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0010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快递派送过程中,由于包裹比较多,容易出现派错包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能够避免包裹错误的派发。

一方面,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包裹上附带的第一二维码;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对应的第一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当前收货人的第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二维码;根据所述第二二维码,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生成判断结果,并输出。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的指定收货人;获取所述指定收货人对应的至少一个被授权收货人的第三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三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第二二维码对应的第二收货人;获取给所述第二收货人收货权限的至少一个授权收货人的第四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四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包裹上附带的第一二维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终端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一二维码,并打印,使得所述包裹上附带所述第一二维码;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收货识别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二二维码。

所述第三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

第四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发货指令,从所述第四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选择发货人和收货人,并根据所述发货人的发货识别信息和/或收货人的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三二维码;所述第三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三二维码,来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

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收货人的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包裹上附带的第一二维码;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对应的第一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本地保存的当前收货人的第二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生成判断结果,并输出。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给所述当前收货人收货权限的至少一个授权收货人;获取所述授权收货人的第三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三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的指定收货人;获取所述指定收货人对应的至少一个被授权收货人的第四收货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四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包裹上附带的第一二维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三终端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一二维码,并打印,使得所述包裹上附带所述第一二维码。

所述第三终端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

第四移动终端根据发货用户的快递指令,从所述第四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选择发货人和收货人,并根据所述发货人和收货人的个人属性信息生成第三二维码,所述第三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三二维码,来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包裹的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当前收货人的第二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成功时,则判断为当前收货人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避免了包裹被错误派发。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该实施例可以用于快递员的第一移动终端侧进行处理的场景。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包裹上附带的第一二维码;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对应的第一收货识别信息。该步骤中,第一二维码可以携带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一二维码指向的链接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本发明中的收获识别信息均可以为发货人的发货识别信息和/或收货人的收货识别信息。所述发货人的发货识别信息为发货人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地址、购物网站ID、网络交易单号、发货单号、发货日期、动态口令密码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任意组合;所述收货人的收货识别信息为收货人的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地址、购物网站ID、网络交易单号、发货单号、发货日期、动态口令密码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任意组合。动态口令密码可以通过软件自动产生,也可以发货方、收货方、收货方的被委托方约定,或者,通过收货方告诉被委托书方的终端,或者通过服务器端发送给收货方的终端、或收货方的被委托方的终端。

步骤1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当前收货人的第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二维码;根据所述第二二维码,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收货识别信息;第二移动终端上的第二二维码可以携带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也可以为通过第二二维码指向的链接获取第二收货识别信息。第二收获识别信息可以为发货人的发货识别信息和/或收货人的收货识别信息。

步骤13,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例如,本发明中以手机号码为识别信息为例,当第一收获识别信息中的收货人手机号码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中的收货人手机号码一致时,则认为匹配成功;或者,当第一收获识别信息中的收货人地址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中的收货人地址一致时,则认为匹配成功。

步骤14,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生成判断结果,并输出。

上述实施例中,当包裹的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当前收货人的第二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成功时,则判断为当前收货人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避免了包裹被错误派发;并且,通过终端自动判断的方式,操作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4包括:

步骤141A,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的指定收货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指定收货人对应的至少一个被授权收货人的第三收货识别信息。该步骤为:第一二维码携带指定收货人的标识;或者,通过第一二维码的指定连接获取指定收货人的标识;然后通过服务器预存的指定收货人和被授权收货人之前的对应关系,来获取被授权收货人;然后获取被授权收货人的第三收货识别信息。例如,根据第一二维码,识别出包裹的指定收货人为张三,然后获取授权张三收货的人为李四,然后获取李四的第三收货识别信息。

步骤142A,将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三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该步骤具体为:当指定收货人为张三,当前收货人是李四时,则判断出李四为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4包括:

步骤141A,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二收货人;获取给所述第二收货人收货权限的至少一个授权收货人的第四收货识别信息;

步骤142B,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四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上述实施例具体为:第二二维码可以携带当前收货人的标识;或者,通过第二二维码的指定连接获取当前收货人的标识;当收货识别信息为姓名时,指定收货人是张三,当前收货人是李四,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委托李四的委托收货人是张三,则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张三)和所述第四收货识别信息(张三)进行匹配,匹配成功。

如图2所示,步骤1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A,第三终端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一二维码,并打印,使得所述包裹上附带所述第一二维码;

其中,所述第三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

第四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发货指令,从所述第四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选择发货人和收货人,并根据所述发货人的发货识别信息和/或收货人的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三二维码;所述第三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三二维码,来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该步骤中,第四移动终端可以为发货用户侧的终端,第三终端可以为接收快递的人员侧的终端,通过上述操作,用户不需要手动填写地址,可以自动发送收件人的地址电话和发件人的地址电话,简化了手写流程。

步骤10B,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收货识别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二二维码。其中,移动终端侧的第二收获识别信息可以通过预先用户输入。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通过二维码进行领取包裹的方法。该实施例用于当前收货人的第一移动终端侧进行处理的场景。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1,当前收货人的第一移动终端扫描包裹上附带的第一二维码;根据所述第一二维码,获取所述包裹对应的第一收货识别信息;

步骤3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本地保存的第二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

步骤33,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收货人,生成判断结果,并输出。

上述实施例中,指定收货人是张三,当前收货人是张三时,匹配成果。

上述实施例中,取快递的收货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判断当前包裹是否自己可以取走。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3包括:

步骤331,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二收货人;获取给所述第二收货人收货权限的至少一个授权收货人的第三收货识别信息;

步骤332,将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三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上述实施例中,例如,当包裹的指定收货人为李四,当前收货人为张三,获取到给张三的收货权限的授权收货人为李四时,则张三可以取走包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3包括:

步骤331,当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获取所述包裹的指定收货人;获取所述指定收货人对应的至少一个被授权收货人的第四收货识别信息;

步骤332,将所述第二收货识别信息和所述第四收货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当前收货人是否为所述包裹的正确被授权收货人。

上述实施例中,例如,当包裹的指定收货人为李四,当前收货人为张三,获取到李四对应的被授权收货人为张三时,则张三可以取走包裹。

如图4所示,步骤3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第三终端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生成第一二维码,并打印,使得所述包裹上附带所述第一二维码。

其中,所述第三终端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

第四移动终端根据发货用户的快递指令,从所述第四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选择发货人和收货人,并根据所述发货人和收货人的个人属性信息生成第三二维码,所述第三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三二维码,来获取第一收货识别信息。该步骤中,第四移动终端可以为发货用户侧的终端,第三终端可以为接收快递的人员侧的终端,通过上述操作,用户不需要手动填写地址,简化了手写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