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体动力学模型及车身模型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17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模型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静态工况下车辆的轮胎受力情况以作为所述车辆的各轮轮荷;

获取所述车辆的基本参数;

根据所述车辆的各轮轮荷计算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并根据所述车辆的基本参数计算所述车辆的整车转动惯量;以及

根据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整车转动惯量计算所述车辆的车身模型转动惯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基本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轴距、轮距、质量以及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中的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车辆的整车转动惯量: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i>I</mi> <mi>x</mi> <mi>x</mi> <mo>=</mo> <mo>(</mo> <mo>(</mo> <mi>R</mi> <mi>H</mi> <mo>+</mo> <mi>H</mi> <mi>g</mi> <mo>)</mo> <mo>*</mo> <mi>T</mi> <mi>W</mi> <mo>*</mo> <mi>m</mi> <mo>/</mo> <mi>K</mi> <mi>x</mi> <mo>)</mo> <mo>*</mo> <mn>1</mn> <mi>e</mi> <mn>6</mn> </mtd> </mtr> <mtr> <mtd> <mi>I</mi> <mi>y</mi> <mi>y</mi> <mo>=</mo> <mo>(</mo> <mo>(</mo> <mi>R</mi> <mi>H</mi> <mo>+</mo> <mi>H</mi> <mi>g</mi> <mo>)</mo> <mo>*</mo> <mi>L</mi> <mo>*</mo> <mi>m</mi> <mo>/</mo> <mi>K</mi> <mi>y</mi> <mo>)</mo> <mo>*</mo> <mn>1</mn> <mi>e</mi> <mn>6</mn> </mtd> </mtr> <mtr> <mtd> <mi>I</mi> <mi>z</mi> <mi>z</mi> <mo>=</mo> <mo>(</mo> <mi>T</mi> <mi>W</mi> <mo>*</mo> <mi>W</mi> <mi>B</mi> <mo>*</mo> <mi>m</mi> <mo>/</mo> <mi>K</mi> <mi>z</mi> <mo>)</mo> <mo>*</mo> <mn>1</mn> <mi>e</mi> <mn>6</mn>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其中,Ixx为所述整车转动惯量在x轴上的分量,Iyy为所述整车转动惯量在y轴上的分量,Izz为所述整车转动惯量在z轴上的分量,RH为所述车辆的高度,Hg为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高度,TW为所述车辆的轮距,WB为所述车辆的轴距、m为所述车辆的质量,L为所述车辆的长度,Kx、Ky和Kz均为预设系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对所述车身模型转动惯量进行校验及优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对所述车身模型转动惯量进行校验及优化,包括:

在同一坐标系下,计算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与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之间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通过对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配重进行调整,以对所述车身模型转动惯量进行优化。

6.一种车身模型转动惯量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静态工况下车辆的轮胎受力情况以作为所述车辆的各轮轮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基本参数;

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各轮轮荷计算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

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基本参数计算所述车辆的整车转动惯量;以及

第三计算模块,所述第三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和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整车转动惯量计算所述车辆的车身模型转动惯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基本参数包括:所述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轴距、轮距、质量以及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中的多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车辆的整车转动惯量: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i>I</mi> <mi>x</mi> <mi>x</mi> <mo>=</mo> <mo>(</mo> <mo>(</mo> <mi>R</mi> <mi>H</mi> <mo>+</mo> <mi>H</mi> <mi>g</mi> <mo>)</mo> <mo>*</mo> <mi>T</mi> <mi>W</mi> <mo>*</mo> <mi>m</mi> <mo>/</mo> <mi>K</mi> <mi>x</mi> <mo>)</mo> <mo>*</mo> <mn>1</mn> <mi>e</mi> <mn>6</mn> </mtd> </mtr> <mtr> <mtd> <mi>I</mi> <mi>y</mi> <mi>y</mi> <mo>=</mo> <mo>(</mo> <mo>(</mo> <mi>R</mi> <mi>H</mi> <mo>+</mo> <mi>H</mi> <mi>g</mi> <mo>)</mo> <mo>*</mo> <mi>L</mi> <mo>*</mo> <mi>m</mi> <mo>/</mo> <mi>K</mi> <mi>y</mi> <mo>)</mo> <mo>*</mo> <mn>1</mn> <mi>e</mi> <mn>6</mn> </mtd> </mtr> <mtr> <mtd> <mi>I</mi> <mi>z</mi> <mi>z</mi> <mo>=</mo> <mo>(</mo> <mi>T</mi> <mi>W</mi> <mo>*</mo> <mi>W</mi> <mi>B</mi> <mo>*</mo> <mi>m</mi> <mo>/</mo> <mi>K</mi> <mi>z</mi> <mo>)</mo> <mo>*</mo> <mn>1</mn> <mi>e</mi> <mn>6</mn>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其中,Ixx为所述整车转动惯量在x轴上的分量,Iyy为所述整车转动惯量在y轴上的分量,Izz为所述整车转动惯量在z轴上的分量,RH为所述车辆的高度,Hg为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高度,TW为所述车辆的轮距,WB为所述车辆的轴距、m为所述车辆的质量,L为所述车辆的长度,Kx、Ky和Kz均为预设系数。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对所述车身模型转动惯量进行校验及优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根据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对所述车身模型转动惯量进行校验及优化时,其中,

在同一坐标系下,所述校验模块计算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与所述车辆对应的物理样机的质心位置之间的差值;

所述校验模块判断所述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校验模块则通过对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质心位置和所述车辆的多体整车模型的配重进行调整,以对所述车身模型转动惯量进行优化。

11.一种车辆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模型转动惯量的计算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