根据空间运动参数自适应改变显示方向的功能被启用。

在第三示例中,在如上所述的第二示例的基础之上,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空间运动参数确定所述第三姿态下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的布局。具体地,在此示例中,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竖直的第一空间运动参数,将所述第一子界面和所述第二子界面显示为垂直排列;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水平的第二空间运动参数,将所述第一子界面和所述第二子界面显示为水平排列。由此,在第三姿态下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空间运动参数而控制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的布局,以使其更好地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改进用户体验。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输入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第二显示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的所述第一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层叠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显示字符阵列(例如,虚 拟键盘),所述字符阵列的每个位置指示用户进行触摸输入后所对应的输入字符,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点击输入操作确定相应的字符,并在所述第二界面中显示所述字符。由此,在第二姿态下,用户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被“锁定”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字符输入操作,从而提高了输入效率,改进了用户体验。

图15A和图15B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示意图。

如图15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未被遮盖部分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上显示聊天应用的聊天界面。

此外,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上还设置了第二显示单元从而形成触摸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如图15B所示,所述触摸显示单元上显示字符阵列(例如,虚拟键盘),所述字符阵列的每个位置指示用户进行触摸输入后所对应的输入字符。此时,如果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单元接收到对所述虚拟键盘的点击输入操作,则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可以确定相应的字符,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字符。也就是说,在此第二姿态下,用户可以进行诸如字符编辑输入的操作。

此时,如果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并生成相应的触发信号,则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而将所述第二界面切换为所述第三界面,如图15B所示。在图15B中,所述电子设备不仅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还从垂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由此,所述第三区域上显示包括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的第三界面,并且所述第三界面以水平方向显示,其中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显示为水平排列。

以上,参照图14和图15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过连接部分所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设置显示单元,并且在电子设备的不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不同区域被观看者所感知,由此,提供了一种包含至少两种姿态的新颖的产品形态,从而丰富了用户选择,改进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能够根据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而显示相应的界面,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与其姿态相适应,从而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提高了操作效率,进一步改进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图16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姿态,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能被观看者感知;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三区域能被观看者感知,所述第三区域大于所述第二区域。

如图16所示,首先,在步骤S1610,感测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

接下来,在步骤S1620,基于所述参数,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还是第三姿态。

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姿态时,进行到步骤S1630。在步骤S1630,在所述第三区域显示第三界面,并且所述第三界面包括第一子界面和第二子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在所述第二区域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只包括第三子界面;接收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改变为第三姿态的第一触发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生成第一显示切换信号;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切换信号,在所述第三区域上显示所述第三界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姿态并显示第三界面之后,接收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三姿态改变为第二姿态的第二触发信号;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生成第二显示切换信号;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切换信号,在所述第二区域上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只包括第三子界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在所述第二区域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只包括第三子界面;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感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运动参数;在所述第二姿态下,不响应所 述空间运动参数改变所述第二界面的显示方向;在所述第三姿态下,响应于所述空间运动参数改变所述第三界面的显示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一姿态,在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区域能被观看者感知,并且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未被遮盖部分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参数,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姿态还是第三姿态;以及当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第一区域上显示第一界面。

以上,参照图16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中,能够根据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而显示相应的界面,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内容与其姿态相适应,从而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提高了操作效率,进一步改进了用户体验。

【第三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10,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30;第二部分20,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显示单元4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第一输入单元5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部分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能基于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分转动。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可以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被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

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具有第三姿态。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未被遮盖。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 所述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在此不作限定。作为一示例,所述阈值大于120度。作为又一示例,所述阈值大于150度。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钝角,甚至接近180度,即,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所形成的面近似于平面。

此外,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单元40,在图17中以实线框示出。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图17中将第一显示单元示出为设置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面的部分区域上,然而,实际上,其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的整个第一面上。此外,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在第二示例中,如上所述,所述连接部分也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以及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跨第一部分、连接部分这两部分而设置。在第三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换言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这三部分而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跨两个部分或三个部分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包括相应的两块或三块显示屏。各显示屏之间紧密相邻地布置。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仅包括一整块显示屏。

此外,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输入单元50,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在图17中以虚线框示出。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图17中将第一输入单元示出为设置在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的部分区域上,然而,实际上,其可以设置在第二部分的整个第二面上。所述第一输入单元例如可以为触控单元,例如,触摸板。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以及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可以跨第二部分、连接部分这两部分而设置。在第三示例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换言之,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可以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这三部分而 设置。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在跨两个部分或三个部分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输入单元可以包括相应的两块或三块触摸板,也可以仅包括一整块触摸板。

此外,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二显示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类似地,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也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面,还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种设置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的所述第一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可以以层叠方式设置。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输入单元为触控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上设置触摸显示单元。

此外,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二输入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类似的,所述第二输入单元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也可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还可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种设置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的所述第二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可以以层叠方式设置。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二输入单元为触控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上设置触摸显示单元。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层叠方式设置第二输入单元与第一显示单元时,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不会影响所述第二输入单元采集输入,所述第二输入单元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被观看者所感知到。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可以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和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朝向一致。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和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朝向一致。所述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和所述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不同。例如,所述第一未被覆盖部分的面 积小于所述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处理单元。由此,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处理单元能通过第一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处理单元能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所述第一指令集与所述第二指令集至少部分不同。

具体地,所述处理单元可包括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改变。

更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滑动输入操作,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点击输入操作确定相应的字符,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字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感测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以生成相应的触发信号。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的第一触发信号而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的第二触发信号而通过第一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

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包括:感光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发光单元阵列对应设置的光线检测阵列,用于检测所述光线检测阵列中满足亮度阈值的区域,作为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

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包括:弯曲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用于检测所述连接部分的弯曲状态作为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

图18A和图18B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不同姿态下的操控方式和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如图18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下。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和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朝向一致,并且,所述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具有相对较小的面积。在此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显示内容。此时,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输入单元接收到第一方式的操作(例如,滑动输入操作),则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滑动输入操作,通过第一指令集中的指令对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进行相应的改变。例 如,在所述显示内容为第一通知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可以响应于所述滑动输入操作,将第一通知消息切换为第二通知消息。

此外,可选地,在如图18A所示的第一姿态下,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输入单元接收到与第一方式不同的第二方式的操作(例如,点击输入操作),由于第一指令集中可能不包含与第二方式操作相对应的指令,则所述处理单元可以不进行处理。

如图18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下。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和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朝向也是一致的,并且,所述第二未被覆盖部分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在此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所显示的显示内容比如图18A所示的第一姿态下的显示内容更多,信息量更大。此时,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输入单元接收到第二方式的操作(例如,点击输入操作),则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点击输入操作,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对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进行相应的改变。

此外,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上还设置了第二显示单元从而形成触摸显示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触摸显示单元上可以显示字符阵列,所述字符阵列的每个位置指示用户进行触摸输入后所对应的输入字符。具体地,在图18B中,以所述字符阵列为虚拟键盘的情况进行了图示。此时,如果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单元接收到对所述虚拟键盘的点击输入操作,则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可以确定相应的字符,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字符。也就是说,在此第二姿态下,用户可以进行诸如字符编辑输入的操作。

此外,可选地,在如图18B所示的第一姿态下,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输入单元接收到与第二方式不同的第一方式的操作(例如,滑动输入操作),由于第二指令集中可能不包含与第一方式操作相对应的指令,则所述处理单元可以不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虽然上面以滑动输入操作和点击输入操作这两种不同方式的操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能够在不同姿态下显示不同的内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能够在不同姿态下接受不同方式的输入操作,并且所述处理单元能够以不同指令集中的指令进行响应。此外,在所述第一输入单元与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层叠以形成触摸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可以禁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以使得所述触摸显示单元仅作用为 触摸板,从而能够节省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力。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可以显示与第二姿态的操控方式相应的内容,例如虚拟键盘等,从而能够辅助用户输入。也就是说,在不同姿态下,所述触摸显示单元所支持的功能不同。

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如上所述,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只要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有变化,所述处理单元就相应改变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的响应方式。例如,只要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所述处理单元就改变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的响应方式,例如,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来响应。进一步地,如果在之前的姿态下第二显示单元被禁用,则所述处理单元可以触发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

在第二示例中,如上所述,所述电子设备可包含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有变化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改变之前的姿态是否为指定姿态。仅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指定姿态切换至另一姿态时,所述处理单元才相应改变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的响应方式。例如,所述处理单元仅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姿态时,才改变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的响应方式,例如,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来响应。进一步地,如果在之前的姿态下第二显示单元被禁用,则所述处理单元可以触发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

在第三示例中,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感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有变化时,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判断在改变之前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上是否有特定应用正在运行。仅当在改变之前的姿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上有特定应用正在运行,所述处理单元才相应改变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的响应方式。例如,所述处理单元仅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某一姿态改变至第二姿态、并且改变之前的姿态下正运行支持字符输入的应用时,所述处理单元才改变对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的输入的响应方式,例如,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来响应。进一步地,如果在之前的姿态下第二显示单元被禁用,则所述处理单元可以触发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单元。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通过连接部分所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设置显示单元,而在第二部分的第二面设置输入单元,从而提供了一种包含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的新颖的产品 形态,从而丰富了用户选择,改进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当接收到输入信号时,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而以不同指令集中的指令进行响应,使得具有多种姿态的电子设备的操控方式与其姿态相适应,并使得用户能够以符合认知习惯的简单操作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进一步改进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图1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7所示的电子设备。即,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显示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第一输入单元,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面。

此外,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可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19所示,首先,在步骤S1910,接收输入信号。接下来,在步骤S1920,确定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一姿态还是第二姿态。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一姿态时,进行到步骤S1930,通过第一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所述输入信号,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二姿态时,进行到步骤S1940,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所述输入信号。所述第一指令集与所述第二指令集至少部分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响应于表示滑动输入操作的输入信号,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在所述第二姿态下,响应于表示点击输入操作的输入信号,确定相应的字符,并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字符。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一姿态时,感测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以生成相应的触发信号;以及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的第一触发信号而通过第二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所述输入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为第二姿态时,感测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的参数,以生成相应的触发信号;以及响应于表示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的第二触发信号而通过第一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所述输入信号。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各步骤的具体操作已经在上面参照图17和图18所述的电子设备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当接收到输入信号时,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而以不同指令集中的指令进行响应,使得具有多种姿态的电子设备的操控方式与其姿态相适应,并使得用户能够以符合认知习惯的简单操作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进一步改进了用户体验。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0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框图。一般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的电子设备。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以智能手机作为电子设备1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20A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0、连接部分30和第二部分20。具体地,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0可以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其中,所述第一端11可以为自由端,第二端12可以与连接部分30的第三端31连接。所述连接部分30可以具有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其中,连接部分30的第三端31可以与第一部分10的第二端12连接,并且连接部分30的第四端32可以与第二部分20的第五端131连接,连接部分30可以相对于第一部分10转动。所述第二部分20可以具有第五端131和第六端132,并且第二部分20的第五端131可以与连接部分30的第四端32连接,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132可以为自由端,第二部分20能够通过连接部分30来相对于第一部分10运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所使用的术语“端”指的是距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的各端面一定范围内的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0的第一端可以至少是第一部分的第一端11附近的电子设备1的侧面部分。

特别地,图2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电子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框图。如图20B所示,第一部分10的第二端1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40 来与连接部分30的第三端31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40可以使得第一部分10和连接部分30相对转动,从而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和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可以相对地靠近或者相对地远离。并且,连接部分30和第二部分20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50连接,连接部分30和第二部分20的相对转动可以使得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在本示例中,当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幕时,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具有显示屏幕的面。

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连接部分30可以由多个转动部件以及其间的非转动部件构成,其中实现所述连接部分3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以及所述连接部分3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连接的转动部件可以统一视为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成部件。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中除了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外的部分也都可以被视为所述连接部分30。

如图20A所示的电子设备1可以至少具有第一转动方式和第二转动方式。具体地,在所述第一转动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以连接部分30的第一位置为转动轴,使得电子设备1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够相对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部分10和第一子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可以包括第二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可以是所述第一位置分割所述连接部分30所形成的两部分。在所述第二转动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1能以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二位置为转动轴,实现电子设备的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的相对转动,其中,所述第三本体包括所述第一部分10和第三子连接部;所述第四本体包括第四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述第三子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是所述第二位置分割所述连接部分30所形成的两部分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A所示,第一位置可以为连接部分30中的虚线线段123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位置将连接部分30分为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两个子连接部,其中,靠近第一部分10的子连接部可以作为第一子连接部,并且,靠近第二部分20的子连接部可以作为第二子连接部,第一部分10与第一子连接部可以构成第一本体160,并且第二部分20和第二子连接部可以构成第二本体17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可 以为连接部分30中的虚线线段124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二位置可以将连接部分30分为第三子连接部和第四子连接部两个子连接部,其中,靠近第一部分10的子连接部可以作为第三子连接部,并且,靠近第二部分的子连接部可以作为第四子连接部,此时,第一部分10与第三子连接部可以构成第三本体,并且第二部分20和第四子连接部可以构成第四本体,一般地,第一位置可以比第二位置更加靠近第一部分10,在电子设备的第一转动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以第一位置所在的直线为转动轴,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本体可以部分地覆盖第一本体的第一面,在电子设备的第二转动方式下,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以第二位置所在的直线为转动轴,使得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可以相对转动,并且使得第四本体可以部分地覆盖第三本体的第一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还可以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其中,电子设备1的第一姿态是电子设备1以第一转动方式转动,并且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姿态;电子设备1的第二姿态是电子设备1以第二转动方式转动,并且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姿态。在第一姿态下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外露的区域小于在在第二姿态下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外露的区域。

具体地,图21A到21C依次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第一姿态、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切换过程的姿态以及第二姿态的示意图。其中,图21A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第一姿态、图21C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而图21B则图示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

如图21A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如图21C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需要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的覆盖包括完全覆盖以及部分覆盖。具体地,在所述述第二部分20足够短的情况下,在如图21C所示的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可以是所述第二部分20仅覆盖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

如图21B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下,由于构成所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在阻尼,使得该任一姿态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基于相同的原因,在情况下,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同样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以及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可能是需要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

进一步地,如图21A到21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一阈值L。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为垂直贯穿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在面的直线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在面上的一对贯穿点。在如图21A到21C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以及其间任一姿态下都能够处于近似紧密贴合。即,所述第一阈值L可能为5mm或者更小。

在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为所述第六端22上的任一点与其在所述第一部分10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执行切换时,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之间的距离同样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以执行姿态的切换。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说明不同姿态切换过程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如图21A到21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21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F,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21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 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F,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需要理解的是,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部分20施加的外力传递到所述连接部分30以克服所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阻尼。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说明导致所述电子设备姿态切换的外力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的对应关系。

图22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311-31n,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各个自身转动轴311-31n相互平行。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3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3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311转动。在此,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等条件相关。此外,当在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如上参照图21A到21C所示,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上施加的用于导致姿态切换的外力是用于使得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而围绕其自身转动轴转动。由于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上施加的外力向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传递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方向不同(即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可能不同于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以及其他损失,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大于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302-30n)相应地转动。例如,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为相互啮合的齿轮部件,当一个齿轮部件转动时,将带动所有啮合的 其他齿轮部件以相同的线速度(在为相同半径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角速度)联动。可替代地,当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时,可能由于各个转动部件之前的接合方式以及摩擦损耗的不同,导致各个转动部件的转动速度(线速度和/或角速度)并不相同。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不转动,即不是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而是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

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的情况下,由于其中一个转动部件的转动将导致其他所有转动部件以相同或者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动,从而在如图21A到21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能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而是会由于连接部分30中所有转动部件的转动存在起伏。与此不同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仅仅所述连接部分30中折叠区域的转动部件转动,而所述连接部分30中其他区域的转动部件非联动,从而实现在如图21A到21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

图23A到23C是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地,图23A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图23C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而图23B则图示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

类似于上述图21A到21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23A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如图23C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

同样地,类似于上述图21A到21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可以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或者需要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图23A到23C图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由上述图21A到21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同在于,由于其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不同与参照图22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所以从由图23A所示的第一姿态向由图23C所示的第二姿态 的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而是仅仅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近似贴合所述第一部分10滑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一夹角α,并且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连接部分3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二夹角β。

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但是如图23A到23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同样小于第一阈值。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将大于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例如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为1cm,其具体长度主要取决于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非转动部件60。同样地,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此外,在如图23A到23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23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23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如上参照图21A到21C以及图22所已经描述的,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大于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图24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40和5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每个所述转动部件组40和5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402、501和502。如前所述,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和402(或者501和502)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411和412(或者511和512),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和402(或者501和502)的各个自身转动轴411和412(或者511和512)相互平行。同样地,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4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 4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4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4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411转动。此外,当在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40和50的每一个转动部件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40和50中每一个转动部件的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同样地,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401或5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402或502)相应地转动。此外,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4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502不转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0全部由转动部件构成不同,由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中存在非转动部件60,不论其中转动部件全部为联动转动还是存在非联动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都不会在整个姿态切换过程中保持整体的相互平行滑动。

图25A和图25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示意图。具体地,图25A图示上述所述连接部分30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图25B图示所述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40和5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如图25A和25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三姿态,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组成第一外表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或近似平面。具体地,在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厚度严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充分相对转动到其间夹角为180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在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厚度存在差别,或者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未充分相对转动,其间夹角小于180度(例如,在175-180度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近似平面。

图26A和26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 26A和26B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还包括显示单元70,所述显示单元7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进一步地,如图26A和26B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701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702的面积不同。

更进一步地,如图26A和26B所示,所述显示单元70为可形变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7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一面200所组成的区域上;或者所述显示单元7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所述第一面3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一面300所组成的区域上。在如上参照图21A到21C以及图23A到23C描述的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一部分覆盖述所述显示单元70的另一部分。

图27A和27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上参照图20到图26B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不同工作姿态(诸如,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并且如图26A和26B所示,在不同的工作姿态下,布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所述显示单元70会被不同地遮挡,从而存在不同的外露区域。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多种不同工作姿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式为所述显示单元70提供不同的显示内容。

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单元(未图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中,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以及处理单元(未图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中,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的姿态,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7A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感光单元80,所述感光单元80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70的发光单元阵列对应设置的光线检测阵列,用于依据所述光线检测阵列中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区域,确定所述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从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这是因为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不同地遮挡,从而具有不同的外露区域。只有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下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将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进入,而被 遮挡的光线检测阵列的另一部分感测到的光线不满足预定亮度阈值。因此,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即对应于所述显示单元70在当前姿态下的外露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7B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弯曲检测子单元9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部分30的状态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例如,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可以是一个角度传感器,其感测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通过预先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具体尺寸,在感测到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后,可以据此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显示控制子单元(未图示),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从而为用户适应地提供最好地适配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的显示。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当如图21A到21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或者图23A到23C图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如图26A和26B所示,在不同的姿态下,布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所述显示单元70会被不同地遮挡,从而存在不同大小的外露区域。具体地,如图26A所示,在第一姿态下,电子设备可以具有较小的外露区域701。当显示单元70不可以被分区域控制或被分区域逐渐点亮时,在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子设备正在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例如,当如图27A所示的感光单元80的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的光线检测阵列部分在逐渐增增大时或者当如图27B所示的弯曲检测子单元90感测到连接部分30的弯曲角度发生改变时,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70的显示内容不发生改变,即,在整个姿态切换过程中,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70保持仅点亮显示区域701,并且仅在显示区域701中有显示内容。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整个姿态切换过程结束后,即,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姿态后,此时,电子设备具有较大的外露区域702,然后,显示控制子单元才控制显示单元70整体点亮整个外露区域702,并且在整个显示区域702显示更加丰富全面的界面内容。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还可以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整个姿态切换过 程结束的预定时间后,即,当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姿态并且保持预定时间后,显示控制子单元才控制显示单元70整体点亮整个外露区域702,并且在整个显示区域702进行显示。所述预定时间可以由系统缺省设置,或者由用户给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一般地,可以将上述的预定时间设置为1秒钟。

类似地,当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切换时,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首先控制显示单元70的显示内容保持不变,即,在整个姿态切换过程中,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单元70保持点亮整个显示区域702,并且在整个显示区域702中有显示内容。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整个姿态切换过程结束后,即,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姿态后,电子设备仅仅具有较小的外露区域701,此时,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70仅仅点亮外露区域701,并且仅在显示区域701显示简单的信息和/或即时消息。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还可以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整个姿态切换过程结束的预定时间后,即,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姿态并且保持预定时间后,显示控制子单元才控制显示单元70的点亮区域改变为较小的外露区域701,并且仅在显示区域701显示简单的信息和/或即时消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的显示单元70还可以具有被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来被分区域控制显示内容以及被分区域逐渐点亮的功能。此时,在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子设备正在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例如,当如图27A所示的感光单元80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在逐渐增增大时或者当如图27B所示的弯曲检测子单元90感测到连接部分30的弯曲角度发生改变时,可以根据感光单元80的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位置或者根据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具体尺寸以及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计算出第一部分10的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增加的面积,每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增加预定面积时,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70的点亮显示单元70的当前外露区域,并且,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70的显示内容依据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大小的增加而逐渐丰富。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整个姿态切换过程结束,即,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姿态时,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单元70整体点亮整个外露区域702,并且在整个显示区域702显示界面内容。其中,所述预定面积可以由系 统缺省设置,或者由用户给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上述的预定面积设置为4平方厘米。

与上述示例相类似地,当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子设备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切换时,例如,当如图27A所示的感光单元80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在逐渐增减少时或者当如图27B所示的弯曲检测子单元90感测到连接部分30的弯曲角度发生改变时,可以根据感光单元80的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位置或者根据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具体尺寸以及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计算出第一部分10的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减少的面积,每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减少预定面积时,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70的仅仅点亮显示单元70的减少后的当前外露区域,并且,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70的显示内容依据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大小的减少而逐渐简化。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整个姿态切换过程结束,即,电子设备进入第一姿态时,电子设备仅仅具有较小的外露区域701,此时,显示控制子单元可以控制显示单元70仅仅点亮外露区域701,并且仅在显示区域701显示简单的信息和/或即时消息。其中,如上所述地,所述预定面积可以由系统缺省设置,或者由用户给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

图2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801中,检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如上所述,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被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802。

在步骤S2802中,根据检测到的姿态,控制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803。

在步骤S2803中,根据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步骤S2803中还可以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发生改变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内 容不发生改变,直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改变结束时,才控制所述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依据电子设备改变后的姿态而改变。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步骤S2803中还可以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发生改变的过程中,每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改变预定面积时,控制所述第一部分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依据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由此可见,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对现有的手持式电子设备中的结构进行一些优化,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指进行平滑推动的方式来使电子设备在不同的折叠姿态之间进行切换,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并且,折叠后的显示屏幕不会被完全遮挡,用户能够通过外露的显示屏幕及时获得消息用户,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模式切换方法,能够实现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姿态,从而在不同工作姿态下提供不同的显示区域,并且根据工作姿态,在不同的显示区域中执行相应的内容显示。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9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图30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的电子设备。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以智能手机作为电子设备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29和图30中所示,智能手机1包括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

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和相反的第一表面100和第二表面(未示出)。

连接部分30具有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和相反的第一表面300和第二表面(未示出),其中,第三端31与第二端12连接。

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五端21和第六端22,和相反的第一表面200和第二表面(未示出),其中,第五端21与第四端32连接,并且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连接部分30的第一表面3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组成智能手机1的第一外表面,并且基于连接部分30,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能相对转动。稍后将对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相对转动进行详细 描述。

智能手机1还包括显示单元(未示出),至少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上。显示单元可以是诸如等离子体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显示单元的类型。此外,显示单元还可以由触摸显示面板来实现,从而使显示单元能够对用户的触摸操作进行响应。稍后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显示单元进行详细描述。

智能手机1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处于平行或近似平行状态,且显示单元的第一区域(图29和图30中未示出,稍后结合图32和图34进行详细说明)能被感知。除了第一姿态以外,智能手机1还可以具有第二姿态、第三姿态。其中,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或近似平面。所述第三姿态可以是如图30中所示出的智能手机1的姿态。稍后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各个姿态进行详细描述。

智能手机1还可包括处理单元(未示出)。处理单元可以是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的处理器,也可以由嵌入式控制器(EC)来实现。处理单元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来对诸如显示单元这样的硬件组件进行控制。稍后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处理单元的控制操作进行详细描述。

虽然上文示出了智能手机1包括诸如显示单元、处理单元这样的硬件组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智能手机1还可以包括诸如存储单元(未示出)、传感单元等这样的硬件组件。稍后将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智能手机1的硬件配置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31和图32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进行详细说明。图3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的侧视图。图3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的俯视图。

如图31和图32中所示,电子设备1具有第一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处于平行或近似平行状态,且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能被感知。

应注意的是,虽然在图31中将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示出为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平行(即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与第二部分20的第 一表面200平行),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中,第一部分10可以与第二部分20近似平行,就是说,第二部分20可以向着第一部分10的位置略微倾斜,使得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形成一定夹角,或者第二部分20可以向着远离第一部分21的位置略微倾斜,同样使得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形成一定夹角。优选地,所述夹角在0°至30°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前述两种倾斜的方向和角度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实现在第一姿态中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能被感知即可。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能被感知的同时,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如图32中虚线所示)不能被感知。所述不能被感知可以是指当智能手机1处于第一姿态时,智能手机1的用户无法看见或看清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上显示的内容,或者也可以是指当智能手机1处于第一姿态时,智能手机1的用户无法对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进行触摸。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未被第二部分20遮挡,并且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被第二部分20遮挡。在如图31中所示的第一姿态中,第二部分20与第一部分10平行,因此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完全被第二部分20遮挡,而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未被第二部分20遮挡。由于第二部分20对第二区域42的遮挡,所以用户至少无法对第二区域42进行触摸。应注意的是,虽然图31示出了第二区域42被第二部分20遮挡的情形,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必然推论得出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的显示内容不可见。例如,当第二部分20由诸如玻璃、透明塑料这样的透明材料制成时,在图31所示的第一姿态中,用户依然可以透过第二部分20看见显示单元40的第二区域42上的显示内容。可选择地,当第二部分20由诸如半透明树脂这样的半透明材料制成时,用户依然可以透过第二部分20看见第二区域42上的显示内容,只是在该情形中,第二区域42上的显示内容辨识度不高。

优选地,连接部分30具有转动轴(图31中未示出,稍后结合图35进行详细说明),并且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方向上长度不同。如图31中所示,第一部分10在垂直转动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1,第二 部分20在垂直转动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2,并且L1>L2。在该情形中,当用户将第二部分20沿连接部分30的转动轴相对于第一部分10转动时,第二部分20无法将第一部分10完全遮挡,即用户能够感知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

应注意的是,虽然上文示出了第一部分10的长度L1大于第二部分20的长度L2,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部分10的长度L1可以小于第二部分20的长度L2。在该情形中,由于连接部分30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长度,所以第二部分20仍可以相对于第一部分10转动来遮挡第一部分10的部分区域,从而使用户能够感知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1。此外,在该情形中,用户还可以通过使第一部分10沿连接部分30的转动轴相对于第二部分20转动的方式,来最终实现由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与第二部分20的第二表面200处于平行或相对平行的状态,从而使设置在第二部分20上的显示单元的一部分区域能够被感知。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为了便于对第一姿态进行更好地说明,在图32中将第二区域42示出为被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遮挡,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实施例的描述和教导可以得出,第二区域42可以仅被第二部分20遮挡,而不被连接部分30遮挡。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示出显示单元40仅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上,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显示单元4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和连接部分30的第一表面300上,或者设置在智能手机1的第一外表面(由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连接部分30的第一表面3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组成)上。

智能手机1还可具有第二姿态。下面将参照图33和图34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二姿态进行详细描述。图3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第二姿态的侧视图。图3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第二姿态的俯视图。

在图33和图34中所示的第二姿态下,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处于平行或近似平行状态,且显示单元40的第三区域43能被感知,并且第三区域43与第一区域41不同。

虽然在图33中将智能手机1的第二姿态示出为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平行(即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与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平行),然而与上文参照图31和图32对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的描述相似,第二部 分20还可以与第一部分10近似平行,即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形成一定夹角,同样优选地,所述夹角在0°至30°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所述夹角的角度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实现在第二姿态中显示单元40的第一区域43能被感知即可。

如图34中所示,在第二姿态下,显示单元40的第三区域43未被第二部分20遮挡,并且显示单元40的第四区域44被第二部分20遮挡。与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姿态类似,由于第二部分20对第四区域44的遮挡,所以用户至少无法对第四区域44进行触摸。虽然图34示出了第四区域44被第二部分20遮挡,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必然推论得出显示单元40的第四区域44的显示内容不可见。例如,当第二部分20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如此,用户依然可以透过第二部分20看见第四区域44上显示的内容。如图34中所示,由于第二部分20在第二姿态中所遮挡的第一部分10的区域小于第一姿态,所以显示单元40的第三区域43大于第一区域41。

虽然在上文参照图33和图34所描述的情形中,第三区域43大于第一区域41,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三区域43可以小于第一区域41。例如,如上文所述,在第一部分10的长度L1小于第二部分20的长度L2的情形中,当用户转动第一部分10并使其遮挡第二部分20时,由于第一部分10无法完全遮挡第二部分20,所以设置在第二部分20上的显示单元的一部分区域能够被感知,可将显示单元的这部分区域视为第三区域,并且该第三区域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小于第一区域41。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为了便于对第二姿态进行更好地说明,在图34中将第四区域44仅示出为被第二部分20遮挡,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实施例的描述和教导可以得出,第四区域44可以被连接部分30遮挡(即被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遮挡)。此外,如上文所述,显示单元4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和连接部分30的第一表面300上,或者设置在智能手机1的第一外表面上。

下面参照图35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连接部分30进行详细描述。图3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连接部分30的示意图。

如图3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331-33n,所述转动轴331-33n统称为转动轴33,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各个自身转动轴331-33n相互平行。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3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33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转动部件3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331转动。在此,所述第一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等条件相关。此外,当在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上都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相互之间可以由于阻尼的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智能手机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应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它转动部件(转动部件302-30n)既可以保持相对静止,也可以相应地转动。例如,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可以为相互啮合的齿轮部件,当一个齿轮部件转动时,将带动所有啮合的其它齿轮部件以相同的线速度(在为相同半径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角速度)联动。可替代地,当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时,可能由于各个转动部件之前的接合方式以及摩擦损耗的不同,导致各个转动部件的转动速度(线速度和/或角速度)并不相同。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它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不转动,即不是所有的转动部件都联动,而是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

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的情况下,由于其中一个转动部件的转动将导致其它所有转动部件以相同或者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动,从而在如图36A到36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能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而是会由于连接部分30中所有转动部件的转动存在起伏。与此不同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仅仅所述连接部分30中弯折区域的转动部件转动,而所述连接部分30中其它区域的转动部件非联动,从而实现在如图36A到36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

上文参照图31和图32所描述的第一姿态与参照图33和图34所描述的第二姿态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切换。下面将参照图36A至图36C对所述第一姿态与所述第二姿态之间的切换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图36A至图36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图,其中图36B示例性示出了在所述第一姿态与所述第二姿态之间的切换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姿态。

如图36A到36C所示,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下,智能手机1的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L。需要理解的是,智能手机1的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为垂直贯穿这两个部分所在面的直线分别在这两个部分所在面上的一对贯穿点。在如图36A到36C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中,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以及其间任一个过渡姿态下都能够处于近似紧密贴合的状态。优选地,第一预定阈值L小于5mm。

在一种情况下,在智能手机1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个过渡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L。第六端2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所述第六端22上的任一点与其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姿态与所述第二姿态之间执行切换时,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之间的距离同样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L。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整体相对平行或近似平行地滑动以执行所述第一姿态与所述第二姿态之间的切换。

此外,在如图36A到36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智能手机1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36A所示的第一姿态下,当第二部分20受到外力的作用,并且该外力具有从第六端22至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F1,并且所述分量F1的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智能手机1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36C所示的第二姿态下,当第二部分20受到外力的作用,并且该外力具有从第五端21至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F2,并且所述分量F2的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智能手机1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需要理解的是,在第二部分20施加的外力能够传递到连接部分30以克服所 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阻尼。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上文所述的对第二部分20施加的外力还可以单独地施加在连接部分30上,或者同时施加在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上,只要能够产生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分量F1或分量F2即可。

此外,应注意的是,虽然上文将切换过程施加外力的分量F1和分量F2均设定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分量F1和分量F2可以分别满足不同的预定条件,即可以为分量F1和分量F2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定条件(例如,分量F1对应第二预定条件,分量F2对应第三预定条件),从而分别实现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切换或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切换,例如,当用户握持智能手机1并使智能手机1保持垂直站立状态时,分量F2应适当大于分量F1,即第三预定条件大于第二预定条件。

如上文所述,智能手机1具有显示单元40,至少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上。优选地,显示单元40为可形变显示单元或柔性显示单元,并且可至少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所组成的区域上;或者显示单元40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所组成的第一外表面上。在如上文参照图31至图34所述的不同姿态中,显示单元40的特定区域(例如第一区域41和第三区域43)能够被感知,而其它区域(例如第二区域42和第四区域44)由于被第二部分20遮挡而不能被感知。

由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具有多种不同姿态(诸如,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因此在不同的姿态下,显示单元40会被不同地遮挡,从而存在不同的外露区域(例如第一区域41和第三区域43)。因此,智能手机1的不同姿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为显示单元40提供不同的显示内容,例如即时消息、常用应用等。

优选地,智能手机1还可具有传感单元,设置在第一部分10和/或连接部分30和/或第二部分20中,用于检测智能手机1的姿态。并且,智能手机1还具有处理单元,设置在第一部分10和/或连接部分30和/或第二部分20中,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的姿态,控制智能手机1的模式切换。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显示控制子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所述显示单元40上的显示内容,从而为用户适应地提供最好地适配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的显示。

优选地,所述传感单元可包括感光单元。下面将结合图37A对配置有感光单元的智能手机1进行详细描述。图37A是示意性示出配置有感光单元80的智能手机1的示图。

感光单元80包括与显示单元40的发光单元阵列对应设置的光线检测阵列,用于依据所述光线检测阵列中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区域,确定所述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从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这是因为在所述智能手机的不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4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不同地遮挡,从而具有不同的外露区域。只有布置在所述外露区域下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将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进入,而被遮挡的光线检测阵列感测到的光线不满足预定亮度阈值。因此,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即对应于所述显示单元40在当前姿态下的外露区域(例如第一区域41和第三区域43)。

优选地,所述传感单元可包括弯曲检测子单元。下面将结合图37B对配置有弯曲检测子单元的智能手机1进行详细描述。图37B是示意性示出配置有弯曲检测子单元90的智能手机1的示图。

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部分30的状态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例如,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可以是一个角度传感器,其感测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通过预先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具体尺寸,在感测到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后,可以据此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

应注意的是,虽然上文参照图37A和图37B将所述传感单元分别示出为包括感光单元80和弯曲检测子单元9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所述传感单元还可由感光单元80和弯曲检测子单元90共同组成,从而能够更精准地检测智能手机1的姿态。此外,所述传感单元还可以包括其它检测元件,只要能够检测智能手机1的姿态即可。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通过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能相对转动而形成所述第一姿态,既能够减小智能手机1的体积,方便用户的携带和握持,而且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姿态来切换智能手机1的工作模式,从而在未被遮挡的区域(如第一区域41和第三区域43)中显示诸如即时消息、常用应用等,方便用户能够在减小电子设备1的体积之后使用 电子设备1的特定功能。

下面将结合图38至图39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进行详细描述。图3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图39A至39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图。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与上文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相似,因此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这里将省略对两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件、功能等的描述,并着重描述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连接部分30。如图3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50和7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每个所述转动部件组50和7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501、502和701、702。如前所述,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701和702(或者501和502)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711和712(或者511和512),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701和702(或者501和502)的各个自身转动轴711和712(或者511和512)相互平行。同样地,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7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7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7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7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711转动。此外,当在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50和70的每一个转动部件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50和70中每一个转动部件的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智能手机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同样地,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501或701)转动时,其它转动部件(转动部件502或702)相应地转动。此外,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501或701)转动时,其它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502或702)不转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0全部由转动部件构成不同,由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中存在非转动部件60,不论其中转动部件全部为联动转动还是存在非联动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都不会在整个姿态切换过程中保持整体的相互平行滑动。

下面参照图39A至图39C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的切换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图39A至39C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图。

与第一实施例描述相类似,图3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一姿态,图39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的第二姿态,图39B示出了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的一个过渡姿态。

如图39A至图39C中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的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而是仅仅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近似贴合所述第一部分10滑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表面30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一夹角α,并且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表面30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二夹角β。

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但是如图39A到39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同样小于第一预定阈值L。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预定阈值L可以大于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预定阈值L,例如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预定阈值为1cm,其具体长度主要取决于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非转动部件60。同样地,在智能手机1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过渡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L。

此外,在如图39A到39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智能手机1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39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外力的作用,该外力具有从第五端21至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F3,并且分量F3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智能手机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39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外力的作用,该外力具有从第五端21至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F4,并且分量F4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智能手机1从所述第二姿态 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

与上文第一实施例描述相似的,在本实施例中,分量F3和分量F4可以分别满足不同的预定条件,即可以为分量F3和分量F4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定条件(例如,分量F3对应第二预定条件,分量F4对应第三预定条件),从而分别实现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切换或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切换,例如,当用户握持智能手机1并使智能手机1保持垂直站立状态时,分量F2应适当大于分量F1,即第三预定条件大于第二预定条件。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预定条件可以与上文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预定条件相等,也可以不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连接部分30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等进行设置。

与上文第一实施例描述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可以具有诸如显示单元、处理单元、传感单元这样的硬件组件,并且处理单元可以根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的姿态,控制智能手机1的工作模式切换,并且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不同的内容,从而为用户适应地提供最好地适配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的显示。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通过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能相对转动而形成所述第一姿态,既能够减小智能手机1的体积,方便用户的携带和握持,而且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姿态来切换智能手机1的工作模式,从而在未被遮挡的区域(如第一区域41和第三区域43)中显示诸如即时消息、常用应用等,方便用户能够在减小电子设备1的体积之后使用电子设备1的特定功能。

下面参照图40,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40是示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4000的流程图。这里将结合上文所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智能手机1对模式切换方法4000进行说明,因此将省略对智能手机1的各个组件的描述。

如图40中所示,在步骤S4001中,检测智能手机1的姿态。如上所述,智能手机1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第一部分10的第一表面100和第二部分20的第一表面200处于平行或近似平行状态,且显示单元的第一区域能被感知。除了第一姿态以外,智能手机1还可以具有第二姿态、第三姿态。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或近似平面。所述第三姿态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出的智能手机1的姿态。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 一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传感单元检测智能手机1的姿态。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4002。

在步骤S4002中,根据检测到的姿态,控制智能手机1的模式切换。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4003。

在步骤S4003中,根据智能手机1的模式切换,切换智能手机1的显示单元40上的显示内容。

【第六实施方式】

首先,将参照图4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的电子设备。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以智能手机作为电子设备1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4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换句话说,所述电子设备1中除了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外的其他部分为连接部分30。所述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连接部分30具有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所述第三端31与所述第二端1212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五端21和第六端22,所述第五端21与所述第四端32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至少能基于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转动。

其中,基于所述连接部分30,电子设备1至少具有三种姿态,其中,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这里,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各不相同。

所述电子设备1能通过第一方式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且能通过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

在下文中,将具体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配置,所述连接部分30可以由多个转动部件以及其间的非转动部件构成,其中实现所述连接部分3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以及所述连接部分3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连接的转动部件将统一视为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成部件。换句话说,所述电子设备1中除了 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外的部分都被视为所述连接部分3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所使用的术语“端”指的是距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的各端面一定范围内的部分。

以下,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在所述第二部分20至少基于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1的姿态切换过程。

图42A到42C是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地,图42A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图42C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而图42B则图示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

如图42A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如图42C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需要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的覆盖包括完全覆盖以及部分覆盖。具体地,在所述述第二部分20足够短的情况下,在如图42C所示的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可以是所述第二部分20仅覆盖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

如图42B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下,由于构成所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在阻尼,使得该任一姿态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基于相同的原因,在情况下,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同样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以及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可能是需要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

进一步地,如图42A到42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一阈值L。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为垂直贯穿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在面的直线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在面上的一对贯穿点。在如图42A到42C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在所述第一 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以及其间任一姿态下都能够处于近似紧密贴合。即,所述第一阈值L可能为5mm或者更小。

在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为所述第六端22上的任一点与其在所述第一部分10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执行切换时,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之间的距离同样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以执行姿态的切换。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说明不同姿态切换过程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如图42A到42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42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F,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42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F,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需要理解的是,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部分20施加的外力传递到所述连接部分30以克服所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阻尼。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说明导致所述电子设备姿态切换的外力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的对应关系。

图43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如图4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311-31n,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各个自身转动轴311-31n相互平行。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3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3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 动轴311转动。在此,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等条件相关。此外,当在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如上参照图42A到42C所示,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上施加的用于导致姿态切换的外力是用于使得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而围绕其自身转动轴转动。由于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上施加的外力向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传递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方向不同(即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可能不同于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以及其他损失,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大于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302-30n)相应地转动。例如,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为相互啮合的齿轮部件,当一个齿轮部件转动时,将带动所有啮合的其他齿轮部件以相同的线速度(在为相同半径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角速度)联动。可替代地,当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时,可能由于各个转动部件之前的接合方式以及摩擦损耗的不同,导致各个转动部件的转动速度(线速度和/或角速度)并不相同。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不转动,即不是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而是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

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的情况下,由于其中一个转动部件的转动将导致其他所有转动部件以相同或者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动,从而在如图42A到42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能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而是会由于连接部分30中所有转动部件的转动存在起伏。与此不同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仅仅所述连接部分30中折叠区域的转动部件转动,而所述连接部分30中其他区域的转动部件非联动,从而实现在如图42A 到42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

图44A到44C是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地,图44A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图44C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而图44B则图示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

类似于上述图42A到42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44A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如图44C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

同样地,类似于上述图42A到42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可以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或者需要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图44A到44C图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由上述图42A到42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同在于,由于其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不同与参照图43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所以从由图44A所示的第一姿态向由图44C所示的第二姿态的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而是仅仅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近似贴合所述第一部分10滑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一夹角α,并且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连接部分3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二夹角β。

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但是如图44A到44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同样小于第一阈值。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将大于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例如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为1cm,其具体长度主要取决于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非转动部件60。同样地,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 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此外,在如图44A到44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44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44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如上参照图42A到42C以及图43所已经描述的,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大于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图45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如图4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40和5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每个所述转动部件组40和5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402、501和502。如前所述,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和402(或者501和502)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411和412(或者511和512),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和402(或者501和502)的各个自身转动轴411和412(或者511和512)相互平行。同样地,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4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4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4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4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411转动。此外,当在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40和50的每一个转动部件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40和50中每一个转动部件的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同样地,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401或5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402或502)相应地转动。此外,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4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502不转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0全部由转动部件构成不同,由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中存在非转动部件60,不论其中转动部件全部为联动转动还是存在非联动 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都不会在整个姿态切换过程中保持整体的相互平行滑动。

图46A和图46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示意图。具体地,图46A图示上述所述连接部分30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图46B图示所述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40和5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如图46A和46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三姿态,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组成第一外表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或近似平面。具体地,在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厚度严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充分相对转动到其间夹角为180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在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厚度存在差别,或者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未充分相对转动,其间夹角小于180度(例如,在175-180度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近似平面。

如上文中所述,图42A至图42C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方式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且图44A至图44C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方式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可见,尽管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0的构造不同,但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的方式相同。此外,图47A至图47C示出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方式的第一姿态和第三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在图47A-47C中,并未特别示出连接部分30的具体构造,换言之,在图47A-47C中,连接部分30既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的配置,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具体地,具体地,图47A图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图47C图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而图47B则图示所述第三姿态和所述第一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通过图42A至图42C、44A至图44B与图47A至图47C的比较可清楚地看出,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包括:所述第一方式和所述第二方式下所述第二部分的运动方式不同。

接下来,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所述第一方式下和所述第二方式下所述第二部分20的不同的运动方式。

首先,可以从受力方式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0经由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一面、且从第五端21指向第六端22方向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靠近所述第一部分10的方向滑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二姿态切换至第一姿态。当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分3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一面、且从第六端22指向第五端21方向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0的方向滑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一姿态切换至第二姿态。

可以通过第二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三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受到从所述第六端22向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0经由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呈一定夹角(优选地,夹角为90°)、且从所述第六端22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靠近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的方向转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三姿态切换至第一姿态。当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受到从所述第六端22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 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0经由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三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呈一定夹角(优选地,夹角为90°)、且从所述第六端22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的方向转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一姿态切换至第三姿态。

其次,可以从运动方向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进行相对平行运动(实质上为完全平行或近似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的夹角保持恒定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完全平行地相对运动,从而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保持恒定且为0。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近似平行地相对运动,此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保持恒定且为α,当然α是小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值。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势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通过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相反方向的相对平行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

可以通过第二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三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进行相对转动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的夹角不断减小,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势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进行相反方向的相对转动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的夹角不断增大,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三姿态。

然后,还可以从运动过程中第六端2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 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保持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当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保持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例如,可以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完全贴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进行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的切换,此时,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的距离为0。又如,也可以在仅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接触而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其余部分不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保持接触,此时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一小值,且该小值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即小于第一预定阈值。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三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使得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从第二预定阈值增大至一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具体来讲,在所述第三姿态下,如果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严格地共面,则通过所述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向所述第一姿态切换时,最初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0,即第二预定阈值为0。然后,随着第二部分20向着靠近第一部分10的方向转动,二者的距离逐渐增大至一最大值,例如,最大值出现在第二部分20与第一部分10垂直时,然后,二者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一预定阈值,即最小值出现在第二部分20与第一部分10完全贴合或基本贴合时。在所述第三姿态下,如果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非严格地共面,则通过所述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向所述第一姿态切换时,最初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一非零的小值。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使得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从第一预定阈值以下 增大至一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三姿态。

在上文中,为了便于理解,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用于变换姿态的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不同。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任何其他可能的角度也可以类似地用来解释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不同。

图48A和48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8A和48B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还包括显示单元70,所述显示单元7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进一步地,如图48A和48B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701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702的面积不同。

更进一步地,如图48A和48B所示,所述显示单元70为可形变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7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一面200所组成的区域上;或者所述显示单元7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所述第一面3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一面300所组成的区域上。在如上参照图42A到42C以及图44A到44C描述的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一部分覆盖述所述显示单元70的另一部分。

图49A和49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上参照图1到图48B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不同工作姿态(诸如,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并且如图48A和48B所示,在不同的工作姿态下,布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所述显示单元70会被不同地遮挡,从而存在不同的外露区域。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多种不同工作姿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式为所述显示单元70提供不同的显示内容。

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单元(未图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中,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以及处理单元(未图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中,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子设 备的模式切换。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9A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感光单元80,所述感光单元80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70的发光单元阵列对应设置的光线检测阵列,用于依据所述光线检测阵列中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区域,确定所述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从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切换。这是因为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不同地遮挡,从而具有不同的外露区域。只有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下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将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进入,而被遮挡的光线检测阵列的另一部分感测到的光线不满足预定亮度阈值。因此,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即对应于所述显示单元70在当前姿态下的外露区域。

此外,所述感光单元80还可以进一步判断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数量是逐渐增大还是急剧增大。如果所述感测单元80判断出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数量是逐渐增大的,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一方式进行姿态切换。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感测单元80判断出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数量是急剧增大的,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二方式进行姿态切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9B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弯曲检测子单元9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部分30的状态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例如,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可以是一个角度传感器,其感测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通过预先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具体尺寸,在感测到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后,可以据此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

此外,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还可以进一步检测所述连接部分30中包括的转轴的转动。具体来讲,如上文中所述,所述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多个转轴。例如,如果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检测到所述多个转轴之中仅部分转轴转动而其余转轴不转动,并且转动的转轴部分是依次变化的(如,当前时刻是311、312、313,而下一时刻是312、313、314),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一方式进行姿态切换。另一方面,如果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检测到所述多个转轴之中的全部转轴均转动,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二方式进行姿态切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显示控制子单元(未图示),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从而为用户适应地提供最好地适配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的显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姿态切换时显示内容切换的不同示例。

作为第一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三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三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内容。

由于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第一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一内容必然少于第二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三内容。这里,第一内容为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且第一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三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一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第一内容虽然是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简单地对第三内容原样不动地裁切,而是对于第三内容中各项的重新精简组合。

例如,图50A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大时显示内容的示例,而图50B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示例。如图50A和图50B所示,第三内容可以是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播放进度条、歌词、专辑封面等的完整内容,而第一内容可以是仅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及播放进度条的精简内容。当然,在第一内容中,需要对播放控制按钮及播放进度条重新布局。

通常认为,用户在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由于显示单元执行显示的有效面积减小,因此变换显示到精简内容的显示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三内容。

作为第二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四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四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二内容。

与第一示例中第一内容与第三内容相关不同,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二内容为预定内容,且所述第二内容与所述第四内容无关。例如,图50A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大时显示内容的示例,图50C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另一示例。如图50A和图50C所示,第四内容也可以是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播放进度条、歌词、专辑封面等的完整内容,而第二内容可以是锁屏界面。

通常认为,用户在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直接将电子设备切换到锁屏模式且显示单元显示锁屏界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二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二内容切换至显示第四内容。

在上文中,分别以两个独立的示例示出了通过第一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和通过第二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三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然而,也可以将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进行组合,即在一个示例中,包括通过第一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和通过第二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三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

作为第三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并且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在第三示例中,关注的是在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下显示相同应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方式(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切换到第一姿态后显示内容将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小于第三姿态下所 述显示单元的第三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即使在第二姿态下和第三姿态下都显示相同的应用,该相同应用的内容也将略有不同。因此,在上文中,以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和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切换至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无关。例如,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可以是锁屏界面。

这样,由于用户在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用户在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与第五内容相关,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并且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功耗。

对于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来生成。与上文中所述的第一示例类似地,所述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可以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的一部分,且第六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五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五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即,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可以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部分地相同。

另外,可替代地,所述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也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而生成,其中所述第六内容与所述第五内容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应用为一购物应用,且在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为商品信息。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显示的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为对应该商品的条形码。

可见,在通过第一方式切换之后,第六内容可以与第五内容地相同,也可以完全地不同。但是,不论第六内容是否与第五内容相同,二者都是相关的。相比之下,在通过第二方式切换之后,与第八内容与第七内容不但不同而且无关。

作为第四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 的第五内容。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

具体来讲,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如音乐播放器、导航等应用,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为所述第五内容的一部分,且第六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五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五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在所述精简界面中,选择完整内容的一部分显示。举例来讲,第一应用为音乐播放器,在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后,第一内容改变为从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播放进度条、歌词、专辑封面等完整内容中选择出的一部分内容,如播放控制按钮和播放进度条。或者,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也可以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基于所述第五内容产生且与所述第五内容不同。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也可以重新生成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举例来讲,第一应用为导航应用,在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后,第一内容改变为箭头导航,这里的箭头导航完全不同于之前显示的完整导航内容。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这样,由于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1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非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与第五内容相关, 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并且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非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功耗。

作为第五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与第四示例中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在第五示例中,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判断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并且,基于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应用,但是当前并未执行持续型操作(如,执行音乐播放、执行导航等操作),那么仍将显示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

具体来讲,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持续型,如执行音乐播放、或执行导航等操作,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为所述第五内容的一部分,且第六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五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五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或者,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也可以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基于所述第五内容产生且与所述第五内容不同。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也可以重新生成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这样,由于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1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 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与第五内容相关,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并且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功耗。

接下来,将参照图5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具体过程。如图5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01中,检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其中,基于所述连接部分,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三种姿态,其中,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各不相同;且所述电子设备能通过第一方式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且能通过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5102。

在步骤S5102中,根据检测到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5103。

在步骤S5103中,根据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

作为第一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三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三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内容。

由于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第一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一内容必然少于第二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三内容。这里,第一内容为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且第一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三内容的第一子内 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一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第一内容虽然是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简单地对第三内容原样不动地裁切,而是对于第三内容中各项的重新精简组合。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三内容。

作为第二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四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四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二内容。

与第一示例中第一内容与第三内容相关不同,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二内容为预定内容,且所述第二内容与所述第四内容无关。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二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三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二内容切换至显示第四内容。

作为第三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并且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在第三示例中,关注的是在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下显示相同应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方式(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切换到第一姿态后显示内容将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小于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三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即使在第二姿态下和第三姿态下都显示相同的应用,该相同应用的内容也将略有不同。因此,在上文中,以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和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切换至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无关。例如,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可以是锁屏界面。

作为第四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所述模式切换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并且,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作为第五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与第四示例中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在第五示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并且,基于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应用,但是当前并未执行持续型操作(如,执行音乐播放、执行导航等操作),那么仍将显示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迄今为止,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在三种姿态之间切换,并且可以基于切换方式的不同来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从而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灵活多变且用户的使用体验高。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元/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单元/ 模块并且实现该单元/模块的规定目的。

在单元/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单元/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