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运单及其商业应用方法、系统、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6776发布日期:2018-12-19 05:3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运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运单及其商业应用方法、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物流行业应用的运单主要是纸质运单,包括先印刷好再填写的多联运单,以及通过各种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智能运单(实际贴在件上的也是纸质版运单,但其相关信息具有电子档,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其信息化程度要较传统的手写纸质运单高很多)等,纸质运单作为快件在企业内部运营系统内循环(以及客户存根等)的最主要凭证,其相关信息基本都是靠打印或者是书写,因此粘贴到快件上以后(也就是完成运单和快件的绑定),读取的最主要方法就被限制在一维、二维码等获取相关标记(通常为运单号码),再通过标记查询数据库(数据库记录了快件的所有信息,包括客户填写的和企业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而自行生成的数据,这部分数据主要用于支持业务运营环境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式才能完成信息化操作;同时因为纸质运单已经固化了相关信息,且是纸面化的(其本身不具备任何信息化能力),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信息化应用也主要依靠云平台、数据库和网络的支持,其本身(或者说其配套的快件本身)并无法了解到自己的状态(而是完全依赖外部系统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其本身也无法对现场实际业务操作进行任何形式的响应,仅能通过条码(多种形式的条码)支持外部系统扫描确定其身份信息(也就是快件的身份信息)后,在通过外部系统中的数据调取操作来了解到该快件的具体业务数据;这样的现状带来的问题就是,全行业范围内,在后续进行业务操作的时候基本都只能通过扫描条码的方式逐票完成(用的最多是一维码,少量使用二维码和rfid类,通过以上描述的方式,其实一维码已经足够用了),且都是人或自动化设备主动发起操作去对快件进行操作,而快件本身均不具备任何信息化能力;因此效能很低,且操作模式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这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

综上可知,现有运单存在的缺点为:

运单为一次性使用,作为消耗品,其成本是持续的;

运单本身为纯质纸,无任何电子状态,数据信息完全依赖后台,后台或者网络故障时在途的托寄物,其业务操作也将受到直接影响;

业务操作时,单一产线,无法同时批量处理,需要逐票扫描条码(包含多种条码);

运单(和其对应的托寄物)为纯被动状态,其本身不能对外部进行响应(例如一批快件无法支持快速计数和统计,需要逐个进行操作后才能完成,单个目标托寄物混杂在一批快件中时,只能靠逐票翻查找到);

快件信息一旦在运单上书写完成,即无法离线增加或者更改(想操作必须人找到快件后,再用笔写上),且单人无法同时批量操作;

底单存放麻烦,无论是客户还是企业均需要为此耗费精力和资源,一旦丢失或损坏都是不可逆的;

常规纸质运单上客户信息都是明文书写的,信息安全程度较低。若不明文书写,就需要完备的后台系统支持,在前端需要的时候,直接请求后台系统给予信息展示,后台系统原则上需要实时在线,这需要相关技术实力和系统规模非常强大,势必会造成其直接关联系统建设成本过高;另外在单一收派员面对n多托寄物时,如果没有明文信息,而是改为电子版本时,人员操作能力会下降,因为即使逐票查询后台系统并完成快件梳理工作后,后面也可能会忘记具体的情况,而且快件越多越容易忘记,因此,对收派员的记忆能力要求非常高,这不符合技术简化人员操作的方向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运单及其商业应用方法、系统、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包括:

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绑定,并存储于平台系统;

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或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智能运单被启用后,即通过人工方式与托寄物进行绑定;(使用各种方法固定在托寄物上,包括托寄物表面,也可以是托寄物内部,但在内部时如通过灯光、声音等进行主动响应时,会受影响。

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如智能运单的id类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可以是一个与现有运单号类似或者相同的基本信息形式)绑定,并形成匹配关系,后续通过各种渠道更新的托寄物信息均可通过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直接匹配至产品的id类信息。

更新信息时,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信息后,将信息注入智能运单内,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更新信息的操作可以在任意需要的环节展开,更新的方式包括操作人员有感知(操作人员主动发起)和操作人员无感知(系统通过自动化机制更新)。托寄物更新消息包括客户主动发起的变更,也包括企业自身,根据运营规划和业务相关的操作而自行生成的信息数据;获取的来源是客户和企业自身生成的;但均是有依据的。该通讯工具或“媒介”,就是后台系统和智能智能运单之间的通讯中介,包括转发器,也可以是通讯平台,因为后台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形式的,它通常是基于网络的,而智能智能运单的通讯方式是多种的,包括网络,但是还包括无线电,蓝牙等;这就需要一个中介,而且从系统架构上来说,批量处理关系最好是有一个区域级别的代理来完成,负荷最低。

本发明通过新型通讯技术实现一对多通讯,实现感应式“扫描”,且可并发、可批量、远程操作,如针对20-30米的货车,需要对目的点是北京的托寄物进行智能运单信息更新,托寄物量大,操作人员找寻困难,如果有相应托寄物在车厢的最里面,更是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通过本发明无需找寻各个托寄物,操作人员只需要批量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符合条件的响应后,直接对批量托寄物的智能运单信息批量修改即可,简单方便,且可在任意环节中进行操作,理论上,在需要相关信息的操作环节开始之前写入的信息都将是有效的,从而解决了通过纸质运单传递信息后,想要修改和增加内容都非常困难的问题;

在智能运单与托寄物共同流转的过程中,当智能运单接收到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时,可根据预设的(或者包含在指令中)要求进行主动的响应(通过声光等既定的方式),该响应的时间可配置。

响应的目的是使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也可能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操作的机器人)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进行反馈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进行的“召唤”的操作,而托寄物符合“召唤”的条件,并主动响应(通过相关模块回应)了操作人员的召唤,支持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从n件(批量操作时,面前可能是一堆托寄物,甚至没有具体的数量,主动响应可以实现“万里挑一”或者实时统计等功能)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快件,从而可以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对被找到的托寄物进行操作。

指令的形式包括很多种,例如通过直接的通信手段发送信息,智能运单接收分析后实现,或者可通过抓起、撞击等一些特定的托寄物正被实施的动作操作(本发明本身可能需要安装配合可分辨这些操作的传感器或者配件等)。

指令主要是要求智能运单通过之前注入的各种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本质上属通讯过程,通讯过程中包含的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信息的注入、增加、修改、删除等,另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

产品在接收到指令信息后,可通过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身记录的相关信息来进行判断,明确自身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即开始进行响应,不符合的保持静默状态,操作人员在了解到主动响应的信息并找到相关的托寄物后,即可按照既定的意图对托寄物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智能运单进行响应后,依据物流过程对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包括: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对一个或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进一步的,智能运单进行响应后,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包括:通过机器人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

随着机器视觉和自动化设备(尤其是机器人类设备)的逐步实用化,人的操作,可用机器人替代,当然机器人与相关业务系统,智能运单相关的通讯系统等均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连接;

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将其所看到的主动响应结果,与既定的处置方案向结合,来实现对托寄物自动化的处理。

进一步的,通过机器人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包括:机器人将托寄物放置至预先制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无线通讯网络为蓝牙、nfc、rfid无线通讯网络、无线电无线通讯网络、2g无线通讯网络、3g无线通讯网络、4g无线通讯网络、wifi无线通讯网络的至少一种。蓝牙、nfc、rfid技术等为近场无线通讯手段,无线电为中程无线通讯手段,2g\3g\4g\wifi无线通讯网络等为远程通讯技术,通过上述通讯技术实现操作端与智能运单端的通讯能力(可直接通讯,也可通过转发器或者其他形式的通讯基站完成)。wifi无线通讯网络为2.4g无线通讯网络、5g无线通讯网络的至少一种。

优选,无线通讯网络为无线电无线通讯网络、2g无线通讯网络、3g无线通讯网络、4g无线通讯网络、wifi无线通讯网络的至少一种,通过新型通讯技术实现一对多通讯,实现对智能运单并发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远程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进一步的,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包括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输的文字信息或托寄物正被实施的操作动作。

进一步的,智能运单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所依据的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包括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运费价格、时效类型、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的至少一种。操作人员可根据这些主动响应的结果判断快件的属性,企业自身还可以根据实际业务运营需要而设置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包括:

智能运单:包括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或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发送单元: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进一步的,平台系统与客户端相连,通过客户端进行生成运单、接收运单、获取电子发票、生成纸质发票请求、进行对账单数据传输、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的至少一种操作。运单信息完全电子化,客户可通过官方提供的管理模块(包括公司提供的各种专用app,也包括微信、qq的公众号等)完成快件的收寄、电子发票(也可以是纸质发票)、对账单等业务相关的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程度进一步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被运行用于执行:

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绑定,并存储于平台系统,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形成匹配关系,后续托寄物的更新信息通过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直接匹配至相应的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

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根据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或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运单,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托寄物更新消息,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

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判断智能运单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

主动响应模块:智能运单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时,主动响应模块发出响应;

电源模块:为智能运单提供电源。

智能运单本身具有信息记录、读取和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智能运单的核心要素包括具有自备能源、具有一个强度较高的外壳,外壳的部分或者全部都是透明的,以支持如可见光等的信息反馈,可重复使用。

智能智能运单,所有信息均是加密存储在芯片内的,非授权情况下无法获取,客户个人隐私将得到极大的加强。

进一步的,信息存储模块为flash闪存、rfid存储模块。

进一步的,信息处理模块为单片机。

进一步的,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均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智能运单,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的至少一种。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得知托寄物是否处于被移动状态,通过重力传感器得知托寄物纵向上的运动情况,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得知托寄物所处的外部环境,通过陀螺仪传感器判断托寄物被移动的方向。针对一个托寄物在运输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或状态进行有效的判断,往往需要通过多个传感器协调工作,并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进一步的,主动响应模块为led指示灯、扬声器、振动模块、激光指示灯、其他可见光指示灯、红外发生器、红外接收器的一种。该响应模块以容易识别为准。

进一步的,通讯模块为蓝牙通讯模块、nfc通讯模块、rfid通讯模块、无线电通讯模块、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种,该wifi通讯模块为2.4g通讯模块、5g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通讯模块为无线电通讯模块、2g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实现一对多通讯,实现对智能运单并发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远程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运单的应用方法,包括:

将智能运单的标识信息与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关联,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托寄物的身份标识或唯一标识;

获取托寄物的属性信息,并将所述属性信息写入一个智能运单,或者将所述属性信息批量写入多个智能运单;

接收触发指令,判断触发指令与属性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保持静默,若匹配则执行下述操作;

对触发指令进行响应,并根据物流需求对货物/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进一步的,接收触发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托寄物的属性信息的更新信息,对一个智能运单的属性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或者,对多个智能运单的属性信息进行批量增加、修改或删除。

进一步的,所述属性信息包括,

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运费价格、时效类型、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及收件人信息;

所述触发指令包括,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运费价格、时效类型、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及收件人信息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客户指定或自定义的自定义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预存于智能运单中的操作动作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动作信息包括抓取或撞击,使得托寄物在执行上述操作动作时进行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通过新型通讯技术实现一对多通讯,突破性的实现了对多个智能运单并发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使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也可能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操作的机器人)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支持操作人员或机器人可以直观的从n件托寄物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托寄物,快速实现“万里挑一”,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批量、远程的注入、增加、修改、删除,无需非要找到托寄物,远距离即可实现托寄物智能运单信息的更新,填补了本技术领域的空白,而且上述操作可在任意物流环节中进行,且在进一步操作环节开始之前写入的信息均是有效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纸质运单,修改和增加内容困难的问题。

2、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由逐票扫描改为批量处理,效能提升;以往托寄物信息补录基本靠找到快件后手写,现在可以直接远程操作,这个效能的提升是几何级数的,之前不能操作的场景,如车厢底有一票件要改,以往需要全部卸下,而现在直接远程,都可以便捷操作,智能运单具有主动响应能力,可以减少人的反复判断操作,故只需要按照预先规划的行动路径执行即可,到达某一位置时,需要派送的快件可以执行主动响应,这时候根本不需要收派员了解快件本身的信息,而是完全根据系统的指示进行操作,这符合系统辅助人员,提升效能的技术方向,效能增加一倍以上,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派件自动化提供了一些基础支持。

3、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由于智能运单与机器人可以互动,大大降低了对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水平的要求,为机器人进一步解放人力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4、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或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可在中近距离上完成信息的写入和读取,信息交互变为实时、批量模式,实现了一对多、并发、批量通讯,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运单信息完全电子化,客户通过客户端进行生成运单、接收运单、获取电子发票、生成纸质发票请求、进行对账单数据传输、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至少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缩短客户与物流公司的交流周期,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且客户、跟物流公司均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取托寄物更新消息,包括托寄物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撞击力等,有利于客户与物流公司维权,最重要的是,客户可以实时监控途中快件的状态,托寄物信息对客户高度透明,使客户更能了解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

5、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可在中近距离上完成信息的写入和读取,信息交互变为实时、批量模式,实现了一对多、并发、批量通讯,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

6、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将常规纸质运单从消耗品转变为可反复使用的智能运单设备,更加环保,成本可以降低50%以上,由于本发明智能运单为电子状态,支持人与托寄物之间双向信息交互,使其能够明确托寄物的属性和态势,为身份识别、交接、分类、统计等操作直接提供便利。

7、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具有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电,能独立的存储、处理数据,故已经进入企业内部运营环节的托寄物,一旦信息全面注入后,就可以脱离实际业务生产对网络和云端数据的依赖,可通过固定编码和加密等方法,实现信息的授权读取和解析,由此即使是在离线状态下,业务操作也可以不受影响,可以实现离线作业。

8、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应用方法,通过获取托寄物的属性信息,并将所述属性信息写入一个智能运单,或者将所述属性信息批量写入多个智能运单,首次实现了对多个智能运单信息进行批量、远程增加、修改、删除;通过触发指令与属性信息是否匹配,判断智能运单是否响应,实现了一对多、并发、批量通讯,大大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包括:

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如智能运单的id类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可以是一个与现有运单号类似或者相同的基本信息形式)绑定,并存储于平台系统,在智能运单被启用后,即通过人工方式与托寄物进行绑定;(使用各种方法固定在托寄物上,包括托寄物表面,也可以是托寄物内部,但在内部时如通过灯光、声音等进行主动响应时,会受影响。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形成匹配关系,后续托寄物的更新信息通过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直接匹配至相应的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

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电通讯网络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更新信息的操作可以在任意需要的环节展开,更新的方式包括操作人员有感知(操作人员主动发起)和操作人员无感知(系统通过自动化机制更新);

在智能运单与托寄物共同流转的过程中,当智能运单接收到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时,可根据预设的(或者包含在指令中)要求进行主动的响应(通过声光等既定的方式),该响应的时间可配置。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进行反馈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进行的“召唤”的操作,而托寄物符合“召唤”的条件,并主动响应(通过相关模块回应)了操作人员的召唤,支持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从n件(批量操作时,面前可能是一堆托寄物,甚至没有具体的数量,主动响应可以实现“万里挑一”或者实时统计等功能)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快件,从而可以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对被找到的托寄物或智能运单进行操作,针对智能运单的操作包括: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针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依据物流过程操作人员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

其中,指令的形式包括很多种,例如通过直接的通信手段发送信息,智能运单接收分析后实现,或者可通过抓起、撞击等一些特定的托寄物正被实施的动作操作(通过智能运单的传感器等可得知)。

指令主要是要求智能运单通过之前注入的各种信息,包括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运费价格、时效类型、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企业自身根据实际业务运营需要而设置的相关信息等。操作人员可根据这些主动响应的结果判断快件的属性,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本质上属通讯过程,通讯过程中包含的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信息的注入、增加、修改、删除等,另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

产品在接收到指令信息后,可通过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身记录的相关信息来进行判断,明确自身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即开始进行响应,不符合的保持静默状态,操作人员在了解到主动响应的信息并找到相关的托寄物后,即可按照既定的意图对托寄物进行操作。

该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通过新型通讯技术实现一对多通讯,实现感应式“扫描”,且可并发、可批量、远程操作,如针对20-30米的货车,需要对目的点是北京的托寄物进行智能运单信息更新,托寄物量大,操作人员找寻困难,如果有相应托寄物在车厢的最里面,更是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通过本发明无需找寻各个托寄物,操作人员只需要批量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符合条件的响应后,直接对批量托寄物的智能运单信息批量修改即可,简单方便。而且上述操作可在任意环节进行,理论上,在需要相关信息的操作环节开始之前写入的信息都将是有效的,从而解决了通过纸质运单传递信息后,想要修改和增加内容都非常困难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包括:

智能运单:包括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电通讯网络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发送单元: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平台系统与客户端相连,通过客户端进行生成运单、接收运单、获取电子发票、生成纸质发票请求、进行对账单数据传输、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的至少一种操作。运单信息完全电子化,客户可通过官方提供的管理模块(包括公司提供的各种专用app,也包括微信、qq的公众号等)完成快件的收寄、电子发票(也可以是纸质发票)、对账单等业务相关的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程度进一步增加。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被运行用于执行:

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绑定,并存储于平台系统,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形成匹配关系,后续托寄物的更新信息通过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直接匹配至相应的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

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根据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无线电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或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本身具有信息记录、读取和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智能运单,所有信息均是加密存储在芯片内的,非授权情况下无法获取,客户个人隐私将得到极大的加强。其具有自备能源、具有一个强度较高的外壳,外壳的部分或者全部都是透明的,以支持如可见光+声音的信息反馈,可重复使用。智能运单具体包括: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智能运单提供电,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均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针对一个托寄物在运输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或状态进行有效的判断,往往需要通过多个传感器协调工作,并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其中,

通讯模块:为无线电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托寄物更新消息,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

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判断智能运单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

主动响应模块:智能运单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时,主动响应模块发出响应,包括led指示灯、扬声器;

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得知托寄物是否处于被移动状态;

重力传感器:通过重力传感器得知托寄物纵向上的运动情况;

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得知托寄物所处的外部环境;

陀螺仪传感器:通过陀螺仪传感器判断托寄物被移动的方向;

电源模块:为智能运单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将常规纸质运单从消耗品转变为可反复使用的智能运单设备,更加环保,低成本,由于本发明智能运单为电子状态,支持人与托寄物之间双向信息交互,使其能够明确托寄物的属性和态势,为身份识别、交接、分类、统计等操作直接提供便利。本发明示例的智能运单的智能运单,能独立的存储、处理数据,故已经进入企业内部运营环节的托寄物,一旦信息全面注入后,就可以脱离实际业务生产对网络和云端数据的依赖,可通过固定编码和加密等方法,实现信息的授权读取和解析,由此即使是在离线状态下,业务操作也可以不受影响,可以实现离线作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中,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4g无线通讯网络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更新信息的操作可以在任意需要的环节展开,更新的方式包括操作人员有感知(操作人员主动发起)和操作人员无感知(系统通过自动化机制更新);

在智能运单与托寄物共同流转的过程中,当智能运单接收到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时,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也可能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操作的机器人)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进行反馈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进行的“召唤”的操作,而托寄物符合“召唤”的条件,并主动响应(通过相关模块回应)了操作人员的召唤,支持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从n件(批量操作时,面前可能是一堆托寄物,甚至没有具体的数量,主动响应可以实现“万里挑一”或者实时统计等功能)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快件,从而可以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对被找到的托寄物或智能运单进行操作,针对智能运单的操作包括: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针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依据物流过程操作人员或机器人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该处机器人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将其所看到的主动响应结果,与既定的处置方案向结合,将托寄物放置至预先制定的位置,来实现对托寄物自动化的处理。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包括:

智能运单:包括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4g无线通讯网络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发送单元: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中,

通过4g无线通讯网络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中,通讯模块为4g无线通讯网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中,

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绑定,并存储于平台系统,在智能运单被启用后,即通过人工方式与托寄物进行绑定;(使用各种方法固定在托寄物上,包括托寄物表面,也可以是托寄物内部,但在内部时如通过灯光、声音等进行主动响应时,会受影响。智能运单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形成匹配关系,后续托寄物的更新信息通过托寄物的基本信息直接匹配至相应的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

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2.4g、5g无线通讯网络至少一种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更新信息的操作可以在任意需要的环节展开,更新的方式包括操作人员有感知(操作人员主动发起)和操作人员无感知(系统通过自动化机制更新);

在智能运单与托寄物共同流转的过程中,当智能运单接收到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时,可根据预设的(或者包含在指令中)要求进行主动的响应(通过声光等既定的方式),该响应的时间可配置。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也可能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操作的机器人)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进行反馈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进行的“召唤”的操作,而托寄物符合“召唤”的条件,并主动响应(通过相关模块回应)了操作人员的召唤,支持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从n件(批量操作时,面前可能是一堆托寄物,甚至没有具体的数量,主动响应可以实现“万里挑一”或者实时统计等功能)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快件,从而可以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对被找到的托寄物或智能运单进行操作,针对智能运单的操作包括: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针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依据物流过程操作人员或机器人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该处机器人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将其所看到的主动响应结果,与既定的处置方案向结合,将托寄物放置至预先制定的位置,来实现对托寄物自动化的处理。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包括:

智能运单:包括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2.4g、5g无线通讯网络至少一种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发送单元:发送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智能运单接收触发主动响应的指令,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若符合,则智能运单进行响应,依据物流过程对托寄物和/或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平台系统与客户端相连,通过客户端进行生成运单、接收运单、获取电子发票、生成纸质发票请求、进行对账单数据传输、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操作。运单信息完全电子化,客户可通过官方提供的管理模块(包括公司提供的各种专用app,也包括微信、qq的公众号等)完成快件的收寄、电子发票(也可以是纸质发票)、对账单等业务相关的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程度进一步增加。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中,

通过2.4g、5g无线通讯网络至少一种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具体包括: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智能运单提供电,通讯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主动响应模块、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均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

主动响应模块:智能运单符合触发响应的条件时,主动响应模块发出响应,包括激光指示灯、其他可见光指示灯、扬声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中,

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2g无线通讯网络、3g无线通讯网络、4g无线通讯网络、5g无线通讯网络的至少一种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更新信息的操作可以在任意需要的环节展开,更新的方式包括操作人员有感知(操作人员主动发起)和操作人员无感知(系统通过自动化机制更新);

在智能运单与托寄物共同流转的过程中,当智能运单接收到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时,可根据预设的(或者包含在指令中)要求进行主动的响应(通过振动、光等既定的方式),该响应的时间可配置。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也可能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操作的机器人)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进行反馈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进行的“召唤”的操作,而托寄物符合“召唤”的条件,并主动响应(通过相关模块回应)了操作人员的召唤,支持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从n件(批量操作时,面前可能是一堆托寄物,甚至没有具体的数量,主动响应可以实现“万里挑一”或者实时统计等功能)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快件,从而可以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对被找到的托寄物或智能运单进行操作,针对智能运单的操作包括: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针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依据物流过程操作人员或机器人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该处机器人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将其所看到的主动响应结果,与既定的处置方案向结合,将托寄物放置至预先制定的位置,来实现对托寄物自动化的处理。

其中,指令的形式包括很多种,例如通过直接的通信手段发送信息,智能运单接收分析后实现。

指令主要是要求智能运单通过之前注入的各种信息,包括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包括:

智能运单:包括智能运单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身份标识信息及所标识托寄物的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2g无线通讯网络、3g无线通讯网络、4g无线通讯网络、5g无线通讯网络的至少一种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中,通过2g无线通讯网络、3g无线通讯网络、4g无线通讯网络、5g无线通讯网络的至少一种对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中,

通讯模块:为2g、3g、4g、5g中至少一种通讯模块。

主动响应模块:包括led指示灯、振动模块。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中,

主动响应模块包括红外发生器、红外接收器的一种及扬声器。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中,

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蓝牙、nfc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或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或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

在智能运单与托寄物共同流转的过程中,当智能运单接收到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时,可根据预设的(或者包含在指令中)要求进行主动的响应(通过声光等既定的方式),该响应的时间可配置。智能运单(托寄物)本身具有向操作人员(也可能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操作的机器人)直观反馈自身状态的能力,进行反馈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进行的“召唤”的操作,而托寄物符合“召唤”的条件,并主动响应(通过相关模块回应)了操作人员的召唤,支持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从n件中找到自己“召唤”的那一票或者一批快件,从而可以根据运营的要求在对被找到的托寄物或智能运单进行操作,针对智能运单的操作包括:根据托寄物基本信息或托寄物更新信息或更新后的订单信息,对一个或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或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针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依据物流过程操作人员或机器人对托寄物进行下一步操作,该处机器人对托寄物的操作包括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将其所看到的主动响应结果,与既定的处置方案向结合,将托寄物放置至预先制定的位置,来实现对托寄物自动化的处理。

该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实现感应式“扫描”,且可在任意环节进行操作,理论上,在需要相关信息的操作环节开始之前写入的信息都将是有效的,从而解决了通过纸质运单传递信息后,想要修改和增加内容都非常困难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中,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蓝牙、nfc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或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或批量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中,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根据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蓝牙、nfc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或多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或批量注入、增加、修改、删除。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中,通讯模块为蓝牙、nfc通讯模块。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方法中,

通讯工具直接从后台系统或者其他设定的媒介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rfid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智能运单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应用。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系统中,

信息更新单元:根据物流过程中,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rfid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更新后的订单信息上传至平台系统。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的商业应用设备中,获取托寄物更新信息,根据托寄物更新信息,通过rfid无线通讯网络对一个智能运单的订单信息进行注入、增加、修改、删除至少一种操作。

本实施例的智能运单中,通讯模块为rfid通讯模块。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运单的应用方法,包括:

将智能运单的标识信息与托寄物的基本信息关联,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托寄物的身份标识或唯一标识;

获取托寄物的属性信息,并将所述属性信息写入一个智能运单,或者将所述属性信息批量写入多个智能运单;

接收触发指令,判断触发指令与属性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保持静默,若匹配则执行下述操作;

对触发指令进行响应,并根据物流需求对货物/智能运单进行下一步操作。

进一步的,接收触发指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托寄物的属性信息的更新信息,对一个智能运单的属性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或者,对多个智能运单的属性信息进行批量增加、修改或删除。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

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运费价格、时效类型、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及收件人信息;

所述触发指令包括,运单的始发地、目的地、重量、体积、运费价格、时效类型、收件人员、派件人员、收件网点、派件网点、寄件人信息及收件人信息的至少一种。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客户指定或自定义的自定义信息。所述触发指令可以与客户指定或自定义的自定义信息相对应。

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预存于智能运单中的操作动作信息。具体所述操作动作信息包括抓取或撞击,使得托寄物在执行上述操作动作时进行响应。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