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63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监管平台,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RFID技术的深入开发和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在港口集装箱运输链使用(RFID)电子标签对集装箱运输进行监控,保证集装箱远程运输的安全性和提高集装箱运输链的透明度已成为众多港航界人士关注的对象,因此,RFID及相关产品也针对港口开始了研究。

目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电子标签及其读写器都是配套使用的,即一个生产厂家既生产电子标签又研发与其对话的阅读器。但是,市场上已有的标签扫描器很少能够满足包括港口复杂环境的要求。

首先,集装箱运输链上使用RFID技术进行集装箱监控时,安装在装箱点、道口以及桥吊的标签扫描器需要有港区接入内部有线或无线网络的支持,才能将信息写入和读取电子标签内的信息传输至电子标签系统的云服务器,而港区的复杂环境决定了港口不可能在港区内部随意安装网络,拉结网线。

其次,监控点以及港区一般处于城市偏远地区,网络信号覆盖不全和不稳定的特点明显,因此,要求标签扫描器能够有自动存储信息的功能,使系统在信号好的时候及时传送,信号不好的时候可以保存,不至于信息丢失。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保证了集装箱运输监控中节点数据读取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包括了GPS定位芯片、四核CPU、射频通信模块,射频通信模块采集标签信息,GPS定位芯片测定位置信息,射频通信模块和GPS定位芯片的数据信息传输至四核CPU,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自动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锂电池,四核CPU数据信息保存至信息自动存储模块中,再通过蓝牙通信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至电子标签系统云服务器,可通过智能终端远程连接云服务器查询标签信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通过微处理器控制,不使用时自动关闭或者休眠。

所述信息自动存储模块实时存储四核CPU数据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保证了集装箱运输监控中节点数据读取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有力地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防恐、反恐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包括了蓝牙通信模块、GPS定位芯片、四核CPU、射频通信模块和信息自动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和智能终端。基于RFID扫描的物流监管平台安装在集装箱经过的出入闸口处或港区,不必连接港区内有线网络,保证了标签扫描器能够在读到电子标签信息后及时传递给系统云服务器。

射频通信模块被设置为响应于来自有源射频识别标签的同步信号,采集标签内集装箱(物流)信息和集装箱货运信息,同时将集装箱经过置于港口管理闸口标签扫描器时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然后,所述射频通信模块将集装箱箱体信息、货物信息、物流信息和位置信息等数据信息传输至四核CPU进行自动存储,实现数据的双向更新。而所述GPS定位芯片在射频通信模块读取到电子标签信息时即启动,通过卫星测定所处位置。四核CPU读取GPS定位芯片的位置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信息自动存储模块,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至电子标签系统云服务器,可通过智能终端远程连接云服务器查询标签信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通过微处理器控制,不使用时自动关闭或者休眠。

蓝牙通信模块具有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空间信息数据传输的功能,蓝牙通信模块将四核CPU通过射频通信模块读取的信息进行无线传输,根据使用标签扫描器所在地的无线信号和费用对比情况而定。信息自动存储模块具有实时存储电子标签数据信息的功能,当网络信号不稳定时可以暂时存储,待信号稳定后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