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29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属于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往往都会对山体进行操作,通过对山体进行挖掘,挖出一段有一定宽度的路面,当遇到下雨或山体滑坡的时候,容易从山坡上滑下泥土或碎石等,给行人车辆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对山体拉萨一层防护网,现有的防护网一般都是钢丝构成的,容易从钢丝间隙中滚落石块,达不到防护目的。市政道路防护工程中,通常需要在基坑临边设置防护栏,在工程完工后,这些安全防护栏通常需要被拆除,由于只是临时设施,因此没有专门针对基坑防护栏技术方案,施工单位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些防护措施,这将影响施工安全,并且在拆除时,防护栏不易被回收并再次投入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可以重复使用,安装方便,在夜间有明显标识的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本发明专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支架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支架上,所述隔板为网状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支架之间相互可拆卸式连接共同构成整个防护装置,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发光带。所述支架的一个侧边设置有凸缘,与设置凸缘相对的侧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凸缘相匹配,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卡槽,边框设置于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边框和防护网,防护网外缘与边框的内壁接触,所述隔板的主体结构为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端还设置有底座,底座的横截面为凹字形结构,底座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架。

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专利边框的设置是为了工作人员在对防护装置进行组装或拆卸的时候,方便工作人员对隔板进行更换或拆除,即某个隔板中的防护网坏了,工作人员不需要将整个防护网进行更换,只需要更换相对应的隔板即可。

2、本发明专利底座的设置是为了确保支架在组装后的稳固性,不会出现风力较强的情况下将支架吹倒,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之支架与隔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之相邻两块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支架1和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于支架1上,所述隔板2为网状结构,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隔板2;若干支架1之间相互可拆卸式连接共同构成整个防护装置,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发光带7;所述支架1的一个侧边设置有凸缘5,与设置凸缘5相对的侧边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与凸缘5相匹配,所述支架1的内侧设置有卡槽,边框设置于卡槽中。本发明专利在组装防护装置的时候,只需要将隔板安装至支架内部,然后将安装有隔板的支架相互组装即可,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额外的动作,发光带的设置是为了使行人在夜间灯光较暗的情况下便于识别防护装置,防止行人撞在防护装置的支架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拆卸防护装置时,只需要将支架拆开,取出内部的隔板即可,实现了支架和隔板的重复使用,由于防护装置所需防护的地点是不固定的,将支架和隔板分开有利于运输。

所述隔板2包括边框和防护网3,防护网3外缘与边框的内壁接触,所述隔板的主体结构为长方形;所述支架1底端还设置有底座6,底座6的横截面为凹字形结构,底座6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架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专利,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专利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包括支架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支架上,所述隔板为网状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支架之间相互可拆卸式连接共同构成整个防护装置,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发光带。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重复使用,安装方便,在夜间有明显标识的新型市政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邢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众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1.31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