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大气各向异性的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42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表征大气各向异性的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

S1收集测站周围空间的气象数据;

S2根据气象数据,利用射线追踪法计算测站的对流层天顶延迟ZD及不同方位角和不同高度角下的对流层斜延迟SD(φ,θ),SD(φ,θ)即方位角φ和高度角θ下的对流层斜延迟;

S3分别计算各对流层斜延迟SD(φ,θ)与对流层天顶延迟ZD的比值L(φ,θ);

S4以比值L(φ,θ)为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V=MF(φ,θ)-L(φ,θ),其中,V表示观测值L(φ,θ)的改正数;MF(φ,θ)表示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

所述的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其中:

为系数;

N为满足的最小整数,α为模型分辨率,α根据实际的精度要求取值;

MF(φ,θ)表示以方位角φ和高度角θ为自变量的映射函数模型;

r为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

S5采用最小二乘原理求解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系数的最优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大气各向异性的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气象数据来源于数值天气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大气各向异性的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对流层天顶延迟ZD和对流层斜延迟SD(φ,θ)为流体静力学延迟、非流体静力学延迟或总延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大气各向异性的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S2中,以为步长,在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范围取一系列不同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然后计算各不同方位角和不同高度角下的对流层斜延迟SD(φ,θ);其中,方位角的范围为0°~360°,高度角的范围为0°~90°,α为模型分辨率,q为满足q≥2的整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