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866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互联网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例如社交、学习、娱乐等。用户也逐渐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具体地,用户往往喜欢以团购的形式获得性价比高的对象。通常情况下,针对一些开展拼团活动的对象,具有成团人数的限制。即,该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达到成团人数,参加团购的用户才能以团购价获得该对象,否则,拼团失败。例如,针对一古筝的拼团活动,要求24小时内参团人数达到24人才成团。用户A希望以团购价获得该古筝,故此参与了团购并进行了支付。但是拼团活动结束时,参团人数达不到24人,故此,用户A无法以团购价获得该古筝。若拼团活动可以由用户发起,则用户在对该古筝特别感兴趣的前提下,可能会重新发起该古筝的拼团活动。技术实现要素:出于具有成团人数的限制的原因,现有技术中参团人数若达不到成团人数,则拼团失败。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拼团失败的情况下,计算机处理资源已经处理了已参团用户发送的参团请求,甚至有可能已经生成了订单,并处理了用户的支付请求并对用户进行扣款,这些操作都需要耗费计算机处理资源。一旦拼团失败,计算机处理资源所做的这些处理操作就视为无效操作。这便造成了对计算机处理资源的浪费。此外,参加团购的用户由于拼团失败,参团进行的操作和耗费的时间都是无意义的。即使用户可以重新发起拼团活动,那么也会导致失败的拼团活动浪费了处理资源和人力,导致用户的应用体验差,将降低用户粘性。这是非常令人烦恼的过程。为此,非常需要一种改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达到节约处理资源和提高用户粘性以及用户的应用体验的目的。在本上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选择模块,用于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信息处理模块,用于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例如,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可以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过程: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拼团结束时间之前,若已参团人数未到达成团人数,则选择一定数量的虚拟主体,并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这样,参团的实体人数和虚拟主体人数之和等于成团人数,从而满足成团条件,使得拼团活动成功进行,不会导致拼团失败。使用户感兴趣的对象能够团购成功,而无需用户重新发起拼团活动。从而,处理的参团请求等操作都是有效操作,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计算机处理资源的浪费,并且减少了由于拼团失败而给用户带来的沮丧感,使得参团用户进行的参团操作和耗费的时间都没有浪费,故此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用于信息处理的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术语包括:拼团:由至少两个用户参与的团购活动,参团人数达到要求的成团人数时,才成团,参加拼团的用户才能够成功获得团购对象;否侧,拼团失败。拼团结束时间:拼团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长限制,从开团时间开始计时,时长到达设定的拼团时长时,则到达拼团结束时间。预设虚拟主体:预设的虚拟人物,具有预设用户信息。实体用户:参与拼团活动的自然人。参团活跃时间:一种用户习惯,指该用户通常参与拼团的时间。例如,用户为一白领,其上班时间为早9:00至下午6:00。而该用户通常在早9:00-9:30参与拼团。则该用户的参团活跃时间为9:00-9:30。此外,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发明概述本发明人发现,出于具有成团人数的限制的原因,现有技术中参团人数若达不到成团人数,则拼团失败。在拼团失败的情况下,计算机处理资源已经处理了已参团用户发送的参团请求,甚至有可能已经生成了订单,并处理了用户的支付请求并对用户进行扣款,这些操作都需要耗费计算机处理资源。一旦拼团失败,计算机处理资源所做的这些处理操作就视为无效操作。这便造成了对计算机处理资源的浪费。此外,参加团购的用户由于拼团失败,参团进行的操作和耗费的时间都是无意义的。即使用户可以重新发起拼团活动,那么也会导致失败的拼团活动浪费了处理资源和人力,导致用户的应用体验差,将降低用户粘性。这是非常令人烦恼的过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拼团结束时间之前,若已参团人数未到达成团人数,则选择一定数量的虚拟主体,并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这样,参团的实体人数和虚拟主体人数之和等于成团人数,从而满足成团条件,使得拼团活动成功进行,不会导致拼团失败。使用户感兴趣的对象能够团购成功,而无需用户重新发起拼团活动。从而,处理的参团请求等操作都是有效操作,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计算机处理资源的浪费,并且减少了由于拼团失败而给用户带来的沮丧感,使得参团用户进行的参团操作和耗费的时间都没有浪费,故此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应用场景总览首先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例如可以包括用户10、用户终端11和服务器12。其中,所述用户终端11中可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如网易1元购客户端、浏览器、网易新闻客户端、优酷视频客户端等。所述用户终端11中的客户端或服务器12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既可以由网络侧的服务器实施,也可以由安装于用户终端中的客户端,甚至用户终端实施,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其中,用户终端11和服务器12可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连接,该网络可以为局域网、广域网等。用户终端1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等,服务器12可以为任何能够支持相应的数据分析的服务器设备。示例性方法下面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参考图2-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应用场景总览中的服务器102或者用户终端101,或者部分步骤由服务器102执行,而另一部分步骤由用户终端101执行。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步骤202: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步骤203: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步骤204: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4可具体执行为: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生成表示该虚拟主体已参团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信息。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中如何确定是否成团的操作确定如何将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下面列举两个例子,对此进行说明:例1,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若根据已支付的订单数量判断是否达到成团人数,则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根据该虚拟主体的用户标识,生成表示该虚拟主体已支付所述对象的团购费用的订单信息。当然,实际执行时,实际并未支付,仅是生成了一个订单信息而已。当然,在实际发货时,根据订单信息中的用户标识可以区分出是否是虚拟主体,若是虚拟主体的订单则不会进入配货发货的环节。由此避免为虚拟主体发货。例2,若实际执行时,针对每个实体用户,若该用户成功参团对象后,将该用户的用户标识添加到已参团用户标识集合中;并判断该用户标识集合中的用户标识数量是否到达成团人数,若是,则确定成团。故此,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可具体执行为,将该虚拟主体的用户标识添加到已参团用户标识集合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说明如何将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方式之一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方式一、包括以下步骤A1-步骤A:步骤A1: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步骤A2:针对每个已参团用户,计算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与该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其中,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可以是由管理员手动设定的,也可以是从预设用户信息库中随机选取生成的。例如,如表1所述为预设用户信息库的示例。表1中,有四个信息项,分别为用户年龄、用户性别、用户职业以及用户住址。则,具体生成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时,可以从以下信息项中,选择相应的内容生成预设用户信息,例如,针对预设虚拟主体C,可以选择15-20岁、性别男、职业学生、住址为天津作为预设虚拟主体C的预设用户信息。表1预设用户信息库用户年龄用户性别用户职业用户住址10-15男学生河北廊坊15-20女幼教北京20-30男金融天津……………………步骤A3:按照匹配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对预设虚拟主体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在前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例如,假设有10个预设虚拟主体分别为A1、A2……A10。古筝拼团活动的已参团实体用户有2个,分别为用户T1和用户T2。若成团人数要求4人,则需要从10个预设虚拟主体选择两个虚拟主体。则,针对每个虚拟主体,计算该虚拟主体与用户T1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并计算该虚拟主体与用户T2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则10个预设虚拟主体,在两个实体用户的情况下共得到20个匹配度。根据这20个匹配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预设虚拟主体进行排序,选排序前2的两个预设虚拟主体。如,排序第一的匹配度为预设虚拟主体A1与用户T1之间的匹配度、排序第二的匹配度为预设虚拟主体A2与用户T1之间的匹配度。则选择的虚拟主体为A1和A2。此外,如果排序第一的匹配度为预设虚拟主体A1与用户T1之间的匹配度、排序第二的匹配度为预设虚拟主体A1与用户T2之间的匹配度、排序第三的匹配度为预设虚拟主体A3与用户T2之间的匹配度。由于排序前2的均为预设虚拟主体A1,则算一个预设虚拟主体。故此,最终选择的两个预设虚拟主体为A1和A3。也就是说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是和已参团的实体用户最相似的预设虚拟主体,这样,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最为合理。方式二,包括以下步骤B1-步骤B4:步骤B1: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步骤B2: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一个预设虚拟主体。步骤B3:计算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与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若该匹配度大于预设匹配度则选择该预设虚拟主体作为用于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虚拟主体,并计算已选择的用于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虚拟主体的数量。步骤B4:若该数量等于所述差值数量,则确定选出了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若该数量小于所述差值数量,则选择下一个预设虚拟主体,并返回执行步骤B3。这样,无需计算所有预设虚拟主体与所有已参团实体用户之间的所有匹配度,能够节约处理资源。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存用户信息和所述预设用户信息中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性别、商品喜好、年龄、家庭成员、职业信息、参团活跃时间。当然,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用户,可以根据以下方法确定该用户的商品喜好和/或参团活跃时间,包括:步骤C1:获取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所述参团记录中包括已参团对象和/或参团时间。其中,已参团对象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成团的拼团活动的对象,未成团的拼团活动的对象。例如,用户参团的古筝活动成团,则该古筝为成团的拼团活动的对象。若用户参团保温杯活动未成团,则该保温杯为未成团的拼团活动的对象。其中,参团时间为用户参与相应拼团活动的时间。步骤C2: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已参团对象对应的商品类别确定为该用户的商品喜好;和/或,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参团时间确定为该用户的参团活跃时间。当然,若参团记录中包括已参团对象,则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已参团对象对应的商品类别确定为该用户的商品喜好;若参团记录中包括参团时间,则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参团时间确定为该用户的参团活跃时间。若参团记录中包括已参团对象和参团时间,则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已参团对象对应的商品类别确定为该用户的商品喜好,并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参团时间确定为该用户的参团活跃时间。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表1中所示,所述预存用户信息和所述预设用户信息均包括至少一条信息项,该信息项例如是年龄、性别。信息项的信息内容,例如是针对年龄这一信息项,18岁,即为该信息项的信息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中,方式一和方式二中计算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与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可具体包括步骤D1-步骤D2:步骤D1:针对至少一条指定信息项中的每条指定信息项,判断该已参团用户和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条指定信息项的信息内容是否相同。步骤D2:若相同,则将第一预设分值累加到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中;若不相同,则将第二预设分值累加到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中;其中,第一预设分值大于第二预设分值。以计算预设虚拟主体A1与已参团实体用户T1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为例对此进行说明。假设用户A1的预设用户信息和用户T1的预存用户信息如表2所示。若第一预设分值为5分,第二预设分值为0分,则最终的匹配度如表2所示为10。表2A1与T1用户信息的匹配度表2中教师和幼教当属于教育行业,具体实施时,也可以认为教师和幼教的分值为5。具体实施时,用户作比对的信息项可以是用户信息中的所有信息项也可以是一部分,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步骤D1-步骤D2是完全按照信息项的信息内容计算匹配度的,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相同信息项的信息内容之间的相似度来确定该信息项的分值。例如,信息内容之间的相似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在公式(1)中,sim表示相似度;count1表示相同字符数;count2表示字符数之和的1/2。例如,表2中,教师和幼教之前具体相同的字符“教”,则count1为1,“教师”和“幼教”共有4个字符,所以count2为2,则sim为1/2。当然,具体实施时,可以针对个别的信息项的内容设定计算相似度的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方式三、包括以下步骤E1-步骤E8:步骤E1: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步骤E2:针对每个已参团用户,确定与该已参团用户进行匹配的预设虚拟主体。步骤E3:从该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中以及该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中各选择至少一条指定用户信息项。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指定用户信息项和步骤D1中的指定信息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步骤E4:将该已参团用户的已选择的指定用户信息项按照指定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信息,并计算第一排序信息的哈希码。步骤E5:将该预设虚拟主体的已选择的指定信息项按照所述指定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排序信息,并计算第二排序信息的哈希码。其中,步骤E4与步骤E5的执行顺序不受限。步骤E6:若第二排序信息的哈希码与第一排序信息的哈希码相同,则选择该预设虚拟主体。步骤E7:计算已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累加数量。步骤E8:若该累加数量不等于所述差值数量,则返回执行步骤E2;若该累加数量等于所述差值数量,则确定选出了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例如,若指定信息项为年龄和性别以及职业,且已参团用户的第一排序信息为18-25女幼教,预设虚拟主体的第二排序信息为18-25女幼教。由于相同信息的哈希码相同,则可以确定选择该预设虚拟主体。也就是说通过计算哈希码的方式确定指定信息项是否相同,这样无需逐个比对指定信息项的具体内容,既可以找出相同信息内的预设虚拟主体。提高选择预设虚拟主体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计算信息之间的匹配度的方法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促使未开团的对象能够无需用户操作也能开团,即实现自动开团,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未开团的对象,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至少一个虚拟主体;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具体的将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方法已在前文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这样,便实现了自动开团,无需人工干预。提高开团的自动化、简化用户开团的操作。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已参团的实体用户能够感受到拼团活动是有真实的用户参与才成团的,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用户标识发送给所述商品对象的已参团用户中的实体用户。以网易拼拼团、拼团活动的对为古筝、要求成团人数为5为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针对未开团的古筝,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一个虚拟主体A。步骤302:将该虚拟主体A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步骤303:针对已开团的古筝,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5分钟内获取已参团人数。假设已参团人数为4。步骤304: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步骤305: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获取古筝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步骤306: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一个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至少一条指定信息项中的每条指定信息项,判断已参团用户和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条指定信息项的信息内容是否相同,若是执行步骤307,若否,执行步骤308。步骤307:将第一预设分值累加到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中。步骤308:将第二预设分值累加到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中,第一预设分值大于第二预设分值。步骤309:若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大于预设匹配度则选择该预设虚拟主体作为用于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虚拟主体,并计算已选择的用于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虚拟主体的数量。步骤310:判断计算的数量是否等于所述差值数量,若是则执行步骤311,若否,则执行步骤306。步骤311: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步骤312:将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用户标识发送给所述商品对象的已参团用户中的实体用户。其中,步骤311与步骤312的执行顺序不受限。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拼团结束时间之前,若已参团人数未到达成团人数,则选择一定数量的虚拟主体,并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这样,参团的实体人数和虚拟主体人数之和等于成团人数,从而满足成团条件,使得拼团活动成功进行,不会导致拼团失败。使用户感兴趣的对象能够团购成功,而无需用户重新发起拼团活动。从而,处理的参团请求等操作都是有效操作,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计算机处理资源的浪费,并且减少了由于拼团失败而给用户带来的沮丧感,使得参团用户进行的参团操作和耗费的时间都没有浪费,故此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示例性设备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参考图4-6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或程序产品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获取模块401,用于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计算模块402,用于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选择模块403,用于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信息处理模块404,用于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403,具体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05,用于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匹配度确定单元406,用于针对每个已参团用户,计算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与该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第一选取单元407,用于按照匹配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对预设虚拟主体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在前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403,具体包括:第二获取单元408,用于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第一待匹配预设虚拟主体确定单元409,用于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一个预设虚拟主体;第一处理单元410,用于计算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与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若该匹配度大于预设匹配度则选择该预设虚拟主体作为用于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虚拟主体,并计算已选择的用于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虚拟主体的数量;确定单元411,用于若该数量等于所述差值数量,则确定选出了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若该数量小于所述差值数量,则触发待匹配预设虚拟主体确定单元,选择下一个预设虚拟主体,并返回执行计算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与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之间的匹配度的步骤。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存用户信息和所述预设用户信息均包括至少一条信息项;匹配度确定单元406或第一处理单元410,具体用于:针对至少一条指定信息项中的每条指定信息项,判断该已参团用户和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条指定信息项的信息内容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第一预设分值累加到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中;若不相同,则将第二预设分值累加到该预设虚拟主体针对该已参团用户的匹配度中;其中,第一预设分值大于第二预设分值。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403,具体包括:第三获取单元412,用于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第二待匹配预设虚拟主体确定单元413,用于针对每个已参团用户,确定与该已参团用户进行匹配的预设虚拟主体;指定用户信息项选择单元414,用于从该已参团用户的预存用户信息中以及该预设虚拟主体的预设用户信息中各选择至少一条指定用户信息项;第一排序单元415,用于将该已参团用户的已选择的指定用户信息项按照指定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一排序信息,并计算第一排序信息的哈希码;第二排序单元416,用于将该预设虚拟主体的已选择的指定信息项按照所述指定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排序信息,并计算第二排序信息的哈希码;第二选取单元417,用于若第二排序信息的哈希码与第一排序信息的哈希码相同,则选择该预设虚拟主体;累加数量计算单元418,用于计算已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累加数量;第二处理单元419,用于若该累加数量不等于所述差值数量,则触发第二待匹配预设虚拟主体确定单元执行针对每个已参团用户,确定与该已参团用户进行匹配的预设虚拟主体;若该累加数量等于所述差值数量,则确定选出了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存用户信息和所述预设用户信息中均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性别、商品喜好、年龄、家庭成员、职业信息、参团活跃时间。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信息确定模块420,用于针对每个用户,根据以下方法确定该用户的商品喜好和/或参团活跃时间:获取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所述参团记录中包括已参团对象和/或参团时间;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已参团对象对应的商品类别确定为该用户的商品喜好;和/或将该用户的历史参团记录中的参团时间确定为该用户的参团活跃时间。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开团设定模块421,用于针对未开团的对象,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至少一个虚拟主体;开团模块422,用于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423,用于将选择的预设虚拟主体的用户标识发送给所述商品对象的已参团用户中的实体用户。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和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各种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步骤202,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步骤203,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以及步骤204,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50。图5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5所示,信息处理装置5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例如其可以为服务器设备。信息处理装置5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5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52和处理单元51)的总线53。总线5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存储单元5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5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523。存储单元5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4的程序/实用工具525,这样的程序模块5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信息处理装置5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信息处理装置5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信息处理装置5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5进行。并且,信息处理装置5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56通过总线53与信息处理装置5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信息处理装置5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示例性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服务器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服务器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服务器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针对已开团的对象,在所述对象的拼团结束时间之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所述对象的已参团人数,步骤202,计算已参团人数与所述对象的成团人数之间的差值;步骤203,若已参团人数小于成团人数,则从预设虚拟主体中选择所述差值数量的虚拟主体;以及步骤204,针对选择的虚拟主体,将该虚拟主体配置为所述对象的已参团用户。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如图6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信息处理的程序产品6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服务器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发明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