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16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包括计算机主体(1)和主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腔底端对称设有支座(23),所述支座(23)的下端连接有螺纹杆(26),安装槽(11)的内腔侧壁设有螺纹槽(15),且螺纹杆(26)插接在螺纹槽(15)中,所述支座(23)与安装槽(11)的内腔侧壁留有间隙;

所述支座(23)均贯穿设有转轴(24),转轴(24)的两端均延伸至间隙中,所述转轴(24)的两端均套接有扭转弹簧(25),扭转弹簧(25)的一端与支座(23)的外侧连接,且扭转弹簧(25)的另一端与安装槽(11)的侧壁连接,所述转轴(24)的中部横截面呈三角型,所述安装槽(11)内设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底端贯穿设有三角槽(27),且转轴(24)插接在三角槽(27)中;

所述挡板(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卡扣紧固件(12),所述安装槽(11)的上端设有卡扣定位件(13),且卡扣紧固件(12)扣合连接卡扣定位件(13),所述挡板(2)的中部贯穿设有插槽(21);

所述安装槽(11)内腔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3),主板(14)位于矩形槽(3)的内腔底端,且主板(14)的上端安装有主板接口(33),所述矩形槽(3)的内腔上端设有U型槽(7),所述U型槽(7)为上端和下端均贯穿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U型槽(7)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块(71),矩形槽(3)的内腔侧壁对应定位块(71)开设有定位槽(31),且定位槽(31)的顶端贯穿矩形槽(3)的内腔侧壁,所述定位块(71)插接在定位槽(31)中,且定位块(71)的底端通过复位弹簧(32)连接定位槽(31)的内腔底端;

所述定位块(71)的底端以及两侧的中部均设有导轨(9),所述定位槽(31)的侧壁对应导轨(9)均设有导轨槽(91),所述导轨(9)插接在导轨槽(91)中;

所述U型槽(7)的内腔上端内嵌有收纳接头(4),所述收纳接头(4)的顶端设有转换接口,且收纳接头(4)的末端设有主板插口,主板插口插接在主板接口(33)中,所述U型槽(7)上端和下端侧壁的中部均贯穿设有通孔(72),且通孔(72)中插接有固定柱(73),所述固定柱(73)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75),安装板(75)与U型槽(7)通过贯穿设置的第一螺钉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柱(73)的内侧开设有转槽(74),收纳接头(4)的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安装口(41),安装口(41)中内接有定位板(42),且定位板(42)的外侧中部均连接有转柱(43),所述定位板(42)与安装口(41)的底端通过贯穿设置的第二螺钉相互连接,且转柱(43)插接在转槽(74)中;

所述U型槽(7)的内腔底端在靠近主板插口的一侧设有第一挡块(5),在远离主板插口的一侧设有第二挡块(6),所述第一挡块(5)的内侧设有第一磁铁(51),第二挡块(6)的内侧设有第三磁铁(61),所述收纳接头(4)在靠近主板插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磁铁(52)和第四磁铁(62),且第一磁铁(51)通过正负极磁性配合连接第二磁铁(52),第三磁铁(61)通过正负极磁性配合连接第四磁铁(62);

所述收纳接头(4)的上端在转换接口的两侧均设有缓冲块,所述插槽(21)的侧壁在靠近缓冲块的一侧设有缓冲槽(22),所述转换接口插接在插槽(21)中,所述缓冲块插接在缓冲槽(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紧固件(12)与卡扣定位件(13)组合构成卡扣,所述卡扣不少于一个,且卡扣均匀分布在挡板(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7)、第二挡块(6)、第一挡块(5)和定位块(71)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板(75)与固定柱(73)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定位板(42)与转柱(43)是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22)的底端设有缓冲垫,所述挡板(2)的内侧壁在矩形槽(3)的两侧设有弹性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5)、固定柱(73)与定位板(42)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7)的上端和下端设有滑块(8),所述矩形槽(3)的侧壁设有滑槽(81),且滑块(8)插接在滑槽(8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不少于四个,所述滑块(8)沿U型槽(7)的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主板用收纳式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主体(1)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有由导热涂料喷涂得到的涂层;所述导热涂料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90份、水性醇酸树脂3份、固含量15wt%的铝溶胶5份、导热填料15份、缓蚀剂0.5份、分散剂0.5份、消泡剂0.5份、润湿剂0.5份、水15份;所述导热填料是氮化铝、玻璃粉、硫酸钡和钛白粉按照重量比1:2:1:1.5的混合物;

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是指环氧蓖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顺-1,2-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5份溶解于20份乙酸乙酯中,得到第一混合物;

第2步,按重量份计,将环氧蓖麻油10份、聚乙二醇15份混合后,升温至65℃,预热10min,再滴加第一混合物,进行反应,反应20min,再滴加己二酸5份,反应20min,再加入0.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75℃,进行反应2h;

第3步,在第2步得到的反应物中加入扩链剂3份,并在60℃继续反应0.5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乙胺0.3份,再加入水40份和SPAN80乳化剂1份,2500rpm高速分散后,减压蒸馏除酯类溶剂后,得到乳液;

导热涂料制备步骤:将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醇酸树脂、铝溶胶、消泡剂混合,以700rpm的转速搅拌20min,再加入导热填料、缓蚀剂、分散剂、润湿剂、水,以500rpm的转速搅拌10min,即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