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054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及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证识别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身份证识别核验产品形态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固定式,这种类型产品大多体积或重量较大,需要长期或较长一段时间都固定在某一特定区域,放置地点不能也不方便随意变动;另一种是适合移动使用的手持式身份证识别产品,这种产品形态类似或属于工业PDA(个人掌上电脑)手持机形式,属于行业专用型产品,侧重某一方面功能,该类产品的弊端是体积较手机大很多,造价也相对较高。

现阶段市面上常见的身份证阅读器分两大类:台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和手持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其中台式身份证阅读器主要是以固定或桌面形式使用,通过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用于读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芯片内信息的专用设备,如果想将其应用在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上存在以下问题:

1、体积大、质量重、不便于携带;

2、通信接口单一(仅有USB和串口),采用USB连接方式时驱动要重新开发,且在不同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下驱动不同,开发工作量大。同时很多智能终端设备没有预留外接的串行接口,无法通过串口的方式与传统的台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板、射频模块、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以及第一蓝牙模块,所述主控电路板分别连接所述射频模块、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所述射频模块用于读取居民身份证的身份证信息,所述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对所述身份证信息进行解密,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解密后的所述身份证信息传送至外部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采用蓝牙2.0通信接口和/或蓝牙4.0通信接口。

优选地,所述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包括SATA接口,所述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通过SATA接口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射频模块、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主控电路板和第一蓝牙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手机上、将所述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与手机组合的手机壳,所述手机壳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上盖的内壁面,所述下盖与所述手机壳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的开关按键和指示灯导光柱,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开关按键设有穿透所述壳体的按键安装位,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指示灯导光柱设有穿透所述壳体的导光柱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身份证识别系统,包括上述的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匹配、用于接收显示所述身份证信息的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无线接收所述身份证信息的第二蓝牙模块以及用于显示所述身份证信息的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平板或智能手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小型、灵活、可移动,并兼容性蓝牙数据通信技术,使装置更容易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不会受系统版本的的影响反复修改驱动程序;手持身份证识别系统通过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上的第一蓝牙模块和智能终端上的第二蓝牙模块,完成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将识别信息通过智能终端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身份证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上盖;111、感应图标;12、下盖;20、手机壳;21、不锈钢片;22、锁附螺丝;50、可充电电池;60、开关按键;70、指示灯导光柱;100、主控电路板;200、射频模块;300、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400、第一蓝牙模块;500、居民身份证;600、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参阅图1-图3,该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板100、射频模块200、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以及第一蓝牙模块400,主控电路板100分别连接射频模块200、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和第一蓝牙模块400;射频模块200用于读取居民身份证500的身份证信息,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对身份证信息进行解密,第一蓝牙模块400将解密后的身份证信息传送至外部智能终端600。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小型、灵活、可移动,并兼容性蓝牙数据通信技术,使装置更容易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不会受系统版本的的影响反复修改驱动程序。

参阅图2,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用于将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的各个模块集中在一起,使整体结构紧凑。其中射频模块200、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主控电路板100和第一蓝牙模块400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为工业用塑胶材质、梯形结构设计,方便用户单手持握。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内壁面设有感应区域,射频模块200设置在该感应区域,上盖11的外表面对应感应区域还设计了感应图标111,以便人们通过感应图标111知道感应区域所在的位置。

主控电路板100上集合了处理、控制功能,用于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工作联系。

射频模块200包括射频读卡单元和射频读卡天线,射频读卡单元与主控电路板100连接,读卡天线连接射频读卡单元。当主控电路板100接收到相关对身份证的识别指令后,与射频读卡单元进行信令交互,由读卡天线向外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有二代身份证靠近射频信号区时,该身份证内的芯片被激活,并将芯片内的居民身份信息发射出去,发射信号被读卡天线接收,传递给射频读卡单元,射频读卡单元再将居民身份证信息发送至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

第一蓝牙模块400用于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优选地,第一蓝牙模块400采用蓝牙2.0通信接口和/或蓝牙4.0通信接口。采用标准的蓝牙2.0和蓝牙4.0通信接口,由于蓝牙通信标准在任何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下都是通用的,使用时只需进行一次开发,大大降低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开发工作。

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是由公安部门提供的用以完成对身份证信息加密和解密的模块。其包括SATA接口,SATA硬盘接口有利于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的体积变得更小,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通过SATA接口连接主控电路板100。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可充电电池50,可充电电池50与主控电路板100连接,通过主控电路板100为射频模块、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以及蓝牙模块等模块进行供电。主控电路板100包括电源控制单元,用以将可充电电池提供的电能分配到各个功能模块,并控制电池的充放电。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同时配置新增的充电、指示、电压变换、电压AD转换等电源管理电路,可实现装置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正常工作。使装置在配合其他智能终端设备时不需要从设备端获取工作电源,可有效增加智能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优选地,该可充电电池50为高容量锂电池。

本实施例中,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与主控电路板100连接的开关按键60和指示灯导光柱70,壳体对应开关按键60设有穿透壳体的按键安装位,壳体对应指示灯导光柱70设有穿透壳体的导光柱安装位。使用者通过开关按键60开启或关闭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指示灯导光柱70显示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和电池电量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手机上、将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与手机组合的手机壳20,手机壳20夹持手机部分为硅胶材质。手机壳20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壳体连接在手机壳20的背部。本实施例中,手机壳20与下盖12可拆卸地连接。可以理解地,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常见的粘接、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本实施例中,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与手机壳20通过不锈钢片21和锁附螺丝22锁附连接,结实牢固。手机壳20也叫手机保护壳、手机套或手机保护套。手机壳20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用户手机尺寸、形状定制,满足不同机型用户需求。通过不同规格的手机壳20可以将本装置与不同的手机进行组合使用,使装置更便于携带和管理。

手机壳20包括底壳、环状边框以及底座等,环状边框在底壳的周缘形成,并与底壳共同围成一用于放置手机的容置腔,底座设置于该容置腔的一侧。底壳用于承托手机的背部,该底壳上还设置有与手机的摄像头对应的摄像通孔。该摄像通孔的形状、大小只要与手机摄像头形状大小相对应即可。环状边框套设于手机的周缘。底座用于承托电子装置接口端,因手机的底部一般都会设置有外放孔,则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与手机外放孔的连通孔,连通孔与手机的外放孔一一对应。底座上还可以针对手机上的耳机孔设置相应的插孔,供手机连接耳机或音响等外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身份证识别系统,包括上述的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匹配、用于接收显示身份证信息的智能终端600;智能终端600包括无线接收身份证信息的第二蓝牙模块以及用于显示身份证信息的显示模块。其中,智能终端600为手机、平板或智能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身份证识别系统通过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上的第一蓝牙模块400和智能终端600上的第二蓝牙模块,完成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与智能终端600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将识别信息通过智能终端600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方便使用。

下面以智能终端600为手机时,来举例说明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开机工作后,当主控电路板100接收到相关对居民身份证500的识别指令后,控制射频模块200获取其射频信号区内的居民身份证500的身份证信息,通过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300对获取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解密,解密后的身份证信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400发送到手机上的第二蓝牙模块,并通过手机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从而完成身份证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居民身份证信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400发送到手机上的第二蓝牙模块后,由手机与全国居民身份数据库中心建立联系,获得居民身份证信息后与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传送过来的身份证信息进行比对,并将身份证信息和比对信息在手机的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从而完成身份证识别。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身份证识别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删除了现有技术中的USB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增加蓝牙2.0和蓝牙4.0通信接口,结合了居民二代身份证信息解码识别技术与蓝牙4.0(向下兼容2.0)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使设备更容易的与设备进行连接,不会受系统版本的的影响反复修改驱动程序,免去了传统的有线连接,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应用灵活性、扩大了产品可使用场景范围。

2、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由原来的IDE-34接口改为SATA接口,数据锁存电路,修改了关键部件的组合方式和固定结构,使整个产品的体积变得更小。

3、同时创新性地增加了硅胶手机壳,通过不同规格的手机壳可以将本装置与不同的手机进行组合使用,使装置更便于携带和管理。可单独使用,也可锁附在对应各种型号的手机壳后配合使用。

4、增加内置高容量锂电池,同时配合新增的充电、指示、电压变换、电压AD转换等电路,可实现设备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正常工作。使设备在配合其他智能终端设备时不需要从设备端获取工作电源,可有效增加智能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