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581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对配电设备定期巡检可以有效保证配电设备安全,是提高配电设备可靠率、确保电力设备最小故障率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人工巡视、手工记录的工作方式,这些方式存在着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巡检数据信息化程度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包括主系统、产品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巡检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终端授权管理系统和终端识别系统,所述产品管理系统记录产品信息并赋予与产品信息对应的产品码,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存储产品的说明文件并建立文件与对应产品码的关联,所述巡检管理系统输入、记录和查看不同设备的巡检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跟踪,所述客户管理系统用于客户提出报修信息和在线交流,所述终端识别系统包括终端识别装置和数据交换装置,巡检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数据交换装置中的产品码数据并依据产品码数据调用产品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中的产品信息和文件,所述终端授权管理系统对巡检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终端识别装置进行授权,所述主系统对前述系统进行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中,优选地,所述产品管理系统记录的产品信息包括客户或项目名称、生产日期、技术人员、主要元器件品牌、设备状态等信息,每一种产品的信息赋予一个唯一对应的产品码。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的数据交换装置为在配电设备的可视处设置的二维码,所述的二维码对应该产品的产品码。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的数据交换装置为在配电设备上设置的射频标签或传感器,所述的射频标签或传感器对应该产品的产品码。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存储产品的图纸、说明书和图片等文件。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终端识别装置为安装了巡检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终端软件的专用或通用扫码工具。

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巡检人员持经终端授权管理系统授权的终端识别装置巡视,采用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所巡视的配电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装置对应的产品码,通过终端识别装置将设备信息和运行情况等发送到巡检管理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接收巡检信息并存储,主系统读取巡检信息并分析,分析结果在主系统查看或通过网络发布到平台。

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客户查看方法,客户持经终端授权管理系统授权的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所巡视的配电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装置对应的产品码,通过终端识别装置将查询请求发送到客户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依据产品码数据调用产品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中的产品信息和文件,客户管理系统将调取的信息和文件返回到终端识别装置供客户查看。

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故障报告方法,客户持经终端授权管理系统授权的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所巡视的配电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装置对应的产品码,通过终端识别装置将设备故障和报修信息发送到客户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将设备故障和报修信息发送到主系统,主系统操作人员通过客户管理系统与客户进行在线互动指导维修。

在采取本发明提出的技术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充分结合巡检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具有无纸化数据采集、工作状态监督、数据汇总报告、故障求助等功能,实现了巡检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能够有效了解、检查巡检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提升配电设备的运行安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巡检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客户查看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故障报告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理解。其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它们只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对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而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清楚简洁,将省略对本领域熟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包括主系统、产品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巡检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终端授权管理系统和终端识别系统。所述产品管理系统记录产品信息并赋予与产品信息对应的产品码,可以对产品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类别管理、产品的录入、产品码管理、报修管理、与商品的相关信息管理等。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存储产品的说明文件主要包括文档和图片,包括产品的说明、规格说明、图片等产品通用信息,并建立文件与对应产品码的关联,所述文件可以储存在云端服务器。所述巡检管理系统输入、记录和分时段、分地域查看不同设备的巡检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跟踪,所述客户管理系统用于客户提出报修信息和在线交流,所述终端识别系统包括终端识别装置和数据交换装置,巡检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数据交换装置中的产品码数据并依据产品码数据调用产品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中的产品信息和文件。所述终端授权管理系统对巡检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终端识别装置进行授权,终端授权管理系统管理各个巡检终端,包括新终端注册、终端挂失、终端有效期管理等。所述主系统对前述系统进行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主系统是一个后台管理系统,是产品、报修和巡检、信息汇总的综合管理后台,供巡检人员巡视和客户故障求助时使用,也是设备的一个电子资料库,同时具有对后台数据修改和分析汇总的功能,如某台设备信息在录入系统时信息错误,可后续更改,可查询相同故障类型出现的频率和某工程所有设备的维修/缺陷记录等,对项目设备信息或某类设备的汇总具有查看功能。

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所述产品管理系统记录的产品信息包括客户或项目名称、生产日期、技术人员、主要元器件品牌、设备状态等信息,每一种产品的信息赋予一个唯一对应的产品码。

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所述的数据交换装置为在配电设备的可视处设置的二维码,二维码贴在设备明显处。所述的二维码对应该产品的产品码。

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所述文件管理系统存储产品的图纸、说明书和图片等文件。

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所述终端识别装置为安装了巡检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终端软件的专用或通用扫码工具。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巡检方法,步骤S11巡检人员持经终端授权管理系统授权的终端识别装置巡视,该手持或者软件必须是公司管理人员授权才可以使用,同时可以指定授权时限。步骤S12采用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所巡视的配电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装置对应的产品码,步骤S13手持巡检仪自动或巡检人员手动通过终端识别装置将设备信息和运行情况等发送到巡检管理系统,步骤S14巡检管理系统接收巡检信息并存储,步骤S15主系统读取巡检信息并分析,步骤S16分析结果在主系统查看或通过网络发布到平台。巡检人员通过专有巡检终端的APP软件构成专用的终端识别装置,定期提交设备的运行情况。

如图3所示,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客户查看方法,客户使用大众扫码工具并安装专用APP构成终端识别装置,步骤S21客户持经终端授权管理系统授权的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所巡视的配电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装置对应的产品码,步骤S22通过终端识别装置将查询请求发送到客户管理系统,步骤S23客户管理系统依据产品码数据调用产品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中的产品信息和文件,步骤S24客户管理系统将调取的信息和文件返回到终端识别装置供客户查看。作为普通用户的客户可以使用例如微信、支付宝或者其他的大众扫码工具,可以获取产品的基本信息,同时可以阅读图纸、说明书等,还可以提出报修信息。

如图4所示,一种采用上述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故障报告方法,客户使用大众扫码工具并安装专用APP构成终端识别装置,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步骤S31客户持经终端授权管理系统授权的终端识别装置识别所巡视的配电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装置对应的产品码,步骤S32通过终端识别装置将设备故障和报修信息发送到客户管理系统,步骤S33客户管理系统将设备故障和报修信息发送到主系统,即自动向运维中心发出求助信息,步骤S34主系统操作人员包括售后人员在后台可即时看到故障设备的信息,通过客户管理系统与客户进行在线互动指导维修。如不能远程解决问题,再赶赴现场维修。问题解决后,售后人员录入解决方案,主系统保留存档。

根据上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充分结合巡检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具有无纸化数据采集、工作状态监督、数据汇总报告、故障求助等功能,实现了巡检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能够有效了解、检查巡检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提升配电设备的运行安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实施。当然,以上所列的情况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或简化,都可以适当地应用于本发明,并且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