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560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的硬盘只有一个,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没有办法进行切换,在硬盘出现问题的时候,计算机就无法正常使用了,会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安装两个硬盘,安装方便、牢固,使用效果好的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其组成包括:计算机,所述的计算机具有壳体1,所述的壳体1连接安装板2,所述的安装板2连接计算机硬件,所述的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硬盘3,所述的计算机硬盘连接硬盘原插件4,所述的硬盘原插件4连接在安装板2上,所述的安装板2开有一号U形插槽5和二号U形插槽6,

所述的一号U形插槽5通过插接件连接一号U形弹性插件7,所述的一号U形弹性插件7连接一号加硬盘插件8;

所述的二号U形插槽6通过插接件连接二号U形弹性插件9,所述的二号U形弹性插件9连接二号加硬盘插件10;

所述的一号加硬盘插件8与二号加硬盘插件10之间插入加硬盘11,所述的加硬盘11与原硬盘之间通过IDE数据线12连接。

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所述的插接件包括固定插接板13,所述的一号U形插槽5与二号U形插槽6均连接底插槽14,所述的底插槽14的底部连接底磁板15,所述的底磁板15连接顶磁板16,所述的顶磁板16连接固定插接板13,所述的顶磁板16、所述的固定插接板13的底部均插入底插槽14内,所述的固定插接板13连接限位板17。

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所述的固定插接板13开有横插口18,所述的横插口插入横插板19,所述的横插板19的前端部连接三角形弹性定位板20,所述的三角形弹性定位板20穿过横插口18,所述的横插板19连接倒L形连接板21,所述的倒L形连接板21分别连接在一号U形弹性插件7与二号U形弹性插件9的底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插接件能够将一号U形插槽与一号U形弹性插件、二号U形插槽与二号U形弹性插件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安装牢固、拆卸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一号U形弹性插件能够很好地紧固一号加硬盘插件,二号U形弹性插件能够很好地紧固二号加硬盘插件,使加硬盘插入一号加硬盘插件与二号加硬盘插件之间方便、牢固、稳定,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底插槽、底磁板、顶磁板使固定插接板与一号U形插槽、二号U形插槽之间的连接方便、牢固。

4.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形弹性定位板使固定插接板与横插板之间的连接非常的牢固,没有外力的作用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是附图1中横插板与三角形弹性定位板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其组成包括:计算机,所述的计算机具有壳体1,所述的壳体1连接安装板2,所述的安装板2连接计算机硬件,所述的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硬盘3,所述的计算机硬盘连接硬盘原插件4,所述的硬盘原插件4连接在安装板2上,所述的安装板2开有一号U形插槽5和二号U形插槽6,

所述的一号U形插槽5通过插接件连接一号U形弹性插件7,所述的一号U形弹性插件7连接一号加硬盘插件8;

所述的二号U形插槽6通过插接件连接二号U形弹性插件9,所述的二号U形弹性插件9连接二号加硬盘插件10;

所述的一号加硬盘插件8与二号加硬盘插件10之间插入加硬盘11,所述的加硬盘11与原硬盘之间通过IDE数据线12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所述的插接件包括固定插接板13,所述的一号U形插槽5与二号U形插槽6均连接底插槽14,所述的底插槽14的底部连接底磁板15,所述的底磁板15连接顶磁板16,所述的顶磁板16连接固定插接板13,所述的顶磁板16、所述的固定插接板13的底部均插入底插槽14内,所述的固定插接板13连接限位板17。

实施例3

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双硬盘可切换装置,所述的固定插接板13开有横插口18,所述的横插口插入横插板19,所述的横插板19的前端部连接三角形弹性定位板20,所述的三角形弹性定位板20穿过横插口18,所述的横插板19连接倒L形连接板21,所述的倒L形连接板21分别连接在一号U形弹性插件7与二号U形弹性插件9的底部。

工作过程:

首先将插接件安装好,然后将插接件与一号U形弹性插件、二号U形弹性插件连接在一起,再将一号U形弹性插件与一号加硬盘插件连接好、二号U形弹性插件与二号加硬盘插件连接好,在插入加硬盘,将加硬盘与计算机硬盘用IDE数据线连接在一起。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