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疼痛评估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949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磁吸式疼痛评估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的涉及一种磁吸式疼痛评估卡。



背景技术:

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特征,其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实践表明,治疗时的疼痛管理倾向护士主导,形成评估┄干预┄效果评价的疼痛管控模式。为使医护人员根据规范的疼痛管理制度和流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使患者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术期和功能康复期,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治疗过程中,疼痛感的轻重只能依据病患自身感受再反馈医护人员,而病患疼痛的轻重评估不客观、不及时是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医护人员发现,现有的疼痛评估卡常设置在病床床尾,病患因行动不便,其主动参与意愿不强,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疼痛评估,继而影响后续治疗;再者,现有的疼痛评估卡易皱褶,且使用为一次性的,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病患疼痛自我评估客观,方便治疗的磁吸式疼痛评估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吸式疼痛评估卡,包括方形塑板,所述方形塑板顶部设置有导槽,所述方形塑板内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导槽连成一体;所述导槽插入“『”形标尺,所述方形塑板正面设置有条形观察孔,所述“『”形标尺在条形观察孔处部分外露;所述条形观察孔上方设置有疼痛值图形标识区,所述条形观察孔下方设置有疼痛值文字标识区;所述方形塑板背面设置有若干磁条。本实用新型背面设置磁条便于其在病患床头设备带的铁质区域磁吸,因病患拿取方便,其及时、准确完成疼痛评估的意愿高,为下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塑板硬度高,可重复使用,其克服以往疼痛评估卡一次性使用的弊端,利于环保;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设置的疼痛值图形标识区便于交流困难的患者使用,如儿童、老年人、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患者;设置的疼痛值文字标识区则方便理解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强的病患更精准的完成疼痛自我评估。病患使用时,根据自身疼痛状态,拨动“『”形标尺至对应的疼痛值图形标识区或疼痛值文字标识区,医护人员再根据病患疼痛的自我评估实施下步治疗。

优选的,所述“『”形标尺在条形观察孔的外露部分纵向居中设置有红标线。采用此技术方案后,其标识醒目,便于病患使用,方便医护人员查看。

优选的,所述“『”形标尺上设置有方形凸台,所述方形凸台卡入条形观察孔并能沿其左右滑动,所述红标线设置在方形凸台上。病患拨动“『”形标尺时,可保证“『”形标尺平移的稳定性,使用更为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其提高了病患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愿,确保病患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后续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形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吸式疼痛评估卡,包括方形塑板1,所述方形塑板1顶部设置有导槽3,所述方形塑板1内置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与导槽3连成一体;所述导槽3插入“『”形标尺4,所述方形塑板1正面设置有条形观察孔8,所述“『”形标尺4在条形观察孔8处部分外露;所述条形观察孔8上方设置有疼痛值图形标识区6,所述条形观察孔8下方设置有疼痛值文字标识区7;所述方形塑板1背面设置有若干磁条2。

所述“『”形标尺4在条形观察孔8的外露部分纵向居中设置有红标线5。

所述“『”形标尺4上设置有方形凸台9,所述方形凸台9卡入条形观察孔8并能沿其左右滑动,所述红标线5设置在方形凸台9上。

本实用新型背面设置的磁条2便于其在铁质病床的床头磁吸,方便病患拿取;设置的导槽3对左右移动的“『”形标尺4限位,可避免病患操作不当造成“『”形标尺4脱落或遗失,方便下次使用。为保证“『”形标尺4左右移动的顺畅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凸台9卡入条形观察孔8后对“『”形标尺4下部限位,拨动“『”形标尺4时其左右移动灵活且不晃动。疼痛自我评定时,病患根据疼痛感拨动“『”形标尺4至红标线5即时指向疼痛值文字标识区7或疼痛值图形标识区6的对应位置,医护人员则根据病患疼痛的自我评定制定下步治疗方案。

具体操作如下:病患产生疼痛感时,将本实用新型整体取下,拨动“『”形标尺4至红标线5指向对应的疼痛值图形标识区6或疼痛值文字标识区7的精确位置,此疼痛等级自我评定准确、客观。“『”形标尺4调整后再将本实用新型磁吸固定于床头,医护人员查房时再以病患疼痛轻重的自我评定为依据实施下步治疗。本实用新型在病患疗程结束后,可为下一病患继续使用,其克服以往疼痛评估卡易皱褶且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弊端,经济、环保。

由上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高,可重复使用,利于环保;其磁吸固定于病床的床头,方便病患拿取,调动了病患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愿,病患乐意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后续治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