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卡固定装置及主板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83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适配卡固定装置及主板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主板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及主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多,主板上会配置有多种连接器,以提供更多的功能。目前,许多主板上设有次世代形状因子(nextgenerationformfactor,ngff)的插槽,即m.2插槽,以供具有m.2适配卡(例如是具有m.2接口的固态硬盘ssd)插设。此类主板除了m.2插槽之外,还要在m.2插槽旁对应的位置设置用来固定m.2适配卡的通孔,以使m.2适配卡的一端在插入主板上的m.2插槽之后,另一端能透过锁固或是其他的方式固定在主板上,而增加m.2适配卡的稳固性。

以螺丝锁附的方式而言,由于m.2适配卡在相对于电性连接端的另一端的边缘上会具有用以定位的半圆孔,螺丝的螺纹部会位在半圆孔内,且螺丝的顶部会抵压在m.2适配卡靠近半圆孔的部位,以固定m.2适配卡与主板的相对位置。然而,由于螺丝仅有一半的顶部会抵压在m.2适配卡靠近半圆孔的部位,螺丝的另一半的顶部会悬空,容易发生螺丝锁附过紧而单边歪斜,使得螺丝对m.2适配卡靠近半圆孔的部位发生施力不均的状况。此外,螺丝锁附的方式还需要额外的工具来拆装m.2适配卡,使用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其可用均匀的力道来固定边缘具有半圆孔的适配卡,且不须额外的工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板模块,其包括上述的适配卡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适配卡固定装置,适于将一适配卡固定在一主板上。适配卡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一固定部、一扣合部及一连接部。座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及凸出在第一面的一凸出部,且座体具有贯穿第一面、第二面及凸出部的一贯穿孔,而使凸出部呈一中空圆柱。固定部延伸自座体的第二面,且包括连通贯穿孔的一缺口。扣合部适于穿过贯穿孔与缺口,并扣合在座体。连接部底座体与扣合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更包括一把手部,连接在扣合部,把手部相对于扣合部的一延伸方向与连接部相对于扣合部的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钝角或是锐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把手部具有粗糙面或凸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扣合部包括一抵压单元及凸出在抵压单元的一插销,抵压单元适于抵压适配卡,插销适于伸入固定部的缺口,插销在靠近抵压单元的一端的尺寸大于远离抵压单元的一端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销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二端远离抵压单元,且适于穿过贯穿孔、伸入并撑开缺口,而第一端靠近抵压单元,且适于卡固在贯穿孔而扣合在座体。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部的缺口的尺寸小于贯穿孔的尺寸。

本发明的一种主板模块,适于安装一适配卡,该适配卡包括相对的一连接端及一固定端,该固定端的边缘具有一半圆孔,该主板模块包括一主板及一适配卡固定装置。主板包括一适配卡插槽及一通孔,其中该适配卡的该连接端适于插设在该适配卡插槽。适配卡固定装置适于将该适配卡的该固定端固定在该主板。适配卡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一固定部、一扣合部及一连接部。座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及凸出在第一面的一凸出部,且座体具有贯穿第一面、第二面及凸出部的一贯穿孔,而使凸出部呈一中空圆柱。固定部可拆卸地穿设在主板的通孔。固定部延伸自座体的第二面,且包括连通贯穿孔的一缺口。扣合部适于穿过贯穿孔与缺口,并扣合在座体。连接部底座体与扣合部。当适配卡安装在该主板模块时,连接端插设在适配卡插槽,固定端承靠在座体的第一面且凸出部位在半圆孔内,扣合部扣合在座体并抵压适配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更包括一把手部,连接在扣合部,把手部相对于扣合部的一延伸方向与连接部相对于扣合部的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钝角或是锐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把手部具有粗糙面或凸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扣合部包括一抵压单元及凸出在抵压单元的一插销,抵压单元适于抵压适配卡在半圆孔旁的部位,插销适于伸入固定部的缺口,插销在靠近抵压单元的一端的尺寸大于远离抵压单元的一端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部的缺口的尺寸小于贯穿孔的尺寸。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适配卡固定装置通过固定部可拆卸地穿设在主板上,当适配卡安装在主板模块时,适配卡的连接端插设在主板的适配卡插槽,适配卡的固定端承靠在适配卡固定装置的座体的第一面,且座体的凸出部位在适配卡的半圆孔内。此时,适配卡的半圆孔会对位在适配卡固定装置的座体的贯穿孔与固定部的缺口,适配卡固定装置的扣合部的插销可伸入适配卡的半圆孔、座体的贯穿孔与固定部的缺口并扣合在座体,并且扣合部的抵压单元会抵压适配卡在半圆孔旁的部位,而将适配卡的固定端固定在主板,安装上相当简单方便且不需额外的工具。另外,由于适配卡固定装置的扣合部与座体之间的卡合位置固定,在扣合部的插销固定在座体时,抵压单元能够提供给适配卡在半圆孔旁的部位固定且均匀的夹持力道,可有效避免现有以螺丝锁附的方式将适配卡固定在主板时会有锁附过紧而歪斜的情形。此外,本发明的适配卡固定装置借由凸出部呈中空圆柱的设计,只要连接部不与适配卡或是主板上的零件干涉,用户可自由转动适配卡固定装置相对于主板的位置(几乎可旋转180度的角度),凸出部都会位在适配卡的半圆孔内,如此,使用者便能够视实际情况安排连接部位在主板上的位置,以避免发生干涉。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适配卡安装在主板模块上且适配卡固定装置尚未抵压适配卡的立体示意图。

图2至图4分别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与图6分别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抵压适配卡前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抵压适配卡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相对于适配卡转为其他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以其他角度抵压适配卡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d1、d2:延伸方向

l1:内径

l2:尺寸

10:适配卡

12:连接端

14:固定端

16:半圆孔

20:主板模块

22:主板

24:适配卡插槽

26:通孔

100:适配卡固定装置

110:座体

112:第一面

114:第二面

116:凸出部

118:贯穿孔

120:固定部

122:缺口

124:延伸段

126:卡块

130:扣合部

132:抵压单元

134:插销

136:第一端

138:第二端

140:连接部

150: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适配卡安装在主板模块上且适配卡固定装置尚未抵压适配卡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主板模块20包括一主板22及一适配卡固定装置100。主板22包括一适配卡插槽24及对应于适配卡插槽24的一通孔26。一适配卡10可插设在适配卡插槽24并被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固定在主板22的通孔26上。

在本实施例中,适配卡插槽24以次世代形状因子(nextgenerationformfactor,ngff)的适配卡插槽24为例,即m.2界面的适配卡插槽24,但适配卡插槽24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一般而言,主板22在m.2界面的适配卡插槽24旁距离42毫米、60毫米、80毫米、110毫米处分别会有多个通孔26(图1中仅示意性地绘示出其中一个通孔26),以因应使用者所选择的m.2适配卡的长度,而能够将对应长度的m.2适配卡固定在通孔26。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适配卡10以次世代形状因子(nextgenerationformfactor,ngff)的适配卡为例,但适配卡1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适配卡10包括相对的一连接端12及一固定端14,固定端14的边缘具有一半圆孔16。当适配卡10安装在主板模块20时,适配卡10的连接端12插设在适配卡插槽24,适配卡10的固定端14通过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可快速、简单且稳固地被固定在主板22的通孔26上,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2至图4分别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包括一座体110、一固定部120、一扣合部130、一连接部140及一把手部150。座体110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112与一第二面114及凸出在第一面112的一凸出部116,且座体110具有贯穿第一面112、第二面114及凸出部116的一贯穿孔118,而使凸出部116而呈一中空圆柱。

固定部120延伸自座体110的第二面114,且包括连通贯穿孔118的一缺口122。更明确地说,固定部120包括被缺口122分隔开的两延伸段124(标示在图3),且两延伸段124在远离彼此处包括向外凸出的卡块126。

扣合部130包括一抵压单元132及凸出在抵压单元132的一插销134,插销134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136与一第二端138,插销134的第一端136靠近抵压单元132,插销134的第二端138远离抵压单元132。连接部140底座体110与扣合部130,且把手部150连接在扣合部130。

在本实施例中,插销134的第一端136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座体110的贯穿孔118的尺寸,且座体110的贯穿孔118的尺寸大于插销134的第二端138的尺寸。也就是说,插销134的第一端136的尺寸大于第二端138的尺寸。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20的缺口122的尺寸l2(也就是两延伸段124之间的距离)小于贯穿孔118的内径l1,且由图3可看出,插销134的第二端138的外径大于固定部120的缺口122的尺寸l2。借由上述的尺寸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扣合部130的插销134的第二端138适于穿过贯穿孔118、伸入并撑开固定部120的缺口122,并且插销134的第一端136能卡固在座体110的贯穿孔118旁的壁面,而扣合在座体110。

图5与图6分别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抵压适配卡前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先参阅图5,固定部120可拆卸地穿设在主板22的通孔26。更明确地说,当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如图5所示地从上往下设置在主板22时,固定部120的一部分会位在主板22的通孔26内,且固定部120的另一部分(也就是远离于座体110的一部分)会穿出于通孔26而位在主板22的另一面(也就是图5的主板22的下方)。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部120的两延伸段124上的两卡块126位在主板22的下方,两卡块126之间的距离会大于主板22的通孔26的尺寸,而使固定部120不致轻易地上移而脱离于主板22。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5,当适配卡10安装在主板模块20时,适配卡10的连接端12插设在适配卡插槽24,适配卡10的固定端14承靠在座体110的第一面112且凸出部116位在适配卡10的半圆孔16内。当要使用适配卡固定装置100来将适配卡10固定在主板22时,请参阅图6,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的扣合部130的插销134的第二端138会依序穿过适配卡10的半圆孔16、座体110的贯穿孔118并且伸入固定部120的缺口122,而将固定部120的缺口122撑开。此时,固定部120的两延伸段124会被插销134向两侧顶开,由图6可清楚看到,当插销134插入固定部120的缺口122时,两延伸段124上的两卡块126会更远离于彼此,而使两卡块126之间的距离更大于主板22的通孔26的尺寸,如此一来,固定部120可更稳固地固定在主板2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插销134的第一端136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座体110的贯穿孔118的尺寸,且座体110的贯穿孔118的尺寸大于插销134的第二端138的尺寸。在扣合部130的插销134扣合至座体110的过程中,插销134的第二端138可轻易地通过座体110的贯穿孔118,且插销134的第一端136在伸入座体110的贯穿孔118时会与贯穿孔118旁的壁面紧配地卡合,而固定在座体110。

另外,图7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抵压适配卡的立体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6与图7,由于适配卡10在半圆孔16旁的部位会位在座体110的第一面112上且环绕一半的凸出部116,在扣合部130的插销134扣合至座体110之后,扣合部130的抵压单元132会抵压适配卡10在半圆孔16旁的部位,而将适配卡10在半圆孔16旁的部位夹置在扣合部130的抵压单元132与座体110的第一面112之间,借此固定适配卡10的固定端14。

也就是说,使用者若要将适配卡10安装在主板22,只需要将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的固定部120插入主板22上的通孔26,接着将适配卡10的连接端12插入主板22的适配卡插槽24,再将适配卡10的固定端14上的半圆孔16对位于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的座体110的凸出部116,最后将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的扣合部130的插销134插入座体110的贯穿孔118直到插销134卡合在座体110即可。同样地,若要将适配卡10拆卸于主板22,只要施力将把手部150拉起,扣合部130的插销134便会脱离于座体110,而解除扣合部130的抵压单元132与座体110的第一面112对适配卡10的固定端14的卡合。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部150具有粗糙面或凸痕,以增加摩擦力,方便使用者将把手部150拉起。在移除适配卡10之后,使用者可再施力将固定部120拔出于主板22的通孔26,即可将适配卡固定装置100拆卸于主板22。因此,本实施例的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在使用上非常方便简单,且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来组装。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的扣合部130与座体110之间的卡合位置固定,可有效避免现有以螺丝锁附的方式将适配卡10固定在主板22时会有锁附过紧而歪斜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主板22上的空间有限,举例而言,适配卡插槽24在往通孔26的延伸方向上可能会有位在主板22边缘的连接器或是其他零件,而使得通孔26与主板22边缘的连接器或是其他零件之间的距离相当接近,若是连接部14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一延伸方向d1平行于m.2适配卡插槽24往通孔26的延伸方向,可能会使得连接部140与主板22边缘的连接器之间发生干涉。此外,为了方便使用者握持,把手部150通常会占有一定的尺寸,把手部150的尺寸可能还会大于连接部140的尺寸,而使得把手部150也有可能会与主板22边缘的连接器或是其他零件干涉。

为了降低上述干涉情形发生的机率,本实施例的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特意将凸出部116设计为中空圆柱的形状,如此一来,只要连接部140不与适配卡10或是主板22上的零件干涉,用户可自由转动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相对于主板22的位置(几乎可旋转180度的角度),凸出部116都会位在适配卡10的半圆孔16内。图8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相对于适配卡转为其他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1的适配卡固定装置以其他角度抵压适配卡的立体示意图。由图8与图9可清楚看到,本实施例的适配卡固定装置100的连接部140可旋转几乎是180度的角度,以方便使用者自行选择要将弯折的连接部140与把手部150安排至主板22上的适当位置,而不与主板22上的零件或连接器干涉。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扣合部130的插销134固定在座体110的状况下,把手部150可以视使用者的需求移动到旋转范围内的适当位置。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在适配卡10配置在主板22上之后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可转动至150度的范围,当然,适配卡固定装置100可转动的角度并不以此为限制。

此外,如图2与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部15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一延伸方向d2与连接部14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直角、钝角或锐角。举例而言,把手部15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2垂直于连接部14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1,如图7所示,此配置可使得把手部150位在适配卡10的上方而避免与其他零件干涉。当然,把手部15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2与连接部14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1的角度关系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把手部15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2与连接部140相对于扣合部130的延伸方向d1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或钝角。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适配卡固定装置通过固定部可拆卸地穿设在主板上,当适配卡安装在主板模块时,适配卡的连接端插设在主板的适配卡插槽,适配卡的固定端承靠在适配卡固定装置的座体的第一面,且座体的凸出部位在适配卡的半圆孔内。此时,适配卡的半圆孔会对位在适配卡固定装置的座体的贯穿孔与固定部的缺口,适配卡固定装置的扣合部的插销可伸入适配卡的半圆孔、座体的贯穿孔与固定部的缺口并扣合在座体,并且扣合部的抵压单元会抵压适配卡在半圆孔旁的部位,而将适配卡的固定端固定在主板,安装上相当简单方便且不需额外的工具。另外,由于适配卡固定装置的扣合部与座体之间的卡合位置固定,在扣合部的插销固定在座体时,抵压单元能够提供给适配卡在半圆孔旁的部位固定且均匀的夹持力道,可有效避免现有以螺丝锁附的方式将适配卡固定在主板时会有锁附过紧而歪斜的情形。此外,本发明的适配卡固定装置借由凸出部呈中空圆柱的设计,只要连接部不与适配卡或是主板上的零件干涉,用户可自由转动适配卡固定装置相对于主板的位置(几乎可旋转180度的角度),凸出部都会位在适配卡的半圆孔内,如此,使用者便能够视实际情况安排连接部位在主板上的位置,以避免发生干涉。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