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29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显示产业已由处理传统2D平面式的图像进步到处理3D图像,使得画面显示在视觉上更为逼真,而在没有搭载3D屏幕的设备上欲达到逼真的效果,可以通过2D图像来模拟3D图像显示效果,例如可通过阴影技术对2D图像进行渲染,从而产生具有3D类似效果的3D图像。阴影技术可以在2D图像表面上提供深度和空间错觉,例如为画面中的图标、游戏控件等增加阴影,实现图像的静态3D视效,使得画面的立体感、层次感增强,有利于人们判断画面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随着终端设备显示技术的发展,3D视觉效果对于终端设备显示技术越来越重要,是提高终端设备用户体验的很好切入点,可以给用户带来美的享受。

目前,采用阴影技术进行3D画面显示大都应用在将2D图像生成静态3D画面方面。在进行静态3D画面显示过程通常是:预先设定2D画面的图像模型,例如建立图标、控件等图像模型,然后分别对不同的图像模型预先设定好阴影。以及将图像模型和其对应的阴影进行渲染,从而形成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静态3D画面并显示。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上述采用阴影技术进行3D画面显示时是直接为图像添加预先设定好的阴影,从而使得图像的阴影大小以及位置是恒定不变的,阴影效果比较单一,真实感不强,只能实现静态的3D画面显示,例如在显示屏画面转换过程中也无法实现动态的3D阴影视效,并且目前在使用终端设备等便携式设备过程中,显 示屏上所显示画面也无法跟随用户触控操作进行动态3D转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画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在显示屏画面转换过程中能够实现动态的3D视效,使画面显示更逼真。

本发明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画面切换区域,所述画面显示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切换所述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

若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

在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所述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结合预设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并生成相应的第一阴影区域;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结合预设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一、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 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二,根据所述交点位置一、所述交点位置二以及所述预设边界信息确定出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还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区域;在切换过程中,还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确定所述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并生成相应的第二阴影区域;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分别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不同于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不同于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确定所述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三、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四,根据所述交点位置三、交点位置四确定出所述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相对,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画面切换区域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上依序分布。

其中,还包括:

在切换过程中,按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分别分裂为具有间隔的多幅子画面;切换完成后,无缝拼接分裂形成的多幅子画面以形成所述第一画面、第二画面。

其中,所述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包括:

在所述画面切换区域上沿预定方向滑动一定距离的滑动信号、沿水平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还包括:

在切换过程中,按照预设的画面变换规则,对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进行相应旋转和缩放。

其中,所述画面变换规则具体为:画面缩放比例与画面旋转角度具有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之间形成的预定角度为90度。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画面显示装置,所述画面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画面切换区域,所述画面显示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切换所述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

切换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在切换过程中,使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并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所述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结合预设边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

第一阴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生成相应的第一阴影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

其中,所述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一、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二,根据所述交点位置一、所述交点位置二以及第一预设边界信息确定出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

其中,所述画面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还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区域;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在切换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确定所述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

第二阴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所述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生成相应的第二阴影区域;

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分别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不同于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不同于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

其中,所述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所述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三、所述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 界的交点位置四,根据所述交点位置三、交点位置四确定出所述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

其中,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分裂模块,用于在切换过程中,按预设尺寸将所述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分别分裂为具有间隔的多幅子画面;切换完成后,无缝拼接分裂形成的多幅子画面,形成所述第一画面、第二画面。

其中,所述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包括:在所述画面切换区域上沿预定方向滑动一定距离的滑动信号、沿水平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之间形成的预定角度为90度。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幕和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画面切换区域;

所述显示屏幕用于接收切换操作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显示屏幕是否接收到用于切换所述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

在切换过程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使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并根据所述第一画面、所述第二画面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所述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所述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当接收到用于切换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将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在切换过程中,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而得到不同的3D画面和阴影区域,阴影区域的大小及位 置进行相应的变化,因此能够产生出动态3D视效,使用户感受到更加逼真的立体画面。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A是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的示意图;

图2B是第二画面的示意图;

图3是切换过程中的第一及第二画面的示意图;

图4是切换过程中的第一及第二画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本发明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2A是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的示意图。图2B是第二画面的示意图。图3是切换过程中的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的示意图。图4是切换过程中的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可用于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电子书、游戏机等具有画面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上。请参考图1至图4,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0和画面切换区域20。其中,终端设备的第一显示区域10例如可以用于显示一些基本信息,如时间信息、信号强度信息、电 量信息等。终端设备的画面切换区域20用于显示终端设备上的一些应用程序图标、文件夹图标和微控件图,这些图标可以组成多个显示画面,画面切换区域20上所显示的画面可通过切屏实现切换多个显示画面之间的相互切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画面切换区域20当前所显示的画面为第一画面201,画面切换后显示的画面为第二画面202。

下面,将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显示方法。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显示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执行画面显示时,可包括以下步骤101-103:

步骤101,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切换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

在本步骤中,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可以包括:在画面切换区域20上沿预定方向(例如沿显示屏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或其它方向等)滑动一定距离的滑动信号、沿水平方向(例如沿显示屏水平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即接收到切换操作信号时,则进入步骤103;若判断结果为否,即未接收到切换操作信号,则不响应切屏操作。

步骤103,将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

在本步骤中,当接收到用于切换画面切换区域20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例如用户手指在显示屏的画面切换区域20上沿显示屏宽度方向滑动时,则将画面切换区域20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201切换为第二画面202。切换完成后,第一画面201消失,画面切换区域20显示第二画面202。

在切换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切换操作信号,使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之间形成预定角度并呈现在画面切换区域20上,使得用户可清晰看见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之间因存在预定角度而形成的棱角区域。该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具体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通过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形成预定角度,能够增加切换过程中的动态视效,增强用户体验。

在切换过程中,同时还可以根据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及第一显示区 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可视的第一阴影区域。该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与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之间形成的预设角度对应。即是说,在切换过程中可以根据画面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假定终端设备上方具有光源的方式,模拟现实世界生成第一阴影区域。如此,使得在画面切换过程中,各画面之间的相关空间位置关系的深度信息更明显,动态3D视效更好。

针对切换过程,有以下几点需要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第一点是,根据切换操作信号,使得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形成预定角度时,具体操作可以如下:

切换过程中,可按照预设的画面变换规则,对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分别进行相应旋转和缩放,从而使得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形成预定角度,该预定角度优选为90度。其中,画面变换规则具体可以包括:画面缩放比例及画面旋转角度,其中,画面缩放比例与画面旋转角度具有对应关系。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的变换规则,二者之前可预设一定的变换比例。接下来,将结合图2和图3,以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之间形成的预定角度为90度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若接收到的切换操作信号是在画面切换区域20上沿宽度方向滑动一定距离的滑动信号,则在将第一画面201切换为第二画面202的过程中,可以对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按照预设的画面变换规则,进行旋转和缩放处理,即沿显示区域的高度方向为轴对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进行旋转和缩放处理,例如,使第一画面201旋转α角度,使第二画面旋转90°-α角度,从而形成使得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之间形成预定角度。如图2A和图2B所示,可以显示区域的宽度方向为x轴,以显示区域的高度方向为y轴,以垂直于显示区域的表面方向为z轴,建立3维坐标系,若切换操作是用户手指在画面切换区域20上沿宽度方向(即X轴方向)向左滑动时,则在按照画面变换规则对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进行旋转和缩放处理时,具体是将图2A中第一画面201沿y轴旋转预定角度α,图2B中第二画面202沿y轴相反方向旋转90° -α角度,同时按照预设的比例关系,对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进行相应的缩放处理。在此过程中,将经旋转和缩放的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进行拼接,即可使得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之间形成预定的90度夹角,即形成切换过程中可见的立方体棱角区域301(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立方体棱角区域301为图2A和图2B中的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进行旋转和缩放的过程显示的画面。

其中,在对上述的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的缩放处理时,具体可以包括:在旋转第一画面201的过程中对第一画面201进行缩放,以图2A和图2B为例,即将第一画面201沿y轴旋转一预定角度α过程中,为实现远小近大,对第一画面201的远端画面进行缩小,近端画面进行放大;同时在旋转第二画面202的过程中对第二画面202进行缩放,仍以图2A和图2B为例,即将第二画面202沿y轴旋转一预定角度90°-α过程中,为实现远小近大,并对第二画面202的远端画面进行缩小,近端画面进行放大。其中,具体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可以预先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在切换过程中,还可以按照预设尺寸将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分别分裂为具有间隔的多幅子画面;切换完成后,分裂形成的多幅子画面分别无缝拼接,形成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以使得切换过程中的动态效果更好。

具体实现中,在对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进行旋转和缩放的处理中,还可以将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分别按预设尺寸分裂为具有间隔的多幅子画面,以使得切换过程中的动态视效更好。在切换完成后,分裂形成的多幅子画面分别无缝拼接,形成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即切换完成后,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均是完整的画面。

需要说明的第三点是,在切换过程中,需要根据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及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在生成第一阴影区域时,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及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结合预设边界信息,确定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并生成相应的第一阴影区域;

其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分别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也就是说,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紧挨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或者说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靠近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同样地,第二画面201的第一边界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连接,或者说第二画面201的第一边界无限靠近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而提到的预设边界信息,则指的是第一画面201的第三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二边界(即画面切换区域的左侧边界)、第三边界(即画面切换区域的右侧边界)的信息,具体可以是切换过程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二边界的交点信息,以及第二画面202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三边界的交点信息。

下面将通过图4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阴影区域的形成过程。

如图4所示,第一阴影区域例如包括:图4的左上方阴影区域311和右上方阴影区域312,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为图4中的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为图4中的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如图4中所示。

由图4可见,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相邻,第二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5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相邻。根据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结合预设边界信息,即可形成阴影区域311,也即是说阴影区域311为切换过程中的第一画面201与第一显示区域20所显示画面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形成的。同样地,可以根据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结合预设边界信息,即 可形成阴影区域312,也即是说阴影区域312为切换过程中的第二画面202和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形成的。

具体地,在生成阴影区域311和阴影区域312时,可以根据预定角度,计算出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的交点位置一,根据交点位置一以及第一画面201的第三边界(即图4中的第一画面201的左方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第二边界的交点信息,即可确定出阴影区域311。可以根据预定角度,计算出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的交点位置二,根据交点位置二以及第二画面202的第三边界(即图4中的第二画面202的右方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第三边界的交点信息,确定出阴影区域312。

如图4所示,根据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计算出交点位置一对应为图4中的A1点;根据交点A1和预设边界信息,确定出阴影区域311;根据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09,计算出交点位置二对应为图4的D1点,根据交点D1和预设边界信息,确定出阴影区域312。确定出阴影区域311和阴影区域312之后,就可以确定出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了。在确定出第一阴影区域大小之后,就可以模拟现实世界,生成相应大小的第一阴影区域了。

在计算交点位置一和交点位置二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假设以显示区域左上角为坐标原点,以显示区域的宽度方向为x轴,以显示区域的高度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假设显示区域的宽度为w,显示区域的高度为H。

在计算左上方阴影区域311的交点位置一,即交点A1的方法如下:

在上述坐标系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所在边的像素点则构成该坐标系中的一组坐标数组。因此切换画面之前,在该坐标数组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纵坐标y值均是h1,而横坐标x值的取值依次由0到显示区域宽度w,其中h1小于显示区域的高度H。也就是说,该 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是{(0,h1),(1,h1),(2,h1),...,(w,h1)}。步骤103中对第一画面进行旋转和缩放处理时,例如对第一画面201旋转α角度时,可以对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0,h1),(1,h1),(2,h1),...,(w,h1)}进行相应的旋转和缩放处理,得到一个变形后的新数组,该新数组是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经过旋转和缩放后的像素点的坐标。在这个新数组中有且只有一个坐标的纵坐标y值是h1,因此通过在新数组中遍历纵坐标为h1的像素,则纵坐标为h1的像素点对应的横坐标,就可以得到切换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0的第一边界409与第一画面201第一边界401交点的横坐标。也就是说纵坐标为h1值的点即为画面切换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0的第一边界409与第一画面201第一边界401的边的交点,即图4中的交点A1。

计算出交点A1之后,结合预设的第一画面201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第二边界的交点信息,即可确定出阴影区域311。

类似地,右上方阴影区域312的交点位置二,即交点D1的方法如下:

在上述坐标系中,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像素点是一组坐标组成的数组。同样地,切换画面之前,在该坐标数组中,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纵坐标y值是h1,第二画面202横坐标x的取值依次为显示区域0到显示区域宽度w。因此该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是{(0,h1),(1,h1),(2,h1),...,(w,h1)}。采用步骤103的方法对第二画面202旋转和缩放处理时,例如对第二画面202旋转90°-α角度时,可以对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0,h1),(1,h1),(2,h1),...,(w,h1)}进行相应旋转和缩放,得到一个变形后的新数组,新数组是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经过旋转和缩放后的像素点的坐标。在这个新数组中有且只有一个坐标的纵坐标y值是h1,在新数组中遍历纵坐标为h1的像素,则 纵坐标为h1的像素对应的横坐标,即可以得到切换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0的第一边界409与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交点的横坐标。也就是说,该纵坐标为h1值的点即为画面切换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0的第一边界409与第二画面202第一边界405所在边的交点,即图4中的交点D1。

在计算出交点位置D1之后,可结合预设的第二画面202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三边界的交点信息,即可确定出阴影区域312。

在确定出阴影区域311和阴影区域312之后,就可以生成相应的第一阴影区域并显示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坐标数组中所说的第一画面201第一边界401在坐标系中的取值、第二画面202第二边界405在坐标系中的取值均指的是物理上的取值。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不同于第一显示区域10的第二显示区域30。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第一显示区域10、画面切换区域20及第二显示区域30在显示区域上依序分布。也即是说,第一显示区域10与第二显示区域30没有相交。其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与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不同,优选为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与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相对,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与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不同,优选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与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相对。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显示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

其中,第二阴影区域的生成方法与生成第一阴影区域的方法类似。也就是说,在生成第二阴影区域时,也可以根据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及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来生成。

具体地,在生成第二阴影区域时,是根据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及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 二阴影区域;其中,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分别与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此处相邻的含义与前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4所示,具体实现中,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为图4中的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为图4中的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如图4所示),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19如图4中所示,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与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401相对,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与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405相对。

在确定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具体包括:

根据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与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19的交点位置三、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与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19的交点位置四,根据交点位置三、交点位置四确定出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

具体地请参考图4,第二显示区域30例如可以位于不同于第一显示区域10的另一位置,例如位于画面切换区域20的下方,第二显示区域30例如可以显示一些基本信息,如返回图标、上一页图标等。其中,第二阴影区域具体为图4的阴影区域313。第二阴影区域313为切换过程中的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与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19形成的阴影区域。

如图4所示,具体地,在生成第二阴影区域313时,可以根据预定角度,计算出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与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19的交点位置三,即图4中的交点B1,计算出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与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419的交点位置四,即图4中的交点C1,根据交点位置B1和C1,确定出第二阴影区域313的大小并生成相应大小的。

其中,计算交点B1和交点C1时,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同样地以显示区域左上角为坐标原点,以显示区域的宽度方向为x轴,以显示区域的高度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假设显示区域的宽度为w,显示区域的高度为H。

那么交点B1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该坐标系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所在边的像素点是一组坐标组成的数组。因此在切换前在该坐标数组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纵坐标y值是h2,第一画面201横坐标x值的取值依次为0到显示区域宽度w,其中h2大于其中h1,且小于显示区域的高度H。因此该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是{(0,h2),(1,h2),(2,h2),...,(w,h2)}。采用步骤103中旋转和缩放方法,例如对第一画面201旋转α角度时,可以对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0,h2),(1,h2),(2,h2),...,(w,h2)}进行相应旋转和缩放之后,得到一个变形后的新数组,新数组是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的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经过旋转和缩放后的像素点的坐标,在这个新数组中有且只有一个坐标的纵坐标y值是h2。因此,通过在新数组中遍历纵坐标为h2的像素,就可以得到纵坐标为h2的像素对应的横坐标,该横坐标即是切换过程中第二显示区域30的第一边界419与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411第二边界所在边的交点的横坐标,如此则可以得到画面切换过程中第二显示区域30的第一边界419与第一画面201第二边界411的边的交点位置三,即图4中的交点B1。

类似地,交点C1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上述坐标系中,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所在边的像素点是一组坐标组成的数组。切换画面之前在该坐标数组中,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纵坐标y值是h2,第二画面202的横坐标x的取值依次为显示区域宽度0到屏幕宽度w。因此该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是{(0,h2),(1,h2),(2,h2),...,(w,h2)}。 采用步骤103的旋转和缩放方法,例如对第二画面202旋转90°-α角度时,对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415所在边的像素点对应的坐标数组{(0,h2),(1,h2),(2,h2),...,(w,h2)}进行相应旋转和缩放,得到一个变形后的新数组,在这个新数组中有且只有一个坐标的纵坐标y值是0。通过在新数组中遍历纵坐标为h2的像素,则可以得到纵坐标为h2的像素对应的横坐标。该横坐标是切换过程中第二显示区域30的第一边界419与第二画面202旋转和缩放后的第二边界所在边的交点的横坐标,如此则可以得到画面切换过程中第二显示区域30的第一边界419与第二画面202第二边界415所在边的交点位置四,即图4中的交点C1。

根据交点B1和C1,以及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之间的预定角度,可以确定出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方法,通过当接收到用于切换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将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在切换过程中,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而得到不同的3D画面和阴影区域,阴影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可进行相应的变化,因此能够产生出动态3D视效,使用户感受到更加逼真的立体画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画面显示方法,还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从而使得在画面切换过程中,动态3D视效更好。

上述图1-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显示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描述,下面将结合附图5-图6,对采用上述画面显示方法进行画面显示的装置及终端设备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画面显示装置、或终端设备中未进行详细描述的细节,可参照画面显示方法中的解释。

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画面显示装置 具体可以是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电子书、游戏机等具有画面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请参考图1-图5,画面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0和画面切换区域20,第一显示区域10例如可以用于显示一些基本信息,如时间信息、信号强度信息、电量信息等。画面切换区域20用于显示画面显示装置上的一些应用程序图标、文件夹图标和微控件图,这些图标可以组成多个显示画面,画面切换区域20上所显示的画面可通过切屏实现切换多个显示画面之间的相互切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画面切换区域20当前所显示的画面为第一画面201,画面切换后显示的画面为第二画面202。

下面,将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显示装置。

如图1-图5所示,该画面显示装置包括:判断模块501、切换模块503。

其中,判断模块501,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切换画面切换区域20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切换模块503,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画面切换区域20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201切换为第二画面202;

其中,切换操作信号可以包括:在画面切换区域20上沿预定方向(例如沿显示屏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或其它方向等)滑动一定距离的滑动信号、沿水平方向(例如沿显示屏水平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即接收到切换操作信号时,则进行画面切换操作;若判断结果为否,即未接收到切换操作信号,则不响应切换操作。

在切换过程中,切换模块503使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之间形成预定角度,使得用户可清晰看见第一画面201与第二画面202之间因存在预定角度而形成的棱角区域,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通过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形成预定角度,能够增加切换过程中的动态视效,增强用户体验。

同时,在切换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及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该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与第一画面201和第二画面202之间形成的预设角度对 应。即是说,在切换过程中可以根据画面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假定画面显示装置上方具有光源的方式,模拟现实世界生成第一阴影区域。如此,使得在画面切换过程中,各画面之间的相关空间位置关系的深度信息更明显,动态3D视效更好。

具体实现中,切换模块503包括:包括: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和第一阴影生成单元。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其中,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及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结合预设边界信息,确定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第一阴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阴影区域的大小生成相应的第一阴影区域;

其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分别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也就是说,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挨着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或者说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靠近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同样地,第二画面201的第一边界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连接,或者说第二画面201的第一边界无限靠近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而提到的预设边界信息,则指的是第一画面201的第三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二边界(即画面切换区域的左侧边界)、第三边界(即画面切换区域的右侧边界)的信息,具体可以是切换过程中第一画面201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二边界的交点信息,以及第二画面202的第三边界与画面切换区域的第三边界的交点信息。

优选地,第一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第一画面201的第一边界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一、第二画面202的第一边界与第一显示区域1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二,根据交点位置一、交点位置二以及预设边界信息确定出第一阴影区域 的大小。此处交点位置一、交点位置二可以采用画面显示方法中的计算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画面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还包括不同于第一显示区域10的第二显示区域30;第一显示区域、画面切换区域及第二显示区域在显示区域上依序分布。切换模块503还用于在切换过程中,根据第一画面201、第二画面202及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

优选地,切换模块503还包括: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和第二阴影生成单元。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画面201的第二边界、第二画面202的第二边界及第二显示区域30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确定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第二阴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生成相应的第二阴影区域;

其中,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不同于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不同于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而第一画面的第二边界、第二画面的第二边界分别与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相邻;此处的相邻,与前文的相邻意思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第二阴影大小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定角度,分别计算出第一画面的第一边界与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三、第二画面的第一边界与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第一边界的交点位置四,根据交点位置三、交点位置四以及第二预设边界信息确定出第二阴影区域的大小。关于交点位置三和交点位置四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与画面显示方法中相同的计算方法,在此不在赘述。

优选地,切换模块603还包括:分裂单元,用于在切换过程中,按预设尺寸将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分别分裂为具有间隔的多幅子画面;切换完成后,无缝拼接分裂形成的多幅子画面,形成第一画面、第二画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画面显示装置,通过当接收到用于切换画面切 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将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在切换过程中,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而得到不同的3D画面和阴影区域,阴影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可进行相应的变化,因此能够产生出动态3D视效,使用户感受到更加逼真的立体画面。

进一步地,还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二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二阴影区域,从而使得在画面切换过程中,动态3D视效更好。

此外,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显示屏幕61和中央处理器62;显示屏幕61的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画面切换区域;显示屏幕61用于接收切换操作信号;中央处理器62,用于判断显示屏幕61是否用于切换画面切换区域所显示画面的切换操作信号;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画面切换区域当前显示的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画面;在切换过程中,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根据第一画面、第二画面及第一显示区域所显示画面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生成与预定角度对应的第一阴影区域;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光盘、硬盘、或者闪存。上述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让计算机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完成上述的画面显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 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