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箱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801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箱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箱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箱梁。 【【背景技术】】
[0002] -般来说过去的矩形或者梯形钢箱梁,其正弯矩和负弯矩区间的断面是由梁上、 梁下翼缘和2个腹板构成的闭合断面。所述过去的技术将断面制作成类似正方形或者梁上、 梁下翼缘的宽度和腹板的高度没有太大差距的矩形形状,为了维持钢箱梁的形状,需要在 桥梁内部纵向或者横向设置大量的加固构件,因此钢材的需要量非常大。并且,在钢箱梁梁 下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压缩阻力全部由拉伸构件即钢材承担,在梁上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底 板桥板承担压缩阻力。尽管如此,由于制作和施工不够便利,因此梁上翼缘没有作为闭合断 面结构的作用,而且由于使用大量的钢材,所以对钢材的需求量大。即,过去的技术并不考 虑根据钢箱梁的应力减少不必要的钢材的使用量,从而提升经济效率,而只考虑制作的便 利性,因此造成了高价钢材的浪费。因而,需要开发一种能偶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且简化制作 工序,从而提升经济效率的钢箱梁。 【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如下。减少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形成织网形状,从而减少梁上、梁下翼缘的钢材使 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减少钢箱梁 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形成织网形状,通过减少在钢箱梁内部设置的加固构件的数量从而 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从而简化桥梁的制作工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 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梁上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形成开口区,从而减少钢材的 使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 的压缩区域上合成混凝土,从而增加压缩强度,增加桥梁的经济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一 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的内部合成拱形混凝土,依靠 拱效应,增加桥梁的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 案如下。在钢箱梁的梁上翼缘上合成的上部混凝土上,通过液压千斤顶导入预应力,从而增 加混凝土的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支撑上部混凝土和拱形混凝土的构件不使用钢材,而是使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从而减少 钢材的使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 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上安装钢肋,使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正好固定且合成到 腹板上。
[0004]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在所述钢箱梁 内部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 (51);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 缘(2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 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 的钢腹板(30)。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 (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 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的两侧在长度方向安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 的上部钢肋(71),以及以锯齿形安置在所述上部钢肋(71)下侧且与两侧所述钢腹板(30)结 合的水平支架(40)。
[0006]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以锯齿形安置 在所述钢箱梁内部的上侧,并且与两侧所述钢腹板结合的水平支架(40);以及在所述钢箱 梁内部按照拱形形状浇筑的拱形混凝土 (53);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 的钢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 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 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
[0007] 进一步的,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 (63);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的两侧形成拱形形状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 的拱形钢肋(73)。
[0008] 进一步的,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钢箱梁内部上侧没有拱形混凝土 (53)的部分上 浇筑的上部混凝土 (51),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 (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 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
[0009] 本发明的一种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2跨度钢箱梁,上部混 凝土(51)以及下部梁下翼缘(55);所述2跨度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 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 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 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所述上部混凝土 (51)浇筑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压缩区域上的所 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上侧;以及所述下部梁下翼缘(55)浇筑在所述钢梁下翼缘(20)压缩区 域上的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下侧。
[0010]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 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 钢肋(71),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向下侧方向支撑所述下部混凝土(55)的 下部钢肋(75)。
[0011]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上部钢肋(71)上以锯齿形状设置并与两 侧钢腹板(30)相结合的水平支撑(30),闭合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两端节点和中心断面的横 隔板(80),位于中心节点,而且为了在所述横隔板(80)上浇筑所述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 的多个贯通孔(81),以及通过所述贯通孔(81)在下部混凝土(55)上埋设的加固钢筋(83)。
[0012]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拱形混凝土;在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在桥梁的 两端节点和所述下部混凝土 (55)之间以拱形形状浇筑所述拱形混凝土 (53),并在其上侧与 所述上部混凝土(51)相连接。
[0013]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 面板(61),在钢腹板(30)的两侧纵向安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 肋(71),支撑所述拱形混凝土 (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 以拱形形状存在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以及在所述钢腹 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向下侧方向支撑所述下部混凝土 (55)的下部钢肋(75)。
[0014]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内部上侧以锯齿形状设置 并与两侧钢腹板(30)相结合的水平支撑(40),闭合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两端节点和中心断 面的横隔板(80),位于中心节点且为了在所述横隔板上浇筑所述下部混凝土 (55)而形成的 多个贯通孔(81),以及通过所述贯通孔(81)在下部混凝土(55)上埋设的加固钢筋(83)。
[0015]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部混凝土(51)上形成封闭区间(90),在所述封闭区间(90)插 入液压千斤顶(91),在导入所述上部混凝土 (51)预应力之后,在所述封闭区间(90)上浇筑 混凝土并填充。
[0016] 进一步的,所述钢腹板(30)是上部浇筑混凝土(51)的部分比下部更宽的T形形状。
[0017]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使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小于腹板的高度,形成织网 形状,从而减少梁上、梁下翼缘的钢材使用量。并且,减少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形 成织网形状,通过减少在钢箱梁内部设置的加固构件的数量从而大幅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从而简化桥梁的制作工序。并且,在钢箱梁梁上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形成开口区,从而减少钢 材的使用量。并且,在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合成上、下部混凝土,从而增加压 缩应力,增加桥梁的经济效率。并且,在钢箱梁的内部合成拱形混凝土,依靠拱效应,增加桥 梁的效率。并且,在钢箱梁的梁上翼缘上合成的上部混凝土上,通过液压千斤顶导入预应 力,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效率。并且,支撑上部混凝土和拱形混凝土的构件不使用钢材,而是 使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且,在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上安 装钢肋,使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正好固定且合成到腹板上。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0019] 图2a至2b是从图1的A-A,B-B图示的截面图。
[0020] 图3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0021] 图4a至4d是从图3的八-六^^^乂^^图示的截面图。
[0022] 图5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0023] 图6a至6d是从图5的八-六^^^乂^^图示的截面图。
[0024] 图7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0025] 图8a至8c是从图7的A-A,B-B,C_C图示的截面图。
[0026] 图9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0027] 图10a至10b是从图9的A-A,B-B图示的截面图。
[0028] 图11是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
[0029] 图12是图11的纵断面图。
[0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