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管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671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管税系统。



背景技术:

管税系统是指将辖区内的所有纳税人的税源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转入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税务人员只要通过计算机查询,就可以了解地段某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等有关税收信息;还显示出该路段纳税人的变化、变动情况;也可显示出与该户相邻纳税人和同行业纳税人的定额情况。问题在于,传统的管税系统使用繁琐,查询不便,尤其管理员修改录入数据的过程中会出现重复数据,多数据库中数据互不相符的情况,给管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子地图信息,检索征税企业,查询及修改数据的管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管税系统,包含有一个或若干数据库服务器及若干客户端电脑;数据库服务器之间、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局域网和/或广域网方式相互连接。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理数据、征管数据以及制度数据。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纳税人地理信息定位图;征管数据主要包括纳税人在征管过程中口径的汇总及明细数据;制度数据包括维护考核制度、办法、规程和行政执法文件、制度文件及办法文件信息。服务器将地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至客户终端并以地图形式显示;客户端在选择地图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将与之对应的征管数据或制度数据传送到客户端显示。

本发明的管税系统,其还包括WEB查询服务器,所述WEB查询服务器使得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局域网和/或广域网方式相互连接。客户端包括管理和查询两类客户端,查询客户端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地理信息选择征税企业调出所述征管数据以及/或者制度数据;管理客户端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显示征税企业信息,并增加或修改数据库服务器中的征管数据以及/或者制度数据。

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互联网管税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数据库服务器,将地理数据、征管数据以及制度数据以数据库形式存储于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中;2将数据库服务器连入互联网,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互联;3向管理客户端用户授权安全密钥或电子证书,并提供安全认证;由获得授权的操作人员核对、修改、添加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4查询客户端通过地图索引调取征税企业数据查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管税系统把数据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对税收征管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监督。具体实现了如下功能:

1、地理数据版块按行政区域划分了若干个管区,对应若干个管理科所,实行了属地化管理模式。每个管区根据道路自然围成的区域设定了若干小区,并落实到某个管理员名下,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并采用区别标志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情况和税源规模大小的不同状态划分若干个图标,把纳税人若干户的点定位到图中,做到了管户责任层层落实到科所到人。其查询路径可通过地理信息定位图点击查看全局到分科所管区到管理员责任小区到某个纳税人多层级税收征管信息情况。同时,也可通过定位导航功能点击查看某纳税人的地理数据和征管数据。这种将地理数据和征管数据对应衔接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遏制漏征漏管户现象的发生,为实现零漏管奠定了基础。

2、征管数据版块按照税收征管过程划分为登记、申报、入库、定额、发票、减免税、稽查、评价、评估等设置了若干功能模块,通过模块中地报表可以查询到某纳税人、某管理员责任区、某科所乃至全局的税收征管运行情况,全面综合反映了税收征管水平的现状。在试用期间发现漏征漏管、一户多证、假注销、公用码滥用等问题,一时解决不了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集合到该系统设置的问题库模块中,并制定对策,逐步加以解决,凸现管理效果。

3、各类文件制度模块功能。管税系统不但有自身的数据维护考核制度,同时该系统中还收集了其它各类行政执法文件、制度、办法等,以备日常工作查询需要。

本发明的管税系统按图定位,结合了地域特点,将地理信息和税务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对税收工作进行智能化管理,规范了征管行为,推进了依法治税,是管理创新和″数据大集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按图定位管税系统″促进了税收属地化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进一步迈进,起到了全面提高征管质量和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的管税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的管税系统,包含有一个或若干数据库服务器及若干客户终端;数据库服务器之间、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局域网和/或广域网方式相互连接。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地理数据、征管数据以及制度数据。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纳税人地理信息定位图;征管数据主要包括纳税人在征管过程中口径的汇总及明细数据;制度数据包括维护考核制度、办法、规程和行政执法文件、制度文件及办法文件信息。服务器将地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至客户终端并以地图形式显示;客户端在选择地图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将与之对应的征管数据或制度数据传送到客户端显示。

本发明的管税系统,其还包括WEB查询服务器,所述WEB查询服务器使得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局域网和/或广域网方式相互连接。客户端包括管理和查询两类客户端。查询客户端(如图1所示左侧的如干客户终端)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地理信息选择征税企业调出征管数据以及/或者制度数据。管理客户端(如图1所示管理员)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显示征税企业信息,并增加或修改数据库服务器中的征管数据以及/或者制度数据。此外,图1中的前台管税系统与后台管税系统结合,提供查询与管理功能。

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管税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数据库服务器,将地理数据、征管数据以及制度数据以数据库形式存储于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中;

2、将数据库服务器连入互联网,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互联;

3、向管理客户端用户授权安全密钥或电子证书,并提供安全认证;由获得授权的操作人员核对、修改、添加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

4、查询客户端通过地图索引调取征税企业数据查询。

本管税系统平台,将地理数据与征管数据进行有效结合,体现出“图、表、人”三者统一智能化管理的特点,深化制度管人的方式方法,细化管理责任,全力推进税收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初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的目的,促进税收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本管税系统是数据加制度的一套管税系统,用数据和制度相结合来管人、管税,推行阳光税收。D代表“Data(数据)”,S代表“System(制度)”,“D”(数据)包括地理数据和征管数据,地理数据主要是纳税人地理信息定位图,征管数据主要指纳税人的登记、申报、入库、定额、发票、减免税、税源、稽查等征管全过程的各种口径的汇总及明细数据,通过报表直观反映。“S”(制度)是指各类维护考核制度、办法、规程和各类行政执法文件、制度、办法等。

在管税系统的基本框架方面,管税系统立足地理信息和税务信息有机结合的双向资源,以现行应用征管软件为依托,以查询系统调取数据为依据,以征收管理权力运行轨迹为路径,从税收管理员到管理科、所长到综合职能部门到局领导不同层级对登记、申报、税款入库、定额管理、发票管理、减免税管理、税务稽查和各类评价、评估、考核等的税收征管过程跟踪、监控,并通过该系统具有信息自动查询、数据比对、问题分析、质效评价、监控、纳税评估等功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税收管理员责任区到科、所管区一直到全局的税收征管运行情况,进而规范征管行为和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全面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此外,在本管税系统的保障措施方面,管税系统数据维护采取三级负责制,“管理员”到“管理科所长”到“信息维护部门”三个层级。信息维护部门对采集上报的地理数据及时进行修改、刷新维护,保证了地理数据与征管数据的动态一致性。每月特定日对动态的地理数据和征管数据进行全面复核,通过实地巡查、“图”和“表”比对等方式,查出偏差,进一步修改完善,保证了动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本管税系统不但有数据维护制度,还有巡查制度、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为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系统数据的及时、完整、准确保驾护航,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系统原有的功能、模块设置、选项指标、考核指标进行全面完善和及时维护处理垃圾数据,使其更加符合税收征管实际的需要,同时制定与该系统运行相协调的税收业务规范,不断提高其应用水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