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881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人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中安装各种APP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播放音乐、看视频、拍照等。目前,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尤其在晚上睡觉前,用户都习惯躺在床上看手机。常此以往,屏幕发出的光会对用户的眼睛造成损伤。如何避免或减轻眼睛所受的伤害,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能够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如果所述用户配戴眼镜,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并根据用户佩戴眼镜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护眼模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用户保护视力,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图像;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是否佩戴眼镜;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配戴眼镜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通过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并根据用户佩戴眼镜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护眼模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用户保护视力,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如果所述用户配戴眼镜,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并根据用户佩戴眼镜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护眼模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用户保护视力,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可包括:

S1、获取人脸图像。

举例来说,可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前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人脸图像。

S2、根据人脸图像判断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具体地,可利用各种图像识别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例如: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识别人眼四周是否被长方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的框包围。如果有,则说明这些框为镜框,由此可判断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当然,如果用户带的是无边框眼镜,则可通过识别人脸图像中是否具有镜托、镜腿这样的特征来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S3、如果用户配戴眼镜,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如果确定用户佩戴眼镜,则可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先确定用户佩戴的眼镜的类型和度数,然后根据类型和度数确定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第一时间间隔,最后以第一时间间隔展现提醒信息。其中,眼镜的类型可包括近视镜、散光镜、老花镜等。举例来说:在确定用户佩戴眼睛之后,可向用户提供一个输入眼镜类型和眼镜度数的界面。用户可选择眼镜类型近视镜,然后输入左眼300度,右眼275度,通过上述信息可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到针对该用户的视力情况进行提醒的时间间隔为20分钟。最后,每隔20分钟,可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向用户展示一个提醒信息,如“您已持续观看20分钟,请适当休息,保护视力。”的字样。其中,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视力与提醒的时间间隔两者的对应关系。再例如:用户选择眼镜类型为老花镜,度数为左眼150度,右眼100度,则可确定对应的提醒时间间隔为30分钟。也就是说,该用户的视力情况略好,因此可适当延长该用户观看的时间。

优选的,当展现提醒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可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进入锁屏状态。例如: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如果提醒的次数已达到5次,则可直接熄灭移动终端的屏幕,进入锁屏状态。强制小朋友休息,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另外,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4。

S4、如果用户不佩戴眼镜,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二护眼模式。

具体地,可以第二时间间隔展现提醒信息。其中,该第二时间间隔为预先设置。例如:如果确定当前用户不佩戴眼镜,则可控制移动终端每间隔1小时展现一次提醒信息。由于用户没有佩戴眼镜,可认为该用户视力情况要优于佩戴眼镜的用户,因此,可将提醒的间隔时间设置的比较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均为预先设置的,且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间隔。假设第二时间间隔为N,则第一时间间隔可设置为N-M。N和M均为正整数,且N>M。例如:如果用户不佩戴眼镜,则控制移动终端每间隔50分钟展现一次提醒信息;如果用户佩戴眼镜,则可控制移动终端每间隔50-10分钟,即40分钟展现一次提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并根据用户佩戴眼镜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护眼模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用户保护视力,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可包括:获取模块110、判断模块120和第一控制模块130。

其中,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人脸图像。举例来说,可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前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人脸图像。

判断模块120用于根据人脸图像判断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具体地,判断模块120可利用各种图像识别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例如: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识别人眼四周是否被长方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的框包围。如果有,则说明这些框为镜框,由此可判断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当然,如果用户带的是无边框眼镜,则可通过识别人脸图像中是否具有镜托、镜腿这样的特征来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第一控制模块130用于当用户配戴眼镜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其中,第一控制模块130可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31、第二确定单元132和展现单元133。

具体地,第一确定单元131可先确定用户佩戴的眼镜的类型和度数,然后第二确定单元132可根据类型和度数确定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第一时间间隔,最后展现单元133以第一时间间隔展现提醒信息。其中,眼镜的类型可包括近视镜、散光镜、老花镜等。举例来说:在确定用户佩戴眼睛之后,可向用户提供一个输入眼镜类型和眼镜度数的界面。用户可选择眼镜类型近视镜,然后输入左眼300度,右眼275度,通过上述信息可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到针对该用户的视力情况进行提醒的时间间隔为20分钟。最后,每隔20分钟,可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向用户展示一个提醒信息,如“您已持续观看20分钟,请适当休息,保护视力。”的字样。其中,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视力与提醒的时间间隔两者的对应关系。再例如:用户选择眼镜类型为老花镜,度数为左眼150度,右眼100度,则可确定对应的提醒时间间隔为30分钟。也就是说,该用户的视力情况略好,因此可适当延长该用户观看的时间。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模块130还可包括控制单元134。

当展现提醒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控制单元134可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进入锁屏状态。例如: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如果提醒的次数已达到5次,则可直接熄灭移动终端的屏幕,进入锁屏状态。强制小朋友休息,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另外,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控制模块140。

第二控制模块140用于当用户不佩戴眼镜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二护眼模式。具体地,可以第二时间间隔展现提醒信息。其中,该第二时间间隔为预先设置。例如:如果确定当前用户不佩戴眼镜,则可控制移动终端每间隔1小时展现一次提醒信息。由于用户没有佩戴眼镜,可认为该用户视力情况要优于佩戴眼镜的用户,因此,可将提醒的间隔时间设置的比较久。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通过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并根据用户佩戴眼镜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护眼模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用户保护视力,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终端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人脸图像。

举例来说,可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前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人脸图像。

S2’、根据人脸图像判断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具体地,可利用各种图像识别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例如: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识别人眼四周是否被长方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的框包围。如果有,则说明这些框为镜框,由此可判断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当然,如果用户带的是无边框眼镜,则可通过识别人脸图像中是否具有镜托、镜腿这样的特征来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S3’、如果用户配戴眼镜,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如果确定用户佩戴眼镜,则可控制移动终端进入第一护眼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先确定用户佩戴的眼镜的类型和度数,然后根据类型和度数确定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第一时间间隔,最后以第一时间间隔展现提醒信息。其中,眼镜的类型可包括近视镜、散光镜、老花镜等。举例来说:在确定用户佩戴眼睛之后,可向用户提供一个输入眼镜类型和眼镜度数的界面。用户可选择眼镜类型近视镜,然后输入左眼300度,右眼275度,通过上述信息可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到针对该用户的视力情况进行提醒的时间间隔为20分钟。最后,每隔20分钟,可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向用户展示一个提醒信息,如“您已持续观看20分钟,请适当休息,保护视力。”的字样。其中,数据库中保存有用户视力与提醒的时间间隔两者的对应关系。再例如:用户选择眼镜类型为老花镜,度数为左眼150度,右眼100度,则可确定对应的提醒时间间隔为30分钟。也就是说,该用户的视力情况略好,因此可适当延长该用户观看的时间。

优选的,当展现提醒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可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进入锁屏状态。例如: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小朋友,如果提醒的次数已达到5次,则可直接熄灭移动终端的屏幕,进入锁屏状态。强制小朋友休息,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根据人脸图像确定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并根据用户佩戴眼镜的情况设置对应的护眼模式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醒用户保护视力,避免或减少发生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代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