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429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领域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实施健康养殖理念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持环境中的青山绿水,维护养殖水体友好,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养殖水面,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达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使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摆在水产从业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可是目前在渔业养殖过程中,没有一套成体系的水质分析调控方法,多数只停留在经验水平,少数监测几个参数,企业卖几个调水产品,什么时候用,用多少,疗程多长均不清楚,未能形成一套有效指导调水的方法,难以达到利用现代仪器,精准把握控制好养殖水体,往往因养殖水体控制不好,导致病害不断发生,严重的导致中毒、缺氧死鱼。甚至有的导致蓝藻暴发,污染水体,损害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控好养殖水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能够对水体进行持续的诊断与调控,达到稳定水体的目的,为养殖对象创造一个稳定和舒适的环境;既保证了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又使环境不会被破坏,有效地平衡二者间的关系。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包括藻相分析调控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调控:

藻相分析以水体中活体叶绿素a的含量为主要指标,以水体codmn值和碱度为次要指标:当活体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90μg/l时,继续分析水体codmn值和碱度,当codmn值低于4mg/l且碱度低于70mg/l时,则投放藻类营养素进行调节;当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120μg/l时,则投放藻类抑制剂进行调节;

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以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为指标,当氨氮含量大于2.0mg/l且亚硝酸盐氮大于0.3mg/l时,则选用投放底质改良剂、增加溶氧、投放亚硝酸盐水质调节剂、降低投饲量和停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行调节。

其中对参数的检测方法,可以直接选用现有的技术方案;而检测仪器,可以选择快速检测仪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如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多功能水质快速测定仪和数码显微镜等,在此就不再赘述。

所述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在对水质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针对水质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调控手段,达到稳定水体的目的,为养殖对象创造一个稳定和舒适的环境。养殖周期内致病菌繁殖得到抑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进而减少了用药,促进了生长;培养的藻类又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可弥补投饲量的不足和营养的不平衡,经试验发现相同养殖条件下可减少10%的年总投饲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鱼产量;同时保护了水环境,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水产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水体情况,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还包括对水体ph值的分析调控:ph值的正常范围是6.5-8.5,当ph值高于10或低于6时,使用ph值调节剂对水体的ph值进行调节。

所述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还包括对水体溶氧的分析调控:溶氧的正常范围是高于或等于5.0mg/l,当溶氧低于3.0mg/l时,对水体进行投放增氧剂、开增氧机和投放净化水质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行处理。

另外,本发明中的codmn值,为使用高锰酸钾作化学氧化剂测出的cod值。投放调控剂的时候还应考虑当时水温的影响。

根据水体参数变化的速率,对不同的参数采取不同的分析频率,具体如下:

藻相分析的频率为3-5天一次,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的频率为3天一次;水体codmn值和碱度分析的频率均为7天一次;ph值的分析频率为1天二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溶氧的分析频率均为1天一次。

进一步地,在池塘中选一个代表点,使用采水器取1.0-1.5升距水面20-30cm的水进行分析。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做出本发明的过程中,还发现以下规律:在调控水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参数的不利,甚至有害(毒性)一面,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积极一面。通常对指标的习惯表达是:氨氮是否超标、亚硝酸盐氮是否超标或这氨氮是否正常、亚硝酸盐氮是否正常、ph值是否正常。只是强调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有害一面,易于引起养殖者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监控的重视,但是忽略了它们是肥源,是氮肥,是藻类生长的营养素。氨氮、亚硝酸盐氮是水体总氮的一种存在形式,水体总氮还包含有机氮,游离氮、硝态氮等等。只要养殖水体中有鱼虾,投饲行为,水体中就有氨氮,如果水体没有氨氮,此水也稳不住,会出现倒藻。

关于氨氮参数,当检测氨氮1.3mg/l时,远超氨氮常规比色板的最高值了,俗说暴表了,按照以往经验,此时要采取降氨氮措施了,而且要降到标准值以下,但如果将前3天,前5天,前10天测的氨氮数据放到一起看,若前10天测得氨氮3.8mg/l,前5天测得氨氮2.5mg/l,前3天测得氨氮1.8mg/l,今天测得氨氮1.2mg/l。看到这一连续数据,说明氨氮已在转化,之前采取的措施起作用了,水体在恢复自净能力了,此时不宜再采取降氨氮措施,否则氮源会迅速下降,会出现藻类繁殖速度锐减,出现转水现象。

关于亚硝酸盐氮参数:亚硝酸盐氮不仅有毒,同时它还反映出了水里的氧环境,也反映出了水体的营养源,水里的微生态环境。简单地说,亚硝酸盐氮的出现,反映出了水体的硝化反应受阻、硝化细菌繁殖受阻的状态,反硝化反应形成,原因就是水里缺乏溶氧。硝酸盐在反硝化作用下,向亚硝酸盐氮转移,就出现了亚硝酸盐氮高,水体缺氧的现象。亚硝酸盐氮高是双重缺氧,一是本身水体溶氧不足;二是亚盐破坏鱼血红细胞,血红细胞载氧能力差,又出现生理缺氧。如果不改善水体的氧环境,一味的用降亚硝酸盐氮产品,收效甚微,即使降下去了,由于氧环境没有改变,会很快反弹。

关于ph值参数:通常认为ph值在6.5-8.5都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如果早上(9:00)ph值为7.2,下午(4:00)ph值为8.5,按照以往经验,往往认为这样的ph值不正常,其实说明此水中藻相丰富,水中二氧化碳含量足,光合作用强,表明水体“活”;如果早上(9:00)ph值为7.0,下午(4:00)ph值为7.1,传统上认为此水正常,实际上,此水中出现了鱼早上在浮头或不吃料,变天会全池浮头,ph值早晚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这说明水体光照不足,悬浮物太多,或藻量不够(缺藻),或水呼吸(耗氧)过大,这样的水反而要注意调水。

水质检测参数氨氮、亚硝酸盐氮、ph值等,是辅助判定依据,关键核心是关注水体藻类生物量的变化,即藻相,它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的好坏是直接判断其水体的好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在对水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调节方式(如调养殖方式、调底质改良、调菌相平衡、调水质波动和调藻相平衡等方式),能够对水体进行持续的诊断和调控,达到稳定水体的目的,为养殖对象创造一个稳定和舒适的环境。养殖周期内致病菌繁殖得到抑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进而减少了用药,促进了生长;培养的藻类又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可弥补投饲量的不足和营养的不平衡,经试验发现相同养殖条件下可减少10%的年总投饲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鱼产量;同时保护了水环境,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水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淡水池塘水质诊断与调控方法调控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针对一主养草鱼的鱼塘的整个养殖周期的诊断与调控,检测时,在池塘中选一个代表点,使用采水器取1.0、1.2或1.5升距水面20、25或30cm的水进行分析调控,包括藻相分析调控、有毒有害物质分析调控、水体ph值分析调控、溶氧分析调控:

藻相分析以水体中活体叶绿素a的含量为主要指标,以水体codmn值和碱度为次要指标:当活体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90μg/l时,继续分析水体codmn值和碱度,当codmn值低于4mg/l且碱度低于70mg/l时,则投放藻类营养素进行调节;当活体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120μg/l时,则投放藻类抑制剂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藻类抑制剂使用南昌润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控害灵。

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以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为指标,当氨氮含量大于2.0mg/l且亚硝酸盐氮大于0.3mg/l时,则选用投放底质改良剂、增加溶氧、投放亚硝酸盐水质调节剂、降低投饲量和停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行调节;

以某一天的检测结果为例:氨氮为0.87mg/l,亚硝酸盐氮为0.11mg/l,对照表1对应参数值,说明这两参数处于正常值内,可不对它们采取措施。

ph值的正常范围是6.5-8.5,检测ph值为7.1,不调控ph值再检测溶氧为6.2.0mg/l,不采取调控措施。

检测方法均直接选用现有的技术方案;而检测仪器,选择快速检测仪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如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多功能水质快速测定仪和数码显微镜等。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检测参数和频率如下表:

表1:检测参数和频率表

经试验发现相同养殖条件下可减少10%的年总投饲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鱼产量;同时保护了水环境,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水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针对另一养殖户主养草鱼的鱼塘进行的水质诊断与调控:在池塘中选一个代表点,使用1.0升的采水器(带温度计)在距水面20~30cm的水中采水1.0升。分别进行下列检测分析:

首先,检测水体中活体叶绿素a的含量为60μg/l,对照表1对应参数值,低于下限,说明水体藻量未达到设计的要求,需要把藻量推高;再检测氨氮为1.87mg/l,亚硝酸盐氮为0.61mg/l,对照表1对应参数值,说明这两参数处于超标状况,鱼已出现飘浮水面的现象,对养殖鱼类已产生危害作用;再测溶氧量为3.5mg/l,说明水体溶氧偏低。综合诊断:由于水体有毒有害参数超标,养殖对象已出现危害现象,说明水体溶氧严重不足,水体有机物含量多,底质中残饵、粪便、尿等分解受阻,分解微生物量不足且繁殖受到抑制,整个水体中物质循环受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处方)中应以先解决水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为前提,要尽快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值,使漂浮于水面的鱼群自然潜入水中,然后再采取其它调控水质的措施。开出处方:一开增氧机,投放颗粒状增氧剂;二少投饲或停饲;三投降氨氮、亚硝酸盐氮产品;四投底质改良剂;在漂浮于水面的鱼群自然潜入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值恢复正常后,尽快投放藻增宝,即藻类生长营养平衡素产品,使水体中藻类的含量达到设定的值,确保水体溶氧正常,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畅通,恢复水体的自净的能力,后续可投放微生态制剂,维持水体的动态平衡,确保在养殖周期内水质平稳,达到养水的目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