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同步读码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095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条码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无缝同步读码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条码(包括二维码等数据码)读取器,即读码器或扫码枪,是一种读取条形码信息的机器,利用发射出红外线光源,然后根据反射的结果,利用芯片来译码,最后再返回条码所代表的正确字符。在扫码的时候存在四个限制扫码性能的物理因素:视角、分辨率、成像周期和解码周期,扫码枪的视觉和分辨率限制了扫码空间范围,扫码枪无法识别超出这一空间范围的条码;而成像周期和解码周期则限制了扫码枪的工作时间窗口,扫码枪无法读取暂留时间小于这一工作时间窗口的条码。对于需要扫码的物件需要高速移动的情况,很难实现物品的扫码,因此,提高扫码枪的视角和分辨率、缩小成像周期和解码周期都是提高扫码枪性能的研究方向,也的确是业界最普遍努力的方向,但是仍然无法超越这四种物理参数的限制,使得高速扫码很难再业界得到普遍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扫码枪在原理上无法规避视角、成像周期和解码周期这些物理参数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无缝同步读码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业界普遍遇到的高速环境下条形码读取的难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无缝同步读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条码载体运动的最大速度确定无码同步读码阵列的同步区间长度l,要确保l≥v*t,其中v是条码载体上条码的最大运动速度,t是单个扫码枪的最大工作时间窗口;

2)根据已经确定的无码同步读码阵列中扫码枪载体的总长度s,所有扫码枪载体的总长度s是单个扫码枪完成一周循环运动所经历的长度,所有扫码枪载体的总长度s必须满图条件:s>2*l;

3)设置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于条码载体的运动方向保持平行,并保持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单个扫码枪运动时与条码载体之间的最近距离为d,d为单个扫码枪的最佳工作距离;

4)确定无缝同步读码阵列中相邻两个扫码枪之间的间距i,保证i<d*a,其中a是单个扫码枪的视角;

5)根据确定的相邻两个扫码枪之间的间距i将多个扫码枪依次固定在扫码枪载体上;

6)通过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控制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同步运动;

7)利用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接受所有扫码枪的扫描结果,输出最终的读码结果;

8)扫码枪载体在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做循环运动,从而实现无缝同步读码阵列对所有的条码载体进行无缝同步读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的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也可以不同速度运动,但必须保证二者的相对运动速度低于扫码枪要求的最大工作速度。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条码载体上的条码最终显示结果有所有扫码枪的共同扫描结果经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分析后得出。

一种无缝同步读码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条码载体的输送装置、用于进行扫码操作的无缝同步扫码阵列、用于控制无缝同步扫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上的条码同步运动的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和用于接收所有扫码枪扫描结果的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所述无缝同步扫码阵列包括扫码枪载体和多个扫码枪,扫码枪载体设置在输送装置的附近,多个扫码枪依次均布在扫码枪载体上,扫码枪载体能够带动扫码枪运动时保证扫码枪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同步运动,利用各个扫码枪的视觉重叠现象,在有效工作范围内保持无缝扫码,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接收各个扫码枪的共同扫码结果并分析得出条码的最终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为直线传送带,条码载体等距放置在直线传送带上,扫码枪载体则为能够转动的圆柱形载体,扫码枪沿周向均布在圆柱形载体上,圆柱形载体沿直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为直线传送带,条码载体等距放置在直线传送带上,扫码枪载体为由两根转轮带动的传送皮带,扫码枪均布在传送皮带的外侧,传送皮带靠近直线传送带的一侧以相同于直线传送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为180度转弯传送带,条码载体等距放置在180度转弯传送带上,扫码枪载体为能够转动的圆柱形载体,并将圆柱形载体设置在180度转弯传送带的转角处并与转角处同圆心设置,扫码枪沿周向均布在圆柱形载体上,圆柱形载体与180度转弯传送带在转角处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利用多个低成本的扫码枪代替昂贵的单个特制扫码枪进行扫码,突破了条码载体运动速度的限制,使条码枪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同步运动,保证在条码载体运动时依旧能够正常的读出条码载体上的条码;扫码枪载体上的多个扫码枪组成无缝同步扫码阵列利用多个扫码枪之间的工作角度相互重叠重现扫码工作面的相互叠加,从而形成一片连续的可观测条码;通过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控制条码枪转动时与条码载体以相同速度转动,使其相对线速度保持相同,即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实现同步扫码,即使条码载体高速运动,调整扫码枪载体以相同的速度转动亦可实现扫码,因此极大提高了扫码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装置、2-条码载体、3-扫码枪载体、4-扫码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一种无缝同步读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条码载体2运动的最大速度确定无码同步读码阵列的同步区间长度l,要确保l≥v*t,其中v是条码载体2上条码的最大运动速度,t是单个扫码枪4的最大工作时间窗口;

2)根据已经确定的无码同步读码阵列中扫码枪载体3的总长度s,所有扫码枪载体3的总长度s是单个扫码枪4完成一周循环运动所经历的长度,所有扫码枪载体3的总长度s必须满图条件:s>2*l;

3)设置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于条码载体2的运动方向保持平行,并保持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单个扫码枪4运动时与条码载体2之间的最近距离为d,d为单个扫码枪4的最佳工作距离;

4)确定无缝同步读码阵列中相邻两个扫码枪4之间的间距i,保证i<d*a,其中a是单个扫码枪4的视角;

5)根据确定的相邻两个扫码枪4之间的间距i将多个扫码枪4依次固定在扫码枪载体3上;

6)通过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控制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2同步运动;

7)利用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接受所有扫码枪4的扫描结果,输出最终的读码结果;

8)扫码枪载体3在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做循环运动,从而实现无缝同步读码阵列对所有的条码载体2进行无缝同步读码。

所述步骤6中的无缝同步读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2也可以不同速度运动,但必须保证二者的相对运动速度低于扫码枪4要求的最大工作速度。

任意一个条码载体2上的条码最终显示结果有所有扫码枪4的共同扫描结果经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分析后得出。

一种无缝同步读码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条码载体2的输送装置1、用于进行扫码操作的无缝同步扫码阵列、用于控制无缝同步扫码阵列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2上的条码同步运动的扫码枪载体控制系统和用于接收所有扫码枪4扫描结果的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所述无缝同步扫码阵列包括扫码枪载体3和多个扫码枪4,扫码枪载体3设置在输送装置1的附近,多个扫码枪4依次均布在扫码枪载体3上,扫码枪载体3能够带动扫码枪4运动时保证扫码枪4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2同步运动,利用各个扫码枪4的视觉重叠现象,在有效工作范围内保持无缝扫码,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接收各个扫码枪4的共同扫码结果并分析得出条码的最终结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装置1为直线传送带,条码载体2等距放置在直线传送带上,扫码枪载体3则为能够转动的圆柱形载体,扫码枪4沿周向均布在圆柱形载体上,圆柱形载体沿直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转动,圆柱形载体转动时保证距离条码载体2最近的一个扫码枪4的扫码工作面与条码载体2保持相对静止,利用该扫码枪及其附近的若干扫码枪对经过的一个条码载体进行扫码,条码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接收所有的扫码结果得出该条码载体最终的扫码结果。在该实施例下,直线传送带能保持较高的速率转动,扫码结果依旧能够保持准确,但是条码的运动速度需要保证不能超过单个条码枪在扫码时需要的最大工作时间窗口。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装置1为直线传送带,条码载体2等距放置在直线传送带上,扫码枪载体3为由两根转轮带动的传送皮带,扫码枪4均布在传送皮带的外侧,传送皮带靠近直线传送带的一侧以相同于直线传送带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运动。该实施例中直线传送带有一定的直线传输距离,扫码枪4能够以相同的速度跟随条码载体运动,因此条码载体即使以更高的速度运动,无缝同步扫码阵列也能够准确读出条码载体上的条码。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1为180度转弯传送带,条码载体2等距放置在180度转弯传送带上,扫码枪载体3为能够转动的圆柱形载体,并将圆柱形载体设置在180度转弯传送带的转角处并与转角处同圆心设置,扫码枪4沿周向均布在圆柱形载体上,圆柱形载体与180度转弯传送带在转角处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该实施例中只要180度转弯传送带中任意一个条码载体2在转角处所需要的时间不超出单个条码枪在扫码时需要的最大工作时间即可准确读出条码载体上的条码。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