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1495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融资产交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对称,是一种广义的无形资产,是单位或个人所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无形的权利,并能够为持有者带来即期或远期货币收入流量的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债券、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资产可直接在金融资产交易所或交易中心进行交易,通常比土地、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有更强的流动性。

买卖金融资产的场所是金融资产交易所与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所是比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更大一层次的金融资产交易机构。金融资产交易所属于场外市场,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资产交易所是金融资产转让、交易的平台,目的是为了盘活金融资产、便利企业融资,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国内金融资产交易所主要开展三大类业务:第一类是基础资产交易业务,直接对金融国有资产、不良金融资产、私募股权、委托债权投资、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第二类是资产收益权交易业务,对存量金融资产以信托受益权、应收账款收益权、小贷资产收益权、融资租赁收益权、商业票据收益权等形式盘活;第三类是信息耦合业务,交易所在市场上发挥其中介职能,提供企业投融资信息,登记托管等服务。

自从2009年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概念和形态推出以来,各地都开始积极推动当地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建设,并以此作为建设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2010年,先后成立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和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之后地方性的金融资产交易所相继成立。国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基本上一省一个(甚至多个),由各地金融办直接监管;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各种违规问题日益突出,风险不断暴露,并未实现其建立的初衷。目前,我国金融资产交易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交易市场过度分散,恶性竞争,缺乏统一规范的交易平台,资产跨区域流动困难。国内设立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初衷在于构建统一规范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立真正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为国有资产、非标资产的处置和转让提供新的渠道。然而,目前国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基本上达到一省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是一省多个,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产权的跨地域流动性。国有资产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流转配置,没有真正的价格发现机制,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虽然一些区域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了联盟,形成以上海产权交易中心为首的长江流域市场,以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为首的北方市场联盟,以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北方共同市场。但是这些区域性市场都是松散型的行业联盟,通过合作协议捆绑在一起,没有统一的平台和标准的规则,也无法解决资产跨区域流动的问题。

第二,市场道德风险突出,平台缺乏公信力。我国的不良金融资产率高达20%以上,远远超过巴塞尔协议的标准。为了剥离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金融资产,控制金融风险,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各省设置办事处进行金融资产处置,又将全国分割为了120个小市场。在这种区域分割的状态下,市场信息极度不对称,缺乏公开透明的金融资产交易机制,导致金融资产处置过程中道德风险非常大。尤其是金融国有资产的转让,国家监管机构非常重视,一直希望有一个全国性的具公信力的交易平台。

第三,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由于交易所地方割据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跨地区资产流动困难,直接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另外,金融资产交易所是一个中介平台,其交易费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四,缺乏完善的监管审计机制,系统效率低下。金融资产交易属于场外业务,各交易所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导致很多跨地域交易难以追溯,监管难度大。另外,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工审核工作,交易凭证也需要重复验证,运行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构建方法,该系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金融资产交易所,由全国范围内的金融资产交易参与机构共同维护一套金融资产交易总账,确保了金融资产交易的公开透明、真实可信,提升了平台公信力,促进了金融资产的跨区域流通和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与更高效的融资服务;所有交易数据永久安全保存,可追溯,不可篡改,多方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由金融资产交易的监管机构、资产登记流转机构、交易机构等组成的区块链网络;

(2)由区块链网络中的监管机构统筹组织协调,资产登记流转机构负责,各交易机构共同参与,制定统一的金融资产数字化规范和金融资产智能合约;

(3)区块链网络采用两级账户模式对交易机构进行会员管理;

(4)使金融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数字化登记,并通过智能合约撮合金融资产交易;

(5)任一交易机构调用金融资产交易合约,则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该合约进行加密后广播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其他节点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产生新的区块并写入区块链中。

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1由资产登记流转机构负责搭建金融资产交易系统,使监管机构加入并运行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为资产登记流转机构和监管机构各自分配一对秘钥(含公钥和私钥);

1.2各交易机构通过网络进行系统注册并提交申请资料,所述申请资料包括机构名称、机构代码、注册时间、法人姓名以及法人身份信息等;

1.3由资产登记流转机构审核各交易机构提交的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交易机构即注册成功,并使之成为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以获得相应的区块链账户;

1.4由区块链网络为每个加入的节点(各交易机构)分配一对秘钥(含公钥和私钥),并将各节点的信息(包括申请资料、公钥、加入时间等)写入区块链中。

上述整个过程仅需通过区块链客户端接口线上完成,操作简单。

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2.1由监管机构组织,资产登记流转机构负责,各交易机构参与,共同制定金融资产数字化规范;

2.2按照金融资产数字化规范,由联盟共同设计关于金融资产登记、交易、转让、过户等智能合约;

2.3金融资产相关智能合约经测试确认没有漏洞后,部署至区块链上;

2.4当旧的金融资产智能合约作废时,由资产登记流转机构及监管机构发布新的金融资产智能合约,经各交易机构共同确认后,通过共识算法产生新的区块并写入区块链中。

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形式为:首先由资产登记流转机构审核各交易机构提交的实名认证资料,审核通过后将认证信息写入区块链中并为各交易机构开立会员账户;然后由区块链网络为每个会员账户分配一对秘钥,其中的私钥由交易机构自行保管或由系统保管,必要时提供外部监管与审计机构的授权访问;所述会员账户为主账号,下设若干金融资产交易账户,所有的金融资产发行、交易、转让、清算都在金融资产交易账户层面体现;所述金融资产交易账户按相关法规制度规定实现有限公开且可检索,该账户不包含会员账户信息,在交易层面为会员提供隐私保护。

所述步骤(4)中使金融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数字化登记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4.1发行人(单位或个人)向网络中的任一交易机构提出资产登记申请,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4.2该交易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同意登记,然后调用金融资产登记智能合约;

4.3所述金融资产登记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该交易机构根据申请材料及资产类型完成登记并签发金融资产数字凭证;

4.4该交易机构将登记信息广播给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其他节点验证签名后,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将登记信息进行区块化封装并写入区块链中,同时将金融资产数字凭证写入发行人账户。

所述步骤(4)中通过智能合约撮合金融资产交易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4.5金融资产卖方通过系统客户端挂单报价,买方下单,达成买卖意向;

4.6金融资产卖方通过网络中的任一交易机构发起金融资产交易智能合约,买卖双方以及该交易机构、托管银行、资产登记流转机构用私钥对该智能合约进行签名;

4.7所述交易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该交易机构发起从买方到卖方的资金交易以及从卖方到买方的金融资产数字凭证交易;

4.8该交易机构将交易信息广播给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其他节点验证签名后,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将交易信息进行区块化封装并写入区块链中,同时将金融资产数字凭证写入买方账户,并将资金划入卖方账户。

优选地,所述步骤4.7和4.8中的资金可采用区块链上发行的代币,用户通过充值购买代币,资金的交割通过代币完成,交易效率更高,实时交割。

所述步骤(5)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5.1任一交易机构调用金融资产交易合约,则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该合约进行加密,仅使得相关方可以查看;

5.2该交易机构采用hash算法生成加密合约的数字指纹,然后用私钥对其进行签名;

5.3该交易机构将加密合约、公钥以及签名一起广播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他节点;

5.4其他节点用公钥验证签名,验证通过后确认加密合约为该交易机构调用的,同时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对加密合约进行区块化封装并写入区块链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监管机构具有超级权限,无论是加密数据或是非加密数据,均可通过区块链进行实时调阅,并据此制定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交易。

进一步地,作为企业或个人可通过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机构接入金融资产交易系统,接入系统后可直接参与金融资产交易。

本发明构建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以联盟链作为技术支撑,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提供一种全新的金融资产数字化唯一性凭证;系统采用分布式技术架构,各参与主体共同维护金融资产交易总账,确保金融资产交易的公开透明、真实可信,有效降低交易的信用风险,促进了金融资产跨平台跨区域的流动,省去了各平台之间繁琐的人工对账工作。

本发明创新在于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资产交易领域,建立统一规范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实现金融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可有效防范交易的信用风险,提升交易和监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由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资产交易领域,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有效降低交易的信用风险;通过区块链实现金融资产的数字化,安全透明、不可篡改、易于跟踪,权利归属明确,有效保障各参与方的利益。

(2)本发明构建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结合非对称加密技术,有效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各参与方共同维护金融资产交易总账,避免了繁琐的对账工作,实现了金融资产的跨平台与跨区域流动,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3)本发明对金融资产交易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和限制,通过建立预定规则和编程方式形成“智能合约”,自动完成金融资产交易及交割,大幅提升交易效率,也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和价格的真实性。

(4)本发明建立统一规范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保证了交易数据的完整性,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金融资产的数字化管理,避免了维护繁琐的纸质凭证。

(5)本发明通过时间戳的可验证性,对任何价值交换都可以追踪和查询,方便调阅历史数据,清晰展示金融资产的交易过程,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易于行使相关权利并追索,同时提升了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金融资产交易的区块链网络联盟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融资产交易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金融资产交易系统的总体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该系统以联盟链作为技术支撑,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提供一种全新的金融资产数字化唯一性凭证;系统采用分布式技术架构,各参与主体共同维护金融资产交易总账,确保金融资产交易的公开透明、真实可信,有效降低交易的信用风险,促进了金融资产跨平台跨区域的流动,省去了各平台之间繁琐的人工对账工作。该系统的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1)建立金融资产交易的联盟链架构。

如图1所示,构建由监管机构、资产登记流转机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所等组成的区块链联盟。

金融资产交易联盟链的具体构建步骤如下:

step1:资产登记流转机构负责搭建金融资产交易系统,各监管节点加入并运行区块链网络,网络为各自分配一对秘钥(公钥和私钥);

step2:各交易所与交易中心通过网络进行系统注册,提交的资料包括机构名称,机构代码、注册时间、法人姓名、法人身份信息等;

step3:资产登记流转机构审核各交易所或者交易中心提交的注册资料,审核通过后各交易所或交易中心注册成功,成为区块链网络的节点,获取相应的区块链账户;

step4:区块链网络为加入的节点(或账户)生成一对秘钥(公钥和私钥),并将各节点的信息(包括开户资料、公钥、加入时间等)写入区块链。

整个过程仅需通过区块链客户端接口线上完成,操作简单。

(2)金融资产数字化。

由监管机构统筹、组织、协调,资产登记流转机构负责,其他联盟节点共同参与,制定统一的金融资产数字化规范,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tep1:由监管机构组织,资产登记流转机构负责,其他联盟各节点参与,共同制定金融资产数字化规范;

step2:按照金融资产数字化规范,联盟共同设计金融资产的登记、交易、转让、过户等智能合约;

step3:金融资产相关的智能合约经测试确认没有漏洞后,部署到区块链上;

step4:旧合约作废时,由资产登记流转机构及监管机构发布新的合约,联盟节点共同确认后,并由一套完整的共识算法产生新区块并写入区块链。

(3)联盟会员管理。

系统采用两级账户模式进行会员管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tep1:各交易所、交易中心提交实名认证资料,资产登记流转机构与监管机构审核通过后,认证信息写入区块链并为其开立会员账户;

step2:会员账户的私钥由各交易所、交易中心自行保管或系统保管,必要时提供外部监管与审计机构的授权访问;

step3:会员账户为主账号,下设若干金融资产交易账户,所有的金融资产发行、交易、转让、清算都在金融资产交易账户层面体现;

step4:金融资产交易账户可以按相关法规制度规定实现有限公开且可检索,该账户不包含会员账户信息,在交易层面为会员提供隐私保护。

(4)基于区块链的金融资产登记。

金融资产通过区块链进行数字化,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tep1:单位和个人向交易所或交易中心提出资产登记申请,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step2:交易所或者交易机构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同意登记,然后调用登记智能合约;

step3:合约自动执行,根据申请材料及资产类型完成登记并签发区块链凭证;

step4:登记信息被广播给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节点,其他参与节点验证签名后,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将合约进行区块化封装并写入区块链,同时金融资产凭证被写入发行人的账户。

(5)基于区块链的金融资产交易。

通过智能合约可以撮合金融资产交易,具体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step1:金融资产卖方通过系统客户端挂单报价,买方下单,达成买卖意向;

step2:卖方通过交易所或交易中心发起金融资产交易智能合约,买卖双方及交易所、托管银行、资产登记流转机构用私钥进行签名;

step3:合约自动执行,发起从买方到卖方的资金交易以及从卖方到买方的金融资产数字凭证交易;

step4:合约被广播给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节点,其他参与节点验证签名后,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将交易进行区块化封装并写入区块链,同时金融资产数字凭证被记入买方的地址,而资金则进入卖方账户(资金的结算由第三方存管银行完成)。

特别地,资金可以采用区块链上发行的代币,用户通过充值购买代币,资金的交割通过代币完成,交易效率更高,实时交割。

(6)非对称加密保护隐私。

节点调用金融资产交易合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tep1:节点i调用交易合约,并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合约进行加密,使得仅相关方可以查看;

step2:节点i采用hash算法生成加密合约的数字指纹,然后用私钥对其进行签名;

step3:节点i将加密合约、公钥与签名一起广播到区块链网络中;

step4:网络参与节点用公钥验证签名,验证通过后确认合约为节点i调用的,同时按照一定的共识机制对加密合约进行区块化封装并写入区块链。

(7)股权交易监管。

监管节点具有超级权限,无论是加密还是非加密数据,均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实时调阅,并据此制定监管制度,不断规范金融资产交易。

(8)个人和企业用户接入。

个人与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交易所等接入系统;接入后,可直接参与金融资产交易。

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构建得到基于联盟链的金融资产交易系统,如图3所示,其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资产交易领域,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有效降低金融资产交易的信用风险,实现了点对点的价值交换,省去了传统交易所的手续费和中间商,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本发明通过区块链提供金融资产的数字化唯一性凭证,不可篡改,便于追溯,权利归属明确,有效保障各参与方的利益;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有效降低传统中心化交易系统与登记流转系统的建设、接入、维护成本,同时大幅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和共享交易总账,避免了中心化系统中数据被反复记录,省去了各交易中心之间繁琐的对账工作,同时实现了金融资产的跨平台与跨区域流动,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区块链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交易数据进行屏蔽,非利益相关方不可查看,可有效保护商业秘密。

本发明金融资产交易系统可追溯金融资产交易的所有流程,所属权明确,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可便捷行使相关权利并追索;智能合约的应用使得金融资产交易更可控,买卖双方的交割为立刻交割,既避免了执行中存在违约现象,又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本发明利用区块链的可审计性,监管节点可以高效便捷的对交易进行监管,省去了繁琐的人工审核工作;系统通过区块链来维护金融资产数字凭证,避免了维护繁琐的纸质凭证,所有流程线上完成,大大提升金融资产交易的效率,从而实现了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共享方式,有效解决了各参与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