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693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在安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公共交通场合的安检现场,一般都需要将乘客的行李通过安检机来对齐进行扫描,从而得到行李的X光图片。这种做法一般都会安排一个现场人员坐在安检机前来实时核对X光图片,从而判定乘客的行李是否有异样。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安检现场,例如机场,除了上述现场对行李进行检查外,如果想要事后再进行历史查询那么也仅能看到有保存的X光图片,而这一般保存的时间都很短。要是遇到一些特殊的突发事件,有关部门在进行事故调查时往往想要的是找到X光图片所对应的主人,而这在现有的安检技术中是无法直接查询到的。另外,考虑到现有的安检程序一般都是固定的,如果要重新制定一套安检流程,所要克服的难度太大,涉及到的问题太多,而且会不会导致安检效率的降低,这都是无法预估的,所以基本上很难做到。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现有的安检程序的条件下提供一种将安检机所获得的行李的X光图片与行李的主人信息进行绑定的方案,是目前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安检事后无法查询到与行李图像信息相关的旅客信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旅客的身份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接收所述旅客的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所得到的安检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并予以关联储存。

优选地,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还包括对行李过滤的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安检机的通道入口的光眼来记录进入所述安检机的行李的时长,依据所述时长计算出所述行李的长度并将所述长度与预设值比较,若所述长度小于所述预设值,则舍弃所述行李。

优选地,所述预设值为用于盛放所述行李和电子标签的行李篮的长度。

优选地,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还包括对电子标签过滤的步骤:在读取到电子标签时,检测当前所述光眼是否有行李触发,若否,则舍弃所述电子标签,若是,则在所述触发结束时发送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所得到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安检信息为所述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系统,包括:发卡装置,用于将旅客的身份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装置,用于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旅客的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所得到的安检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并予以关联储存。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阅读装置中还包括:行李过滤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通过设置在所述安检机的通道入口的光眼来记录进入所述安检机的行李的时长,依据所述时长计算出所述行李的长度并将所述长度与预设值比较,若所述长度小于所述预设值,则舍弃所述行李。

优选地,所述预设值为用于盛放所述行李和电子标签的行李篮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阅读装置中还包括:电子标签过滤单元,用于在读取到电子标签时,检测当前所述光眼是否有行李触发,若否,则舍弃所述电子标签,若是,则在所述触发结束时发送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所得到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安检信息为所述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所得到的图像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来提供了一种实现旅客安检信息和身份信息关联存储的方案,以便于后期对相关信息进行追溯时很容易地获取到相关信息,弥补了安检措施的隐患,为司法机关提供更便捷、可靠的复查手段;且本发明的整个过程不改变旅客过安检流程、不降低安检通过效率的原则,提升了现场操作的管理水平,减少了现场作业环节盲点,实现了对安检全面过程的透明化管控和实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系统的一实施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系统的另一实施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子标签阅读装置的一实施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发卡装置

2 电子标签阅读装置

21 天线

22 行李过滤单元

23 电子标签过滤单元

3 服务器

4 安检机

5 光眼

S10~S3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进行实施例说明前,这里先对下文中所使用的技术用语进行解释说明:

安检信息,是指旅客的行李通过安检机后所得到的扫描图像,具体可以为所述行李的X光图片。

身份信息,是指可以证明旅客身份的信息,例如身份证信息、护照信息、票面信息等。

电子标签,也称为射频标签或者RFID(电子)标签等,是指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一种可以供写入数据信息和供读取数据信息的数据载体。其可以通过阅读器来读取或者写入数据信息。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S10,将旅客的身份信息写入电子标签;

S20,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

S30,接收所述旅客的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所得到的安检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并予以关联储存。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旅客的行李通过安检机时,一同来获取旅客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二者予以关联储存起来,以便于后期需要追溯查询时能够获取到与该旅客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上述的方法实现是在现有的安检程序中来实现的,不会对现有安检过程造成额外的程序负担和影响安检效率。

对于步骤S10,其可以在旅客过安检前的身份验证程序中来实现,具体可以是在安检员要求旅客出示票据和身份证件时,在对该身份证件验证通过后将其中信息,即可以证明该旅客身份的身份信息写入到一电子标签中,然后将该票据、身份证件及电子标签发与旅客。这样即实现了对旅客身份信息的写入,且不会对现有安检程序造成额外的负担。

对于步骤S20,在旅客过安检,由其将上述步骤S10中所得到的电子标签与行李一同通过安检,具体的,可以是将行李和标签放入一统一的行李篮中来一同通过安检机。然后在安检中获取电子标签中的标签信息,即旅客的身份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

具体的,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还包括对行李过滤的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安检机的通道入口的光眼来记录进入所述安检机的行李的时长,依据所述时长计算出所述行李的长度并将所述长度与预设值比较,若所述长度小于所述预设值,则舍弃所述行李。通过这个步骤可以防止安检过程中那些非旅客行李的物品通过安检机而造成的干扰。

其中,计算行李的长度的原理是利用行李通过光眼的时长和行李在安检机上的行进速度(一般为匀速)来计算得到;另外,所述预设值可以为用于盛放所述行李和电子标签的行李篮的长度。

具体的,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时,还包括对电子标签过滤的步骤:在读取到电子标签时,检测当前所述光眼是否有行李触发,若否,则舍弃所述电子标签,若是,则在所述触发结束时发送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所得到的身份信息。通过这个步骤可以防止安检过程中那些不是随行李一同通过安检的电子标签造成的干扰。

对于步骤S30,在电子标签和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后,会得到电子标签中的身份信息和由安检机所获取到的安检信息,具体地,所述安检信息为所述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所得到的图像信息,例如X光扫描图片。然后将二者进行关联储存,这种关联储存具体为一种数据库中数据储存管理的一种关联,即在查询身份信息时可以关联看到或者免查询看到对其对应的安检信息;反之亦然。

实施例2

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旅客行李安检信息与身份信息关联追溯的系统,其包括发卡装置1、电子标签阅读装置2、服务器3及安检机,服务器3分别连接于发卡装置1、安检机及电子标签阅读装置2,其中,发卡装置1用于将旅客的身份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装置2用于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4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所述身份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服务器3用于接收所述旅客的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4所得到的安检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并予以关联储存。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安检信息为所述行李通过所述安检机4所得到的图像信息,例如行李的X光扫面图片。

在具体实施中,电子标签阅读装置2可以为连接有天线21的阅读器。

在具体实施中,在旅客过安检前,现有安检程序设置有旅客身份验证,即会有安检员要求旅客出示票据和身份证件时,在对该身份证件验证通过后将其中信息(即可以证明该旅客身份的身份信息)写入到一电子标签中,然后将该票据、身份证件及电子标签发与旅客。这样即实现了对旅客身份信息的写入,且不会对现有安检程序造成额外的负担。

具体的,发卡装置1可以具体为一为桌面发卡装置形式的射频标签读写器,其可以通过数据接口来连接于服务器3,这个服务器3即现有技术中用于验证旅客身份信息的服务器系统。

在具体实施中,见图3和图4所述电子标签阅读装置2中还包括:行李过滤单元22,用于在所述电子标签随所述旅客的行李一同通过安检机4时,通过设置在所述安检机4的通道入口的光眼5来记录进入所述安检机4的行李的时长,依据所述时长计算出所述行李的长度并将所述长度与预设值比较,若所述长度小于所述预设值,则舍弃所述行李。通过这个步骤可以防止安检过程中那些非旅客行李的物品通过安检机4而造成的干扰,其中,所述预设值为用于盛放所述行李和电子标签的行李篮的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结合图4,所述电子标签阅读装置2中还包括:电子标签过滤单元,用于在读取到电子标签时,检测当前所述光眼5是否有行李触发,若否,则舍弃所述电子标签,若是,则在所述触发结束时发送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所得到的身份信息。通过这个步骤可以防止安检过程中那些不是随行李一同通过安检的电子标签造成的干扰。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来提供了一种实现旅客安检信息和身份信息关联存储的方案,以便于后期对相关信息进行追溯时很容易地获取到相关信息,弥补了安检措施的隐患,为司法机关提供更便捷、可靠的复查手段;且本发明的整个过程不改变旅客过安检流程、不降低安检通过效率的原则,提升了现场操作的管理水平,减少了现场作业环节盲点,实现了对安检全面过程的透明化管控和实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