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0612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高密度内部结构布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服务器机箱中通常安装有RAID卡、RAID卡电池、电容。RAID卡电池、电容的作用是:在服务器意外断电或RAID卡意外损坏的时候,为不能及时回写到硬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提供一定时间内的保护,防止数据丢失,当服务器或RAID卡再次正常工作时,RAID卡将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回写到硬盘中。如果服务器机箱中没有设置RAID卡电池、电容,当服务器意外断电时,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可能会丢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一些重要数据丢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需要在服务器机箱中安装RAID卡电池、电容,目前市场上RAID卡电池、电容的固定装置很少,且由于高密度服务器的布局紧凑,对空间的利用率要求较高,因此合理安排部件的位置部署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四边设有挡片,固定板与四个挡片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梯形空间,RAID卡电池、电容插置于该梯形空间内,每个挡片与RAID卡电池、电容相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凸棱,在固定板底部设有支脚,支脚上开设安装孔位,螺丝穿过该安装孔位将固定板固定在服务器主板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支脚由固定板边缘处向下弯折而成,固定板距服务器主板的高度与支脚的高度一致。

具体的,所述四个挡片之间相互不连续,并设有预留拐角空间。

具体的,所述支脚设于固定板底部两角相对的边缘处。

具体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设计方案在完成RAID卡电池、电容正常安装的前提下,没有额外占用空间,满足高密度服务的设计要求。两颗螺丝对角固定方式使生产装配操作简单,固定支架设计使布局空间更整洁。四个挡片之间相互不连续,并设有预留拐角空间,便于将插装在梯形空间内的RAID卡电池、电容拆除。支脚由固定板边缘处向下弯折而成,固定板距服务器主板的高度与支脚的高度一致,这样就在服务器主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效分隔,配合开设在固定板上的多个散热孔,使得RAID卡电池、电容散热效果好,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的安装效果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的使用效果图。

图中,1、安装孔位,2、挡片,3、固定板,4、散热孔,5、防滑凸棱,6、支脚,7、服务器主板,8、螺丝,9、RAID卡电池、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四边设有挡片5,固定板3与四个挡片5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梯形空间,RAID卡电池、电容9插置于该梯形空间内。每个挡片5与RAID卡电池、电容9相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凸棱2。在固定板3底部设有支脚6,支脚6上开设安装孔位1,螺丝8穿过该安装孔位1将固定板3固定在服务器主板7的上方。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支脚6由固定板3边缘处向下弯折而成,固定板3距服务器主板7的高度与支脚6的高度一致。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将插装在梯形空间内的RAID卡电池、电容9拆除,四个挡片5之间相互不连续,并设有预留拐角空间,也可以称为手持空间。拆除时,双手托RAID卡电池、电容9底部,直接上提即可。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使生产装配操作简单化,支脚6设于固定板3底部两角相对的边缘处,采用两颗螺丝8对角固定的方式。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在固定板3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散热孔4的形状可为长条形,方形、椭圆形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使用时,先采用螺丝8将固定板3固定在服务器主板7的上方,然后将RAID卡电池、电容9插置在梯形空间内。附图3中,插置RAID卡电池、电容9后,梯形空间一侧有空闲,方便安装不同型号尺寸的RAID卡电池、电容9。拆除时,双手托RAID卡电池、电容9底部,直接上提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密度服务器上RAID卡电池、电容固定支架,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