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73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在设计端利用计算模型直接进行数据对接,使得所述3D参数化模型原始数据的准确,通过深化设计过程得到可指导施工的3D参数化模型;

S1:在工厂端从所述3D参数化模型中提取构件制作数据信息;

S2:在工厂端对所提取的建筑构件制作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机器人加工数据,进而据此进行建筑构件和/或其零件的加工制作;

S3:在施工端以所述3D参数化模型为依据,利用步骤S2制作的建筑构件和/或其零件,进行现场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可实现多杆汇交瓣式网壳节点加工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所得到的机器人加工数据至少包括用以实现以下过程的数据:构件数控下料、三维成型、数控设备加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工厂端通过所建立的用以构件加工的CAD/CAM软件接口获得所述3D参数化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以所述3D参数模型为依据进行施工时,进一步包括:依据所述3D参数模型实施以下过程:控制点的精确测量、构件信息查询、临时措施的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之一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中,所述3D参数化模型所包含的数据包括构件截面、材质、构件重量、构件尺寸以及用以实现构件空间定位和组装的信息;

所述步骤S1中,所提取的信息包括构件截面、材质、以及用以实现构件空间定位和组装的信息;

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自所述3D参数化模型中提取的构件名称、截面、材质、构件位置、构件重量、构件尺寸以及所有检测控制点的坐标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提取的信息还包括矩形管空间相贯端口数据、空间扭转杆件扭转数据、空间多杆交汇节点端部定位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中,在建模得到所述3D参数化模型的过程中,实时将建模中的模型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中,对模型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具体至少包括:

针对杆件的信息,对于其截面、名称、构件号、颜色、安装顺序,根据预设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和管理;

针对结构的不同功能和/或不同的空间位置,对相应的结构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至S3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还包括对所述3D参数化模型的数据进行校核的过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