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535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压力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商家在移动终端(例如包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设备(简称PDA)、游戏设备、定位设备、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类软件中,集成了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广告。

然而,用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面对浏览器中无法准确关闭的广告或非浏览器应用中没有关闭按钮的广告,往往会因为误点击广告视图,从而进入广告视图链接的广告页面,带来用户资源、流量或其它资费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用于实现在广告投放中对用户体验更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包括:

步骤1)在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广告条;

步骤2)接收在广告条上的用户手指压力大小,判断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界面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界面。

优选的是,步骤2)之前,在接收在广告条上的用户手指压力大小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手指所在广告的位置,判断其是否为广告触发焦点,其中,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则不进行步骤2)。

优选的是,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有二次点击事件,如存在二次点击事件,则判断用户手指压力大小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

优选的是,步骤2)中,通过设置在屏幕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感知用户手指与屏幕接触时的手指压力以及手指方向。

优选的是,如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后;

进一步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当前手机屏幕上存在两个手指的压力,且该压力方向为相向运动,则关闭当前的广告界面。

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系统,包括:

广告展示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广告条;

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在广告条上的用户手指压力大小,判断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界面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界面。

优选的是,还包括:

广告焦点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手指所在广告的位置,判断其是否为广告触发焦点,其中,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则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不在判断用户手指压力大小是否达到设定值。

优选的是,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

所述广告焦点判断模块,进一步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有二次点击事件,如存在二次点击事件,则传递给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判断用户手指压力大小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

优选的是,所述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通过设置在屏幕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感知用户手指与屏幕接触时的手指压力以及手指方向。

优选的是,如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后;

所述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当前手机屏幕上存在两个手指的压力,且该压力方向为相向运动,则关闭当前的广告界面。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基于压力感应技术实现广告误点击,对用户体验更好,且防止了用户资源、流量或其它资费的损失。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发明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方法,包括:

步骤1)在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广告条;

步骤2)接收在广告条上的用户手指压力大小,判断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界面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界面。

优选的是,步骤2)之前,在接收在广告条上的用户手指压力大小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手指所在广告的位置,判断其是否为广告触发焦点,其中,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则不进行步骤2)。

优选的是,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有二次点击事件,如存在二次点击事件,则判断用户手指压力大小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

优选的是,步骤2)中,通过设置在屏幕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感知用户手指与屏幕接触时的手指压力以及手指方向。

优选的是,如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后;

进一步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当前手机屏幕上存在两个手指的压力,且该压力方向为相向运动,则关闭当前的广告界面。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基于压力感应技术实现广告误点击,对用户体验更好,且防止了用户资源、流量或其它资费的损失。

实施例二: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方法实现的实施例,其主要包括:在手机app端的广告条向用户展示广告,通过手机压力传感器接收用户的手指压力,并判断是否达到触发广告展示的条件。

其中,如果压力达到,则还进一步地判断手指点击位置,如果点击的位置处于广告条的边缘位置,则可以认为此时并非用户的本意,即没有触发点击广告的“焦点事件”,此时,并不向用户展示广告。

相应地,如果用户在同一位置(该边缘位置)又进行按压,则此时可以认为以上按压并非用户的误点击,此时,如果压力达到设定的值,则直接向用户展示广告。

其中,判断点击的位置处于广告条的边缘位置可以基于坐标定位关系,即可以将广告条的横向进行切分,将其位置设置权重,此外,还可以结合广告条的内容,对其进行设置权重,多个权重进行综合,得到相应的公式,并设置某一触发“焦点事件”的值,以此防止用户按压误点击。

通过以上方法,能够精确地模拟用户点击广告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能够精准地防止各种误碰的风险,能够给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与以上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如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压力感应技术的广告误点击防止系统,包括:

广告展示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向用户展示广告条;

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在广告条上的用户手指压力大小,判断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界面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界面。

优选的是,还包括:

广告焦点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手指所在广告的位置,判断其是否为广告触发焦点,其中,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则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不在判断用户手指压力大小是否达到设定值。

优选的是,如用户所在位置为广告条的边缘位置;

所述广告焦点判断模块,进一步判断在设定时间内是否有二次点击事件,如存在二次点击事件,则传递给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判断用户手指压力大小是否达到设定值,

其中,当压力大第一设定值时,触发预设的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为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

优选的是,所述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通过设置在屏幕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感知用户手指与屏幕接触时的手指压力以及手指方向。

优选的是,如进入到广告条所链接的广告或者向用户展示全屏广告后;

所述压力接收和判断模块,进一步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当前手机屏幕上存在两个手指的压力,且该压力方向为相向运动,则关闭当前的广告界面。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基于压力感应技术实现广告误点击,对用户体验更好,且防止了用户资源、流量或其它资费的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而言,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