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252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物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社会上的各个单位、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我们正处在一个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时期,信息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投资和消耗,提高决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全国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公安部大力推进公安“三基”建设,使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公安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八大公安应用系统逐步完善,各部门各警种也在发展自己的实际业务应用系统,不断开拓思维,扩展工作方式,物证信息管理作为公安部门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被纳入信息化管理的范畴。

公安部门的物证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七种法定表现形式之一,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实物和痕迹。它以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和存在场所证明案件事实。其中物证管理是指公安物证管理部门对于涉案物品的接收、检验、鉴定和保管,以及伴随着案件办理情况的涉案物证移转工作,同时也包含对部分物品的清退和销毁处理,随着物证数量的增大,其提取、保存、移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大,传统的手工操作耗时长、差错率高、查档效率低下。

申请号为201020184429.8的专利文件公开的物证管理系统,其主要由物证、物证封存装置、放置于物证封存装置上的电子标签、对该电子标签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标签处理设备、及与该电子标签处理设备联系的计算机,所述物证封存于物证封存装置中,计算机通过该电子标签处理设备获取该物证所对应的电子标签上的信息。通过采用上述物证管理系统,其将电子标签与物证的有关信息绑定,以实现物证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克服现有物证管理方法的弊端,提高物证管理的可靠性。

但是通过上述的物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化管理,以保证一个电子标签对应一个物证,便于查找与分类,当相关人员需要调用物证时,通过计算机或电子标签读写器即可以准确无误的调出物证,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手动打开物证封存装置进行取放等等,使得整个过程仍然效率比较低下,对使用者造成不便,无法满足现在快速的工作节奏。

申请号为200710125477.2的专利文件公开的公安刑事技术检验鉴定信息系统及其方法,通过鉴定委托、鉴定受理、案件分检、实施鉴定、专业审核、行政审批、归还案件、领取文书、物证保存等等步骤以实现对物证的信息化管理,但是整个管理过程中仅仅涉及到对文件与物证的信息的保存,而没有涉及到对物证本身安全保存的问题,因为物证在刑事案件中是很重要的,可能影响到整个刑事案件的最终结果,所以物证保全是很重要的,对于物证的入库、出库都需要严格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进入物证室的人员进行监控,避免出现物证丢失而影响整个刑事案件的最终结果,所以目前所实用的物证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同时在对于外借的物证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经常需要对物证进行外界,但是在外借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疏忽而遗忘归还物证,从而导致物证遗失的情况,所以在对于物证的归还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物证的入库、出库进行监控管理的智能物证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被配置于物证管理室,包括控制终端与总数据库,所述总数据库包括人员信息数据库与物证信息数据库,还包括识别模块有监控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有门禁识别装置,所述门禁识别装置用以识别使用者的唯一特征信息,所述控制终端调用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库内数据与该唯一特征信息比对以发送许可信号许可该使用人员进入物证管理室;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控制终端发送许可信号同时发送使能信号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工作以跟踪采集物证管理室内使用者的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库。

较佳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照片采集器与视频采集器;

所述照片采集器采集使用者进出物证管理室瞬间的照片图像数据;

所述视频采集器用于采集使用者在物证管理室内活动的视频图像数据。

较佳的,所述控制终端根据该人员在人员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以获取该人员在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

较佳的,还包括物证管理平台,所述使用者通过物证管理平台在该用户权限内以对物证信息数据库进行物证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与调用。

较佳的,所述识别模块还包括有权限识别单元,所述权限识别单元通过物证管理平台以获取用户权限。

较佳的,还包括物证存放模块,所述物证存放模块包括若干物证柜,通过录入的物证信息与物证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对物证进行分类,所述控制终端控制与物证对应的物证柜打开以供物证放置。

较佳的,还包括电子标签模块,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包括读写器,每一物证对应有电子标签,所述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的唯一标签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

较佳的,所述监控模块还包括设置于物证管理室出口处的出库门安检装置,所述出库门安检装置上设有读写器,贴有所述电子标签的物证经过出库门安检装置,所述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的唯一标签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以确认该物证是否授权离开物证管理室。

较佳的,所述物证柜包括普通物证柜、衣物物证柜、血样卡柜、贵重物品物证柜、足迹物证柜、异形物证柜与生物物证柜。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物证管理室内使用者进行图像采集,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物证遗失或被盗出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调用图像数据进行侦查,提高物证保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构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物证管理室;2、控制终端; 3、门禁识别装置;4、出库门安检装置;5、图像采集装置;6、照片采集器;7、视频采集器;8、物证存放模块;9、三维扫描仪;10、RFID电子标签;11、读写器;12、短信发送平台;1a、识别模块;2a、总数据库;3a、监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对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进行详述:被配置于物证管理室,物证管理室用于存放并管理物证,包括控制终端与总数据库,控制终端包括移动式终端与固定式终端,移动式终端可以是PAD、智能手机以及移动手提电脑等,固定式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服务器等,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移动手提电脑,移动手提电脑使用更加便捷,且可以随意移动更换,总数据库包括人员信息数据库与物证信息数据库,总数据库优选由SQL server数据库搭建,同是也可以由其他的数据库搭建,整个系统基于LabVIWEW平台搭建,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平台搭建。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还包括识别模块,识别模块包括有门禁识别装置,控制终端调用人员信息数据库的库内数据与该唯一特征信息比对以发送许可信号许可该使用人员进入物证管理室,人员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可许可进入的人员的唯一特征信息,当门禁识别装置采集到使用人员的唯一特征信息后,将该唯一特征信息与人员信息数据库中的所有人员的唯一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进入者的唯一特征信息存在于人员信息数据库中,则会比对出相同的唯一特征信息,从而许可使用人员进入。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还包括物证管理平台,使用者通过物证管理平台在该用户权限内以对物证信息数据库进行物证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与调用,识别模块还包括有权限识别单元,权限识别单元通过物证管理平台以获取用户权限,当使用人员需要对物证信息数据库进行物证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与调用时,录入是通过物证管理平台所对应的界面进行填写物证基本信息、物证编号信息与物证三维数据等以方便后期查询时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查找,物证编号信息为所属案件中若干物证依次的编号,物证基础信息为物证的类型、名称、作用等等,物证三维数据为对于实体物证进行三维成像,以便将实体物证进行电子存档,避免遗失,修改同样是通过物证管理平台所对应的界面对物证基本信息、物证编号信息与物证三维数据等信息进行修改,查询是通过物证管理平台所具有的搜索框进行搜索,输入基本信息、关键字或者编号等方式即可进行查找所对应的物证,提高搜索的效率,便于查找所需要的物证,调用是通过物证管理平台中的调用来以对物证进行调用出库,便于后期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先需要通过物证管理平台输入验证信息以获取该验证信息所具有的权限,不同的人员所具有的权限不同,权限包括录入的权限、修改的权限、查询的权限与调用的权限等等,部分使用人员仅仅具有单个权限,部分人员同时具有多个权限,以对应不同使用人员进行使用,提高对物证安全性的管理。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还包括电子标签模块,电子标签模块包括读写器,每一物证对应有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的唯一标签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通过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唯一标签信息行进读取,并将该唯一标签信息传输到控制终端后,控制终端能通过该唯一标签信息以确认所读取的物证为哪一个,同时能在物证管理平台显示出对应物证的信息。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还包括物证存放模块,物证存放模块包括若干物证柜,通过录入的物证信息与物证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对物证进行分类,控制终端控制与物证对应的物证柜打开以供物证放置,物证柜包括普通物证柜、衣物物证柜、血样卡柜、贵重物品物证柜、足迹物证柜、异形物证柜与生物物证柜等,物证信息数据库中具有各类物证最基本信息的数据,以便与将各类物证进行归类处理,控制终端通过对于所录入的物证信息并与物证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以确认该物证所对应的类别,若为足迹物证,则控制终端控制足迹物证柜打开,以便于将足迹物证存放在足迹物证柜中。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还包括有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控制终端发送许可信号同时发送使能信号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工作以跟踪采集物证管理室内使用者的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库,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照片采集器与视频采集器,照片采集器采集使用者进出物证管理室瞬间的照片图像数据,视频采集器用于采集使用者在物证管理室内活动的视频图像数据, 控制终端根据该人员在人员信息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以获取该人员在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库中人员的图像数据与人员信息数据库中的该人员信息一一对应,以便通过物证管理平台进行搜索,同时控制终端直接调用图像数据库中所对应人员的图像信息,便于管理与查询,通过对于物证室内的实时监控,将在物证室内的使用者的操作进行记录,避免出现纰漏时而能更快找出原因所在,提高办事效率,监控模块还包括设置于物证管理室出口处的出库门安检装置,出库门安检装置上设有读写器,贴有电子标签的物证经过出库门安检装置,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的唯一标签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输至控制终端以确认该物证是否授权离开物证管理室,通过出库梦安检装置的设置,便于更好的管控物证的进出以及保证物证的安全性,提高整个物证调出的安全性。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还包括有短信提醒模块,短信提醒模块包括短信发送平台,控制终端对借出物证计时,若物证归未在其归还时间内,则控制短信发送平台发送短信以提醒归还物证。

参照图2至3所示,对智能物证管理系统中的具体构件进行详述:在一个实施例中,门禁识别装置可以是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门卡识别装置、密码识别装置等,以上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相互组合使用,以符合不同等级的安全指标,本发明优选使用指纹识别装置,由于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同时扫描指纹的速度很快,使用非常方便,指纹采集头小型化,便于安装,并且价格更加的低廉,能有效的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成本,门禁识别装置用以识别使用者的唯一特征信息,指纹识别装置优选为DIG-6300型号,指纹门禁识别系统的硬件主要由微处理器、指纹识别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键盘、实时时钟/日历芯片、电控锁和电源等组成,微处理器作为系统的上位机,控制整个系统,指纹识别模块主要完成指纹特征的采集、比对、存储、删除等功能,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开门记录、实时时钟和操作提示等信息,和键盘一起组成人机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权限识别单元可以为物证管理平台中的登录界面,登录界面中包括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等信息,每个进入人员均对应有一个用户名以及密码,通过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后,控制终端调用人员信息数据库中的该人员所对应的权限,该人员仅仅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没有权限的人进行调用物证而导致物证遗失的情况,每个用户名所具有的权限也不同,从而便于不同用户进行使用,同时便于管理,权限识别单元也可以使用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卡片识别装置等,由于在物证室的门禁处已经对进入人员进行指纹识别,所以为了节省使用成本,故采用密码识别的方式以获取对应的权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证三维数据的形成采用三维扫描仪来实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项高新技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它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可以快速、大量的采集空间点位信息,为快速建立物体的三维影像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其具有快速性,不接触性,穿透性,实时、动态、主动性,高密度、高精度,数字化、自动化等特性。

三维扫描仪采用WinBiz 盈商3D自动成像系统,通过对实物的自动取像,4分钟完成3D动画制作,该系统包括3D成像软件、全自动转盘与3D摄影棚,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3D成像设备对产品实物自动拍摄,生成图片,再将图片经过3D成像软件压缩处理生成3D动画,包含gif、flash、html5等格式,最后3D动画上传至物证信息数据库,实现将实体物证的变成电子物证,便于保存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标签模块采用RFID电子标签,每个物证上均具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且该RFID电子标签具有唯一标签信息,以便于读写器进行读取,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读写器具有 RS232 、RS485 或 TCP/IP 网络接口等,以便与控制终端进行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在读写器在接收到信息后,控制终端调用在物证信息数据库中对应的该物证的信息至物证管理平台上,以便于进行后期的录入、修改与调用等,以上电子标签模块也可以是二维码与条形码等,通过相对应的设备进行读取信息。

RFID电子标签由于操作方法简便,RFID 技术也增强了管理者对物证信息的收集、交换与跟踪能力,无需人工扫描,只需将粘有 RFID 标签的物证(或其包装物)在读写器前经过,即可显示物证的名目、数量、摘要等信息;查询快捷,RFID一次性数据处理量大,快速扫描,比减少人工的工作量;RFID读写器可同时从多个射频标签中快速读取多个物证的相关数据信息比传统扫描方式要超过100倍;安全性高,抗污染能力强。该系统标签的数据存取具有密码保护,识别码具有唯一性,无法仿造这种高度安全性的保护措施使得标签上的数据不易被伪造和篡改;RFID卷标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可有效地防止被污染;穿透性和无障碍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进行穿透通信;可重复使用,RFID标签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 RFID卷标内的数据,方便信息更新,而条形码印刷上之后就无法改写;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 在读取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的限制,且可向小型化与多样化形态发展,以已应用于不同物证;既可单点部署,也可网络化部署,基于上述好处故本发明优选采用RFID电子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证柜包括普通物证柜、衣物物证柜、血样卡柜、贵重物品物证柜、足迹物证柜、异形物证柜与生物物证柜等,普通物证柜用于放置档案类物证,例如合同、日记等,衣物物证柜用于放置死者或者凶案现场所找到的衣服裤子,血样卡柜用于放置所采集到死者的血液样本,贵重物品物证柜用于放置类似于钻石、黄金、枪支等贵重物品,足迹物证柜用于放置通过倒模出来的足迹物证,异形物证柜用于放置长条形的凶器,例如锄头等,生物物证柜用于放置微生物等生物,任意物证柜均可以采用手动操作、电动操作、集中操作、手持机操作、局域网操作及电脑操作等。

物证柜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轨道以及密集架,密集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顶板以及搁板,顶板设置有照明灯;密集架受控于手轮或电机带动可沿轨道滑移,相邻的密集架分离时形成取物过道,电机受控于驱动电路,前侧板设置有显示控制器以及手轮,接近开关与红外传感器设置与前面板的侧面。

普通物证柜,位于同一高度的搁板间隔设置有侧挡板,在搁板上设置有文件箱,以供文件物证等放置;衣物物证柜,密集架包括若干用于固定搁板的立柱,立柱设置有若干挂孔,搁板配合挂孔设置有挂钩,挂钩在搁板的每一角点设置两个,挂孔则在立柱上密集设置,可以通过将搁板上下移动拆卸;血样卡柜,密集架上还设置有若干置物屉,置物屉滑移连接于密集架,置物屉还设置有若干分板,分板将置物屉分隔成若干用于放置血样卡的置物空间;贵重物品物证柜,在搁板上设置有密码保险箱,密码保险箱用于存放贵重物品;足迹物证柜,位于同一高度的搁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加强筋,每一所述密集架包括若干用于固定搁板的立柱,将倒模后的足迹物证放置在隔板上;异形物证柜,每一所述密集架包括若干用于固定搁板的立柱,在足迹物证柜中不存在用于将搁板间隔的侧挡板,以便于放置长条形物证;生物物证柜,包括若干柜体,任意柜体内均设有冰箱以保证微生物处于适宜的温度,避免微生物等死亡。

物证柜还包括人员保护、语音提示、智能灯光、动力保护、红外线保护、定时关闭与温湿度保护。人员保护功能,通过红外线感应,控制终端获取操作人员处于密集架的过道时,则无法通过手动操作、自动操作等对所有密集架实时操作,以避免出现夹到人的情况出现;语音提示,当进行一步操作时,会对应的出现语音提示,例如密集架向左运动,则会语音提示向左运动;智能灯光,通过红外线感应,当有人进入到密集架过道时,设置于密集架中的LED灯就会开启,以保证密集架过道中的亮度;动力保护,通过接近开关的设置,使得当密集架移动而合拢时,接近开关被开启,则控制终端直接控制密集架停止移动,避免电机损坏;定时关闭,通过控制终端,当一段时间后无人对物证柜进行操作后,即关闭物证柜中的显示屏等,避免电能浪费;温湿度保护,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物证柜中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温度、湿度反馈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控制空调、除湿器、干燥器等设备对物证柜中的温湿度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照片采集器采用照相机,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该照片采集器设置于物证室门外,且正对于门口,当出库门安检装置检测到有人将物证带离时,控制终端接收到出库门安检装置的检测信号,并控制照片采集器启动,以对进入者进行拍摄,获取图像并记录到图像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视频采集器采用自动跟踪摄像机,自动跟踪摄像机是集成并拓展了镜头、云台、普通摄像机等功能的一体化摄像机,自动跟踪摄像机能自动识别图像信息,图像移动时它跟着移动捕捉图像,它可以识别监控范围内物体运动,并自动控制云台对移动物体进行追踪,物体所有动作都被清晰地传往监视器,并将所有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库中,使得整个物证室中的使用过程更加安全,不会出现物证遗失的情况,提高使用安全性,该视频采集器设置于物证室中部,以便于全程监控物证室中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短信发送平台可以采用移动、联通、电信等共用的短信平台,当有物证逾期未归还时,控制终端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物证归还的信号,则控制短信发送平台发送短信至借用人或借用单位负责人处,提醒其归还物证,从而避免出现忘记归还物证的情况出现,便于物证的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库门安检装置为基于RFID的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采用非接触式RFID电子标签,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检测RFID电子标签,当RFID电子标签靠近读写器时,读写器能准确地对其识别,并将其序列号发送给控制终端,通过应用程序连接物证信息数据库获取与该RFID电子标签对应的物证信息,若该物证被授权通过,则不报警,反之则报警通知管理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证室内还设有大屏幕,与控制终端连接,以供物证管理平台中的信息进行显示,以及供图像数据库中视频数据与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参照图4所示,对智能物证管理系统的使用流程进行详述:首先,某人员通过门禁识别装置获取进入物证室的权限,控制终端获得该人员进入的信息,并启动视频采集器对该人员进行实时跟踪拍摄,并将拍摄数据存储于图像数据库中,以便于后期进行备查,进入人员通过物证管理平台中的登录界面以获取其所对应的权限,以对物证进行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与调用。当需要将物证进行入库时,则先对物证进行信息的录入,先建立案件目录,并依次建立物证列表,将逐一物证的基本信息依次填入到物证列表中,并对物证进行RFID编号,同时也将实体物证进行三维扫描成像,以实现对物证的电子化存储,录入结束后,通过控制终端将物证基本信息的比对或该人员手动操作,以将该物证所对应的物证柜打开,将物证存储于物证柜中;当物证需要调用出库或者进行销毁时,则通过物证管理平台对物证进行查询,当查询到后,进行物证出库申请,控制终端根据所调用的人的权限以进行物证出库审核,若有权限,则物证批出出库,且将该物证状态置为待出库状态,同时打开对应的物证柜所在的取物通道,若没有权限,则不批准物证出库,由于每个物证都对应有RFID编号,则在经过出库门安检装置时,通过读写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控制终端获得物证将要离开物证室的信息,对该物证是否授权离开物证室进行比对,若该物证被授权离开物证室,则该人员安全离开物证室,同时通过照片采集器对离开人员进行抓拍,并将带离物证室的物证以及离开人员的信息录入数据库,且物证逾期未归还时,则通过短信发送装置发送短信以对其提醒;若物证未被授权离开物证室,则控制终端控制出库门安检装置报警,并在显示屏中显示,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