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715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国内外水工隧洞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中应用较多的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该技术的缺点是波纹管与钢绞线之间摩擦损失较大、预应力效率低,穿钢绞线困难,施工复杂,波纹管内的灌浆易堵塞,衬砌混凝土内应力分布不均勻等。而目前所应用的无粘结预应力衬砌仅适于小规模水工隧洞工程施工,且钢绞线均为单圈布置。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第一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双圈钢绞线布设;布设时,双圈钢绞线尽量靠外层混凝土布置,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圈钢绞线的中心距缩短; 第二步,浇筑混凝土 ;第三步,在锚具槽内安装锚具,两圈钢绞线在锚具槽附近进行相互交叉后,端部锚固在锚具孔内,对裸露部分钢绞线进行防腐等处理;第四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钢绞线张拉,并锁定钢绞线; 第五步,用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锚具槽回填。
本发明优点在于解决了摩擦损失大、预应力效率低、穿钢绞线困难、施工复杂、波纹管内的灌浆易堵塞、衬砌混凝土内应力分布不均勻等问题;按照本发明施工的圆形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压应力非常均勻(如图2所示),使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力均勻,提高了钢绞线的作用效果,使钢绞线束的布置间距增加了一倍左右,混凝土衬砌内锚具槽数量减少近一半,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衬砌的完整性。同时,本发明双圈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为圆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了一条新型的衬砌方式,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图1是本发明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方案示意图。
图2是运行期预应力钢绞线沿程作用力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第一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双圈钢绞线1布设;布设时,双圈钢绞线1尽量靠外层混凝土 2布置,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圈钢绞线1的中心距缩短; 第二步,浇筑混凝土 ;第三步,在锚具槽3内安装锚具4,两圈钢绞线1在锚具槽3附近进行相互交叉后,端部锚固在锚具孔内,对裸露部分钢绞线进行防腐等处理;第四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钢绞线张拉,并锁定钢绞线; 第五步,用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锚具槽回填。
权利要求
1. 一种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第一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双圈钢绞线(1)布设;布设时,双圈钢绞线(1)尽量靠外层混凝土(2)布置,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圈钢绞线(1)的中心距缩短; 第二步,浇筑混凝土 ;第三步,在锚具槽(3)内安装锚具(4),两圈钢绞线(1)在锚具槽(3)附近进行相互交叉后,端部锚固在锚具孔内,对裸露部分钢绞线进行防腐等处理; 第四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钢绞线张拉,并锁定钢绞线; 第五步,用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锚具槽回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双圈布置在圆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一,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双圈钢绞线布设;布设时,双圈钢绞线尽量靠外层混凝土布置,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圈钢绞线的中心距缩短;二,浇筑混凝土;三,在锚具槽内安装锚具,两圈钢绞线在锚具槽附近进行相互交叉后,端部锚固在锚具孔内,对裸露部分钢绞线进行防腐等处理;四,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钢绞线张拉,并锁定钢绞线;五,用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锚具槽回填。本发明优点在于解决了摩擦损失大、预应力效率低、穿钢绞线困难、施工复杂、波纹管内的灌浆易堵塞、衬砌混凝土内应力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高了钢绞线的作用效果。
文档编号E02B8/06GK102518090SQ20121000274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丁易, 杨巧玲, 林秀山, 田雨普, 胡玉明 申请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