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充值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50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充值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卡片,具体是一种流量充值卡。



背景技术:

在消费领域,各个行业均存在各种各样的消费卡,厂家出于成本考虑,绝大部分的消费卡均是一次性的,用户通过刮开卡片表面的图层获取密码,并将密码输入相应的终端,之后该消费卡作废并丢弃,而这些卡片都是塑料制品,丢弃后会影响环境,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前是市场还大量使用芯片类的充值卡,这种充值卡可以重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充值卡需要到固定的网点去充值,浪费消费者的时间,如果网点出现排队充值的情形,还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在更为具体的流量充值卡的领域,目前通用的方式还是采用一次性刮刮卡,芯片类的流量充值卡并未规模化的应用在流量充值卡领域,因此现有的流量充值卡同样存在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的缺陷,同时消费者要购买流量充值卡也是需要到固定的网点去购买,浪费消费者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充值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片载体以及设置在卡片载体内的控制单元1、存储器5、WIFI芯片2以及内置电源8,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所述存储器5以及WIFI芯片2进行信息传输;

其中,所述WIFI芯片2还分别与移动终端3以及后台服务器4进行信息传输。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芯片11和柔性线路板12。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5、WIFI芯片2以及内置电源8集成在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与所述存储器5通过串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与所述WIFI芯片2通过SPI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流量充值卡表面印制有二维码涂层,所述移动终端3读取所述二维码涂层的识别信息后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流量充值卡智能匹配。

优选地,所述流量充值卡表面包覆有屏蔽薄膜。

优选地,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还设置有PCMCIA接口111或者CF接口112,无线上网卡113固定在所述PCMCIA接口111或者CF接口112中,所述流量充值卡通过所述无线上网卡113连接到3G或者4G网络。

优选地,所述卡片载体还设置有显示芯片6和显示屏7,所述显示芯片6集成在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所述显示屏7设置在所述卡片载体的外表面,所述显示芯片6将所述存储器5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所述显示屏7上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单元1、存储器5以及WIFI芯片2与移动终端3进行信息的无线传输,所述控制单元1既可以通过WIFI芯片2将所述存储器5中的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3,又可以通过WIFI芯片2将后台服务器4的数据传输到所述存储器5,实现流量充值卡的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消费者也不必专门到网点充值,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流量充值卡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流量充值卡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量充值卡、移动终端3以及后台服务器4的拓扑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流量充值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充值卡,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它类型的消费卡,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则与本实用新型构成技术方案的实质相同。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流量充值卡的示意图,包括卡片载体(图1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卡片载体内的控制单元1、存储器5、WIFI芯片2以及内置电源8(在图2以及图4中示出),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所述存储器5以及WIFI芯片2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地,所述卡片载体可以是常用的覆合式卡片,即卡片由上、下两部分扣接形成,所述控制单元1、存储器5、WIFI芯片2以及内置电源8均设置在扣接形成的空腔中。更为具体地,扣接的方式可以是粘结或者卡接等常规的固定方式,在此不予赘述。所述内置电源8为所述流量充值卡的各部件提供电能,可以是太阳能电池或者超薄锂电池,其具体的形状优选地是片状,以方便嵌入到卡片载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1可以是一单片机,至少包括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输出设备连接所述WIFI芯片2以及存储器5,并进行信息的交互,交互的信息在处理器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地,所述单片机控制功能的实现可以是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二者的组合。更为具体地,如果通过软件模块实现,可将预先的程序烧入到所述处理器中,如果通过硬件实现,则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对应的功能固定化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硬盘、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通过将所述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所述处理器能够从所述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并且可以向所述存储介质写入信息。作为一种变化,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或者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介质均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上。

进一步地,所述硬件可以是能够实现具体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以上这些硬件的组合。作为一种变化,还可以通过计算设备的组合实现,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可以是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如RAM、FIFO等,也可以是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如内存条、TF卡等,前者较多应用在集成电路中,后者较多应用在系统中。具体地,所述存储器5与前面描述所述控制单元1时涉及的存储介质是各自独立的,二者存储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所述存储器5中存储的信息是所述流量充值卡实现充值功能的数据,而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信息是所述控制单元1实现其功能的程序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WIFI芯片2是所述流量充值卡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媒介,所述WIFI芯片2可以是多种类型,例如可以是全硬件型,即不采用处理器,整个芯片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和物理层全部由硬件逻辑实现;又例如可以是半软半硬型,即MAC层采用处理器,物理层采用硬件逻辑实现;又例如可以是全软型,即整个芯片采用高速DSP,并且MAC层和物理层全部由软件实现。具体地,所述流量充值卡通过所述WIFI芯片2接入无线接入点,所述流量充值卡作为一个STA站点接入到无线网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WIFI芯片2是一32位单片机,内置WIFI驱动和协议,接口为MCU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移动终端3以及后台服务器4,图3 示出了所述流量充值卡与所述移动终端3以及后台服务器4的拓扑图,所述WIFI芯片2分别与移动终端3以及后台服务器4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地,所述后台服务器4作为流量充值数据的来源,通过所述WIFI芯片2以及控制单元1与所述流量充值卡进行数据传输,最终将所述流量充值数据传输到所述存储器5中。当所述流量充值卡对所述移动终端3进行充值时,再通过所述WIFI芯片2以及控制单元1将存储到所述存储器5中的流量充值数据传输到所述移动终端3并完成充值。

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后台服务器4可以省略,并在所述移动终端3安装APP程序,此时所述移动终端3可以替代所述后台服务器4的功能,向所述流量充值卡传输所述流量充值数据并存储在所述流量充值卡的存储器5中,当需要使用流量时,再由所述流量充值卡按照相似的方式向所述移动终端3充值。具体地,在本变化例中,所述移动终端3实现自充自用的功能,而所述流量充值卡则作为一种流量存储工具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2中示出的所述流量充值卡的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芯片11和柔性线路板12,所述控制芯片11配合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的外围电路共同实现所述控制单元1的控制功能。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芯片11、存储器5、WIFI芯片2、内置电源8可以集成在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所述控制单元1与所述存储器5通过串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与所述WIFI芯片2通过SPI接口连接。具体地,所述柔性线路板12通过贴附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卡片载体的内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柔性线路板12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线路板,通常使用聚酰亚胺或者聚酯薄膜作为主体,采用柔性线路板12更能够与流量充值卡的材料和形状匹配,入所述流量充值卡发生微小形变时,也不会影响所述柔性线路板12的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流量充值卡表面印制有二维码涂层,所述移动终端3读取所述二维码涂层的识别信息后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流量充值卡智能匹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涉及的二维码图层的识别信息可以理解为所述流量充值卡的身份信息,其具有唯 一性的特点,所述移动终端3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涂层,并读取所述识别信息,通过APP软件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流量充值卡匹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在APP软件中直接调取所述识别信息即可智能识别到所述流量充值卡,并接收所述流量充值卡传输的流量充值数据,这样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时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流量充值卡表面包覆有屏蔽薄膜。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流量充值卡未被使用前,在运输或者保管过程中,可能会被磁化,从而损坏所述流量充值卡中存储的数据,而所述屏蔽薄膜可以防止所述流量充值卡在未使用的状态时被磁化,当需要使用所述流量充值卡时,可以撕去所述屏蔽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还设置有PCMCIA接口111或者CF接口112,无线上网卡113固定在所述PCMCIA接口111或者CF接口112中,所述流量充值卡通过所述无线上网卡113连接到3G或者4G网络。具体地,所述无线上网卡113的作用、功能相当于有线的调制解调器,可以在拥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利用USIM卡或SIM卡来连接到互联网上。更为具体地,所述PCMCIA接口111带宽基于PCI总线,传输速度较好,并且PCMCIA接口111的优势在于实际使用时可以让无线上网卡113完全插入所述卡片载体的内部,基本不会有突出的部分,这样无疑更加安全,不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发生碰撞。

在另一个变化例中,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将所述PCMCIA接口替换为CF接口,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CF接口112比PCMCIA接口111更加小巧,而且通过一款几十元的转接器就能转换成PCMCIA接口111,因此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接口。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PCMCIA接口111或者CF接口112,并通过插入无线上网卡113连接到3G或者4G网络,使得所述流量充值卡可以直接与所述后台服务器4进行数据传输,即所述后台服务器4直接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流量充值数据传输到所述流量充值卡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中,当需要进行充值时,所述流量充值 卡再将所述流量充值数据传输到所述移动终端3。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实现了消费者随时随地利用流量充值卡进行充值的目的,虽然本实施例会在充值时额外消耗流量,但由于所述流量充值数据是很小的,因此额外消耗的流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却大大增加了消费者使用便利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4,所述卡片载体还设置有显示芯片6和显示屏7,所述显示芯片6集成在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所述显示屏7设置在所述卡片载体的外表面,所述显示芯片6将所述存储器5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所述显示屏7上显示出来。具体地,所述存储器5中存储的是流量充值数据,所述显示芯片6将所述流量充值数据处理为更加具体的数字,并通过所述显示屏7显示出来。例如通过所述显示芯片6将所述流量充值数据进行处理后,在所述显示屏7最终显示出来的数字为,当前剩余流量为20G(中国移动);10G(中国联通);10G(中国电信)。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显示芯片6通常采用硬件和软件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其功能,这都属于现有技术,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