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890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接近传感器已成为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利用接近传感器可实现移动终端中的各种功能,例如,通话时防止因脸部触碰屏幕引起误操作、自动调整背光以及触摸屏熄屏手势识别等等。

接近传感器的测量值可被称为接近(proximity)值,接近值可用于表示接近传感器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大小。为了让接近传感器检测物体的接近/远离状态,一般会预先设置判定阀值,判定阀值一般包括接近阀值和远离阀值,通过比较当前接近值与判定阀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对接近/远离状态进行判定。

然而,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因素影响接近传感器的测量值,例如环境因素、接近传感器自身的工作状态以及用户的使用状态等都会对接近传感器的测量值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准确判断接近/远离状态,在接近传感器被使能后,需要采用阀值动态调整算法来动态调整判定阀值,该算法一般会以较快的速度(如100ms的周期)操作接近传感器芯片的阀值寄存器,即快速地向阀值寄存器中写入数据,这样不仅会增加系统的负担,而且还会增加接近传感器芯片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优化现有的对接近传感器进行控制的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根据所述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将所述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所述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当前接近值处于所设定的接近值变化区间内;

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

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接近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变化区间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其中,所述当前接近值处于所设定的接近值变化区间内;

第一类判定阀值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所述接近传感器;

第二类判定阀值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

状态判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集成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案,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将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可说明接近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时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近值发生一定变化时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来确定判定阀值,避免频繁快速地向接近传感器的阀值寄存器中写入数据,可减轻系统的负担,进而节省移动终端功耗,还可减少接近传感器芯片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以及数字多媒体播放器等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各种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接近传感器可以是任意一种类型的接近传感器,只要能够识别出外界物体的接近或远离动作即可,例如,可以是红外接近传感器或者超声波式接近传感器等等。接近传感器一般以所测量到的外界物体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的变化来衡量物体的接近或远离,接近传感器的测量值可被称为接近值,接近值可用于表示接近传感器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大小。接近值与距离值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成正比例的或者成反比例的,具体可根据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确定。接近传感器中的阀值寄存器会存储用于判定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阀值,该判定阀值一般包括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当接近值由小于上限阀值变为大于上限阀值,或者从大于下限阀值变为小于下限阀值时,接近传感器会产生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说明接近/远离状态发生了变化。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包括两种变更中断,即由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的变更中断和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中断。

以红外接近传感器为例,红外接近传感器内置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向外发射红外线,检测红外接收管所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度来衡量物体距离的远近,红外接近传感器会将测量到的红外线强度转化为与其呈正比例关系的测量值,可将该测量值称为接近值。一般的,接近值可为红外接近传感器中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输出值,简称ADC值或AD值。可以理解的是,接近值越大,说明外界物体距离红外接近传感器越近,所以可以认为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接近值与距离值是成反比例关系的。对于红外接近传感器来说,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为接近阀值,下限阀值为远离阀值。当接近值大于接近阀值时,可判定为接近状态;当接近值小于远离阀值时,可判定为远离状态;当接近值处于远离阀值和接近阀值之间时,保持上一次判定时的状态不变。

本步骤中对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的具体时机不作限定,示例性的,可在检测到接近传感器启动时,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也可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之后,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也可在检测到用户的指定操作时,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步骤102、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将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

其中,所述当前接近值处于所设定的接近值变化区间内。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方案目的是在判断出当前接近值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再启动预设阈值动态调整算法,而接近值变化区间就是为了衡量当前接近值的变化程度,所以,接近值变化区间的设定可根据允许当前接近值发生变化的最大程度来确定。可以理解的是,接近值变化区间的范围越小,越容易启动预设阈值动态调整算法。

接近值变化区间可理解为接近值的一个取值范围,该取值范围包含上边界值和下边界值,一般上边界值大于下边界值,所以上边界值对应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下边界值对应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下限阀值。

优选的,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可包括:在当前接近值的基础上乘以第一比例值,得到接近值变化区间的上边界值,第一比例值大于1;在当前接近值的基础上乘以第二比例值,得到接近值变化区间的下边界值,第二比例值小于1。进一步的,第一比例值与1的差等于1与第二比例值的差,即,记第一比例值为a,记第二比例值为b,则a-1=1-b=c。c的取值可自由设定,例如可根据允许当前接近值发生变化的最大程度来确定。例如,当前接近值为100,c=20%,那么a=120%,b=80%,则所设定的接近值变化区间为[80,120],那么上边界值为120,下边界值为80,将120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即写入接近传感器的阀值寄存器,将80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下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

步骤103、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

示例性的,当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可说明接近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可启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可包括根据环境因素、接近传感器自身的工作状态或者用户的使用状态等来对判定阈值进行动态调整的算法。例如,对于红外接近传感器来说,环境因素可包括环境光强度等;接近传感器自身的工作状态可包括接近传感器表面是否存在油污等干扰物;用户的使用状态可包括判断接近传感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值等等。本实施例对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的具体计算方式不作限定。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被启动后,可以较快的速度(如50ms)来读取接近值,并计算出第二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

步骤104、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示例性的,根据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得到的第二类判定阈值是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而得到的判定阈值,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接近/远离状态进行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将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可说明接近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时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近值发生一定变化时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来确定判定阀值,避免频繁快速地向阀值寄存器中写入数据,可减轻系统的负担,进而节省移动终端功耗,还可减少接近传感器芯片的损耗。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对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各判定阈值而产生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的上报机制进行了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禁止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在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步骤202、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将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

步骤203、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禁止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

在现有方案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需要向上层(如应用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以使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操作,如熄屏或者亮屏等等。其中,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包括两种变更事件,即由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的变更事件和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事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判定阀值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判定接近/远离状态,而是为了判断接近值的变化是否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所以当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可表明接近/远离状态当前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所以需要禁止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防止移动终端执行与该变更终端相应的操作而引起接近/远离状态的误判问题。

优选的,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后,还可包括控制接近传感器注销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对于多数接近传感器芯片来说,接近与远离变更中断是交替产生的,即如果当前产生了由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的变更中断(以下简称接近中断),那么下一次只能产生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中断(以下简称远离中断),反之亦然。假设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产生了接近中断,可说明接近值增加幅度较大,有接近趋势,移动终端很可能有接近动作,后续步骤中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时,很可能需要再次产生接近中断,所以要将此时的接近中断注销,即消除此次的接近状态机。本实施例对具体的注销方式不作限定,可根据具体的芯片类型来确定。例如,可通过操作接近传感器的使能位来注销变更中断(即重新打开并关闭一次接近传感器),也可读取一下变更中断的状态寄存器等等。

步骤204、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

步骤205、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步骤206、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类判定阀值是用来对真正的接近/远离状态进行判定的判定阀值,所以,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需要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以使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判定阈值而产生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采用不同的变更事件上报机制,在减轻系统负担,减少接近传感器芯片损耗的同时,保证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的准确上报,有效防止移动终端的误操作。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了优化,步骤“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可包括:在检测到接近传感器启动时,设置初始判定阀值;在基于初始判定阀值确定当前状态为远离状态时,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之后,还可包括: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中断之后,重复执行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以及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的相关操作。

以下将由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的变更中断简称为接近中断,将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中断简称为远离中断,将由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的变更事件简称为接近事件,将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事件简称为远离事件。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检测到接近传感器启动时,设置初始判定阀值。

示例性的,接近传感器启动可理解为接近传感器被使能,即某个应用程序对接近传感器进行调用而将接近传感器打开。初始判定阀值包括初始上限阀值和初始下限阀值,可由系统默认设置。

步骤302、在基于初始判定阀值确定当前状态为远离状态时,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一般的,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外界物体相对于接近传感器处于远离状态的时间一般比处于接近状态的时间长,所以可在当前状态为远离状态时,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后续对接近值的变化程度进行衡量,若变化较大,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

步骤303、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将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接近传感器。

步骤304、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中断时,禁止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事件,并控制接近传感器注销基于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中断。

步骤305、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

步骤306、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步骤307、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中断时,向上层上报接近事件,并结束预设阈值动态调整算法的运行,继续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被启动后,该算法是实时运行的,所以第二类判定阀值是在不断的根据环境、器件工作状态以及用户使用状态等情况得到动态调整的,也即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中断之前,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会动态的计算第二类判定阀值,直到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中断时,结束预设阈值动态调整算法的运行。随后,保持第二类判定阈值不变,并继续控制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步骤308、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远离中断时,向上层上报远离事件。

步骤309、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并返回执行步骤303。

优选的,可在接收到接近传感器基于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远离中断的时刻开始等待预设时长后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刚刚产生远离中断时,由于接近值刚刚达到远离阀值,此时的接近值相比与完全无遮挡状态下的接近值来说较大,接近值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迅速变小,所以等待预设时长后,基本能够达到完全无遮挡状态,根据此时的接近值来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能够更加合理的判断接近值的变化趋势,也即能够更加合理的判断从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仅在远离状态下根据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的好处在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往往从远离状态变为接近状态时移动距离较长,更容易判断出接近值的变化趋势,而从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时移动距离较短,用于判断接近值变化趋势的时间较少,所以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保证快速准确的判定出远离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在远离状态下,当接近值发生一定变化时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来确定判定阀值,避免频繁快速地向阀值寄存器中写入数据,可减轻系统的负担,进而节省移动终端功耗,还可减少接近传感器芯片的损耗。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可通过执行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来对接近传感器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接近值获取模块401、变化区间设定模块402、第一类判定阀值确定模块403、第二类判定阀值确定模块404和状态判定控制模块405。

其中,接近值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变化区间设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其中,所述当前接近值处于所设定的接近值变化区间内;第一类判定阀值确定模块403,用于将所述变化区间的两个边界值分别作为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写入所述接近传感器;第二类判定阀值确定模块404,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的上限阀值和下限阀值进行动态调整,得到第二类判定阀值;状态判定控制模块405,用于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当接近值发生一定变化时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来确定判定阀值,避免频繁快速地向阀值寄存器中写入数据,可减轻系统的负担,进而节省移动终端功耗,还可减少接近传感器芯片的损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接近值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接近传感器启动时,设置初始判定阀值;在基于所述初始判定阀值确定当前状态为远离状态时,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变化区间设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当前接近值的基础上乘以第一比例值,得到接近值变化区间的上边界值,所述第一比例值大于1;在所述当前接近值的基础上乘以第二比例值,得到接近值变化区间的下边界值,所述第二比例值小于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变更事件上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禁止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以及用于在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之后,在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向上层上报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事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注销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时,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注销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接近/远离状态变更中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重复执行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进行接近/远离状态的判定之后,若接收到所述接近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二类判定阀值而产生的由接近状态变为远离状态的变更中断,则控制相关模块重复执行获取接近传感器的当前接近值,以及根据所述当前接近值设定接近值变化区间的相关操作。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可通过执行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来对接近传感器进行控制。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以及数字多媒体播放器等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各种设备。

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当接近值发生一定变化时移动终端才启用预设阀值动态调整算法来确定判定阀值,避免频繁快速地向阀值寄存器中写入数据,可减轻系统的负担,进而节省移动终端功耗,还可减少接近传感器芯片的损耗。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