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426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用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加固领域,具体为一种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建筑中,通常将悬挑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的外围设计边梁,将各根悬挑梁连接形成整体,增强结构刚度和抗侧力。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加预应力后通常需要对预应力筋进行封锚,以防止锈蚀。对于悬挑预应力混凝土梁,其张拉端通常设计在悬挑端,预应力张拉及预应力筋封锚作业均需在外架防护系统上进行。按照规范要求,混凝土进行张拉时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75%强度设计值,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完成后20d方可进行张拉作业,以保证张拉作业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现场施工中外架防护安全系统随结构主体施工同步爬升,当需要进行封锚灌浆工序时,通常外架已随主体结构施工上升,为了保证封锚灌浆的正常进行,需要重新搭设脚手架、制作模板及支撑系统,由于外架已经拆掉,搭设的脚手架很难与周围构件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其稳定,这样不仅难以保证工人在脚手架操作施工时的安全,且费时费力。

因此,提供一种针对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外架拆除及爬升后封锚灌浆施工作业需要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制作搭设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支撑系统将其连接固定,操作简单,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极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可循环重复使用的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包括中间模板装置3,以及设置在中间模板装置3两侧的侧模板装置4;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锚固在边梁1上,中间模板装置3与预应力框架梁2对应设置,两侧通过螺栓与侧模板装置4固定;

所述的中间模板装置3为具有刚度的厚槽型钢板,钢板板体上留设有与侧模板装置4的对应的中间模板翼缘以及设置在中间模板翼缘上的中间模板螺栓孔a,中部设置有便于浇筑混凝土及振捣的凸槽;

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为轧制成型的钢板,具体包括分别位于中间模板装置3两侧的左夹板和右夹板;

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包括内侧4-5和外侧4-4,所述的外侧4-4处设置有侧模板翼缘4-3,侧模板翼缘4-3上设置有与中间模板装置连接的侧模板翼缘螺栓固定孔;

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上设置有夹孔槽4-1,夹孔槽4-1配置有位于侧模板装置4上的夹柄4-2。

所述的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侧模板装置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使用过程依靠结构变形而产生力锚固在边梁上,其与中间模板装置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中间模板翼缘,在中间模板翼缘上留设有与中间模板装置相对应螺栓孔进行连接,相当于模板的支撑体系,以固定中间的模板;左夹板与右夹板是将薄钢板压制成一定形状的装置,在装置的相应部分留设有夹孔槽,配置有夹柄,夹柄为设定形状的粗钢筋,穿置于夹孔槽内;使用时通过压按夹柄将挤压成型的钢板展开,固定于边梁上;夹板分为内外侧,外侧设置有侧模板翼缘,侧模板翼缘主要了为了连接中间模板,中间模板装置为具有一定的刚度的厚槽型钢板,留设有与左夹板、右夹板项相对应的翼缘及螺栓孔,中部设置有便于浇筑混凝土及振捣的凸槽;使用时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尺寸和位置,分别将左夹板和右夹板进行固定,根据锚穴的高度位置进行与左右夹板螺旋连接。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悬挑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封锚设置模板及搭设脚手架麻烦及安全性低的问题,通过发明该装置,仅依靠该装置自身的夹板即可进行固定模板系统,不需要借助外架及工程的支撑体系,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高空施工作业时工人的安全,且该装置制作简单、轻型便利,耗材较少,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封锚装置构造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模板装置使用前示意图;

图3为侧模板装置使用后示意图;

图4为侧模板装置实际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5为侧模板装置外侧正面示意图;

图6为侧模板装置内侧正面示意图;

图7为侧模板装置外侧立面示意图;

图8为侧模板装置内侧立面示意图;

图9为中部模板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中部模板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边梁1、预应力框架梁2、中间模板装置3、侧模板装置4、夹孔槽4-1、夹柄4-2、侧模板翼缘4-3、外侧4-4、内侧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模板装置3,以及设置在中间模板装置3两侧的侧模板装置4;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锚固在边梁1上,中间模板装置3与预应力框架梁2对应设置,两侧通过螺栓与侧模板装置4固定;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的中间模板装置3为具有刚度的厚槽型钢板,钢板板体上留设有与侧模板装置4的对应的中间模板翼缘以及设置在中间模板翼缘上的中间模板螺栓孔a,中部设置有便于浇筑混凝土及振捣的凸槽;

如图7、图8所示,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为轧制成型的钢板,具体包括分别位于中间模板装置3两侧的左夹板和右夹板;

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包括内侧4-5和外侧4-4,所述的外侧4-4处设置有侧模板翼缘4-3,侧模板翼缘4-3上设置有与中间模板装置连接的侧模板翼缘螺栓固定孔;

所述的侧模板装置4上设置有夹孔槽4-1,夹孔槽4-1配置有位于侧模板装置4上的夹柄4-2。

所述的有边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内凹封锚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侧模板装置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使用过程依靠结构变形而产生力锚固在边梁上,其与中间模板装置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中间模板翼缘,在中间模板翼缘上留设有与中间模板装置相对应螺栓孔进行连接,相当于模板的支撑体系,以固定中间的模板;左夹板与右夹板是将薄钢板压制成一定形状的装置,在装置的相应部分留设有夹孔槽,配置有夹柄,夹柄为设定形状的粗钢筋,穿置于夹孔槽内;使用时通过压按夹柄将挤压成型的钢板展开,固定于边梁上,其使用过程及使用效果示意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夹板分为内外侧,外侧设置有侧模板翼缘,侧模板翼缘主要了为了连接中间模板,安装后的示意图如图5、图6所示;中间模板装置为具有一定的刚度的厚槽型钢板,留设有与左夹板、右夹板项相对应的翼缘及螺栓孔,中部设置有便于浇筑混凝土及振捣的凸槽;使用时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尺寸和位置,分别将左夹板和右夹板进行固定,根据锚穴的高度位置进行与左右夹板螺旋连接。

本发明解决了悬挑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封锚设置模板及搭设脚手架麻烦及安全性低的问题,通过发明该装置,仅依靠该装置自身的夹板即可进行固定模板系统,不需要借助外架及工程的支撑体系,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高空施工作业时工人的安全,且该装置制作简单、轻型便利,耗材较少,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在所述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与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