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开采井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78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开采井身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油气井增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井身结构,方法主要包括智能井口采油树、井下井身结构和智能滑套工作原理设计;其中井下井身结构设计,指实时计量和调控产能,井下产层安装流量、压力、温度和声波4个传感器,通过光纤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井口。作为页岩油气三大增产技术之一的智能开采技术,涉及油气井联网智能调控井下产层生产制度、分析井间剩余油,能够实现增产的目的。



背景技术:

微纳孔隙结构的页岩油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无自然产能”的开发特征,需要通过水平井和压裂工艺进行增产后投入开采,初期一般单井平均日产可达数吨至上百吨之间;但是投产3~10月后,产量会呈现指数型递减规律,单井平均日产为初产的10%~50%,甚至停产,而采出程度只有7%~17%。智能开采是页岩油气增产的三大技术之一,为挖潜井间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实时调控产层的流量、温度和压力,为实现可持续高效开发页岩油气藏的目的,对井下产层生产动态数据的调控、传输和分析提出了智能开采的要求。因此,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可持续高效开发页岩油气藏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智能开采技术基于井联网下的井身结构智能化,主要基础是建立在井下井身结构装配了流量、压力、温度和声波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将产层的工作制度、地质参数和油藏参数实时地传输给生产动态管理工程师,以便于智能分析、调控制度和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本发明研究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开采井身结构,为实现油藏广域地区的生产动态实时分析和智能远程调控,需要将生产动态数据采集传感器安装在井下产层处,实现油气井联网网络管理,即“井联网”。通过在井下安装温度、流量、压力和声波传感器,井口采油树安装无线网络路由器和数据压缩打包传输设备,将井下传感器采集到的产层流量、温度、压力和声波等数据,进行数据压缩打包后传递到指定的数据解压和分析场所,以实现“井联网”后的油气井网络化智能管理和远程监控,实现油气藏智能数字化管理(如图1)。

本发明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井身结构,井口采油树需要技术改造,加装对井下生产数据的接收、压缩打包和无线路由传输设备,设备的动力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这样可以将采集到的井下产层生产数据,通过井口采油树将数据压缩打包后发送到指定的数据分析中心,实现油气井的智能化数字管理(如图2)。

本发明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井身结构,鉴于自喷采油井的采油树的漏油弊端,通过设计防漏罩,消除漏油隐患,达到环保的效果(如图3、4)。

本发明研究一种油气井联网智能开采井身结构,实现控制井下产层井眼流量的装置是智能滑套系统。该滑套系统是安装在油管上的2个简单的外套筒,滑套工作的基本机械原理是,上部的电动套筒滑过流体流动区域以实现节流,而下部由弹簧驱动的套筒保护底部的盘根,所有节流作用的密封垫均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可以确保滑套在高腐蚀性的流体中能可靠地维持至少5年。

该型外套筒结构设计的特点:(1)只需要两套密封垫,并目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密封垫被完全地保护;(2)可移动的部件边沿由碳化钨材料制成,可以消除可移动的部件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受到油管上毛刺的干扰,并能够承受长期的磨损、腐蚀;(3)可移动套筒中安装有一组滚珠,以减少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以及油管上结蜡、积沙对套筒运动的影响(如图5)。

附图说明

图1为井联网油气井智能开采井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采油树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油树防漏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油树防漏罩剖视图。

图5丹佛页岩油块水平井加密调整采油完井系统的滑套装置设计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线网络;2、采油树;3、电缆;4、声波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8、四通;9、闸门;10、法兰;11、压力表;12、温度表;13、太阳能电池板;14、抽油光杆;15、防漏罩;16、下滑套(支撑滑套);17、弹簧组;18、密封垫;19、滚珠效杠副;20、上滑套(移动滑套);21、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实例提供一种井联网油气井智能开采井身结构,该结构是基于“互联网+”的概念,将井下生产数据采集器的结构设计与地面井口装置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井联网的实现形式是在井下安装4声波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以及7流量传感器,井口安装1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智能井工作时,利用4个传感器分别实现对井下声波、温度、压力以及油气产量的监测。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油(套)管光纤传感器传输到井口,井口压缩打包后,通过1无线网络路由器将数据传输到指定的分析中心。

实施例2

本实例是对智能采油树结构优化设计进一步说明,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采油过程中,原油经过8四通、9闸门、10法兰等结构,由11压力表、12温度表读取原油的温度值和压力值,而压力表和温度表的用电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给。在采油过程中,原油会由于惯性作用会被带入空中,造成空气、土地、农作物和采油设备的污染。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防漏罩,弥补了目前抽油井采油树的缺陷。如图3结构示意图为采油树防漏罩15,上端孔由14抽油光杆做往复直线运动,下端孔与采油树相连。当抽油光杆做往复运动时,部分原油会由于惯性作用进入防漏罩中,这样就不会造成对地表、农作物以及采油树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效果。此外,所设计的防漏罩材料为被称为“塑料之王”的聚四氟乙烯(PTPE),它的熔点为327℃,沸点为400℃,折射率为1.35,同时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气候,耐酸碱性,抗氧化性,电绝缘性等优点,以此保证防漏罩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使用寿命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